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社区韧性的规划策略探讨
2023-12-22闫琳王月波荣钰麦贤敏
闫琳 王月波 荣钰 麦贤敏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后半程,乡村社区面临多重复杂的挑战与自身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乡村社区系统独特的自适应性与自调节性相关“社区韧性”问题引发多方关注。在乡村规划中如何提升社区韧性尚需学界深入研究与探讨。以北京市北沟村规划实践为例,通过对乡村社区韧性的概念解析与既有文献研究,提出基于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4个维度分析乡村社区韧性特征与变化的思路,构建提升乡村社区韧性的规划策略框架。北沟村多年规划实践表明,在乡村规划中充分尊重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度保持乡村社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能够有效地逐步修复和提升乡村社区的综合韧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社区韧性;复杂性;规划策略
文章编号:1673-8985(2023)02-0045-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在城乡社会治理与规划领域中,乡村社区发展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备受关注的议题。近年来,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空间规划实践广泛展开,面对乡村社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研究者们对乡村社区系统独特的自适应性与自调节性给予了更多关注,社区韧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乡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乡村社区的韧性特征亦具有相当程度上的独特性。针对乡村社区韧性的研究在西方社区研究中具有深厚的基础,而我国独特的乡村社会系统,在很多维度上与之既有呼应,也有差异。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规划实践为例,尝试对我国乡村社区韧性特征与变化进行解析,探讨北沟村规划中提升乡村社区韧性的规划策略及实施效果,以期为韧性乡村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1 乡村社区韧性的概念与研究基础
1.1 概念解析与国外相关研究
“韧性”概念源起于物理学与机械学领域,扩展到多个学科借鉴应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理论概念之一[1],是指事物受到外力影响或冲击后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我恢复能力。从1970年代霍林[2]提出“生态韧性”的概念,到1990年代的“社会—生态”韧性研究[3-4],促成了后来布朗等[5]提出社区韧性概念,强调“社区居民在不利条件下共同协作的能力”。
21世纪初,英国学者尼尔·阿杰等[6]将韧性思维应用于乡村社区领域,此后学者们开始系统研究乡村社区中的韧性特征,其中生态、经济和社会是最常见的3个研究方向[7]。生态韧性视角主要研究人类社区在自然与人为灾害中可以持续存活的因素,以及通过安全防災工程等建设提升“被动反应能力”的做法[8-14];经济、社会韧性视角则研究人类社区通过保持社会结构抵御外部扰动的能力等,更加关注社区作为人群组织的“主动反应能力”。例如,面对经济衰退、社会组织衰落等,社区通过集体协作和个人行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开发社区的资源来适应变化或做出转变,而社区居民间的良好沟通关系、社会组织等社区社会资源网络对增强社区韧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15-17]。此外,一些其他视角的研究,如部分个体对社区的重大影响、社区组织的幸福度、归属感、包容性等要素,也对社区韧性有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这些可归类为文化或感知等层面的要素。乡村社区韧性研究整体呈现“系统性”和“多维度”特征。
1.2 国内相关研究基础
