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生产视角下的韧性社区建设路径

2023-12-25金桐妃陈斌卿曲继萍

上海城市规划 2023年5期

金桐妃 陈斌卿 曲继萍

摘要:目前城市更新工作已在我国众多城市广泛展开。社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在更新过程中,除了物质层面的改善,社会治理与在地组织能力的提升也十分重要。引入社区韧性与合作生产理论,以英国利物浦格兰比四街社区更新项目为例,探讨合作生产视角下提升老旧社区韧性的更新策略。社区网络建设、社区凝聚力提升和社区文脉保护是提升社区韧性的重要路径,链接多方资源、鼓励公众参与和引入专业力量是提升社区韧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社区韧性;社区更新;合作生产;格兰比四街社区

文章编号 1673-8985(2023)05-0133-05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0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68%,城市化建设处于稳定成熟时期。随着国内城市普遍进入城市更新和存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重点也由大规模开发逐渐转为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这要求城市更新内涵的扩展和社区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强调了社区治理的必要性和多元共治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参与式社区更新凭借提升社区主体合作意识、提高零散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等优势,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社区更新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从业者的广泛认可[1]。但目前国内关于参与式社区更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实践案例的经验总结,对更新理论的探究较为匮乏。

社区韧性理论关注社区系统应对变化及自组织的能力,而合作生产理论强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与在地资源的利用,二者为当前我国社区更新领域正在探索的可持续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工作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本文基于上述理论,以2015年特纳奖(Turner Prize)①、2016年世界人居奖(World Habitat Awards)②获奖项目——英国利物浦格兰比四街(Granby Four Streets)社区更新项目为例,从历史进程和项目组织层面深度剖析社区更新过程中多方合作的模式,分析影响社区韧性的因素,并探讨合作生产视角下韧性导向的社区更新方法,为我国后续的老旧社区更新项目提供参考。

1 相关研究回顾

韧性(resilience)一词最初出现在物理学中,是指弹性材料在遭受外力影响下,仍可恢复原状的特性。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生态学家克劳福德·斯坦利·霍林(Crawford Stanley Holling)将韧性一词从力学领域引用至生态学领域,用以评估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吸收变化和干扰的能力[2]。在城乡规划学领域,韧性用于描述城市系统所具备的适应变化和自组织的能力,这类能力被视为城市系统重要的“动态资产”[3]。在此基础上,城市韧性强调城市系统抵御灾害并从中学习的能力。威尔逊(Geoff A. Wilson)指出社区是城市的韧性发展路径落地的关键层面[4],社区韧性的研究为应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遭遇的问题及风险提供了解决思路,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外社区韧性的相关研究主要包含3类视角:(1)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来看,社区韧性根植于生态韧性,关注系统的连续变化和更新周期[5]4,强调系统从某一稳态转变至新稳态的适应性。这一思想将风险视为从根本上改变系统的机会[6],并关注人类在此过程中适应性学习、与环境良性互动以及治理环境的能力[7-11]。(2)基于社区发展的视角理解社区韧性。这一研究分支起源于心理健康和发展心理学领域[5]7,强调识别和发展个人或社区的潜在优势,而非关注社区已有的弱点[12-13],提升社区韧性需要挖掘社区资源,促进资源整合[14-15]。(3)通过上述两类研究视角的交集对社区韧性进行解读。在此类研究中,社区韧性被视为社区所具备的能够激发能动性和自组织的能力[5]10。这一思想强调社区主动挖掘潜在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应对外界变化,而不是被动地抵御灾害侵袭(既包括自然灾害,也包括金融危机等社会动荡)。同時,该视角也关注社区建设中治理主体的集体行动,探究社区如何整合包括社会网络、知识储备与人地关系等在内的本地资源,以强化社区韧性的过程与机制[5]4,[16-17]。

