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无支架翻模技术运用分析
2023-12-26吴学军
吴学军
(濂溪区交通运输局,江西 九江 332005)
0 引言
桥梁工程中无支架翻模技术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在桥梁翻模过程中无须搭设支架,从而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该技术利用专用的悬挂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将桥梁结构平稳地翻转或旋转,完成对桥梁的修复、加固或改造工作。与传统的翻模技术相比,无支架翻模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对桥梁结构影响小等诸多优点。
1 无支架翻模技术
无支架翻模技术是一种创新技术,在桥梁翻模过程中能够减少或省略支架。在传统的桥梁翻模过程中,需要搭设大量支架来保持桥梁稳定,不仅会增加施工难度和延长施工周期,还会带来额外的工程成本和安全风险。无支架翻模技术利用先进的悬挂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可实现桥梁结构平稳翻转或旋转,无须额外支撑。这种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大大简化工序和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无支架翻模技术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结构分析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在施工前,需要对桥梁结构进行全面的力学分析和模拟计算,确保在翻转或旋转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失稳或破坏现象。设计施工方案时要考虑悬挂装置的合理布置、液压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
2 无支架翻模技术要点
2.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建设在山岭地带,地形条件比较复杂,长度为970m,半幅桥面净宽尺寸11m。该桥梁工程基础结构选用的是空心薄壁墩联合群桩、桩柱结构,墩壁结构厚度为60cm,高度为50~62m,截面尺寸为5.2m×3.2m。考虑到该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3 节模板的形式,运用无支架翻模技术,单节高度为2.25m。因为该项目的主筋数量较多,在运输、安装等阶段有较高的难度,施工单位经过综合分析,选用平行矩形框架形式,使项目顺利完成。
2.2 加强模板与平台安装管理
2.2.1 模板制作
第一,墩身结构尺寸比较大,为了使质量、效率达到要求,设计为两层模板形式,单层高度3m。每一节模板浇筑完成后即可翻升一层模板,再进行其他结构的浇筑施工,逐一完成每个部位的施工。
第二,在薄壁空心墩身施工环节,采用两套模板开展施工作业。在外模板设计上,选用大块钢模板形式,尺寸误差不超过1mm,并加强缝隙部位处理。在现场安装过程中,采用泡沫塑料进行密封处理,将之粘贴在接缝部位,并使用拉杆紧密连接,防止接缝不严密而产生漏浆问题。内模采用6mm 钢板制作,并设置肋板,以达到稳定性效果,组合形成整体结构。为避免掉角、漏浆等问题,结合现场情况,对薄壁墩身的各个拐角设置作出改进和优化,采用直径2cm 的小圆角,使受力更加均匀,同时提升结构性能。
第三,墩身空心顶部模板施工。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在内部预埋钢板,并焊接牛腿结构,在结构成型后绑扎钢筋,再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支架为永久性的,即施工后不需要取出。专业厂家按照设计方案,生产模板,之后按照设计方案开展现场模板组装,达到结构精度标准。模板组装、焊接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磨光处理,使细节部位的质量性能合格。若接缝部位出现漏浆问题,需使用双面胶粘贴,以达到密封效果[2]。
2.2.2 平台制作
首先,采用钢管搭设内部支架,为施工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其次,逐步铺设木板和钢板,以满足施工人员的行走需求。在外侧模板施工中,应采用分层逐块的方法进行平台拼接,确保其与外模板连接紧密,形成整体结构。最后,在平台周边设置防护栏杆,并悬挂封闭的安全网,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2.3 整体安装及加固
第一,进行准备工作。确定合适的翻模设备,如大型起重机、液压翻模机等,并确保其能够承载预制构件的重量,同时准备各种连接材料、支撑装置和安全设备等。
第二,构件翻转。将预制构件从水平位置逐渐倾斜翻转,直到达到垂直位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构件的倾斜速度和角度,以确保构件翻转安全平稳进行。
第三,整体安装。构件达到垂直位置,将其缓慢吊起并调整位置,使其与其他构件或支座精准对接,这一步需要高度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确保构件的水平、垂直和横向位置都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连接与固定。将构件与其他构件或支座进行连接,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和焊接等。连接完成后,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临时支撑和加固构件,以确保安全稳定。
第五,进行验收和调整。完成整体安装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复,以确保构件的安全可靠性。
2.3 模板施工
2.3.1 准备工作
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现场测量放样,找平层使用水准仪抄平挂线。在砂浆达到硬化要求下,进行现场支模施工,确保各个部位的尺寸精度合格。
2.3.2 模板安装
现场安装塔式起重机,通过该设备完成模板吊装,并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使模板安装达到精确性要求。在安装施工中,按照先外后内的顺序逐一完成安装作业,应用M18 螺栓、围带、拉杆等进行连接,形成整体。根据需要安装安全网,使平台达到稳定、可靠的效果。
2.3.3 立模检查
第1 节模板安装结束后,使用水准仪对墩身位置、模板顶部标高进行检查,经检查达到精准性要求,可根据施工计划组织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实施浇筑前先检查支撑结构的质量是否合格,分析其是否满足稳定、牢固的要求。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处理措施。在内模板施工中,内倾斜角度容易发生变化,所以要重点加强该参数检测和控制。在现场浇筑施工中,组织专人看管模板,并落实各项防护处理措施[3]。
2.3.4 模板清理及涂油
在现场浇筑作业前,对模板结构表面进行清理,确保没有任何杂物,以免影响施工效果,再涂抹一层柴油与机油2∶3 的混合液,达到涂抹均匀性的标准,表面达到油光状态为合格。浇筑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模板,并修整该结构,可以使用磨光机清理灰浆,再用棉纱擦拭干净。
2.3.5 模板爬升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模板爬升前,需要确保施工现场的道路平整,周围环境无干扰,以便于施工设备的操作和移动。检查所需设备和工具是否齐备,包括液压系统、钢丝绳、吊车等。
