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评 |《城市?地域?星球:批判城市理论》导读
2023-12-22
书籍作者
尼尔·博任纳
译者:李志刚 徐 江 曹 康 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城市化是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城市生活曾经局限于中心城市,现在正不断向外扩散,创造新的城市景观。在一些地区,城市化甚至扩散到更大的地域尺度,创造着巨型城市星系。可以说,城市无所不在,当前城市化的世界是一个大都市区域的链条,连接着各个地点,即使传统上被认为与城市没有联系的地区也已经和城市聚集体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起来。中国的城市化被认为是全球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大事之一[1]。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高速增长的关键期: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配置向外铺开扩散,人口不断涌入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另一方面,城市病、农村病等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明显弊端。因此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需要加深对城市问题的认识与研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认为,21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城市化[2]。城市化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现代文明发展程度的衡量因素之一[3]。随着城市成为跨国投资、知识流动、人才集聚的主要场所,城市空间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长期以来,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明确、清晰边界的实体,21世纪以来,随着城乡互动的增加,物质、信息和人口交流的提速,城市边界日益模糊,传统的城市理论在当前的城市环境下面临挑战。在当代城市研究处于十字路口的情况下,批判城市理论意图对既有城市的认识论进行批判性质疑、审视与更新,为把握不断变化的全球城市景观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书就是延续了“批判城市理论”基本脉络的著作之一。
本书的作者尼尔·博任纳(Neil Brenner)分别在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学士、地理学硕士和政治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城市理论”教授,也是该学院“城市理论实验室”(UTL-GSD)主任。博任纳在2014年入选汤森路透(Thompson Reuters)“高被引学者”,在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近10年社会科学引用数据库中,他的引文量位居前1%。博任纳的最新著作为《新城市空间:城市理论与尺度问题》,经典著作包括《新国家空间:城市治理与国家形态的尺度重构》《城市理论与城市经验:遇见城市》《全球城市政治:国家的非正规化》等。本书是针对21世纪城市问题的城市研究专著,由一系列聚焦当代城市化的文章组成。书中涵盖博任纳20年来对城市重构、城市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诸多思考,既包括作者长期对城市问题的研究成果,又附有作者与同事的对话思考。
本书可分为两大部分:城市尺度重组(第1—6章)和城市化空间(第7—10章)。第一部分的核心为“城市重构”,作者将城市治理的转型视作一个尺度重构过程,认为城市问题本质是一个尺度问题,相比将城市看作一个有边界的地域单元,作者更强调城市是一种根植于广泛且动态演变过程中的社会空间联系。在第一部分的后几章,作者也通过阐述一些主要的理论对尺度问题与城市空间、国家战略空间、城市管制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并试图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地域生活的尺度重组。第二部分提供了一个更为本质性的城市批判研究视角,作者用星球城市化概念来批判性质疑“元地理”假设,意图用星球城市化理论阐明城市转型与重构的多样性与非均衡性。作者从根本上对“城市化”概念进行界定,认为城市化是一个集聚与扩散辩证统一的动态过程,既包括“城市”的空间扩张与经济增长,又包含“非城市地区”的社会、环境转型更新。
在第一章,作者先以几位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家的研究为基础,阐释批判理论的概念,批判理论的核心与本质概念可以用4个相互交织的命题概括,分别为:批判理论是理论;它具有反思性;它涉及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它強调实际情况与可能性之间的脱节。随后,作者指出,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由于当时城市特征、边界的模糊性,将城市化问题列入运用批判方法的议题之一是站不住脚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迅速扩张、社会空间的持续转变,将城市化问题纳入批判理论构建的成熟时机已经到来。
在第二章,作者以亨利·列斐伏尔声称的“空间的普遍爆炸”[4]引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尺度问题与空间重构现象,认为在全球资本主义重构的背景下,尺度问题需要更新,城市问题也需要在尺度视角下被重新定义。城市已经不能被简单视为不证自明的相对实体,城市研究者面临制度组织和地理组织的重大转型,作者概括有关的城市研究方法论转向,总结出以下3点:第一,城市是资本积累在全球循环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第二,城市成为全球体系中连接零散地方的尺度间密集网络的产物;第三,城市尺度逐渐成为国家空间性的多尺度重组得以展开的战略性管制调整。关于尺度问题,作者强调几个特性:尺度来源于社会关系垂直分异与再分异,具有暂时稳定性、相对性、马赛克式形式性、结构内嵌性、过程的路径依赖性和调整修正性。
第三章里,作者指出,再地域化——各类地域组织如城市和国家的形态重构和尺度重组是当下这一轮全球化的固有现象。在资本主义全球化下,城市和国家经历尺度重组:对城市而言,城市的世界体系得到巩固,形态进行转变,经济影响力也逐渐脱离国家关系下的地理基础;对国家而言,国家被同时“内部外化”与“外部内化”,分别对应尺度向下重组和尺度向上重组。在当前城市成为资本、国家和地方社会关系高度矛盾交织之地的情况下,城市管治问题应综合考虑国家、超国家和全球尺度。
第四章主要是关于1960—2000年西欧国家的空间重组过程,作者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空间凯恩斯主义阶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危机中的福特主义阶段;80年代,第一轮全球地方化战略阶段;90年代,第二轮全球地方化战略阶段。总结这一时期西欧国家的空间重组过程,作者发现空间重组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呈现多层叠加的地域马赛克形式。针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空间构造的生产及转型,作者强调国家尺度重组得以在欧盟范围内全面推进的机制是城市管制的重整。