基于对社区能动性及集体行动的关注,合作生产(co-production)被视为实现韧性社区的一种方式。合作生产是指由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工作方法[18]1。通过结合各方优势,合作生产可以帮助社区应对多元化问题,例如,挑战和改变当代城市环境中固有的权力关系、应对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19-20]。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以公共服务为例,讨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互动增强社区韧性的方式[18]10。这一研究明确了合作生产与社区韧性间的促进关系,为概念间的关联研究提供了借鉴。社会生态系统与社区发展结合视角下的社区韧性不仅强调挖掘社区自身资源,同时关注以合作生产为手段的社区治理过程。以上理论为解读可持续的、多元参与的社区更新提供了参考。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拟采纳第3类研究视角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探究格兰比四街社区更新实践项目如何挖掘和利用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梳理项目中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并探讨该模式下的更新行动如何在提升社区韧性方面发挥作用。

2 利物浦格兰比四街社区更新案例

本文以英国利物浦格兰比四街社区更新项目为例,通过收集项目一手资料、现场调研等方式,对项目背景与组织过程进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以后,格兰比四街社区从繁华的多元文化社区逐渐走向衰败。社区土地信托的建立为社区更新创造了新局面,通过吸引设计师和社会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sation,NGO)等建立多元合作,以空间改造和文化事件等项目为媒介,社区土地信托实现了历史社区的更新保护,从而促进了格兰比四街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1 项目背景

格兰比四街社区位于利物浦市中心,隶属L8区域③,由格兰比三角公园尽头的4条街道组成——比肯斯菲尔德街(Beaconsfield St.)、凯恩斯街(Cairns St.)、杰明街(Jermyn St.)和杜西街(Ducie St.),是格兰比地区仅存的由维多利亚式建筑组成的社区。格兰比四街社区占地约56 300 m?,社区内共有联排式的二层住宅约200栋。这些建筑大多建成于1837至1900年间,两层的露台式住宅是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见图1)。

二战后这里成为移民热门地,也成为了利物浦最早的多元文化社区和商业区之一。然而受到1970年代英国经济衰退和1981年利物浦骚乱事件④的影响,社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降低,大量商店倒闭,主要住房协会退出街区管理。1990年代,当地200栋住宅中有超过150栋处于空置状态,仅有约70位居民仍居住于此[21]。伴随着大量居民迁出,空置房屋遭到损毁,格兰比四街社区逐渐走向衰败。为了阻止对历史房屋的破坏、发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格兰比居民协会(Granby Residents Association,GRA)于1993年成立。然而,仍有建筑相继受损或被拆除。尽管GRA没能阻止历史街区的拆除行动,但它对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为未来的街区保护行动奠定了基础。

2002年,当地政府推出了住房市场更新计划(Housing Market Renewal,HMR),意图通过拆除旧区、新建房屋解决房地产市场失灵问题。与此同时,GRA与其他NGO联合起来,一致反对HMR计划。社区内的居民活动小组也开始主动寻求与其他主体间的合作,以吸引资金资源保护社区并推进社区更新[22](见图2)。在多方努力下,2011年底,格兰比四街社区土地信托(Granby Four Streets Community Land Trust,以下简称CLT)正式成立。尽管受到拆除计划干预、政府支持匮乏等问题的影响,格兰比四街社区的居民依然积极寻找保留社区并改善居住环境的方法。这一时期CLT的成立促进了多方协商平台的形成,为多元合作式的社区更新模式提供了可能。

2.2 格兰比四街社区更新合作项目

CLT的成立是格蘭比四街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主体寻求良好合作的成果。CLT通过实施十房屋计划(10 House Project)、格兰比工作坊(Granby Workshop)和街道市集(Granby Street Market)等项目来提升社区活力(见图3)。目前,这些项目仍在进行中并对社区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2.2.1 十房屋计划项目

十房屋计划项目是CLT计划下的多团队合作项目,其目标是将空置房屋改造为经济适用房,并帮助当地人重建住房和公共空间[23]。有两个团队在项目中发挥主要作用:集合工作室(Assemble Studio)是设计师团队,负责改造房屋、组织工作坊等工作;斯坦贝克工作室(Steinbeck Studios)是社会投资组织,负责协助设计师调查居民意愿、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组织居民活动等工作。

