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亲一起做门卫
2023-12-25小李飞道
文 | 小李飞道
老李说:“我们本来就是看门的啊!世界上看门的又不只有我们两人,边防战士守卫边疆,看的是国门;郭靖和黄蓉守卫襄阳,看的是城门;我们两人看的是厂大门,守卫的是全厂的财产安全。我们和解放军战士、郭靖与黄蓉一样,都是英雄呢。”
1
1995年夏天,12岁的我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消息很快传遍了父亲老李所在的印刷厂。8月,老李从省城看病回来,家里已是债台高筑。他得了心脏病,而且越来越严重。母亲杨玉兰本在乡下茧站上班,1个多月前,她请假带老李去成都看病,回来后,她继续在家照顾老李。老李是印刷厂纸箱车间的一线工人,不能去上班,终日躺在床上,家里的收入自然锐减。
缺钱对我们家来说是家常便饭,已经拮据惯了的父母也从不为钱的事吵架,但这次,背着外债的他们,脸上写满压力和忧愁。日子要继续,我要读初中,家人要吃饭,买房、看病借的钱要还。杨玉兰急着要回茧站上班,老李刚能下床走路就去找厂领导,要求重返岗位。他的身体无法再干重活,想让厂里给他安排个轻松点儿的工作,工资低点儿也行。
厂长让老李回家等通知,于是他成了“待业中年”。
老李盘算着不能让杨玉兰一人挣钱养家,他也要出去找事做。半夜,我起床如厕,发现老李坐在墙角的一个小凳上,背对着我,肩膀一耸一耸的,好像是在哭泣。我的眼睛湿了,走过去摸摸他的肩膀。老李转过头,眼露欣喜—原来他一手拿着皮鞋,一手握住刷子,正在用涂了鞋油的刷子擦皮鞋。
“你看我刷得好不好?原来擦皮鞋这么简单。我想好了,明天我就去摆摊刷皮鞋。”
我质疑道:“擦皮鞋也是体力活儿啊,你的身体受得了吗?”
“没事。大不了擦一次歇一会儿,再继续。”老李又说,“只能这样了,难道这世上还存在坐着什么都不做还能赚钱的工作吗?”
第二天,还没等到老李出去摆摊儿,他理想中的“好工作”就真的来了—印刷厂门卫室有一个老头要退休了,空出来一个岗位。老李要去当门卫了。
2
印刷厂的工厂区和家属区连成了一片,工人和家属共计300余人,全从一个大门进出。门卫岗设置了两个保安,老李每天上12小时的班,白班、夜班隔几天换一次。夜班从晚上8点上到第二天早上8点,对一个刚从死亡线上回来,仍靠吃药维持生命的心脏病人来说,无疑是项艰难的挑战。
老李第一次上夜班的那个晚上,我把闹钟调到半夜1点,醒来后便出门去看老李。我想,对工作一向一丝不苟的老李此刻肯定坐在门卫室里,一动不动地监视着大门。可走到厂门口,我才发现他早已把进出车辆的大门和行人通行的小门都关上了,小门没有锁,人可以推开,而他已经斜躺在门卫室的椅子上睡着了。
这时,一个人从厂外回来,推开了小门。铁门发出声响,老李一惊,睁开了眼睛。他往外望了一眼,确定推门的是厂里的职工,便没再管。等那人走了,他出去关上了小门。我问老李,为什么不让小门一直开着,这样进出的人就不会吵到他睡觉了。老李略带严肃地说:“如果门开着,小偷溜进厂,我也不知道啊。而且,今天我才发现自己的一项天赋—很多人半夜一被吵醒就很难入睡,可我今晚被吵醒了几次,都能很快再次入睡。原来我天生就是做保安的料!儿子,希望我这个天赋能遗传给你。”
我连忙摆手:“不,我不要这个天赋,我可不想当保安。”
老李当然明白我的意思。虽然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在部分人眼里,门卫似乎低人一等。“你当然不会当保安了,你将是我们李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3
杨玉兰在茧站上班,平常家里只有我和老李两个人。我读初中后,中午、晚上要回家吃饭,轮到老李上白班时,他就要抽空回家做两顿饭—可门岗不能缺人,于是我一放学便蹬着自行车去接替老李的工作,成为印刷厂的“临时门卫”。我的门卫职业生涯就是从13岁开始的。
与老李相比,我做门卫的时段,工作更清闲,毕竟中午、晚上工人都要回家属楼吃饭,门口过往行人较少,我不用一直盯着门口,只需要竖起耳朵留意过往汽车的喇叭声。虽然做门卫有过不开心,但大部分时间我还是乐意去帮老李守门的。少年时,老李的门卫室就像埋着宝藏,对我有致命的吸引力—那里有各种报纸和杂志,是我的快乐源泉。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有闲钱常买报刊的家庭不多。我家经济条件不好,但我绝对是厂里读过最多报纸的孩子。报纸看得多了,我也渐渐认同里面的观点。有时候读完一篇报道,甚至还会仰天沉思。能想象吗?一个13岁的少年,每天在门卫室里思考我国的东西部差距如何缩小,农村贫困人口怎样脱贫奔小康……
现在想来,日复一日的阅读影响了我的一生。它对我后来的高考语文作文有帮助,给我工作后写各种报告、总结打下了基础。人到中年,我又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写作,而这颗写作的种子,萌芽于印刷厂的门卫室。
一次,厂里有个小孩和我争论李寻欢和杨过谁更厉害,他争不过我,便骂道:“你和你爸都是‘看门狗’!”周围的小伙伴都安静了,齐刷刷地看着我。我感到受了极大的侮辱,气得嘴唇抖动,双手握紧拳头。
当天晚上,老李看我没吃晚饭,情绪低落,就问了我几次,我便把这事告诉了他。
老李说:“我们本来就是看门的啊!世界上看门的又不只有我们两人,边防战士守卫边疆,看的是国门;郭靖和黄蓉守卫襄阳,看的是城门;我们两人看的是厂大门,守卫的是全厂人的财产安全。我们和解放军战士、郭靖与黄蓉一样,都是英雄呢。”
听他这么说,我心情好了点儿,又问他:“既然是英雄,他为什么还要嘲笑我们?”