国内对乡村社区韧性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大多是从人类学或社会学角度切入,研究在我国独特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下,乡村社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特征的变化以及如何实现自我适应和自我调节的过程等。从城乡规划角度开展乡村社区韧性特征研究起步较晚,近5年学者以乡村社区韧性为主题的研究开始逐步增多。其中,董晓婉等[18]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国际乡村社区韧性研究的概念与应用;魏艺等[19-22]针对我国乡村社区韧性特征要点提出若干行为模式重构;丁金华、刘善崇等[23-29]结合国内乡村社区规划案例展开具体方法论的研究。这些研究侧重于对乡村社区韧性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典型个案的深度分析,为我国乡村社区韧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这些研究更多是从一个时间截面进行的理论研究,或针对某一地区开展的特殊发展模式研究,缺乏从城乡规划学科视角出发基于较长周期来探讨我国乡村社区韧性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已有乡村规划如何影响乡村社区韧性的研究。在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乡结构显著变化的新阶段,相关研究需求愈发迫切,亟需进一步探索如何系统地认识影响我国乡村社区韧性的关键因素,并通过规划修复和加强乡村社区韧性。
1.3 乡村社区韧性的特征概述
许倬云[30]在《万古江河》中提出,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是一种广博的兼容并蓄,尤其是在外来要素的介入和冲击下,能够通过自我调整、吸纳、混合而达成一种新的社会融合与文化共生。乡村作为中国文化基因的母体和最长久的社区载体,充分体现了这种特性:在空间维度上,我国乡村社区保留着与地域生态紧密相连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时间维度上,则展现了一种不断应对外界影响而呈现的混和与适应并最终形成融入与演替的稳定性。这种不断冲击融合的相对平衡状态,是我国乡村社区韧性特征的核心表现(见图1)。
借鉴前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我国乡村社区而言,这种根植于地缘和血缘的自适应性与自调节性,受到地方生态本底、经济条件、社会历程和文化积淀4个方面的深刻影响,在我国乡村社区发展的演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驱动作用,更是持续支撑乡村社区应对外来冲击的重要能力[31-32]。因此本文将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4个维度对我国乡村社区韧性特征与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2 乡村社区的韧性特征与变化
2.1 生态韧性:从“天人合一”的朴素选址
到“人定胜天”的空间改造,坚而不韧乡村社区是人类社区中“生态熵值”最高的地区。生态系统本身的平衡适应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乡村社区的生态韧性。从我国传统村落的格局中可知,乡村社区一直遵循着朴素的、“天人合一”的选址建造模式。例如,在水系发达地区,村庄选址往往采用“远干流、近支流、居高避洪”的原则[33];在山区,村落背面山上的树木总是最茂盛,那是为防风固土、保障安全的风水林;在村庄内部,房屋大多顺应水系或地势而错落布局,既减少了对地质结构的破坏,更大幅降低了房屋建造成本;村内的河道、水塘、树林也往往被保护得很好,承载了较多的生态廊道和栖息地功能。这些村落格局中展现出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与自然契合的建造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态韧性。
但随着近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凭借工业化的支撑,部分乡村建设模式开始转变,以强大的掌控力和与自然对抗的方式进行乡村布局及建设。以交通出行、产业需求为出发点的空间选址,以集约用地、集中规整为原则的空间布局,以经济效率和建设成本为标准的建造模式,以追求效率而开山平坡、硬化处理等的村庄建设,虽改造了自然生态格局、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便利度,但往往还是需要构建更强大的人工安全系统。例如,某山区生态搬迁村为了扩展村庄用地填平了原有的泄洪沟渠,结果导致某次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大量房屋,后续规划不得不重新挖筑新的防洪沟(见图2)。可见,在“人定胜天”的空间改造思路下,乡村社区的生态韧性看似更加“坚固”,但在韧性方面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2.2 经济韧性:从多元互补的复合经济到单化农业经济,脆而不韧
从历史上看,我国传统乡村社区的经济业态其实一直是非常丰富的。由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回报非常低,农民往往会想方设法通过增加一些副业或者兼业来实现家庭收入的稳定,所以在很多传统村落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木工、瓦匠、铁匠等手艺人,以及豆腐、酿酒和副食买卖等傳统商业。这些业态在当前很多乡村社区仍然普遍存在(见图3)。这种业态的复合化在美国、日本等地区也曾经大量出现,很大程度支撑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34]。各产业环节的互补使得乡村社区在不同空间层面都实现了自给自足,大幅提升了乡村社区和农户家庭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传统乡村社区的经济韧性特征相对而言是比较明显的。