项目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CLT从市议会手中以每栋1英镑的价格购买社区内10栋空置的历史住宅,再邀请上述两个工作室进行项目统筹并实施改造。第二阶段是基于前期的工作成果,探讨其余住宅的挽救工作。集合工作室通过组建工作坊,吸引了更多组织与个人参与项目讨论,集思广益。例如当地艺术家提出的建筑改造与家装环节联动,实现了建筑废料的循环利用。

项目刚开始时由CLT自行运作,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一直面临工作进程缓慢、更新效果不佳等问题,而引入第三方专业组织对居民和市议会等利益主体进行辅助后,有效地优化了社区更新的工作模式。此项目通过出售和出租修缮后更加符合现代人居住习惯的房屋,重新吸引了外来人口入住,为地区发展增添了活力,并为后续的社区更新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2.2.2 格兰比项目

格兰比工作坊(Granby Workshop)是由集合工作室发起的社区商业项目,目标是促进本地资源的良性循环,激发社区活力和保留地方特色。项目合作方包括当地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社区居民,CLT负责提供资金和策略支持。工作坊的第一批产品是为十房屋计划提供具有地区文化和艺术特色的装修材料,如浴室瓷砖、门把手和壁炉等[24],产品收入用于反哺社区内的后续重建项目。格兰比工作坊还通过与年轻的专业团队合作,吸引了大量青年人参与文创产品研发等活动。而过去,手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是社区内的老年人。这类项目让本地青年开始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与技艺,有利于地区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如今,工作坊突破了地区限制,为英国其他城市的社区更新项目提供装饰产品。工作坊项目的顺利运作有效改变了社区经济下滑的趋势,同时延续了本地宝贵的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

2.2.3 街道市集项目

街道市集始于居民自发的手工物品出售活动,这一项目也是格兰比社区多元文化的重要输出载体及社会网络的构建平台之一。CLT成立后承担起市集的组织工作,每年春夏两季,社区会定期开放市集。市集上有售卖区、儿童活动区,以及为家庭工坊提供摊位的区域[25]。街道市集不仅承载着交易功能,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社交场所。格兰比四街社区是英国最古老的黑人社区和移民社区之一,市集上有多种民族特产和民俗文化产品,人们可以在此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目前,CLT组织的街道市集已经成为利物浦最好的露天市场和初创公司的主要实践平台。街道市集使居民在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富有粘性的社会关系,它向外界宣传着:这里仍然有多样化的居民和文化传承活动。

3 格兰比四街社区案例对社区更新的启示

3.1 多元合作丰富社区网络,塑造韧性基础

CLT通过吸引活跃的居民与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将其发展成为格兰比四街社区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为社区网络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首先,CLT为不同的社区项目努力创造可用的空间,促使更新项目落地,例如街道的开敞空间可以举办街头市集等中长期的公共活动、长期空置房屋被改建为由居民管理维护的共享活动空间等。其次,每个项目都灵活地链接到社区网络,组成一套完整的生产实践系统。CLT作为社区网络的核心,参与不同项目的发起、组织与管理。社区网络吸引了众多在地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后续的社区更新计划。最后,每个项目促进一类公共空间的产生,吸引本地居民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参与社区公共生活,从而实现公共空间与社会网络的融合(见图4)。社区网络的建立有助于提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从而提高社区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居民对社区内历史建筑与空间的合理自治,有效阻止了市场因素对遗产保护的过分干预。总体来看,社区韧性的逐渐强化体现在:以CLT为核心,挖掘社区内的闲置空间与潜在项目潜力;发起项目,吸引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项目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稳定的项目运作进一步促进合作关系与公共空间的生成——由此,良好的社区网络得以建立,进而孵化出更多的社区项目提案,链接具有粘性的合作伙伴。

3.2 合作生产激发社区凝聚力,营造韧性内核

上述的社区更新项目通过多元合作的方式,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在项目从规划到落地的整个过程中,格兰比四街社区的居民积极参与前期讨论、中期建设与后期维护。这不仅有助于建立更为熟悉、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培养了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见图5)。组织者在房屋重建过程中雇佣了一些失业居民。除了可以赚取薪酬、提升生活水平外,居民还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更新进程,重新融入对社区事务的探讨,获得物质层面的收益与邻里的认可。这些项目将居民主体纳入历史街区保护计划中,有助于凝聚共识,进而激发社区凝聚力,为社区韧性的提升创造内部条件。