第二,确定爬升计划。根据预制构件的尺寸、重量和翻模角度,制订详细的模板爬升计划。计划中需要考虑爬升速度、停顿时间以及需要的支撑和固定措施。
第三,设置爬升设备。使用合适的液压设备,如液压缸或液压千斤顶,将其固定在构件底部或侧面,确保设备的稳定性,能够承受构件的重量。
第四,逐步爬升。通过液压系统逐步增加液压缸或液压千斤顶的高度,使构件逐渐倾斜翻转。在爬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爬升速度,确保安全平稳。
第五,进行支撑和固定。构件达到预定的翻转角度后,及时设置临时支撑,防止构件突然下滑或倾倒。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钢丝绳或固定夹具将构件稳固固定,以保证安全。
2.3.6 模板拆除
随着施工不断进行,墩顶结构施工完成之后,预留2 节模板不施工,并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强度超过10MPa 后,将模板拆除。拆除施工按照工艺方案要求遵循先底后顶的顺序进行,墩顶需要预埋吊装环,并设置手拉葫芦,组织专人操作,使模板拆除工作顺利完成。
2.4 钢筋施工
第一,结合不同钢筋材质、类型等信息,分批次检查和验收,并分类存放,以免错误使用。
第二,检查钢筋表面质量,应达到洁净、平直、没有任何锈蚀问题的标准。
第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挤压方式,通过设备提供挤压力组合形成整体结构,相互咬合之后形成整体钢筋。连接后进行全面检查,保证钢筋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第四,结合钢筋类型、连接部位等差异,如受力钢筋,需要在内力较小的位置焊接连接,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
第五,在钢筋连接部位设计保护层,厚度应超过15mm,以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加强控制连接钢筋的横向距离,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内(15mm 以上)。
2.5 混凝土施工
2.5.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格的水泥、砂石等材料,并落实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切实提升混凝土材料质量。
2.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拌和
开始现场施工前,进行配合比试验极为重要,各种材料加入比例符合要求,以满足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标准。选择强制式拌和机进行现场拌和制作,严格按照配合比参数进行拌和,并进行原材料检测工作,达到充分拌和效果。为保证使混合料性能合格,可适量加入外加剂,不能超过水泥的0.3%[4]。拌和结束后,检查混合料质量,需要达到均匀、颜色一致效果,并进行和易性、耐久性、强度方面的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工程要求。为了保证检测精确性,从卸料流1/4~3/4 处取样,通常进行两次取样检测,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在现场浇筑环节,进行坍落度检测,一般坍落度应处于70~90mm之间,水泥使用量为300kg/m,水灰比最大为0.5。应按照随拌随用的原则进行混凝土材料拌和,混凝土材料从出料到入模的时间应控制在15min 以内,时间过长,容易影响材料性能。
2.5.3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材料拌和结束且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常来说混凝土的装载量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为最佳。在运输环节不能出现急加速、急刹车等情况,避免出现材料离析问题。
2.5.4 混凝土浇筑
模板、钢筋等材料安装结束后,应在内外模板之间设置溜槽结构,通过该结构完成入模施工。在现场浇筑作业中,采用分层浇筑方法,每层施工厚度不超过300mm。浇筑结束后,需插入振捣器,有序开展振捣施工作业,提高结构的密实度。在振捣操作中,按照“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确保各个点位都振捣到位,满足施工要求。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加强控制,一般为振捣棒直径的1.5 倍,即30~40cm 之间。
在该工程项目的振捣施工中,振捣器插入深度为下层结构的5cm 左右,振捣施工需达到均匀性要求,防止漏振、过振等情况,以表面不下沉、没有气泡为合格标准,确保各层连接紧密。此外,由于振捣会给结构造成扰动,需要组织施工人员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若存在任何问题,应立即组织人员处理[5]。
第一节模板强度超过10MPa 后,开始现场凿毛施工,清理表面的杂物,然后开展下一节段施工,完成薄壁墩施工作业。
3 无支架翻模施工要点
第一,安装无支架翻模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桥梁结构进行力学计算和模拟分析,确定翻模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稳定性要求等,通过准确的结构分析和设计,确保无支架翻模施工安全进行。
第二,在无支架翻模施工环节,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考虑悬挂装置的选择和布置、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翻模过程中的步骤与顺序等因素,确保施工方案能够实现模板的平稳翻转或旋转,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在翻模系统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桥梁项目的建设要求,合理选择合适的悬挂装置、液压设备及其他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并进行充分的检测和调试,保证施工质量和桥梁的使用寿命。
第四,进行无支架翻模安装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在安装阶段,还要定期检查设备和材料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五,在无支架翻模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要求施工人员做好翻模角度、位移、变形等参数分析。同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和方案,确保翻模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和加固,保证结构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结语
无支架翻模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等方面有巨大优势。然而无支架翻模技术的运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如技术成熟度、设备和材料的可靠性等方面。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以推动无支架翻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桥梁工程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