然而随着我国城乡产业政策的几次重大变革,我国乡村地区的业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乡村不仅长期作为城市农产品的主要供给地区,而且产业越来越走向单一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鼓励村镇工业发展的政策带来乡村工业的繁荣,也出现一定的混乱。此后,国家对乡村工业的严格限制,以及城镇化主导下的城乡剪刀差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成为农民在乡村几乎唯一能够长期从事的职业,其回报率也在不断下降。一些乡村规划尝试进一步从“规模经济”视角大力倡导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结果往往是农产品的品类越单一,其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动荡的风险越大,甚至某种农作物的丰收可能反而会带来产品收益的大幅下降。而一些单纯依靠旅游服务发展起来的村庄,也长期得不到可持续的产业动力,乡村产业链的断裂,使一二三产融合变得十分困难,单一而脆弱的经济结构削弱了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反映了乡村社区经济韧性的下降。
2.3 社会韧性:从人群混杂的复杂社会到单一群体的社会改良,纯而不韧
乡村社会的核心组成要素是人。历史上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通道是开放的、顺畅的,一方面大量乡村人口可以通过考试、务工、经商等途径走出去,实现多元的社会就业;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在退休后仍然可以选择告老还乡或回家种田,也带回大量资源、人脉和信息。因此传统乡村社区的人群身份是十分多元的,社会关系也是十分复杂而丰富的,但传统的宗族血缘关系又恰恰消解了这种复杂关系,保持了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并在融合中促进了乡村社区的繁荣。因此,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具备良好的韧性特征。
然而随着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固化,乡村社会人群构成在一次次“改良”中变得更加“纯粹”,而部分城乡规划则加速了这一进程:一些地区为提升土地效率和价值进行撤村并点,打破了乡村人群的社会关系;城乡户籍和土地制度的壁垒又限制了城市人群回乡的机会,将人力资源和信息阻隔在村外;还有一些规划通过把农村人群“搬出去”,将乡村建设成为仅供游客游览的景区或高端酒店等。其带来的后果是乡村社区人口构成越来越单一,不仅削弱了乡村自身的发展能力,更难抵御外部动荡的社会变化。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大量乡村产业倒闭,缺少就业岗位和经济支撑的乡村社会问题凸显。可见越纯粹的乡村社会结构越脆弱,乡村社区韧性正在严重弱化。
2.4 文化韧性:从乡土文明的自发生长到城市文明的强势植入,美而不韧
“土”是中国乡土文化的根,蕴含着农民对生活最真实的努力与拼搏,同时也包含着最淳朴的隐忍与坚强。这种基于传统道德、理法和规矩而形成的文化共识拥有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多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更具有重要的缓冲和消化作用,成为乡村社会演变过程中最稳定的磐石。很多传统村落发展都体现了乡土文化与时代新文化的融合,如一些外来商贾在本地做买卖、建大宅带来的商贸、医药、市井文化,或一些文化名人归隐田园后带回的建筑、诗歌、美学文化等,逐渐与村内文化融合后形成新的文化传承。
然而,当前城乡文化的割裂与价值导向的单一化,却使乡村社区中原本的文化稳定性受到巨大冲击。一些乡村规划与建设方式更强化了这种城市视角的价值评判。从早期乡村建设中的“城市模版”到当前一些“求新求特”却与周边环境十分不搭的网红建筑,还有精美如盆景一样的乡村环境、高端却大门紧锁的院落会所、闲置的文化书屋或健身器材等,不仅失去了乡村原本的文化味道,更疏离了乡村社区的关系网络,造成乡村年轻一代的迷茫与焦虑,大幅削弱了乡村社区的文化韧性。
2.5 规划与乡村社区韧性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传统乡村社区具有鲜明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韧性,然而在复杂的城乡发展过程中,在追求效率和秩序的目标导向下,我国乡村社区的韧性正在呈现持续削弱的趋势,这给乡村规划带来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如何遵循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规划逐步修复和提升乡村社区的综合韧性,是乡村规划领域亟待回答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规划团队多年来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开展的一系列规划实践工作,尝试从上述4个视角探索提升乡村社区韧性的规划策略。
