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和大数据云平台的智慧城市研究与应用
2023-12-23冯亦根
冯亦根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1 BIM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数据更新慢
近几年来,全国掀起了“智慧城市热”,但是由于城市经济水平、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问题,BIM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的融合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政府、企业对城市建设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却忽略了把BIM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技术衔接起来,导致数据更新缓慢,数据无法实时共享。第二,城市通信技术设施不完善,对公共网络数据、物联网信息和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数据难以同一时间搜集和分析,导致数据更新速度慢,产生数据时间差,无法做到数据同步更新,影响了智慧城市建设决策的准确性[1]。
1.2 智能化体现不充分
随着城市网络逐步全覆盖,城市公共视频系统、交通系统和医疗系统逐步建立,数据量非常庞大,但是由于网络速度不稳定、网速受限等因素的影响,BIM系统数据搜集和更新受限,导致智慧城市所需大数据无法及时自动更新,城市各个部门、企业无法及时获取最新数据,影响了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由于部分城市尚未实现5G网络信号全覆盖,影响了BIM系统数据自动收集和传输功能,很多数据需要人工更新和上传,BIM技术智能化、高效化优势没有发挥出来[2]。
1.3 数据服务对象不集中
很多城市大数据云平台不太完善,BIM系统、智慧交通、移动通信等数据管理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缺少统一化大数据管理平台,影响了城市治理效率。部分地区智慧城市管理体系不太完善,服务对象分散性比较强,智慧城市建设业务和BIM系统实际应用衔接不太紧密,如对城市在建项目数据汇总和分析不及时,这些问题说明智慧城市大数据云平台和BIM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
2 基于BIM和大数据云平台的智慧城市架构分析
2.1 BIM三维模型数据解析分析处理
BIM技术的本质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利用智能化软件绘制建筑物三维立体模型,全程展现建筑物内部排水、排风、电气等管道设计,以及室内装饰,立体化展示建筑物竣工效果图。我们将BIM技术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利用三维模型对城市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并把建筑物数据实时上传到智慧城市大数据云平台,把城市建筑物、在建项目等转化为三维模型,更加直观展示城市建设进度,为管理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全程监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品住宅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2.2 多领域多场景的平台架构
基于BIM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可以满足多领域、多场景管理需求,分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用户三大模块,涵盖了智慧建设与直居、智慧管理与服务和智慧产业与经济三大应用模块,打造智能化信息平台。例如,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包括公共数据库,通过搜集政务数据、民务数据、运营数据和感知数据,并把数据分享给大数据云平台和BIM大数据系统,可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数据管理质量。此外,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支持,要整合5G网络、广播电视台等资源,进一步提升网络质量,为大数据传输、用户上网提供优质服务。
2.3 跨终端的三维和虚拟现实呈现
BIM技术可以构建三维建筑模型,模拟建筑物内部排水、排风、电气管路以及内部装饰效果,并在系统终端构建三维建筑模型,便于政府管理部门、用户了解建筑物信息,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建筑数据,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域、间距问题。三维模拟现实技术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便于用户在不同时间段查看建筑信息,观看三维效果图,并提出相应的意见,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同时,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建筑物信息更加直观,利用VR技术呈现建筑物三维立体模型,展示内部装饰风格、电气、排水和网络等设计效果,体现智慧建筑物理念,为智慧城市大数据云平台提供更加真实的建筑信息,提升城市建设质量。
2.4 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
智慧城市大数据云平台分为基础设施、大数据层云平台层和智慧城市应用层,在IaaS和DaaS基础上,将BIM和大数据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为政府部门、个人用户提供云服务。例如,云平台层包括服务组件、平台引擎和平台服务,其中,服务组件负责网络访问控制服务、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引擎则包括了数据交互引擎、工作流程引擎。平台服务是智慧城市大数据云平台的核心服务,为用户提供时空信息数据服务、影像数据分析和地名地址匹配引擎等服务,更加全面获取用户、智慧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数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数据。
3 BIM和大数据云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3.1 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
首先,技术人员要搭建BIM+大数据云平台,利用城市各条道路安装的摄像头、传感器等获取车辆、道路信息,以及地下轨道交通数据,构建地面公交出租车、地铁和汽车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及时预判城市拥堵高峰,并在相关路口显示屏上进行提示,提醒司机避开拥堵路段。BIM技术可以进行三维模拟施工、可视化施工,构建智能交通三维立体模型,获取各个路段建筑信息、道路信息,科学预判容易堵车的路段,帮助交管部门制定疏导方案,缓解堵车带来的危害。其次,交管部门可以根据BIM系统实时回传的数据进行计算,尤其是对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各个路段车流量进行计算,再根据回传的堵车路段图像信息进行交通疏导,可远程分派交警对堵车路段进行疏导,保证道路通畅。此外,交管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汇总城市各个路段车流量,计算出堵车路段可以承载的车辆数,在智慧交通系统中设定警戒值,一旦车辆超过道路承载量,要及时安排交警进行疏导,进一步促进智慧交通发展。
