高职院校非遗育人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3-12-26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金 蕾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非遗是经过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洗涤、积淀与传承下来的珍贵财富,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非遗所蕴含的精神理念、智慧文明具有广泛而独特的育人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发挥非遗的育人效能不仅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涵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都明确非遗保护要推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要创新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方式,拓宽非遗人才的培养渠道。高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艺术教育是解决非遗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非遗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非遗与高职教育内在契合、相互需要。
一、构建高职院校非遗育人体系的价值
(一)非遗传承队伍建设的需要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技能的传授,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核心就是要与非遗项目传承人联结在一起,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 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 557 项。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首先是要积极培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高职教育可以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高职院校拥有大量的实践课程,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也是解决非遗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各类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水平和专业特色,结合所在地市(州)及就近区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深入挖掘非遗并开展保护与传承,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非遗传承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充实并扩大传承人群,让非遗在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在当代生活中愈加枝繁叶茂。
(二)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需要
非遗承载着中华大地上厚重的文化记忆,是珍贵的历史文化传承,是绚丽鲜活的文化画卷。将非遗文化引入高职教学,可以为高职艺术教育提供丰富、鲜活的创作素材,充实高职艺术教学实践,拉近高职艺术专业学生与非遗项目的距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艺,让非遗在高职艺术教学中释放“文化力”、激活“发展力”,让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芳香馥郁、历久弥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优秀非遗项目,让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用巧手匠心复刻非遗技艺、打造非遗爆款,也能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非遗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续写新的时代篇章。
(三)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需要
非遗承载着中华大地厚重的文化记忆,是珍贵的历史遗产,结合地域特征的非遗对高职院校而言既是良好的思政教育资源,也是“三全育人”的隐性教育文化。高职院校依据非遗特点和育人规律,借助非遗内含的“技道合一”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育人理念,将其与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内在贯通,将非遗倡导的思想观念、价值哲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素养、实践应用技能以及责任、坚持等职业品质,重塑非遗语境下学识、技艺、德行的核心育人体系,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育人水平,也有助于将文化自信的情怀厚植于学生心田,助推职业院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工作出新出彩,实现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双赢”格局。
二、高职院校非遗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是开展非遗教育的重要场所,不少高职院校结合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开发相关非遗课程,以课堂活态化教学研究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契机。一些院校围绕“非遗进校园”的活态传承方式开展活动,探索非遗进课堂,培养了广大师生对非遗的兴趣,加快了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融合的进程。但高职院校非遗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非遗育人格局浅表化。校企合作的非遗育人机制尚未形成,非遗教育缺乏联动协同。在非遗育人的实施过程中多以非遗传承人入校授课、非遗讲座的形式展开,课程的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缺少企业的参与,未形成基于非遗课程的常态化校企合作实施机制,非遗教育浮于表面。其次,非遗教育体系的碎片化。非遗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但现有的高职艺术专业课程设计不能充分发挥非遗项目重技艺实践的特点,大多非遗课程归属于通识选修课或是基础课程板块,或是作为设计专业课程中的项目主题,未能将非遗教育发展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形成完整的非遗课程体系,也未能结合地域性非遗产业发展态势,课程实践内容与市场脱节,缺乏系统性、实践性。最后,非遗育人功能的狭窄化。非遗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工匠精神和感人的传承故事,而大部分学校开展非遗育人,仅讲授浅显、静态化的文化碎片,学生对非遗一知半解,不理解非遗深层的精神内涵。非遗传承更偏重于外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传承实践也成为学校特色亮点的装饰,非遗蕴含的工匠精神没有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缺乏对非遗文化价值及精神内涵的认同,非遗的育人功能发挥受到了限制。[1]
三、高职院校非遗育人的实施路径研究
(一)探索“崇德尚美”非遗育人新思路
