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温情救助 更好兜牢民生底线
2023-12-26谢晓军
□ 谢晓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今年以来,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以及考察江苏期间进一步提出,江苏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做好社会救助等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做好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牢记嘱托,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切实担负起兜底民生保障的重大责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省着眼弱有所扶、困有所助,着力构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省共有89 万原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通过低保或特困供养脱贫,占比达35%。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2 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841元;保障特困人员20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15 万人;分类保障困境儿童52 万人;“两项补贴”共惠及88.54 万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明显,为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同时也存在救助制度覆盖面不够宽、救助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我们要立足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找准新时代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目标方向,推动社会救助系统化、智慧化、多元化发展,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系统化推进救助体系建设
我们将着力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努力编制一张覆盖范围更广、保障水平更高的兜底保障安全网。
完善分层的对象认定体系。群众遇困情形复杂多样,需求也各有不同。针对这一情况,要不断拓宽低收入群体的内涵和外延,完善对象认定体系,动态调整准入条件,形成圈层递进、衔接有序的对象认定体系,让救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根据困难程度做好对象层次划分,做好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以及临时遇困人员等的常态化认定,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确保应保尽保。
健全科学的标准调整机制。救助标准是政府对公民基本生活权益保障的底线,决定着保障范围的大小和保障水平的高低,是救助制度实施的核心要素。要建立健全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并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困难群众。同时要注重各项标准衔接,形成以低保标准为基准,其他救助标准与低保挂钩的同步增长、梯度合理的救助标准体系。
构建分类的救助政策体系。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整合救助资源,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救助措施,形成分类救助、统筹兼顾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政策体系。一方面要着力“保基本”,对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者,通过完善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社会保险资助、医疗费用报销等政策措施,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要大力“促发展”,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加大教育、就业等发展类救助帮扶力度,提升就业能力和发展潜力,多措并举促进增收,不断缩小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和发展差距。
智慧化增强救助工作能力
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智慧救助水平,是引领驱动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对救助服务新期待的创新举措。
打造智慧救助平台。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多层级共享对接,着力打造“苏易助”服务品牌,推进求助信息一键易达、救助申请掌上易办,全面实施民政领域社会救助“省内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健全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持续完善省市核对系统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救助对象身份特征、收入、财产、支出综合评估体系,推动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更精准、更高效。
优化救助申办流程。深入推进“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改革,依托信息化平台实行“一网通办”,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减少申办材料、压缩办理时限、提高经办效率。开展线上线下双渠道受理,户籍居住两地协同办理,提升社会救助的及时性、便捷性、协同性。简化急难型临时救助申请环节,直接由乡镇(街道)启动临时救助“备用金”实施“先行救助”;对非本地户籍人员的急难救助,采取个人信用承诺,直接由急难发生地实施“小额临时救助”。
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推动线上比对和线下排查相结合,动员基层“铁脚板”,用好部门“大数据”,推动“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将存在潜在风险的对象及时准确识别出来,纳入救助帮扶范围。加快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完善全省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及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科学设置预警指标,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记失业人员、新发重病、大额医疗支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交叉比对、关联分析、综合评估,实现对困难群众的快速预警、精准救助、综合帮扶。
多元化提升救助服务温度
社会救助是传递党和政府温暖的桥梁,最能体现党的宗旨,在实践中既要强调政策的刚性,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又要立足困难群众需求,注重温情服务,让救助更加暖心。
统筹物质救助+服务提供。把握困难群众需求新变化,在做好物质帮扶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服务类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相结合的救助方式,切实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如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常态化探访关爱,根据需要提供政策宣传、资源链接、需求转介和必要救援等服务;对困难群众提供心理辅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等。
统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补充作用,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完善精准对接机制,引导慈善资源、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多向发力”,更好、更精准地帮扶困难群众,实现由“弱有所扶”到“弱有众扶”。持续实施好“苏慈助医”“慈善光伏照万家”等品牌助困项目,引导更多慈善力量向苏北等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发展,为困难群体提供多样化救助服务。
统筹常态救助+应急救助。针对公共卫生、极端天气、事故灾难等突发公共事件和特殊时期造成困难的对象,加大救助力度,确保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如突发公共事件期间做好外来人口的临时遇困救助;物价快速上涨时,将低保边缘家庭纳入物价补贴范围;高温天气期间提高电费减免额度等,有效保障困难群众渡过暂时性难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冷暖,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我们将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健全更有温情、更富质效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兜底线、保基本、促发展,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推进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