3.3 合作生产助力本土文化传承,推动韧性延续

格兰比四街社区更新计划在遗产保护、技能传承和文化延续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历史建筑的保留和再利用离不开社区的集体努力,一系列社区更新项目的成功运作也吸引了更多人对社区的关注。在“街道市集”和“十房屋计划”项目中,组织者与居民围绕历史建筑保护展开了多次深入的讨论,使得遗产保护以更广泛的文化活动形式展开。同时,更新项目促进了来自不同国家移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活动,也实现了当地手工制作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不是单一主体的责任,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实现,将当地居民纳入更新合作的举措,进一步促进了保护共识的达成。而文化与遗产保护的大目标可以分解到项目进程中,通过更为广泛日常的叙事对不同主体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文化传承活动的延续。

4 合作生产视角下促进社区韧性的策略

4.1 建设网络——链接多方资源提供韧性发展条件

构建社区网络是建设韧性社区的必要条件。社区网络强调将居民与在地组织联系起来,并将二者链接到社区发展的进程和资源网络中。从格兰比四街社區案例可以发现,社区网络建立是通过长期的日常实践和政治活动相互作用实现的。为了在社区中形成积极的循环,需要不同的参与主体理解社区韧性的重要性,进而相互配合推动项目落地。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在地政府、规划师、居民、第三方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不同的资源主体。在建设社区网络的过程中,政府可以从规划的执行者转变为监督者与条件保障者;规划师应尝试从精英式的规划蓝图制定者向规划实践的协调者、组织者、沟通者转变;第三方组织可以成为链接社区网络的关键节点,提供项目组织、专业指导、持续赋能等帮助;居民需要提升意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社区项目的发起者与利益共担者。因此,在社区更新中需要通过链接多方资源建设网络,从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制度等影响,为韧性社区的构建提供必要条件。

4.2 凝聚共识——鼓励居民参与奠定韧性发展基础

从实践的角度而言,更新项目的组织者应关注各方尤其是居民对项目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因为居民的参与程度与社区凝聚力的强弱密切相关。格兰比四街社区更新案例展示了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创造居民学习机会的益处。定期、短时、涉及切身利益的工作坊活动是鼓励居民参与的切入点。长期且频繁参与社区活动,有助于提升居民参与社区规划的意识,为社区的可持续更新发展打下基础。小微项目的落地实施将项目成果可视化,使参与者和旁观者能够见证项目收益,并能促进后续其他项目的组织实施,有利于地区长期目标的阶段化实施和可持续的系统性发展。韧性的、可持续的社区发展需要具有凝聚力的主体的支持,而居民是其中基数最为庞大的参与主体。因此,广泛号召和鼓励居民参与能够提升居民对社区的黏性,有助于凝聚社区发展共识,奠定韧性社区发展的基础。

4.3 保护文脉——引入专业力量保障韧性发展路径

韧性社区的建设离不开本地文化的传承,在老旧社区,尤其是历史社区,社区文脉是社区凝聚力和网络建设的良好依托,而社区文脉的保护需要专业力量的引导和支持。文中案例表明,建筑师、规划师和艺术家等专业力量的介入能够促进知识、技能等资源的流动,从而实现本地文化的传承。当下,仍有大量社区缺乏对文脉保护的认知和经验,往往采取颠覆式的改造措施,最终造成本土文化的破坏或消失。因此,吸引并协调具备经验的社会组织和专业力量(如专家学者、规划师等)与社区达成稳定的合作模式,才能为韧性社区稳定的发展和文脉的传承提供保障。

5 结语

多元合作是提升社区韧性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手段。本文运用合作生产理论和社区韧性理论对英国利物浦格兰比四街社区更新项目进行分析,从社区网络建设、社区凝聚力提升和社区文脉保护3个方面讨论多元参与、合作生产式的历史社区更新方法,并提出通过建设社区网络链接多方利益相关者、鼓励居民参与凝聚社区发展共识、引入专业力量指导本土文化的传承等策略,为国内相关的城市社区更新项目提供积极的参考。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王承慧. 走向善治的社区微更新机制[J]. 规划师,2018,34(2):5-10.

