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在服装制作中的应用与工艺创新研究
2023-12-23李铃钰
李铃钰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通 226500)
0 引言
新型材料与制造工艺是助推服装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相较于普通材料,新型材料在具有普通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同样具备了艺术美感、类型多样与环保价值高等特点,与当下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着装需求相契合[1]。设计师应从思想层面积极创新,努力将新型材料与服装制作相融合,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并能与消费者实现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设计人员可结合当下布料生产工艺,不断研发新型服装材,并在设计中融入夸张、抽象的现代化艺术设计理念,有效展现不同服装材料的艺术价值。以下内容整合阐述了新型材料特点、分类,并选择几种常见的新型材料展开了分析。
1 新型材料特点与分类
1.1 特点
1.1.1 富有艺术美感
新型服装材料具有明显的艺术性特点。为优化艺术效果,艺术师多会用审美眼光与独到的品位选择材料,以期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让人们感受到服装的外在美与艺术美。而服装设计是服装制作的重要一环,是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将新型材料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可赋予服装以个性化风格,凸显其艺术美。
1.1.2 材料类型多元
新型服装材料类型众多,如智能材料、变色材料、MXene 材料、TPU 材料等,PVC 材料等。服装设计与制造人员以多样化的设计手段与制造方法可赋予服装材料以创新性,丰富作品内涵,使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权,满足其多样化的服装需求。新型服装材料在特点和功能方面具有差异,使服装风格逐步朝着丰富多彩、和谐统一方向发展。服装设计与制造人员众多,其在了解新型材料性能、特点后,可遵循相应规律对材料进行深层加工与创造,提高新型材料的舒适度与美观性,并突出服装制作的多样性[2]。
1.1.3 环保价值高
新经济发展趋势下,各行各业逐步加大了生态环保理念贯彻与落实力度。而服装制造中采用的新型材料也具有了生态性特征。设计师或服装制造人员在考虑着装者身份、地位的基础上,有效协调各因素,确保设计与制造的成品能与所处环境相契合,赋予服装以独特内涵与意境,防止服装在生产制作环节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促进服装行业获得持续性发展。
1.2 分类
1.2.1 组合型
将新型材料运用到服装制造时,服装设计师需对服装材料进行二次创作,优化材料视觉效果。比如,在新型材料上附着珠片、金属片或其他装饰,优化材料装饰效果,使材料展现出不同的艺术美感。
1.2.2 环保型
生态环保发展理念下,服装设计与制造人员更加注重应用环保型服装材料,以此减少生产资源消耗,与规避环境污染问题。在现实中,部分新型材料未经过后期加工,或者出现了一些可镶嵌的材料,如大豆纤维、牛奶纤维等材料。但因资源较为短缺,服装设计与制造人员也应该适度引入节约型材料。
1.2.3 科技型
当前,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材料开发与使用中。比如,传感T 恤可动态化检测着装者的心跳频率与呼吸频率,发现着装者身体异常后,可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着装者关注身体健康。对于科技型服装设计而言,设计师在满足服装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开发服装多样化功能,如冬暖夏凉、防蚊虫叮咬、智能播放音乐等,以期为着装者提供多元的着装服务,优化其着装体验。
1.2.4 保健型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后对着装舒适度、健康度等有了更高要求。目前,具有保健功能的化纤面料不仅柔软舒适、种类也繁多,也可保护人们皮肤免遭伤害。比如,麻类纤维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埃希氏菌。用维生素材料制作的面料在与皮肤接触后可产生维生素C,以此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等。
2 新型材料的应用与工艺创新
为提高此部分研究针对性,特选变色材料、PVC、智能材料三大新型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服装制作中的应用与工艺创新路径。
2.1 变色材料
2.1.1 变色材料价值
将新型变色材料应用到服装制作中后,一方面,实现了科技感与时尚感的融合。为认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服装行业在不断求变与创新。从视觉效果层面来看,结合图案设计可采用不同的变色材料,随着外在环境变化服装可呈现出多样化的图案,丰富人们的视觉感知。从色彩层面来看,变色科技提升了静态视域下配色方案的多样性,为色彩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空间,使科技具有了服装的柔美感[3]。
另一方面,赋予了服装更多附加值。变色材料与传感器件组合后,增加了服装趣味性,也起到了监测着装者身体健康指数的作用。人的身体各部位温度存在差异,可结合衣服显示的温度变化,诊断着重者可能潜在的疾病。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的大背景下,变色材料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将热敏变色材料与专业运动员运动衣相结合,可检测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疲劳程度等。
2.2 服装制造应用与工艺创新