3 提升乡村社区韧性的北沟村规划实践探索
3.1 北沟村基本概况及特征
北沟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东北部,距怀柔主城区约14 km、距北京中心城区约60 km。村域面积3.34 km?。东部邻慕田峪长城景区仅0.9 km,与慕田峪村、辛营村和田仙峪村共同组成“长城国际文化村”群落(见图4-图5)。
生态环境方面,北沟村位于慕田峪长城脚下的一条山谷尽头,村落依山就势。村域内拥有近9 000亩(6 km?)的山场,大部分为板栗林。每年6、7月板栗开花时节,满山遍野栗花飘香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景致。但同时北沟也是地质较为敏感的山区沟谷,一条自然冲沟自北向南穿村而过,周边也有山洪、泥石流和地震等不稳定因素,村庄建设空间十分有限。
经济产业方面,作为一个传统山区农业村,长期以来村民就业和收入主要依托板栗、核桃等林果种植产业,收入并不高。自2010年起,以萨洋为代表的国外建筑师依托长城资源,开始在村里启动了乡村餐饮、酒店与民宿产业,从而带动了北沟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经过约10年时间和多次产业升级换代,这里已经成为北京市最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的就业也开始呈现多元化,包括民宿接待、特色餐饮、房屋出租和劳务输出等多种类型。
人口社会方面,北沟村共148户,常住人口多年来保持在约300人。从2007年到2022年,村里人口结构出现明显老龄化特征,年轻人和儿童的人数占比持续下降。2022年,60岁以上老人已经占总人口的29%,预计10年后将接近50%。近几年,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与多元化,人口还呈现回流和增长态势,已经从340多人增长到接近400人。加上一年上万人次的常态化游客,村内日常人气十分活跃。
文化特色方面,北沟村在村内能人带动下,经过多年的社区治理与内外融合,形成“长城国际文化、传统儒学文化、板栗种植文化、乡村民宿文化”等突出的文化名片,已经成为北京近郊乡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年来,北沟村获得众多优秀称号,长期保持着较好的社区发展状态,极大程度地保留了村庄社区的“韧性”特征。笔者团队自2007年起为北沟村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规划服务,完成了3版不同类型的村庄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不仅系统观察了该村庄社区的演变过程,更是作为责任规划师持续尝试在规划干预和社区发展之间寻找平衡。基于多年跟踪服务实践,本文尝试探讨通过适度保持复杂性来保护和提升乡村社区韧性的规划思路。
3.2 生态韧性规划策略: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生性与多样性
北沟村独特的生态特征是一把双刃剑,持续的发展需求和有限的发展空间是始终存在的矛盾。村内也曾经因用地不足而出现部分挖山填沟的做法,导致村庄生态压力持续提升,促进了村庄管理者的反思。
在历次规划中,规划团队首先提出的就是要以保障生态和安全为根本,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调节能力,摒弃盲目改造自然的思想,积极探索生态适宜性的建设模式。在村落发展空间的选址上结合生态评价,守住生态红线,避让和预留生态廊道。空间布局上尽量考虑如何实现对自然系统的最小冲击,尤其不可破坏水脉、土脉和文脉,同时进一步锚固村落安全防护系统,重疏不添堵。在村落建设中尽量减少对本地自然要素的冲击,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通过更细致的规划和竖向设计减少填挖土方,重点是减少过度的人工干预,预留生态缝隙。
例如,在针对村内现有的行洪沟整治过程中,以增强村内行洪排水能力、提升河道生态价值为原则,尽可能遵循原本的河道走向和宽度,尽可能采用生态护坡组成乡村河道,在使用相对频繁的村庄中心地区,采用毛石与植被相结合的方式构成河道弹性生态堤岸。同时,沿河道种植乡土树种绿化河岸,并通过雨水收集、截留回用的方法适当蓄水,既可以缓解汛期村庄路面漫水的问题,也增加了村庄的水景魅力(见图5)。
3.3 经济韧性规划策略:给予乡村多元产业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北沟村经济产业的发展是偶然加必然的共同成果。独特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外来投资建设主体,使村庄开始从传统农业向乡村旅游转型。但是村委书记很早就意识到,村庄有限的资源和承载力无法以单一的旅游产业支撑发展,持续提出将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为支撑这一思路,历次规划分别从“锚固产业体系、细化资源盘整、倡导多元融合”几个方面不断细化乡村产业发展策略,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产业发展建议。