第五章内,作者提出了几个关于国家尺度重组的开放式问题,例如国家权力在空间上如何构建、应该用什么分析方法来研究国家权力的空间问题等。作者认为当前批判地缘政治学领域已经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相对缺少的是有关方法论的研究,特别是抽象概念和具体背景的联系问题。在章末,作者还尝试提出3个可能的第二轮研究前沿:解释的逻辑、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期问题。
第六章主要是关于“新自由化”的讨论,以期帮助理解北大西洋福特主义崩溃后的管制重构过程和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资本主义管制重构过程。对概念常具混淆性和不精确性的“新自由化”,作者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新自由化代表的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非均衡发展、混合型的、有规律可循的、市场规则下的制度改革趋势。作者提出区分新自由化过程的3个核心分析维度,包括管制实验、跨区域政策转移体系和跨国管理体制。从这3个核心分析框架出发,作者划分了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化历史分期,并勾勒出未来管制重构轨迹的几种可能情景。
在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秩序(无序)下,空间的非均衡性仍然是地方特色[5]。多年以来,“非均衡空间发展”(uneven spatial development,USD)的概念是批判性的地理学学术研究的核心。在第七章,作者研究了一个特定的问题:USD的地理学是如何被概念化的?作者形象地把USD地理学比作“千层蛋糕”,即社会空间性的多个不同维度的多层融合。对USD理论进行综述后,作者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的状况对USD的本质做了简要总结。最后,还对USD理论从地方、地域、尺度和网络这4个现代资本主义时期最重要的维度进行逐个分析。
第八章至第九章,作者结合当前城市化时代特征,对城市化议题进行阐述。当代全球资本主义重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在全球地域中呈现不均匀、高密度的交织布局,城市环境与城市轮廓的模糊性也逐渐增强。这个现象带来了新一轮的认识论危机,即城市该如何精确定义?城市理论的未来如何?作者首先以美国社会学家金斯利·戴维斯(Kingsley Davis)曾提出的相对国家总人口的城市人口经典定义为例,介绍从前对城市的经典看法,认为这种观点将城市假定为一个与发展历史无关、以人口为中心的概念,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忽视了城市化进程对集聚中心以外地区的广泛作用与影响。作者提出,当前已经是“星球城市化”形式,即使是地球大气层的外侧,也已经铺满了轨道卫星与太空垃圾构筑的厚网,无法避免地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因此,当代“城市”政策和管制问题在理论分析与空间层面都必须得到相应的延伸,城市化的治理与全球的治理已经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
第十章里,作者对城市化概念进行深入解读与剖析,指出城市/非城市的傳统城市认知体系存在盲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不断扩张,但这也伴随着非城市空间的大规模更新,单纯划出一条连续的城市/非城市分界线是不可行的。作者建议以一个新的创造性视角,用“去外部化”的城市理论来对全球城市化中新型景观进行研究与实践。面对当前建筑师重新关注乡郊与腹地的趋向,作者提炼两个总结性的命题为这些努力提供方向。一是需要重新考察城市化在地球上所呈现的多样化地域、景观与生态系统;二是尝试突破、质疑传统腹地与功能景观区概念,构建一种面向集体使用和公共利益的、非“城市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化。
纵观全书,笔者认为有3个特色与亮点。第一,理论详实充分。本书考据丰富,参考大量文献与学者著作,在讲述有关概念与理论演化时,系统地展示各个学派学者的观点,细节性地在文中标注参考的文献、文章,为读者全面、深入地学习提供平台。本书内容丰富详实,多而不杂,始终延续着批判理论的基本脉络,带有马克思主义色彩,系统全面地对传统城市理论进行批判,提出新的“星球城市化”视角。第二,语言逻辑清晰。该书内容架构层层递进,具有巧思,先介绍批判城市理论的适用背景,让读者对当前动态变化的资本主义景观有了大概印象,再自然引出书中的核心概念“尺度重组”与“城市化”。作者深入融合理论与实践,以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西欧国家空间重组为例,直观生动、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国家空间重组的过程与作用机制,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第三,图表形象直观。书中每章内容基本都附图附表,图表出现的时机都恰到好处。譬如在第三章中,作者在第四节和第五节分别介绍城市的尺度重组和国家的尺度重组,在两节叙述之后,附表展示了城市尺度重组和国家地域重组在全球、国家、城市—区域层面上的区别与联系,表格高度凝练地概括前两节的内容,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在之后的每一章中也基本都有类似的图表出现,与文字观点相呼应,大大增强了可读性。
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报告中曾经指出“当前的中国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推进,延续了数千年的以农村为主要生息地和聚居地的“乡土社会”正在离我们远去[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城市化的实践中进展快速,受益颇多,如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城市群区域快速融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全球城市区域[7];上海更是成为长三角最大的投资门户,发挥着向外链接全球和全国网络、向内辐射区域腹地的核心作用[8]。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的冒进态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空气污染、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不断暴露;同时,城市化速度也趋于下降,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加剧,长江经济带多维边界效应显现,一体化愿景和碎片化现实不断矛盾斗争[9]。在复杂的地理国情与国内外多重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综合叠加交织下,中国的城市化问题表现为“多重悖论”[10],理念与实践上都迫切需要对“城市化”提高认知,从而促进中国城市化的稳定呈现与持续深化。本书正是由一系列聚焦当前城市化的文章所组成,包含了作者近20年来进行城市化探索的思想精华,还给出了关于理解新型城镇化形式的新的研究方法以及与之关联的广泛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为深入解读中国城市化发生原理、演进规律及实践路径等提供了新视角、新理论,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