Stone Island 是意大利高端男装品牌,热反应夹克是其代表作,实现了新型热致变色材料在服装制造与生产工艺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热致变色材料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颜色会随着外界温度变化出现可逆性变化,给着装者营造一种神奇多彩的视觉效果。当下,热致变色材料可被细化为无机、有机与液晶三大类别。而热反应夹克是在棉与尼龙等常规材料基础上,增加了液晶型热敏变色材料,微胶囊外部分子在达到27 度后运动,由黑色逐步转变为绿色。当温度恢复到原始温度后,服装颜色也会恢复到原始颜色。尽管液晶类热致变色材料具有稳定性好、热敏性、高等优势,但受限于化学敏感性高、成本高,不利于将其应用到普通衣物的规模化生产中。
2.3 PVC 材料
2.3.1 价值
一是新型PVC 塑料材料拥有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或透明磨砂,或柔软挺阔,成为服装制造中特殊、可服用的新型材料种类之一。加之其防水、防风、保暖性能良好,广受雨衣、雨鞋等服装制作厂商的喜爱。设计人员可结合多样化的设计需求,合理应用PVC 塑料材料特质,设计出风格各异的服装作品。比如,依托材料挺阔感设计建筑风,借助材料图案设计与光泽突出街头风、朋克风、摇滚风等。
二是便于塑形与搭配。设计师可结合自身设计理念、市场需求,对服装某一局部进行夸张性设计,如坚挺的领部或者肩部等。此时,PVC 塑料材料成为设计师的首要选择,以便凸显出服装的立体造型。或者,设计师可将此类新型材料用于搭配或者装饰服装细节,突出服装各材料系数对比,如软硬对比、粗糙与光滑对比等。
三是可优化服装制作效果。服装制造效果既取决于设计师的造型能力,也与应用或者搭配的材料息息相关。PVC 塑料材料凭借通透性,可在外搭中凸显底层搭配,成为设计师夹层设计中的常见材料。通过将其应用到风衣、夹克等服装制作中,可优化设计效果与成衣效果。此外,PVC 塑料材料色泽艳丽、色彩多元,成为治愈系服装的常规用料,或表达积极乐观生活态度,或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官体验。
2.3.2 服装制造应用与工艺创新
受PVC 塑料材料特性影响,其多被应用到夹层服装制造与服装装饰制造中。设计师与服装制造方会依托此类材料的透明性质对其进行加层设计,凸显服装视觉效果,赋予服装设计与制造以新颖性与特性。
在夹层设计与制造环节,需将面料作为底料,为面料附着一层PVC 透明塑料材料,以此创新服装夹层设计。或者,设计人员可将事先选择好的物品放置到两层透明塑料中,凸显设计风格,优化与创新服装制造。部分设计师也会结合服装制造需求,在夹层中填充树叶、羽毛等材料,实现传达设计理念与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4]。
在服装装饰设计与制造中,多被细化为平面装饰设计、立体装饰设计两大类别。通过应用PVC 塑料材料可对其进行附加装饰设计,亦可提高服装设计美感与服装制造质量。如将亮片、珍珠等装饰物品添加到PVC 塑料材料上,可让设计作品更精致,更细腻,顺利达到吸睛目的。
为提高服装制造质量,在应用PVC 材料时,一方面,设计人员需合理协调装饰材料与PVC 材料。比如,选择金属质感的装饰材料与PVC 塑料材料结合,凸显朋克、摇滚风格。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需突出服装设计制造的创意性[5]。在现实中,PVC 塑料材料的服装在无任何装饰的基础上,业内人士多会将其判定为风格单一。因此,通过对其进行夸张性的装饰设计,可更好地突出服装风格特征,让服装更醒目、更吸睛。比如,运用树叶、干草装饰PVC 材料,突出服装设计与制造的田园风。
2.4 智能材料
2.4.1 价值
一是安全防护作用。智能服装材料有较强的安全防护特性,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对着装者带来的侵害。防烫伤服装多采用热敏纤维的形状记忆功能,起到防护效果。服装在接触到外界高温后,热敏纤维通过改变状态,防止着装者被高温灼伤。随着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加快,具有传感功能的智能服装材料逐步被应用到安全防护中。比如,iBeacon 定位矿工服可动态化定位矿井作业人员位置,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是健康保护价值。当下,人们已不满足于服装基本的使用需求,对着装健康性有了更高要求。通过将智能服装材料应用到服装制造中,可起到健康管理作用。比如,电子技术可对穿着者的生理指标进行动态化监测,通过记录着装者的脉搏,防止运动过量出现运动性损伤。
三是生活智慧化。智能材料在服装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使得智能服装成为人们享受智慧生活的重要媒介。比如,结合着装者体温变化发生形状改变的衬衫,其袖子长度会因温度变化而变化。或者,智能服装材料应用到表演服装后,服装可结合着装者动作播放相应的音乐等。
2.4.2 服装制造应用与工艺创新
智能服装材料类型众多,而热敏变色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智能材料。热敏变色类智能材料与普通服装面料相结合,拓宽了服装设计路径,提升了服装设计可行性。在外界温度高于30 ℃时,热敏变色材料会变色,赋予服装外观以多样性,实现一衣多穿,提升了服装实用性,增强了服装美感,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着装需求[6]。
在将智能材料应用到服装制造中时,设计与制造人员应遵循舒适性与可维护性原则。一是舒适性原则。智能元件会与人体接触,不宜采用体积过大、过重的元件,并合理放置元件位置,提高人体舒适度,并力争实现人体、服装、智能系统三者间的协调与平衡。二是可维护性原则。运动服装与其所应用的电子元件共用一个系统,需在不拆卸系统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洗涤维护。受环境与洗涤因素影响,内部智能服装材料与部分电子系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因此,需保证电子元件续航时间与使用寿命,不断更新与迭代功能元件,以此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使用需要。
3 结语
综上,随着人们对服装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等有了更高的期许。为契合市场需求,服装设计师在更新设计理念与利用传统服装材料的基础上,也要合理应用新型材料,优化服装设计与制造效果,吸引消费者眼球,提升服装市场竞争力。目前,新型服装材料日趋多样,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服装样式日趋多元。为充分挖掘新型材料价值,设计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认真研究新型材料,并积极采用现代化新工艺,将新型材料合理地应用到服装设计与制造环节,进而助力服装行业朝着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