老李又说,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去嘲笑弱者,但如果我们自己先学会自嘲,那就没有人能伤害我们了。
4
1998年的中考,我没能考上重点高中,而是进入了一所较差的高中。祸不单行,才上高一,我就得了一场大病。学业不佳,身体也不好,16岁的我决定退学。父母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们同意我的决定。
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身体康复后,每天除了给老李送饭,我几乎都不出门。我每天在家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没事找事做,把一个个蜂窝煤从阳台搬到厨房的煤炉子旁,把家里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整理,用抹布擦洗家具的每一个角落……就是为了消磨时间。
我也不再去接替老李当门卫了,我怕进出的小伙伴看到我,会问我为什么最近没有去学校。我退学的事,父母从来没对外人说起过。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月,一个晚上,老李说他通宵夜班,让我陪他,因为他最近感觉自己心脏不舒服,怕夜里犯病。
当了3年临时门卫,我还从来没有陪老李值过通宵夜班。当时天气已经很凉,晚上12点多,我和老李坐在值班室里,就靠个烧炭的小煤炉取暖。我和老李几乎没有说话。这几年随着我进入青春期,和老李的沟通越来越少。退学后,我心情不好,就更不想和人说话了。老李先开口了,让我斜躺在椅子上睡觉,说他睡不着。我闭上了眼睛,其实也没睡着。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被一阵“哐当”声吵醒—原来是老李在开小门。再一看,是厂里一个叫陈斌的孩子和他爸要出厂。他爸骑着拉货的三轮车,后面装满了桶和盆。盆里的水在荡漾,密密麻麻的鱼挤在水里。
陈斌在后面使劲推着三轮车,他爸一边骑一边抱怨:“我叫你在家睡觉,明天去读书!”陈斌说:“我不想读书了,就想跟你去卖鱼。”
“卖鱼有什么好的?”
陈斌指了指坐在门卫室的我说:“你看,李翔都跟他爸学当门卫了,子承父业有什么不好?”
我想解释一下,但很快陈斌就和他爸走远了。我看了一下老李的手表,才3点:“这么早就要去卖鱼?”
“是啊,不然怎么能赚到钱?”老李说,陈家父子要去菜市场占摊位—陈叔为了省钱,没有租市场里的固定摊位,只能每天早上去抢位置好的移动地摊。又说,陈斌最近经常和他爸一大早去出摊。以前,我挺羡慕陈斌,家里经济条件好,他爸经常给他零花钱。可原来这些都是他爸这么辛苦换来的。
聊着这件事,不知不觉,我竟然和老李说了很多话。4点左右,我刚要闭眼休息,却看到一个胖胖的身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是赵大娘。老李帮赵大娘打开小门,赵大娘对老李微笑致谢。老李说,她每天早上都是这个点去扫街,因为环卫工人要在6点半之前完成所有街道的清扫工作。
接下来,还有一早出门的出租车司机黄叔,推车卖早餐的张阿姨两口子,去街头捡垃圾的赵老头……那几年印刷厂效益不好,很多工人都在艰难地自谋生路。每出去一个人,老李就把这人的故事讲给我听,我跟他们同住一个厂家属院这么多年,才知道原来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故事,都在努力地活着。
老李说:“大部分人都活得很辛苦,但即使这样,今天早上出门的每个人脸上都没有愁苦。有人脸上是希望,有人是自信,还有人是认真。只要明天比今天过得好,哪怕只是好一点点,他们就充满力量。”
老李的话让我陷入了思考。几天后,我告诉老李,我要继续读书,计划明年9月重新读高一。
5
2002年8月,我如愿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老李也在那个月退休了。就这样,我和老李同时告别了门卫工作。
大学毕业后10多年,我搬过几次家,每到一个新小区,我最先混熟的人总是小区的门卫。我总在晚饭后的散步时间不知不觉走到门卫室,笑着喊一声“师傅”,然后毫无障碍地闲聊起来。我知道,门卫是这个世界上最平易近人的人了。
谈到门卫工作,我总是滔滔不绝,对方会忍不住问:“你咋这么熟悉门卫工作?”
我说:“我从初中就开始当门卫了,我们家是‘门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