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3-12-26

群众 2023年22期
关键词:办学学校发展

□ 张 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加大保障投入、优化办学机制,全面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

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优先保障的责任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教育实事办好。

强化党建引领,为发展激活力。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健全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街道各司其职的教育领导体制,推进实施“尊师重道·至德至美”教育行动,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谋教育、一条心抓教育、一股劲兴教育的良好局面;深化落实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优化新吴区党建工作指导站“1+N”运行模式,亮化“烛跃”党建文化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化资源布局,为百姓谋福祉。科学编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先后两轮出台“无锡市新吴区基础教育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把学校建设纳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3所,增加学位4万余个。按照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动23 所学校建设地下停车接送系统,实时跟踪学生的上学放学状态,实现安全高效的人车分流,其中14 所学校已投入使用。推进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空调安装和照明改造全覆盖,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加大财政投入,为教育增底气。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2018—2022年,累计投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65.63 亿元;强化困难学生帮扶,累计投入1630.03 万元,资助15004 人次,切实保障每名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力;优化教育专项经费使用,推动教育经费向办学环境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内涵质量提升等方面倾斜,切实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师待遇,坚持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有效保障学前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非编教师工资不低于上一年度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优化升级的动力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把高质量发展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同步发展,升级教育链条。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公办园、省优质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加快建立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优化教师资源区域调配,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中小学“公民同招”,确保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统筹推进人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研究制定《新吴区关于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切实保障广大特殊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力。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特色化国际教育,精准对接区内外籍人员子女教育需求,打造2所国际学校;加强文化共融,构建丰富多元的国际课程体系,扩大教育开放程度。

坚持优质发展,促进校际均衡。根据“打好引进牌,擦亮本土牌,培植新品牌”的总体思路,打造新吴区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按照基地校、集团校、联盟校三种机制实施教育集群化办学,强化“教学共研、课程共建、师资共育、项目共创、质量共进”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基地校的辐射引领作用、集团校的捆绑式发展效能、联盟校的文化共建资源共享成效,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整合区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大跨学段、跨区域合作办学力度,丰富委托管理、联合办学、决策参与、智力支撑等合作办学形式,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和收益率,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

坚持可持续发展,优化办学队伍。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出台《新吴区教育人才“3551 计划”实施办法》《“飞凤人才计划”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办法》等,累计引育正高级教师16 人、省特级教师21人,数量位居全市同学段前列。强化名师示范效应,累计成立市、区名师工作室33 个,教育发展人才优势逐渐显现。健全分级分类培养体系,实施新教师“3+2”特培计划、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骨干教师素养提升计划、特级教师“一对一”跟踪培养计划等,强化专家型教师培养;深化“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中层干部岗位”“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岗”“普通教师岗”全岗位共同竞聘,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坚持把提升质量作为教育优质发展的核心

将追求教育质量的跃升作为核心任务,更加注重优化教育治理体系、育人方式,激发办学活力。

注重专业引领,强化学校内涵建设。组建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国内23 位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强化教育发展顶层设计。连续三年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纳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专项资金900 余万元,系统实施基础教育“5+N”高品质创享行动。强化教研支撑,构建“区、集群、校、学科”四级大教研体系,全学校、全学科、全学段推进实施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重大实验项目“区域课程教学变革的新吴实践”。近两年获批76 个省市规划、教研、陶研、学会课题,获评比例位居全市同学段第一方阵。区域确立“三全两新·历学课堂”教学主张,以新课标、新教学为依据,组织学校积极推进课堂变革,深入推动新思想、新理念、新课堂在新吴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每年举办“学术月”和“课堂变革在新吴”中小学学科育人全域展评活动,不断浓厚“科研兴教”“质量立校”发展氛围。

注重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设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教材等要素。落实“向阳守护”行动,实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链条跟踪;深化体艺“211”建设,精心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全区35 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体育艺术类特色学校。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持全市领先。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打造中小学社会实践、劳动实践“行走课堂”35 个;积极构建中小学工程教育体系,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高标准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在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基础上,累计组建非文化课类学生社团近2000个。

注重效益提升,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建成新吴区教育大数据中心,打造“平台+教育+服务”模式,形成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社会办学监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水平,完善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命题、知识复习、教学评价等系统和“全学科、全学段”单元教学课例资源库建设。打造5G未来智慧教室、数字化学科教室等学习空间,智慧教室、录播教室等现代教学设备实现全覆盖,除新开办学校,全区公办学校100%创成市级“智慧校园”,占比全市领先,省级智慧校园建成30 所,覆盖率93.75%。2023 年5 月,被认定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

猜你喜欢

办学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奇妙学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