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3-12-23长春
□ 长春 赵 迪 李 理
一、引言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光明前景和广阔舞台;在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和重要地位,在大力倡导和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其格局也发生了巨大明显的变化;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相关意见,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需要重新仔细学习和反复研究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命运和前途使命,通过有效路径充分协调高职教育领域的各个部分协同创新、凝心聚力,在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实践工作对职业教育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保障,发挥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作用。
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内在需求
技能人才的培育和储备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而随着不同区域持续发展,结合地方的特色产业等因素,技能人才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吉林省分析为例,吉林省在汽车、现代农业、卫星、医药等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上,需要日益壮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吉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都体现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和重视程度。
通过分析《吉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发现2021年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4%,第二产业增长5.0%,第三产业增长7.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3%,可以看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不再主要依赖地方物质资源供给,而是依托科技进步创新和人才资源,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除了一部分优秀的“高精尖”高层次人才,占绝大部分的是经济社会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依靠本土培养,2022年吉林省出台的《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进一步通过正常激励,展现留住技能人才是吉林的决心和需要,而如何培养更多、更优、匹配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能来源于地方经济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而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对于专业岗位需求,就会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希望通过分析、思考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和解决若干问题,从而加强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探索对策和办法。
1.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通过整理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的进程,从最初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但我国职业教育在当前现实发展中也亟待进一步提升,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职业院校通常会考虑容易吸引学生报考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在学生人数增大的情况下来扩大办学规模,而这种不考虑“市场需求是否饱和”等因素的“发展壮大”,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上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致使各类学校常规专业设置上多数相同、市场供给过量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率较高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办学特点。例如吉林一所以信息技术类为主要专业特色的某职业院校,却涵盖除信息类以外的32门“常规”专业,所设专业与其他多所同属性职业学校设置大致相同,未完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桎梏“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
探究原因,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很大部分的决定权是放给职业学校,这申报审批设置专业时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前职业院校的办学基础、建设基础、学校的社会资源以及经费成本等因素,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其实是教学单位设置的关键性因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融化了这项“关键性”因素,从结果上就会导致学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差,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滞影响。
2.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优化提高。办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第一关。由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原因,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在队伍结构上,学科型教师占有较大比重,而“双师型”教师却严重不足,而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和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缺乏实践技能的教师是无法完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的,而现实发展也需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高。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对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了决策部署,同时也为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能力建设改革指明了明确的方向,《方案》的出台也能够切实感受到国家对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坚定决心和高度重视。但是,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和目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来源单一、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相对短缺,这也是阻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人才供给需求上,教师队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培训和考评、提升和优化、融合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是当前急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3.校企合作需进一步完善机制。长期以来,我国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实际探索成效并不显著,当前情况下的职业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但没有切实的法律保障措施来充分支持“校企合作”。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战略层面”上,在激发企业办学活力、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的公益属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有效机制。
进一步分析,企业发展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影响,而职业教育发展更需要与经济发展深入融合和互动。“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主要模式。可现实情况是,在实际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机制不完善、政策不成体系等问题。例如:在地方政府方面,在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方面没有足够的支持力度和保障措施;在“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过程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保障制度,制度保障不清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应有效果;还有一些职业院校在培养过程中,选择了与学生本身学习专业不一致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对口就业率低,这就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并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使得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进展缓慢,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导向。
四、加强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新阶段职业教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和任务,通过紧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中心,积极探索加强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互动融合的有效路径,围绕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激发企业办学活力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1.继续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新时期,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了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就必须要提高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因此,优化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体现,诸多职业院校有着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特色办学理念。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吉林省一所公办职业院校,近年来优先在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及时把“创新成果”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为目标,近两年来在推进1+X证书方面,学生通过率达到95%以上。高度优化重视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适应职业的岗位能力建设,其中,食品药品工程学院近年来就业率90%以上,就业率逐年增加。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吉林省省属民办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开办“匠人空间”,对接企业需求,以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筑梦行动为载体,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本领。近两年,学校前后聘请了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李万君、全国道德模范张超凡为学习筑梦导师,为职业学院学生做了多次精彩培训,教育引导学生争当“技能高超、品格端正”的时代新人,学生团队多次在吉林省“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落奖项,有效结合“专创融合”改革发展路径、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志愿服务融入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组织多次“奋斗有我、‘就’在吉林”、“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用心学会专业技术技能,服务家乡经济常用、助力家乡发展,近年来专业就业率均达到80%以上,同时留省就业率逐年提高,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2.逐步构建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队伍。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职教师资12条》中的十二项工作举措明确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设标准体系、改革创新基本制度、完善管理保障机制、实施具体举措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为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指明方向,同时构建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也是当前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更是把好职业教育的“第一道关卡”。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教师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在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中明确任务和使命,积极推进提高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稳步提高,无论是对新入职的新教师还是在学校从教多年的资深教师,学校每年针对教师的职业能力建设、信息化能力应用等方面组织多次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在组织新教师入职招聘上也严格把握“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组织招聘,同时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应考核,不断完善教师准入制度、考核制度和培训制度。据统计2022年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和培训20余次,这其中包括高职学校新入职教师适岗能力提升专题培训、“1+X”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专题培训、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专业学科能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基本功教技方面的培训、教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等,切实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其中食品药品分院依托所在学科的食药分析检测科研平台,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通过学校支持在硬件建设、运行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完善,成效显著,对进一步提高教师和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水平奠定良好的氛围和基础。近年来,教师培训学习208人次,有260人次到企业实践锻炼,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效构建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水平。
3.有效激发企业参与办学活力。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撑群体,企业自身发展与职业教育环环相扣、互相促进融合,从推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思考,政府需要提升政策供给,如制定准入身份认定、注册登记、财产评估与管理、学费管理、财税支持、质量保障及退出机制等具体政策,通过改革创新,以有效机制、成型体系激发企业办学动能和效能,从而加强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的互动融合。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是吉林省一所颇具特色、成立较早的民办高职院校,民办学校相对公办学校机制相对较活,同时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较早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年来,所成立教学院系中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有30余家,有10余家企业入驻学校、其中包括中兴通讯NC学院、通企学院、航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凤凰卫视等支持的数字传媒学院等,由企业参与教学,由企业的工程师、资深员工到校为学生授课,讲解内容也是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教学、通过“订单式”培养,最大程度激发了企业参与办学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学校成立了校企办公室专门与校办合署办公,通过制度保障、法律保护、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构建,明确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了相关概念界定不清晰相关的问题。同时,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学生就业率接近100%,订单式培养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专业辐射地方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有效供给地方企业用人需求,大幅度减少招工用人预算成本,对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地方经济的优质发展,相应的做法和途径容易推广、复制和应用,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新时期,协调好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关系至关重要。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地方经济有效互动,紧密围绕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需求等方面提高“适应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继续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构建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有效激发企业参与办学活力等路径,切实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