例如,在首次规划中就提出围绕乡村特色资源、挖掘特色价值的产业发展思路,倡导围绕生态、文化和空间3类资源进行多元化产业培育;在第2版规划中则进一步借助已经初见成效的乡村酒店和特色民宿,融合开发本地特色农产品和文化产品,以形成更多元的吸引力;而在最新的规划服务中则提出着重从宅基地、林场和劳动力3个角度开展村内的资源盘整(见图6)。通过细化梳理村内宅基地潜力资源,提出以房养老、企业代管、村民分红、民宿升级等宅基地发展策略;通过细化村庄果园林地种植和产品买卖相关问题,提出委托集体合作社打理、农旅融合转型发展、林地整体回收经营3种思路;通过调查了解村民特色民宿经营中的困惑和尝试,提出借助新媒体和电商运营方式,鼓励开展民宿打包运营、村民旅游向导、特色生态产品打造等建议。同时,规划建议通过鼓励成立村企联合平台公司作为中间平台,将分散的资源要素快速整合,形成产品库、资金库、人才库等(见图7)。
3.4 社会韧性规划策略:立足城乡融合促进乡村人群的丰富性
北沟村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村庄人口的持续融合与优化。面对与广大乡村相似的人口流失与老龄化问题,北沟村的带头人村委书记回乡创业后提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让留在乡村的人实现“尊严地生活”,更要让乡村成为更多人愿意留下或生活的地区。北沟村不仅通过良好的乡村环境建设吸引了外国人、外来企业、城里人到村里投资,更是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担保、协调,不仅保障了外来者和村民的共同权益,而且不断督促着村民跟上时代步伐开展新的尝试。
在历次规划中,笔者规划团队和村里达成共识,坚持以“嵌入式”的途径让乡村酒店“隐藏”到村庄的各个角落,通过对外部公共空间的精细化改造,既保持了乡土味道,又持续让村民与外来人群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对村内大小停车空间的精细化改造,营造可以相互置换的停车空间与村庄休闲空间;通过见缝插针的特色建筑、环境节点、景观小品的建设,实现移步换景,提升村莊吸引力。
10多年来,村内设施逐步升级,从特色小餐馆到乡村高档餐厅,从传统农家乐到特色精品民宿,从村民大戏台到乡村艺术美术馆,到北沟村的人越来越多,回北沟村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北沟村已成为一个人群混合、产业多元的村落(见图8)。可见,在城乡融合的新时代,乡村社会的发展需要从城乡大结构去思考人群真正的“改良”,这种改良需要人群的持续融合与更新[36]。
3.5 文化韧性规划策略:延续和彰显中国乡土文化的价值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每个地方都有让大家留念的东西,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北沟村的独特魅力使得村民对本村有自豪感、归属感与幸福感。北沟村规划通过空间设计手法、乡村传统文化教育宣传、多种文化与交流形式等提升文化韧性。
多年来,规划始终坚持要充分挖掘和彰显村庄特色文化价值,通过多种空间设计手法融入彰显乡村特色的环境要素与符号,围绕村里的石磨、地窖、大槐树、石头墙等历史要素,营造朴素但充满记忆的文化场所,不断强化村民对乡村自身环境美感和文化价值的认同(见图9)。同时,协助村集体通过文化观影、老年食堂、日常活動等多种形式开展乡村传统文化教育和宣传,并与时俱进地引入多种文化活动与交流形式,如组织登山徒步、生态骑行、山林观星、自然教育等,让乡村文化在更开放的文化碰撞中进行产业的融合、人群的融合,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融合,产生更大层面的文化认同。这恰恰成为北沟村文化的持续生命力。
4 结语
在既有乡村韧性的研究文献以及北沟村的实践案例中,可见乡村社区是人类社会“真实世界”的微观缩影,它显然不是一个机械化的、单一线路的发展过程,而是复杂的、多线条的、多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应对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发展路径,过度的“精准”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更需要尊重乡村社区发展规律。乡村社区韧性持续支撑着乡村社区应对外来冲击,形成相对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在北沟村多年规划实践中,基于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4个维度保护和提升乡村社区韧性的规划策略较好地促进了村庄可持续发展。笔者规划团队在乡村规划设计和制度系统中保持较大的开放度,生态维度尊重自然生态体系的自调节能力,经济维度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交叉路径,社会维度提升乡村人口的丰富性,文化维度促进城乡文化的深度融合,发挥有限技术理性并预留一定的系统“冗余”,为乡村社区自我修复和自我革新留下空间和时间。如何通过规划逐步修复和提升乡村社区的综合韧性,北沟村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乡村社区韧性规划策略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