WANG Chenghui. Community micro-renewal mechanism directed by good governance[J]. Planners, 2018, 34(2): 5-10.

[2]HOLLING C S.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3, 4: 1-23

[3]ERAYDIN A. "Resilience thinking" for planning[M]//ERAYDIN A, TA?AN-KOK T. Resilience thinking in urban planning. Dordrecht: Springer Dordrecht, 2013: 17-37.

[4]WILSON G A. Community resilience and social memory[J]. Environmental Values, 2015, 24(2): 227-257.

[5]BERKES F, ROSS H. Community resilience: toward an integrated approach[J].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2013, 26(1): 5-20.

[6]GOLDSTEIN B E. Skunkworks in the embers of the cedar fire: enhancing resilience in the aftermath of disaster[J]. Human Ecology, 2008, 36(1): 15-28.

[7]PETRESCU D M, TROGAL K. Architecture & resilience on the human scale: ethical and political concerns, agencies, co-production and socio-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C]//Architecture & Resilience on the Human Scale, 2015.

[8]WILSON G A. Community resilience and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s[M]. London: Routledge, 2012.

[9]ARMITAGE D, BERKES F, DALE A, et al. Co-management and the co-production of knowledge: learning to adapt in Canada's Arctic[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1, 21(3): 995-1004.

[10]WALKER J, COOPER M. Genealogies of resilience: from systems ecology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risis adaptation[J]. Security Dialogue, 2011, 42(2): 143-160.

[11]BIGGS R, SCHL?TER M, BOHENSKY E L, et al. Towards principles for 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ecosystem services[J].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2012, 37: 421-448.

[12]LUTHAR S S.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cross five decades[M]//CICCHETTI D, COHEN D J.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risk, disorder, and adaptation.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5: 739-795.

[13]HASSLER U, Kohler N. Resilience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J]. 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2014, 42(2): 119-129.

[14]KULIG J C. Community resiliency: the potential for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theory development[J]. Public Health Nursing, 2000, 17(5): 374-385.

[15]KULIG J C, EDGE D S, JOYCE B.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resiliency in rural communities through multimethod research[J]. Journal of Rural & Community Development, 2008(3): 76-94.

[16]顏文涛,卢江林. 乡村社区复兴的两种模式:韧性视角下的启示与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2017,32(4):22-28.

YAN Wentao, LU Jianglin. Two models for revitalizing village: enlightenments under resilient perspective[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17, 32(4): 22-28.

[17]刘佳燕,谈小燕,程情仪. 转型背景下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实践和思考——以北京市清河街道Y社区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7(2):23-28.

LIU Jiayan, TAN Xiaoyan, CHENG Qingyi.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participatory community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Y Community, Qinghe District in Beijing[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2017(2): 23-28.

[18]OSTROM E. Crossing the great divide: coproduction, synergy, and development[J]. World Development, 1996, 24(6): 1073-1087.

[19]DE CARLI B. Micro-resilience and justice: co-producing narratives of change[J]. 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2016, 44(7): 775-788.

[20]GOODE T, MARKUS T A. Buildings and power: freedom and control in the origin of modern building types[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1993, 48(4): 272-273.

[21]Granby Four Streets[EB/OL]. [2022-03-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anby_Four_Streets#Renewal_schemes.

[22]Granby 4 Streets Community Land Trust[EB/OL]. [2022-03-25]. https://www.granby4streetsclt.co.uk.

[23]Assemble Studio. 10 Houses on Cairns Street [EB/OL]. [2022-03-25]. https://www.assemblestudio.co.uk/projects/10-houses.

[24]British Council. Assemble – Granby Four Streets[EB/OL]. [2022-03-25]. https://www.britishcouncil.org/arts/city-arts-tour/liverpool/assemble-granby-four-streets.

[25]Granby Four Streets CLT. Granby Street Market[EB/OL]. [2022-03-25]. https://www.granby4streetsclt.co.uk/street-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