非遗承载着鲜明而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作为隐性教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艺术教学中,对学生在道德、审美、思想、精神层面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非遗教育对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塑造高尚品格、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围绕专业课程建设,以传播、传承、创新非遗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核心,将非遗活态化融入育人体系,以德育人,以美化人,形成“崇德尚美”的非遗育人理念,将非遗的文化内涵、技艺形式、思政观念、美学思想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中,形成高职院校非遗育人的新思路。
坚持以德育人,是在传授非遗知识与技艺的同时,将非遗创新实践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工匠精神自然融入艺术专业课程中,把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造物技能”与非遗传承中“匠工蕴道”的优势激发出来,使课程资源与思政元素融合,协同转化为非遗育人资源,把非遗传承变成有温度、有情怀和有思想的思政教育,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能。
坚持以美化人,不断挖掘非遗的美育资源与文化内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打造“民间工艺美术”“地方非遗文化”“非遗技艺体验”等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实践课,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非遗美育体系,推动“以美化人”的美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全面塑造非遗美育生态,帮助高职学生发现美、追求美、造就美,引领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审美品位、艺术气质。
(二)实践“守正创新”非遗育人新路径
高职院校探索将非遗深度融入高职教育体系,让非遗扎根课堂,其目的是将非遗引入高职教学,丰富高职艺术美育实践,利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优势,对非遗和传统美学、非遗传播与创新、艺术类专业课程改革、高职美育、非遗文创设计实践等展开研究,不断拓展非遗与高职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为非遗在高职院校的长期传承和保护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比如,将艺术专业课程融入非遗项目创作,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在传承非遗的艺术实践基础上结合时代元素,在内容、载体、形式、手段上对非遗进行创新创作,设计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审美的“非遗+”衍生产品,为非遗传承贡献金点子,推进非遗活态传承;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化非遗课程设计,让学生更了解非遗项目,研究非遗,实现课程学习、艺术创作、创新实践三位一体,通过产品设计、技术技艺开发,用非遗涵养学生,将工匠精神培育导入教学实践,将文化自信的情怀厚植于学生心田,助推非遗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工作出新出彩。
(三)构建“五位一体”的非遗育人新体系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深入融合非遗育人,探索形成了由“艺术专业非遗教学、高职课堂非遗教育、高职校园非遗美育、线上非遗数字传播、非遗双创实践”构成的“五位一体”全环境非遗育人新场域,多措并举打造“非遗育人”的特色新体系。
1.扩展艺术专业非遗教学“主渠道”
坚决贯彻国家推动非遗“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顶层设计的政策精神,坚持把非遗教育纳入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非遗与艺术设计教学有机结合,围绕地方非遗进行深入研究,集合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设计师形成“三师共育”的力量,积极探索非遗特色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2.实现非遗课堂教育“全覆盖”
非遗进课堂,让学生了解非遗,进而热爱非遗,是高职院校非遗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将非遗的精神之魂、技艺之本融入课程教学,把与非遗保护相关的课程列为文学、民族学、艺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把音乐、工艺、建筑和绘画等领域的文化遗产内容列入高校选修课,与传承人共同研发和建设高校文化特色课程,实现课程资源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2]最终实现非遗课程育人全覆盖。
3.营造“浸润式”的校园非遗美育
非遗美育是一种以非遗为内容、以美学为引领、以实践创新为手段、以文化传承为目标的美学教育。依托“非遗进校园”美育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入校介绍非遗项目,同时在校内为非遗传承人建立大师工作室和非遗工作坊,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非遗、感受非遗,了解到中华璀璨文化的博大精深,将非遗技艺、工匠精神、文化传承融合起来,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浸润式非遗美育氛围,不断提升校园美育工作水平。
4.开拓非遗“数字化”传播新途径
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生动见证。创新非遗传播路径是增强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数字化时代,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势在必行。高职院校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场所之一,通过把握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契机,建设非遗数字化共享平台,用数字化技术将非遗数字资源“入库”,与时代互联互通,形成“在线”的机会。通过“直播+非遗+电商”“直播+非遗+综艺”等新媒体运营模式的结合,推动非遗生产与经营创新,拓展“虚拟+现实”“线上+线下”非遗展示展演空间,建设非遗新媒体、数字化传播矩阵,借力数字技术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开展“多元化”非遗双创实践
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非遗社团和社会实践团队,把非遗送进校园、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以非遗创新助力社区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组建以非遗为载体的学科竞赛团队,与优秀非遗项目结合,帮助学生强化专业技艺、开拓实践渠道,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组建非遗双创实践团队,搭建双创实践平台,寻找非遗与双创实践的契合点,在传承非遗、发展非遗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多元化的非遗双创实践持续发力,不断优化“非遗”的工作模式与体系,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弘扬专业特色、夯实专业本领、涵育工匠精神。
四、结束语
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发展,也能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落到实处。坚持文化育人方向,将非遗活态化融入高职院校育人体系,以德育人,以美化人,形成“崇德尚美”的非遗育人理念;坚持多元融合、守正创新,丰富非遗育人内涵,实践非遗育人新路径;坚持多措并举,构建“五位一体”非遗育人新场域、新体系,真正实现非遗传承与高职育人的协同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