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振兴的道与术
2023-12-23崔艳叶
崔艳叶
(1.信阳农林学院 财经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基石在教育,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一环,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正如渠桂萍所说,“乡村社会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性’,具有城市不可替代的功能,它是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1]。从现实的眼光看,乡村教育振兴是基于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前景提出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这充分说明了乡村教育振兴关系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时代新人的培育,关系着“人”的现代化实现,关系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乡村富庶、乡村教育昌盛是盛世的历史标志、文化表征”[3],可以说,没有乡村教育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中华文明持之以恒的繁荣昌盛。那么,新时代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义表现是什么?实现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要遵守哪些原则?如何有效地实现新时代乡村教育?思考并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所谓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是向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奋进的新征程。新的发展阶段,不仅给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教育振兴更加重要的责任使命。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乡村教育培养乡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融,助推共同富裕,坚定传统优秀文化自信,夯实信念之基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我们在新发展阶段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 培养乡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教育先行。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从空间维度上来说,乡村教育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乡村教育与农业发展脱节,与农村生活经验关联不足,与农民联系不够。因此,以往的乡村教育不是直接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教育,而是面向工业社会的教育,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向城市而非留在农村。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向往城市文明、忽视乡村文明的现象。正如陶行知所说,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的发展,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下,在“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具体指向中,乡村教育改变了以往对城市教育跟随式的发展模式,开始注重本身价值特点的挖掘与重塑,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乡村文化建设亮点突出,人才返乡、下乡、兴乡的趋势崭露头角,农业绿色发展稳步增长,这些都与乡村教育的努力息息相关。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有利于培养乡村人才,关系着乡村建设总体布局,是新时代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首要价值意义。
1.2 实现城乡共融,助推共同富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由此可知,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可以说,没有乡村振兴,不可能完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任务;没有农民富裕,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5]。乡村振兴视域下,在迈向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乡村教育不能缺位,乡村教育在探索、实践、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共融,助推了共同富裕。当前,在价值重构层面,乡村教育正在跳出“离农”与“务农”的价值定位矛盾,一方面注重向现代化教育靠拢,培养受教育者的现代人格,另一方面关注乡村振兴,培养服务于农业、农民、农村的专业性人才,有效促进了城乡价值共融;在实现现代化层面,已经不能用落后与先进来作为评判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分界线,乡村教育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实现了优势互补。实践证明,乡村教育振兴在实现城乡共融,助推共同富裕等方面起着价值重构的重要作用。
1.3 坚定文化自信,夯实信念之基
认识历史方能把握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这也是新时代乡村教育的显著优势。与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教育拥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场所和地方文化优势,有利于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做序言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育不仅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中心,也是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中心。在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乡村教育更关注的是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教育理念的应用、新教学手段的实施,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乡村教育缺少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导致了文化自信的缺失。进入新时代,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乡村教育已经开始更加关注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接轨,更加关注民族性格和乡土文化的彰显,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融合,更加关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在农业发展、农民进步、农村发展的各个层面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教育作用,对于夯实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信念、坚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信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2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基本原则
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不仅仅是学校、施教者和学习者本身的事情。当前,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战胜了贫困,走进了小康社会,踏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是乡村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城乡差距大、教育边缘化、师资力量储备不够、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等,时刻制约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以史为鉴往知来,新时代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
