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视域下地方院校农林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路径
2023-12-24刘乔斐杨松杰陈月星
刘乔斐,王 健,杨松杰,杨 芳,陈月星
(1.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2.商洛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实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后,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整体素质有所提升。2019 年随着教育部发布的新农科建设宣言,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将面临新的质量革命[1],农林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即将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林高校作为培养高等农林人才的主力军,需要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将培养新型农林人才放在国家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中,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塑造新型农林人学科知识的可迁移能力,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和乡村振兴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为国家培养具有大农学科知识背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农林人才培养方式未能满足产业发展与新时代对农科人才的多样化需求[2],农林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维度与未来导向不相适应,从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本质上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未被充分挖掘。因此,新农科建设对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新农科建设对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
1.1 新农科建设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新农科建设要求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来推动农业的持续增长和循环发展。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式,高等农林教育需要重构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改变原来固化的单一性知识传授方式,促进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下农林知识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加大发展新农科教育,实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的改革,协同推进人才、技术供给与农村三产融合趋势相适应的局面[3]。创新侧重于新的点子、新的想法,创业则侧重于创新思维的成果转化。在农林类专业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思维“通识为本”的主导作用,深入推进创新思维与农林科技研发、农林经济管理的有机融合力度,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引领农林工作者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把创新思维和创业基础融入现代农业生产领域之中[4],促进现代农林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农业农村的经济管理水平[5],更好地指导乡村振兴的发展,助力提高农民的收入。
1.2 新农科建设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农林类专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元素应用于农业领域之后,使得现代农业呈现出大融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农科教育的提出要满足新业态、新产业而产生的新专业和新型人才的需求。中国高等农林院校存在学科与农村发展不契合的现实情况,传统农科占据主导地位,新兴学科发展滞后[3],农林专业的培养理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乡村振兴建设目标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农业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不同农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足,学科结构无法支撑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缺乏应对精准农业、智能农业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大农科知识体系的教师[4]。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类院校要顺应农村社会转型需求,积极开展新农科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3]。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林类专业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的责任感,唤醒对“三农”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在农林行业中的创业潜力,提高学生对农林专业的满意度和认同感[5],也利于传统农科体系的改造升级。
1.3 新农科建设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农林类专业人才素质提升的现实要求
中国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建立在传统农林学科分类的基础上,学生的学科视野比较局限,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普遍弱化,农林院校人才供给与农村社会需求不匹配。社会面临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林类专业改革优化的新局面,现代农业需要既有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又有广博的其他学科综合知识,还要具备开放、发散和多元性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新农科教育通过培育新型专业增长点,推进传统农业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新能源、新材料及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学科基础厚、知识结构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农业领军人才[6]。创新创业教育则重在传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式,更多关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在关键时刻,创新型人才能够通过运用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综摄法等创新技法去解决问题,往往达到出奇的效果[7]。新型农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和培养理念高度契合[5]。因此,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农科,能够提升农科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农林类学科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能力,推进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绿色发展,共同促进新农科建设和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6,7]。
2 新农科视域下地方院校农林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路径
2.1 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激发农林学生创新创业内驱力
新农科教育既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要塑造担负乡村振兴重任的“新农人”。在新农科教育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探索传统农科与新兴农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方式,有利于实现会解决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跨学科的现代农林人才培养目标[3]。农林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在体现“广谱式”全过程教育渗透的同时,还应立足地方院校农林专业独具特色的办学定位[4],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重构“新农人”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内驱力,与时俱进地培养社会需要的现代农科人才[8]。现代农业需要以创新思维、创业基础,融合人工智能来指导和推进新农科发展。农林院校既要展望新农科建设的美好前景,又要正视传统农林专业的局限性,理解新农科建设所蕴含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愿景,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文化建设等方面,清晰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和新农科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新理念[4],通过创业讲座、创业大赛、大国“三农”等讲座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新农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有境界、有情怀、有担当、能守正、会创新的现代“新农人”。
2.2 调整和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新农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新农科人才需要跨学科交叉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品质优良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担当培养创新农科人才的任务,将农林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落到新农科建设过程中[9]。农林院校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更新创业知识,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构建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创业的风潮,不断壮大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通过构建激励和奖励机制,引导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新农科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夯实教师的新农科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8]。鼓励教师外出交流,开展创业实践。聘请优秀企业家和创业成功者等一线创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校开展讲座,进行创业实践教学指导[10];鼓励教师带领农林学生将创新思维主动应用于现代农业中,加强科学研究反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以创新思维和创业行动来推动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共同参与新农科建设,强化对新农科人才培养的保障。
2.3 优化教学资源,推进知识体系交叉融合
为更好地达到新农科建设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要求,农林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专业内涵建设上寻找突破口,对现有农科知识体系进行改造升级,调整和优化教学资源,促进知识体系交叉融合[6]。一是奠定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通过开设国学、历史等人文通识选修课程,不仅能够打破学生农林专业的学科思维藩篱,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二是继续开设生物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生态学、植物保护学、动物科学等农科专业基础课程,并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及食品安全、农村治理等知识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三是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基础、科学发展史、现代农业创业、创业案例分析等专项课程,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四是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增加“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拓展等课程,通过智慧教室、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方式,重点建设新农科教育一流课程或“金课”,建设优质网络在线农林专业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实施生态文明教育[2]。
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建设,不断拓展优质课程资源[8];通过打破原有农林专业壁垒和课程体系的束缚,推进传统农林学科与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新思维的交叉融合,通过强势农业学科带动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开设新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自身的特色学科和专业,确定新农科知识创新重点领域,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思路,探索现代农业中复杂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持续创新的知识生产促进传统农科知识的转型升级,为全面认识农业系统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与分析框架[3]。
2.4 多途径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根据新农科建设的要求,通过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改革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编著具有农林专业特色和新农科教育内涵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教材[10],建立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新农科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论+实际”“虚拟+现实”,将农林专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强化自主学习,构建多途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课堂新生态,推动农林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11]。运用科研实验室、师生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园等校园平台,开展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采用多元导师制等方式深化升级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类研讨会和交流会,促进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智慧火花碰撞的机会和思维互动,为以后的创新、探索开拓发展空间[12]。
通过运用项目参与式、体验式、启发式、探究式和游戏式等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和“讨论式”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和OBE 理念,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广播式”“灌输式”教学,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12],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以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科普实践课堂”和“微创新训练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转换思维的习惯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1]。
2.5 加强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将政府、涉农企业、农林院校所拥有的不同教育资源融合起来,增加涉农企业的有效嵌入,推进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13],以培养创新型农林人才为目标,提升农林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政府为农林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法律和政策方面的支持,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执行者,能够将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过程中。企业能够为农林院校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助力创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5]。新农科因其产业性和实践性,需要广袤的田间地头作为农林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条件,引领教师把课堂带到田间,让学生亲近山水林田,体验农事操作,见证人工智能和无人机在农林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学生从专业知识、项目研究和实习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4]。
农林院校可以选择实力雄厚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10],建立以导师负责制为基础的创新性实习实践平台,开展综合性、探索性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推进校外企业、实训基地与校内基础实验室、大创实验室、实训中心的有机结合[11]。在校内通过构建创新科技沙龙、社团、学术论坛等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立农林学科竞赛平台,通过赛训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
3 小结
新农科建设对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农林类专业可以通过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调整师资结构、优化教学资源、多途径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等路径来加强新农科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推进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激发农林学生创新创业内驱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适应新时期、新业态发展要求的高等农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