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江:希望破解“大豆难题”

2023-12-25陈彦霏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刘江农学药学

|文/陈彦霏

2023年5月4日,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公布,四川有3名个人和1个团体入选。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江就位列其中。

获奖后,刘江写下这样一段寄语:农学的本质是生命科学,我们既关注“三餐四季、物阜民丰”,又探索“生命本源”,享受“生命魅力”。期待更多的青年人锚定国家战略亟需,投身“三农”事业,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奉献青春力量!

时间回到10年前,那时还在日本读药学博士的刘江,不会想到自己会从实验室走到广阔的土地上,和农学结下不解之缘。对刘江而言,自己的青春也曾迷茫,也曾随大流,不过终是在历史潮流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留日期间感受到农业差距迷茫时受老师感召投身大豆栽培

刘江回忆,自己在本科、硕士毕业的时候面临多种选择,但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特别满意的工作,对未来也比较迷茫。“当还没有做好决定的时候,我就决定多读书去充实自己。如果求学过程中还是迷茫,那就随大流,某一天你会发现,有个机会突然降临,而自己已然做好准备。正如十多年前,公派出国继续深造,这是早年间自己根本不敢想象的事儿,而自己一直在努力积累,机会来了,一切似乎就刚刚好。”

于是,刘江受国家公派资助赴日本攻读药学博士学位。留日期间,刘江通过观察超市农产品货源地发现,中国出口到国外的农产品往往性价比很不错,但销量却赶不上日本本土产的价格更贵的农产品。从此,一颗思考的种子在刘江心中埋下:自然资源条件受限的日本,是如何做出高品质农产品的。

博士毕业后,刘江面对工作的选择,依旧比较迷茫,只能先根据专业关注医药相关领域。“后来,我想起在我听到的一场学术报告中,开展大豆玉米间套作研究的杨文钰老师,跟年轻老师和研究生们分享的3个观点,让我触动很大。一是科学研究一定要针对国家亟须的重大瓶颈问题做好选题;二是科研必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条腿走路,作物栽培看起来是应用研究,但也要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揭示农业生产现象背后的深刻原理;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解决实际问题比发表论文更重要。”刘江说,“我发现,杨文钰教授开展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研究有望成为破解国内大豆危机的重要途径,我也被杨老师长年甘坐冷板凳、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留学期间感受到的差距和老师的感召,让刘江决定转向从事玉米大豆间套作研究,用科技的力量助力解决中国大豆难题,他这个“药学生”也以海外引进人才的身份进入了作物栽培学科。

走出实验室从头开始“开荒期”得到外号“刘半夜”

刘江介绍,大豆起源于中国,在近现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大豆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但近20年来,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滑,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内大豆85%以上依靠进口,而同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实现了完全自给,玉米自给率超过95%;此外,围绕大豆的国际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国产大豆产能也和国家粮食安全密切相关。

“我们所面临的大豆难题在于,国内耕地面积非常有限,同为旱地作物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突出,即使把全部的玉米地都改种大豆也不够用,因此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大豆产能陷入瓶颈。”刘江说。

从药学转到农学,刘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据他介绍,从药学专业毕业的他,一开始并没摆脱以前的思维惯性,想复制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实验室模式,对大豆进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析。“当时如何切入对大豆的研究是我最大的困扰,后来才发现这个方法并不‘接地气’,我认为自己必须转型,到土地农田中去,于是开始强化学习栽培学知识。”刘江说。

想从头开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并不轻松。2020年,正值刘江负责的崇州试验基地建设关键期,但受疫情影响,很多学生和工作人员无法到位,春播的季节却不等人,土地改良、播种、灌溉……刘江带着已经毕业的学生埋头苦干。“人手不够经常忙到很晚,我们就继续打着车灯干,回学校时经常麻烦门卫师傅开门,他们就开玩笑叫我‘刘半夜’。”刘江说。

参与研发的技术3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希望更多青年投身农学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刘江参与研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3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粮油安全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提供了切实可行方案。

“虽然技术已经成熟,但在推动技术成果落地途中,最难改变的其实是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种植习惯。”刘江说,我们在推广‘缩株保密’核心技术时,有些人听到这么高的种植密度,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但其实该技术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论证,确实是科学可行的。“我们团队就采用分片包干的办法,每个人都要负责几个示范点,在播种管理等关键环节到各地示范点蹲点指导。”刘江说。

刘江表示,未来最大的目标是选育出强耐荫大豆品种,进一步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持续扩大该技术的示范推广面积,切实提高国产大豆产能,彻底摆脱进口大豆束缚,让中国饭碗端得更加牢靠。“如果按照去年大豆自给率增长的速度,期待5~10年后,国产大豆危机逐步得到缓解。”刘江说。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刘江表示,农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打破大家对农学“土”的偏见,农学不等于种地,农学的本质是生命科学;农学研究其实是探索生命的奥秘,也是在感受生命之美。“我们教师尤其要让学生感受到农业之美、生命之美,做有信仰、有温度的摆渡人,也希望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我们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中。”刘江说。

猜你喜欢

刘江农学药学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旧轮胎,新财富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农学
刘江“话疗”秘诀:我“胡汉三”是这样养生的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