人与社会都是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就教育的基本规律而言,教育本身具有普遍性。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在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上、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上、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上,都是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所要遵循的一般普遍性原则。但是具体到教育的实施对象、教育内容、开展场所、实施主体、施教方法等方面,教育就具有了特殊性。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肩负着培养乡村人才、实现城乡共融、助推共同富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信念的重要使命,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必须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尊重教育的差异性,既遵循现代社会先进教学理念发展,又兼顾对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既要注重教学手段等硬件的进步普及,又要兼顾师资力量等软件的引入;既注重理论教学,又兼顾实践教学。总之,乡村教育在遵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原则的基础上,也要因地制宜,关心农业、农村、农民本身的发展;在传授知识和实现思想教育的普遍规律中,结合乡村发展的历史文化过程,使乡村文化转化为教育的内生力量,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培养出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专业人才,实现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反哺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2.2 信息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原则
现阶段,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我国的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与此同时,教育事业更是蓬勃发展。但实际上,我国面积辽阔,还存在着区域发展差异性较大的现象,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创造力培养方面,尤以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最为显著。目前,城市教育信息化设备充足、教师的信息运用技术也较为娴熟,但是乡村教育信息化依然面临着信息化师资匮乏、信息化设备缺少、教育主体参与度低、教育信息化体系不完备的困境[6]。由此可知,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实现振兴除了要走信息化的道路之外,还应该注重乡村教育群体创造性的激发。乡村教育虽然在科技水平上与城市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教学的载体资源丰富。来自现实生活的生动案例,不仅带来了视野的开拓,实现了教学的形象化,还成为乡村教育创新教育、创造生活的来源。乡村教育应该具有“伸缩性和多样性”[7],不能片面地依靠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还应挖掘其本身的特点进行创造性教育,鼓励师生从课堂上走出来,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去研究农业、发展农村、关注农民成长,做到坚持信息性与创造性相统一。
2.3 基础性和引领性相统一的原则
乡村教育的基础性和引领性指的是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能够满足社会发展,乡村进步的现实需要,具有引领性。中国社会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中,可以说对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前提下,乡村教育一直居于从属地位,忽视了乡村教育其实和城市教育一样,不仅具有基础性,更具有引领性。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每一环节的发展与进步都需要思考如何培养出具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如何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乡村建设中,如何实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达到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都在于乡村教育的发展质量的提升。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必须坚持乡村教育的基础性和引领性原则。
3 新时代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
3.1 完善乡村教育人才机制,留得住人才
加快乡村教育振兴的步伐,关键还要看是否有专业人才,能否留得住专业人才,人才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资源。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由此可知,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软实力,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事物的发生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完善乡村人才机制,留得住人才必须坚持内在发力和外在引进相结合。首先,完善乡村教师培育机制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是坚持“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师资研修方案,加快教师的成长;二是通过结对帮扶,帮助新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三是利用互联网建立远程培训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其次,完善教育人才引入机制是留得住人才、加快乡村教育振兴步伐的另一重要渠道。为乡村教育振兴引进人才首先要保障并适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让热爱乡村教育的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有奔头。
3.2 完善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互联互通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推动乡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互联互通中不可或缺。加快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城乡联系的桥梁,有利于城乡教育共享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成果。如何完善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呢?首先,必须优化乡村教育的资源配置。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导致乡村教育长期以来呈现出缺乏主动建设性和过度依赖性的特点,不利于乡村教育达到信息化水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8],通过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资源投入,完善网络化教学设施,打造“互联网+教育”综合应用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培训等,保障乡村教育振兴。其次,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城乡联手,完善对口帮扶机制。选取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学校与信息化建设较薄弱的学校建立起“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机制,通过城乡联动信息教学研讨,真正实现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3.3 打造特色教育实践基地,实现乡村教育特色发展
乡村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集自然性和生活性于一体,融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身,其中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村规民约、话语体系、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与实践智慧[9],这些都是乡村教育的底色和特色。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必须要利用乡土文化打造特色教育实践基地,实现乡村教育特色发展。其一,结合乡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完善并编纂乡土文化合集,为打造特色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历史支撑;其二,加强乡村教育投入,建设乡村特色教育书院,聘请教师,引导乡贤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建设;其三,构建乡村特色产业文化链条,将乡村教育融入生活之中,形成乡村教育文化的强大合力。积极打造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展现乡村农耕、游牧、渔猎、餐饮等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长廊,展现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实现乡村教育的特色发展。
新发展阶段具有新的发展格局。乡村教育作为优先发展农村和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结合点,对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中,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目的。而乡村教育振兴则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核心和关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能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又关系着城乡共融,推动着共同富裕;既能坚定传统优秀文化自信,又能夯实中华文化信念之基。在新时代,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步伐,必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进程中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