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BC分类法的高职院校实训设备利用率研究
2023-12-25符玉红
符玉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类型特色的职业院校,初步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院校,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到2035年,我国高职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成一个技能型社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职业教育的供应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它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而技术技能的养成离不开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又离不开实训设备,因此如何采购、管理、使用实训设备就是一个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拟从分析设备利用率低下的原因入手,找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措施。
1 实训设备利用率低的现状
1.1 设备利用率的内涵
设备利用率是一项技术经济指标,它体现了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生产率,它主要是用来衡量设备在数量、时间和产能上的使用情况[2]。通常情况下,具体内容有:设备数量利用率(Uq)、设备时间利用率(Ut)、设备能力利用率(Uc)、设备综合利用率(Uco)等指标。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3]:
(1)
(2)
设备最大可使用的时间按各行业的具体规定,可以是日历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或计划工作时间。
(3)
设备能力利用率又称设备负荷率。实际使用能力,按实际生产量计算。因为学校的实训设备仅用于学生实训和社会服务,因此其实际使用能力受限于教学安排,既无生产量的要求,又不可能倒班连续使用,只能视作设备充分发挥了设计能力,将设备能力利用率取值为100%。根据设备综合利用率的定义:
设备综合利用率=设备数量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率
则
Uco=Uq×Ut×Uc=Uq×Ut×100%
(4)
1.2 某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设备利用率
对某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采购的57种不同种类或规格型号的实训设备使用方式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统计过程中,设备综合利用率采用公式(4)计算,其中设备时间利用率用计算时“设备最大可使用时间”按照1 080学时/年(每学期按15周,周三下午政治或业务学习,计4学时,其余4天每天按8学时计)考虑。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有的设备仅作参观使用(设备综合利用率40%以下),大部分设备综合利用率低下(55%以下),最高的设备综合利用率也不到80%。
表1 实训设备利用率统计
2 实训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2.1 实训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
实训设备利用率低有研究认为有以下原因:课程设计方面,未充分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率导致实训设备利用率低;教师实践能力薄弱导致实训设备利用率低[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还存在设备台套数不够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低的问题[5]。但在判断实训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时主要是通过主观判断得出结论,结论缺乏客观数据的支撑。因此很有必要针对实训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2.2 ABC分类法在分析实训设备利用率低原因中的应用
2.2.1 ABC分类法原理
ABC分类是由意大利的一位经济学家威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于1879年对个体收入分配状况的分析中,提出了一条“80/20”定律。这种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对一个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诸多因素中,区分出少数但对事物有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以及大多数但对事物有较小影响的次要因素[6]。此处采用ABC分类法旨在找出导致实训设备利用率低下的主次原因,为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奠定基础。
2.2.2 应用ABC分类法获取利用率低下的原因
对表1所列设备按照引起其利用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类,其结果见表2。
表2 设备使用率低下原因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绘制ABC分析图(见图 1)。以累计金额占比80%和95%为界分为A、B、C三个区,将A区的与培养目标不符、教学安排限制作为主要原因,B区的仪器设备未检定、数量过多、设备维保作为次要原因,C区的供货错误、不配套作为一般原因。
图1 设备利用率低下的ABC分析