3.2 在智慧城市楼宇中的应用
第一,政府部门要重点对城市公共建筑进行监管,例如对城市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立交桥等进行全程监管,督促施工企业及时更新建筑项目数据,便于政府部门了解项目进度,控制好建筑项目成本。第二,BIM+大数据云平台可以构建智能楼宇系统,便于物业对楼宇内照明、网络、排水和消防等实施智能化管理。用户还可以在大数据云平台缴纳物业费、水费等,并线上呼叫物业服务,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楼宇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
3.3 在智慧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政府部门可以构建综合化管理平台,整合城市农业、交通、工业和自然资源等数据,鼓励各部门开展跨部门合作,做好城市自然资源、空间开发和资源优化配置规划,为智慧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撑。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全市进行勘察,明确耕地、林地和工业用地面积,以及河流分布情况,构建地理模型,并把相关数据导入BIM系统中,构建城市BIM模型,更加直观呈现城市自然资源、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布情况,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数据。例如,城乡规划部门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并把数据导入BIM系统,构建建筑物模型,再把遥感数据导入大数据云平台,利用云计算统计城市耕地、林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面积变化,构建城市规划效果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其次,政府部门可以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城市建设方案生态效益,构建地上建筑、地下管线三维立体信息模型。例如,技术人员可以根据BIM数据、遥感数据来构建城市信息模型,明确住宅区、街道和区域基本信息,实施“以点带面”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规划质量。
3.4 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大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增加信号基站、铺设光纤,进一步完善通信基础设施,为下一步5G基站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构建万物互联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速度。例如,通信公司可以进驻各个小区,及时更新小区基站设备,架设光纤线路,进一步提升网络运行速度,满足用户上网需求。第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企业要增强自身使命感,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树立综合管理理念,从网络构建、城市物联网规划和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入手,积极与城市大数据云平台连接,参与城市安保管理,通过对行为轨迹、社会关系、社会舆情等进行集中监控和分析,为公安部门指挥决策、情报研判提供有力支持,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保证城市网络顺利运行,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5 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应用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通过社区网络开展便民服务。另一方面,智慧社区可以解决社区物流、社区文化等问题,进一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首先,通信企业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完善社区网络,保证通信顺利运行,为社区居委会安装BIM+大数据云平台管理系统,把社区数据库和城市数据库连接起来,便于社区工作人员查询居民信息、办理相关业务,进一步完善智慧政务工作模式,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其次,社区工作人员要积极搜集辖区居民各类信息。
3.6 在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首先,技术人员要制定BIM+大数据云平台等级保护、电子认证、安全测评制度,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数、使用和开放等环节,明确政府部门和企业职责,对各类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明确数据责任主体,保护国家财产和个人数据安全。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大数据汇编、整合和使用制度,把交通、医疗和教育等信息整合在一起,设置不同保存格式,便于用户查找和利用数据,进一步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其次,通信企业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时对城市网络进行检修,利用云计算对各个区域网络基站运行情况进行检测,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城市建筑进行监测,及时获取各类信息,并利用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数据库管理,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提供便捷的数据服务,提升电子政务工作质量,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4 结束语
智慧城市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可以满足民生、环保、安全和电子政务等发展需求,在提升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同时为市民提供高质量服务,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BIM技术+大数据云平台为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开辟了新渠道,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建筑、城市网络、电子政务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衔接,有利于整合城市资源,构建智慧交通、智慧楼宇、智能社区发展模式,做好大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全面促进智慧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