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回乡当起“农场主”
2023-12-25何香利
最美退役军人、优秀教练、训练标兵……“80 后”退役军人张鹏身上有很多标签,不过眼下,他最受欢迎的标签是“农场主”。
2016 年退伍后,张鹏放弃了转业安置,选择自主创业,带着满腔热血回到家乡甘肃省静宁县古城镇田岔村,试着搞起了生态养殖。如今,张鹏合作社养殖鸡、鸭、猪、羊、蛋品类齐全,鸡存栏10000 多只、鸭1000多只、土黑猪700 多头、羊100 多只。
创业几年,张鹏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把产业做大做强,做出了自己的品牌,还带动家乡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共同致富。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虽在部队16 年,立过功受过奖,但还是决定回到青山绿水的老家当个‘农场主’。”说起自己回乡创业的发展历程,张鹏更多提到的是情怀、是故土。
通过学习,熟知养殖业的门路后,2018 年,张鹏成立了静宁县鼎盛恒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养殖投资成本高、人工成本大,市场经营更是难题,加之张鹏又是“门外汉”,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我在网上不停地查阅,不停地询问相关的养殖大户乃至一些行内人士,他们传授了我不少经验。”养殖之初,没有任何养殖经验的张鹏狠下功夫多渠道学习。
刚开始,销路没有打开,张鹏用免费品尝、跑市场等方式让大家逐步了解他的产品后,又利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方式,“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经过不懈努力,他林下养殖的“生态、绿色、有机”肉蛋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并在静宁专营店和兰州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打开了销路,张鹏又扩大了养殖规模,拓展养殖品类,创新销售模式。
合作社的养殖品类从起初的鸡、鸡蛋,发展到鸭、猪、羊、蛋品类齐全,产品销路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同时借助供销联社的“武清味道”帮扶平台,入驻兰州市的大型超市。
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所需饲料日益增多,张鹏又流转了家乡1800 多亩撂荒地种植玉米,形成了玉米饲料养殖—秸秆喂羊—粪便还田的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合作社为周边农户就近务工提供了岗位,带动周边120 户农户发展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