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3-12-23李卓异闫禹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卓异 闫禹 (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转型促使我国对经济学专业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发生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理念更新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逐渐重视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性学科,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基础学科,应该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其一,经济学专业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应加快提升学科的应用性,由此也应提升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二,经济学专业作为本科开设的基础性专业,应当在实践教学中强调其层次性,为日后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方向的学习奠定基础;其三,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和解释社会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完善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理念变化及学科特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根本目标,多层次地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课程不够重视
一是经济学相关课程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主要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等等,目前还没有开设相关的实践教学核心课程,并且关于实践的非核心课程多数开设在大三或大四学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由于考研或找工作等原因而忽视该课程的学习,致使实践教学没有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教师的上课方式仍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方面仅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展开,没有拓展到应用实践层面,这种以案例研究展开的教学形式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依附,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学生考试和复习也主要以该专业的课本和上课笔记为主,这就导致学生相应地重视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实践环节。
三是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学科设置区别不明显。经济学专业大三上学期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方向,目前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设置区别在于课程科目不同,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没有本质上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不同,尤其应用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并没有完全发挥应用经济学课程开设的作用,导致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实际上也没有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到工作岗位仍然要面临重新学习重新适应问题。
(二)缺乏充分的实践教学条件
一是高校教师本身主要是从事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很少有教师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的实践心得就很有限。目前高校缺乏专业实践性的教师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教师的招聘主要从高校应届毕业博士中筛选,这部分博士缺乏实践动手经验;另一方面是学院缺乏对于在岗教师的实践培训,导致在岗教师缺乏实践经历。这就要求开设经济学专业的相关高校,应从各个企业、事务所等社会机构聘请专业人员讲授行业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尽早地接触行业内相关知识,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实现良好对接。
二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缺乏实践教学需要的基础设施及校内实践基地。一方面,由于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本身偏于理论性,导致高校对于实践基础设施的购置不重视;另一方面,高校的很多用于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已经老化破旧,而申请建设和投入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这期间由于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相关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国内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校内实践基地,如创业园等。校内实践基地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桥梁。另外还有实习基地培养模式与学生培养目标不相适应问题。当前大四学期实习一般是学生到指定企事业单位进行观摩和见习,学生实习主要以完成相应学分达到毕业为目的,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完成实习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企业都缺乏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主要表现为:企业为学生安排固定的见习岗位,学生从实习开始到结束只在这一个岗位见习,并没有形成对整个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成本因素,安排学生到指定岗位,难以接触和学习到企业的核心业务,这样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实习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缺乏与实习基地的沟通,没有培养方案的科学指定,与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相脱离。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高校同校外实践基地建立的长效育人机制有待完善。学生的实践活动及实践目的从根本上说应由高校决定,但是当前对学生实践活动起到实际作用的却是实践基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一方面,当前学生的实践主要是实习,人才的培养应从大一开始,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与校外实践基地制定从大一开始的长期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期间,相关的实习基地也没有出台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也没有按照具体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具有较强的随机性。
二是许多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监管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很多高校没有形成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放松对实践教学的监督和管理,对实践教学的课程课时、教学质量、学生实习情况监管的力度不足;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致使难以形成创新性实践教学目标。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应以课堂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和依托,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是丰富课堂实践教学的首要环节。
第一,重构实践教学课程。重构实践教学课程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重构的实践教学课程应符合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实践教学课程应紧跟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经济学专业学科特点紧密结合,体现该学科的学科前沿以及教育部发布的相关规定与精神,牢牢围绕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人才战略需求,定位实践教学课程培养目标。二是重构的实践课程应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加入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在大一和大二的核心课和必修课中添加实践创新课,使教师和学生从主观上重视实践教学课程。将这一部分课程纳入期末考试范畴,适度加大这部分内容所占学分比例,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规范和鼓励的作用。
第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高校应鼓励教师不断拓展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运用实地教学考察、实地观摩演练、组织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指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和观摩,在这一过程中注入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待这一过程结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增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教师群体可以定期组织实践教学方法创新交流会,通过同行交流实践教学经验,不断更新和深化实践教学方法。
(二)优化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和校外实践基地是构成高校实践教学条件的重要方面,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侧重于实践教学的理论引领和方向指导,而校外实践基地则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场域。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始终坚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公开招聘教师环节中适当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双师型”教师一般是指拥有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人员。在这类人员招聘中重点考察其专业技术能力是否过硬,对于专业技术能力强但教学科研相对较弱的人员,高校可以组织其进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定期培训。对于企业机构等专业技术人员或高级管理人员,也可采取聘用制度,与他们建立稳定的教学合作关系。在教学方面要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式的课堂,比如会计学科一次授课是两节课,第一节课可以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会计基础理论,第二节课即安排相关企业专业会计人员讲授实际会计操作方法,实现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二是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建立专门针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机构,定期开展实践教学培训。并且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激励机制,考察教师培训的效果,通过运用科学方式和手段,量化教师培训成果。随着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断创新,因此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也应随之深化和创新。
第二,打造与学生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培养经济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打造与学生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尤为重要。一是校内实践基地的重点应放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实践创新。校内实践基地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供平台。比如在校园内建设相应的创业园、双创园等,通过校内平台将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转化,成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应用的中介和桥梁。以校内实践基地为依托主导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热情。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应以培养学生符合社会发展的素质需求为目的。一方面是在以实习为主的实践活动中,高校应与实习单位建立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协同制定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高校应监督企业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培养效果。实习单位应建立“轮岗制度”,即在实习期内使学生轮流到各个岗位见习和观摩,从而使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关于企业制度、文化等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高校、企业共同打造应用型人才理念贯穿于实践教学活动。比如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高校组织学生定期到指定企事业单位见习,在学习中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中,形成高校、企业共同打造应用型人才、产学研相结合的局面。
(三)完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机制
完备的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依赖于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机制,完善当前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机制,应主要从构建长效合作育人机制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两个方面发力。
第一,构建长效合作育人机制。长效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主体是高校,是以高校为主导的联合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培养人才的创新育人机制。各个高校应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科学选取校外企业、社会机构并与之建立长久的合作育人机制,如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双导师”人才培养机制、“一对多”导师负责人才培养机制,并将校外实践成果纳入学生学分考核与高校教师测评中。在构建合作育人机制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听取校外实践基地专业人员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见和建议,联合校外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高校与企业、社会机构应定期交流总结,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第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是达成良好实践教学目标的保证。首先,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考察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和体量,如学生到企业实际见习的成果、开设的创新实践教学课程、经济学案例教学分析、学生毕业实习等实践状况,评定教师实际的实践教学工作量,对于工作量突出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形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其次,建立配套的监管机制。通过监督和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刚性要求得到落实。规定细化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的底线,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上起到强制性的作用,是实践教学工作推进的必要环节。最后,教学保障机制不可或缺。高校应大力支持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实践教学物质需求,为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第三,建立创新创造育人机制。在构建长效合作育人机制及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基础上,还应重点建立一整套的,从鼓励、培育、孵化到推动学生实现创新创造的系统的育人机制。具体来说,需建立开放共享的学生创新创造数据库,教师和学生能够依托数据库提供的资源,在课堂中充分讨论和分析每一个方案的可行性,并带着通过改进与完善的方案,进入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模式,或者通过与创新实践基地的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与跟进,带领学生推进和熟悉项目,并解决实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掌握创新创造的具体流程,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