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杂技艺术的流动美和雕塑感

2023-12-24王冠

杂技与魔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杂技静态流动

文|王冠

杂技是一门跨越文化、语言和媒介的独特艺术。大胆创新的技巧和表演,动静之间的相互交织、转换,通过历练、表达,带着超越极限的决心,检验着表演者的创造与追求、智慧与力量、感知与领悟,诠释出一幅幅强者之美、奋发之美、生命活力之美的绚丽画卷。杂技要美,就要给人以健康、愉快、轻松、巧妙的感觉,不仅需要速度与激情的流动美、姿态与力量的雕塑感,还要有鲜活的演绎和昂扬的精神。

一、杂技艺术的流动美

流动美是杂技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动作的流动性也是杂技艺术产生的根本。它通过挑战人体极限的技巧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迁移,产生间离效果,体现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自身独特魅力。在杂技表演中,演员将技巧的一招一式在流动中衔接完成,时快时慢,时动时静,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如传统技巧“顶坛”的第三个范儿“扔口棱”中,演员将坛子甩向两腿之间,再向上抛,然后用眼睛观察并用头部感知坛子落下,头接坛子边,扭动脖子使坛子跑边转动。演员通过对力学与均衡学的了解、杂技教师经验的传授及自身对技巧的理解和练习,运用手、臂、腰、腿、脖子和全身的协调配合,才能将杂技技巧转换为艺术审美价值。观看时,观众也是通过这一套完美流程来参与和体验杂技所带来的艺术美。其中速度、节奏和精准度是体现流动美的重要因素。

速度也有外在环境提供的,如“车技”表演,演员在车上就像骑上奔腾的烈马,驰骋在自由的大地上,在车子高速行进中用敏捷的动作展现着精湛的技巧,进行着欢快的表演,在“车技”表演中,速度既是技巧展示的难点,也是技巧展示的亮点,流动中的一气呵成让观众感到新奇和愉悦。速度还有技巧本身的速度,如“球技”表演,十余个球在地面和演员手中急速穿梭,在高速中展现技巧的高超。速度变化还体现在魔术中物品的突然出现和转瞬即逝,让魔术有了出神入化的审美情趣。那些灵活的技巧衔接、流畅的轨迹和线条及音乐旋律的烘托,都激发了观众对美的追求,让其情绪随着舞台上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层层递进,直至巅峰。

节奏在任何一门艺术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音乐、戏剧、舞蹈等。对于杂技艺术来说也不例外,杂技演员不仅要完成技巧动作和造型动作,更重要的是协调身法和步法,调整舞台节奏,如“双人技巧”中,两位演员或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相互配合、支撑,没有大幅度的流线运动,靠的是两个人对速度快慢、力度强弱、空间上大小高低、时间上长短顿歇的把控和对精巧技艺的突出展示。

在新马戏中,节奏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新马戏通过技巧和节目编排中节奏的变化,让观众在接受作品所表达的文化艺术内涵的同时,启迪心智、感悟生命,才完成这个新马戏节目的审美过程,这也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杂技节目的审美体验。

精准是杂技技巧的技术要求,也是流动美中的重要指标,需要演员把控时间、速度与距离的准确性,如中国杂技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夏菊花的《顶碗》节目,在走、跑、转、跳、踢腿等一系列动作中,稳稳地顶住头上的一摞碗,结合两脚夹碗、单手顶、双飞燕、单飞燕等高难技巧的精准展示,让她的这个节目精美绝伦。还有《高车踢碗》节目中,在高车的前后行进过程中,杂技演员踢起的每一个物件都能稳稳地落在头上。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杂技艺术精准度在流动美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美学一直追寻横向和侧向移动的散点式运动构图,传统的杂技艺术也是如此。近年来,随着全球艺术标准的变化和各民族艺术风格的不断融合与交流,现代杂技剧开始通过LED 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杂技本体融入到舞美设计中,并加大舞台深度,重视屏幕前景、中景及后景的动态结合。如杂技剧《桥·家》中的“水下勘探”和《战上海》中的“雨夜飞渡”,杂技表演在具备横向流动性的同时加大纵深景观的展示和深度运动的运用,让舞台达到3D 立体式的艺术效果,有效还原了真实场景。观众可以通过俯视、平视、仰视间高频率的切换,身临其境般感受杂技舞台艺术的震撼效果,也使观众和创作者都重新搭建起时间与画面的建构方式和理解方式,并审视它的文化意义。

杂技艺术因流动美而充满活力,它使技巧和流动建立起自由关系的文化属性,存蓄内在力量,创造个性化的生命体,让观众产生对杂技深层的主体认同,产生共鸣和情感诉求。

二、杂技艺术的雕塑感

杂技艺术是动静结合的艺术,其中的动是流动、运动,静则是静止时的姿态和造型。在《杂技概论》中也有这样的阐述:“杂技技巧的造型性又分为静态造型和流动造型两部分。它的静态造型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完成,通常在技巧展示的开端、过程中、结尾部分都有静态造型的嵌入。”文中还指出,杂技技巧表演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空间同时延展,形成许多的流动造型,也是杂技技巧存在和呈现的方式。

静态造型是观众最常见,也是最能理解的,不仅包括演员的形体美、姿态美,还有环境、服装等方面的审美特征。其中,形体美是自然天生的美感。姿态则是演员通过肢体的动作结合背景音乐旋律进行的艺术性技巧展示。

杂技演出中,形式多样的形体姿态和姿态造型,如同定格画面,沉静而优美,以雕塑般的崇高感、力量感感染观众。

静态造型还是节目的“气口”,使演员和观众都能够顺畅“呼吸”,它既是技巧展示的延展,突显技巧的高、难、险、奇,又是杂技语言的标点符号,在整个节目的结尾处更是起到“句号”和“惊叹号”的作用。节目最后能否有个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和十分稳定、漂亮的静态造型,就是大家常说的“攒底”,是技巧顺利完成的重要标志,也是节目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杂技节目每到一个审美阶段,观众也都会自觉地加入对造型高潮的期待,由此会把节目推向审美的下一个阶段。因此,静态造型成为杂技节目传达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与技巧的流动形成艺术性的整体表达方式。

运动中的造型也深具杂技艺术的魅力。在杂技剧《铁道英雄》中,舞台上火车头的旋转行进,演员上下翻飞后的定型,是运动中的定格,流动中的静止,将情节推向高潮,将观众审美体验推向顶峰。如大连杂技团表演的《蹬伞·盛世》节目中,一名演员在高台上用轻蹬技的技巧蹬起十余把伞,展现孔雀开屏的造型;还有“爬杆”“绸吊”中的造型等,都用富有雕塑美的肢体动作达到杂技艺术审美的高潮。杂技表演中具有雕塑感的造型艺术,引发观众感官和心灵的体验,多领域、多层次地进行精神强化和情感熏陶,根据观众自身的天资、修养、境遇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取向,使其在反复回味中细细咀嚼,诠释温暖入心的审美氛围和审美体验,这就是观众常说的“意”。

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杂技艺术展现了人类的进取心和探索欲,让观众为之着迷。杂技艺术的美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取之不尽的。面对当今充满创新元素的新时代,相信杂技艺术也会通过创作者一步步的扎实前行,抓住并实现艺术灵感的点点滴滴,发挥想象力,并运用更丰富的具有流动美和雕塑感的技巧表达和形象塑造,讲述故事、表达内涵,相信杂技艺术一定能够为更多人创造文化精神资源和价值。

猜你喜欢

杂技静态流动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流动的光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流动的画
猜猜他是谁
老鼠演杂技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