对导致设备利用率低下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如下:设备与培养目标不符、设备数量过多、供货错误、不配套可以综合为设备采购论证不充分、工作不仔细导致的。比如成套的钻孔灌浆设备,购买时未考虑如何使用--谁有能力操作?到哪里去进行钻孔灌浆?所以采购回来后仅试钻了一次,就仅供学生参观使用;钢筋加工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振捣设备都因为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符未得到充分使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因采购数量过多,可供摆放的操作台长度不够,导致有的净浆(胶砂)搅拌机无法投入使用。水喷砂机供货错误是因为采购人员未将设备用途、型号参数与供货商准确对接,供应的设备根本不能用于钢筋除锈;不配套的问题更是采购工作不仔细造成的,比如有回弹仪处理器,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回弹仪,其他回弹仪不具有相应的数据传输接口;有钻芯取样机,却没有芯样处理设备,也就无法实现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目标。
教学安排限制主要体现在一些现场质量检测设备的使用上,只有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有相关的实训课程使用这些设备,该专业每年通常只设置一个班且人数不多,所以这些设备实际使用学时数极低。此外也有设备(如维勃稠度仪、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因为没有安排相应实训项目导致设备利用率低。其实这个原因也可归结为设备采购时未充分论证设备的采购目标--设备用来干什么(目的),设备怎么用(什么专业什么课程多少学时)。
在次要原因里,仪器设备未检定主要指的是:当初采购全站仪,GPS测量仪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产学结合、社会服务活动,但采购后一是没承接相应的生产项目,二是仪器设备未经检定不能直接使用,所以该设备长期闲置。这也是采购时论证不充分导致的结果;另一个导致设备(小型拌和站和两仓配料机)利用率低的次要原因是设备维保工作不到位--缺乏维保经费,设备维保人员执行维保制度的意识不强和设备维保水平不高。
综上所述,设备利用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可归结为设备采购论证不充分。设备维保工作不到位会进一步降低设备利用率。
3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途径
对于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措施,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研究,赵菊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①制定科学合理的论证审批制度。②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队伍。③实训基地开放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7]。邵昕宇指出了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使实践课程的时间得到合理的安排,尽量均匀分布,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课程多的学期,可以采用企业里面的两班倒或者三班倒制度,则能大大的提高学校里的设备利用率,也有利于学生体验企业工作制度[8]。梁应帅、梁成升认为设备购置计划制定要科学;用好实验实训设备管理系统,避免重复采购,实现教学设备资源共享;科学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严格督促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利用现有设备积极参加校内外学生实践技能大赛;积极承接社会服务项目,将设备用于社会项目中;重视实验实训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各种潜能;科学计划与合理使用实验实训耗材费[9]。李洁提出了通过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来提高设备利用率[10]。邹滢提出了采取有效编排设计实训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评估新购设备,重视实训设备管理,完善物流专业的实训体系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物流设备利用率[11]。陈兆俊认为提高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设备利用率的路径包括对新建实训室申报立项进行有效论证评估;重视对已建或在建实训室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重视自制实训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针对淘汰实训设备改造再利用;提高实训资源的共享性六个方面[12]。
笔者根据前述ABC分类法得出的结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
(1)做好设备的采购管理。采购计划的确定应经过严密的论证,一定要保证设备的利用率高。设备必须是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且开设的实训项目年学时必须达到规定值。设备采购前要多加“阻力”--可行性论证、审查,设备采购后要多加“助力”--调整教学安排。设备采购应做好全程管理,采购负责人在设备采购前、后均要接受监督、考核--采购前主要保证设备买得对不对(设备进场时的验收环节也非常重要,对照采购清单一一验收,避免不在清单上的设备进场,避免配套零部件、器具的缺失),采购后的考核主要是看设备用得好不好。
(2)做好教学安排。“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先理论后实验,最后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分散设备利用时间,避免集中实训教学安排困难,从而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
(3)做好设备的维保管理。如果机械设备不按规定定时保养、维修,就不可能长期正常使用。这就要求学校完善设备的维保制度,安排维保资金,培训维保人员,避免设备因维保不及时影响使用,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
(4)做好设备的“共享”。具体可采取的措施:一是坚持育训并举,既满足学生参观使用这类设备,又可以面对社会人员开展钻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职工培训,让这些设备充分发挥价值;二是对于已采购的实际生产设备,也可考虑以“出租”的方式与施工企业共享,避免设备闲置不用;三是对于已采购的未检定的测量设备,可与测绘信息工程系实现校内共享,将这些设备用于学生测量实训。总之,通过校内外、多形式共享设备来提高设备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