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段论”推理的四种试题类型及解法归纳

2023-12-24杨有平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前提三段论黄河

杨有平

(湖南省湘钢一中)

当前高考备考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备考理念的转变,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变到素养立意;二是考试内容的挑战,核心素养测评下的任务设置更加新颖,试题情境更加复杂,考查内容更加丰富,思维要求更加灵活;三是备考时间的紧凑,以往可以顺利进行三轮复习,一轮以教材原理为核心,侧重学科知识模型的建构,二轮以时政问题为核心,侧重生活热点模型的建构,三轮以题型归纳为核心,侧重解题思维模型的建构,如今面对七本教材,时间的有限和备考内容的大量增多,给复习安排带来了诸多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引导教师深化试题研究,注重思维建模,对复习备考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三段论是一种简单的推理判断,是以一个一般性原则(大前提)以及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近年来,三段论试题频繁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及其解法。

类型一:三要素都包含的问题逻辑

【例1】(2021·全国乙卷·40 节选)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 年3 月23 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12 分)

(2)“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10 分)

【特点分析】从问题逻辑来看,问题逻辑中包括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如问题(1),大前提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小前提是“赶考”的清醒,结论是中国共产党要永葆“赶考”的清醒。问题(2)中的大前提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小前提为“两个务必”,结论为“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从情境逻辑来看,试题是以“两个务必”从提出到丰富和发展的逻辑进行建构,指明了坚持“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

【解法分析】第一步,准确完整阐明大逻辑,如第(1)问,我们要阐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同时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第(2)问,需要阐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即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步,正确解读小前提,厘清小前提和大前提的关系,如第(1)问,我们要厘清“赶考”的清醒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即“赶考”意识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是奋斗精神的体现;第(2)问,我们要厘清“两个务必”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优秀思想文化。

第三步,指向问题回应结论,需要注重层次,使答案能够有机回应试题任务。如第(1)问,我们需回应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对主观思想:只有永葆“赶考”的清醒,才能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对客观行为:才能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第(2)问,我们需回应“两个务必”为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即阐明“两个务必”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对主观思想:“两个务必”激励共产党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对客观行动:“两个务必”激励着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类型二:问题逻辑不包含小前提且不需阐述

【例2】(2021·湖南卷·19)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也是一部奋发有为的历史。

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兴起,中国共产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抗日战争时期,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团结带领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正是顺应这一时代大潮的产物。

基于对世界大势和我国国情的深刻洞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决策,一往无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十八大以来,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奋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是如何顺势而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

【特点分析】从问题逻辑来看,问题逻辑中包括了大前提和结论,没有对具体性概念的小前提,大前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顺势而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从情境逻辑来看,试题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主题进行情境建构,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它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按照阶级斗争—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层次进行情境的整合。

【解法分析】第一步准确完整阐明大逻辑,需要结合教材原理阐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如何来实现这一总趋势。即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步指向问题回应结论,这需要依据学科知识的结构进行回应,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需要将社会历史分为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又要进行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以此来进行系统阐述。即在阶级社会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带领中国人民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类型三:问题逻辑不包含小前提需建构

【例3】(2020·全国Ⅲ卷·40 节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 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 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 年9 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10 分)

【特点分析】从问题逻辑来看,问题逻辑中包括了大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文化力量,问题逻辑中没有具体性概念的小前提,结论是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了优异答卷。从情境逻辑来看,试题情境呈现总分式结构,情境的第一段呈现治理黄河的背景和困境,第二段强调治理的成效,第三段强调发展黄河流域所取得的成效。

【解法分析】第一步准确完整阐明大逻辑,即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二步建构小前提,根据小前提结合问题,回应问题。这一步需要我们结合情境分析在黄河治理中有哪些文化,进一步分析这些文化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结合材料,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关于治理黄河的号召、思路和战略,在治理黄河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得出小前提1+结论1,即中国共产党关于治理黄河的号召、思路和战略,为黄河治理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此外,我们发现在黄河治理中,人民是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黄河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可得出小前提2+结论2,即千百万黄河儿女发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兴修水利,治沙治水,恢复生态,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类型四:问题逻辑只含结论,大小前提都需建构

【例4】(2018·全国Ⅰ卷·40 节选)

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略

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 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 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 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 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10 分)

【特点分析】从问题逻辑来看,该问题中的知识指定为《文化生活》的知识,范围较大,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也难以识别该试题是以“三段论”进行推理论证。从情境逻辑来看,试题情境采取目标—举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强调了文化在农村社会改革中的作用。

【解法分析】第一步根据问题,建构大前提,即文化的作用,对此进行阐述。即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第二步根据情境,建构小前提,即我国农村社会改革中有哪些先进文化发挥了作用。结合情境可以发现,有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先进文化和改革思想的重要载体,为农村社会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对此,加以阐述小前提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第三步指向问题,回应结论。这些先进文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通过结合情境,我们可以发现先进的文化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任何类型试题的解答,问题逻辑是关键,学科逻辑是前提,情境逻辑是基础。“三段论”推理试题的四种形式,都遵循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强调了学生要掌握好学科逻辑这个大前提,解读好问题逻辑或情境逻辑中的小前提,回应好问题逻辑中的现实问题,以此来测评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猜你喜欢

大前提三段论黄河
你可能有所耳闻的三段论
如何根据AAA-1三段论推导出其余23个有效三段论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哲学主观题三段论的解题技巧
『黄河』
浅谈亚氏三段论与传统三段论的区别
智慧社区三段论
应对软文广告的法律方法运用
2014.3新高考高二数学配送练习参考答案“推理与证明、复数”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