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广播媒体的转型与创新手法

2023-12-22王晓雯

传媒评论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昌听众广播

文_王晓雯

在新闻学界和业界看来,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中,广播历来被人们当成弱势媒体,这是由于广播以声音为唯一传播介质,无法实行视听兼备的双通道传播。当今进入新媒体时代,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进程中,广播如果能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创新,照样可以成为大众喜爱的主流舆论阵地。笔者常年在基层新闻单位工作,大多数时间是在广播媒体中度过的,无论是担任广播频率负责人还是广播部主任,我始终认为广播只要科学经营,依然能够凸显其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互联网传播新时代,广播媒体的改革、转型和创新依然大有可为。

创新形态,丰富节目类型

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当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创新传播形态,丰富节目类型,才能在全新的传播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新昌的广播听众70%在农村,因此做好围绕“三农”的宣传和服务非常重要,但形态需要不断创新,节目类型应该更加丰富。为此,我们广播部专门整合采编人员,成立广播对农报道团队,重点对《晓萍跑农村》栏目进行全面改版,推出“信息快车道、现场连连看、效益新看点、农村大舞台、农家新看点、有话大家说、科技大讲堂、农事回音壁、三农小超市”等小板块小栏目。为了使新闻内容更加鲜活,我们要求团队成员一起下乡下村客串主持人或采访记者,以确保每期对农栏目有来自现场的声音。《晓萍跑农村》这档对农栏目形态生动、内容丰富、贴近性强,近年来在全省对农服务工程建设评比中多次获奖。

为了对整体广播频率进行包装改革,我们按照“大板块+碎片化”的模式对全天节目进行精心编排,12 档自办节目涉及多个领域。同时,通过拓宽微信、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加大节目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全天的广播节目经过整合,在覆盖资讯、交通、音乐、生活、娱乐等板块节目中,增加了交通路况和天气情况的播报频次。今年,经营好交通广播是广播部运作的重点,我们根据车流量和收听率的变化,重点打造《领先早高峰》与《爱上下班路》节目;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主播实行轮流上岗、搭档互换。这样做,充分调动了主播的积极性,尤其是充分发挥路灵灵和气象主播温馨提示的功效,不仅增强了节目的时效性、可听性,还进一步提升了FM884天姥之声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2022 年是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一周年。6 月,广播部策划推出16 期“党课开讲了,乡音话共富”特别节目,邀请部分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和农村发展带头人分享当地共富路上的故事,充分展现新昌县农村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携手实现共同富裕的感人场景。与此同时,《天姥诵读》推出22期“我读二十大精神”节目,邀请全县党员干部诵读二十大精神,畅谈精神感想。“节目活动化,活动节目化”是新昌广播创新新闻业态的有效路径。我们策划的“浓情腊八粥,情暖万家人”活动为基层工作人员和贫困学生送去腊八粥和慰问品;“城市年夜饭,我们来陪伴”活动让外来务工者、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群体感受了一个别样的春节。

丰富广播节目的类型,能让听众朋友在收听时经常会有一种新鲜感。为进一步营造新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氛围,引导全县人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广播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浙江有礼 礼润新昌”抖音短视频大赛。活动开展3个月,就收到来自各乡镇街道、局办、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群众参与制作的短视频198 条。与此同时,广播部还制作了10 期《挑战新昌话》节目宣传诠释“新昌十礼”,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后受到了县委领导的肯定和听众广泛好评。

拓展平台,实施融合传播

进入融合传播时代,广播不能再单打独斗,而是要与其他媒体实行深度融合,以此来拓展传播平台。广播在借助网络增强传播力的同时,与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联姻也不能忽视。2019 年超级台风“利奇马”袭击我省,那年我们在电视新闻频道首次推出新闻滚动直播,同时每隔两小时滚动播出“直击台风”新闻特别节目,播出时间由一天15 分钟增加到一天105 分钟,密度之大史无前例;广播播出特别节目500分钟,现场连线20余次,向当地观众和听众展示了广电人扎实过硬的实战能力。

根据新昌广播听众群体的收听现状,我们提出了资源本地化、内容丰富化、节目碎片化、声音多元化的经营理念并付诸实践。884 电影馆、挑战新昌话等5档插件在节目中滚动播出,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时效性、可听性和FM884 天姥之声品牌的美誉度与影响力。广播要加快转型,就必须借助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为此,我们既开通了抖音账号“看见884”,又经常制作相关短视频,真正实现了广播节目的可视化与融合化传播。

2018年我们策划推出大型广播人文系列节目《天姥诵读》,邀请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朗诵爱好者参与节目录制,并根据时间节点相继推出《诵读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战“疫”青年说》《我身边的共产党员》等近20档特别策划节目,这些节目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后,传播力与影响力更强。近5年来,这档节目共推出418 期,微信收听点击率在100 万人次以上,获评“市级网上文化家园示范项目”,在媒体融合的竞争格局中展现出“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崭新气象。

“融媒体、新广播”,这一新认知、新共识,为新昌县融媒体中心的广播媒体展示了全新的风采,像“万朵鲜花送雷锋——致敬最美战疫人”活动通过全媒体传播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FM884听众粉丝节活动拉近了和粉丝的距离,增强了听众和用户的忠诚度,而FM884天姥之声也获得2020年度浙江省县(市区)十佳广播频率称号。

注重创优,打造融媒精品

注重创优,争取更多的作品获奖,也是做强县级广播媒体的有效促进和推动举措。勤劳出成绩,汗水结硕果,我们平时非常注重广播节目的创优,争取有更多的作品获奖。2019年以来,广播作品就有多件获省市级奖项。如《浙江省首个跨流域引水水利设施钦寸水库新昌至宁波开闸通水》荣获2020 年度绍兴市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消息一等奖和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消息三等奖,《我和我的村》荣获2021 年度绍兴市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广播一等奖和浙江省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广播)二等奖,《万丰航空自主研发飞机成功首飞》和《全球首个全5G工业互联网端到端应用在新昌发布》等10件作品获绍兴市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50多件作品获绍兴市广播电视新闻奖二、三等奖。

广播与其他媒体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目制作成本低、时效性强、收听方便、传播范围广。随着频率专业化、节目类型化趋势的明显,广播的听众群体不但相对固定并还在不断扩大。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广播人,当下要立足现实,根据融合传播语境下的实际情况,努力通过科学经营把广播做成强势媒体,传递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真正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力军作用。

猜你喜欢

新昌听众广播
花脸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绍兴新昌科技创新现状及路径分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