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选题之我见
——以《大运河》之“不朽的流传”创作为例
2023-12-22文_周臻
文_周 臻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组建创作组,筹拍大型纪录片《大运河》。
《大运河》是一个大选题。在构思第六集《不朽的流传》之初,我们就对“什么是好选题”进行了反复思考,力求找到创作的突破口。好选题的选择必须具备“流传”和“不朽”两个属性。
大运河“流传的故事”不计其数,但“不朽的故事”却要沙里淘金。因此,我们经历了查阅历史文档资料、实地考察多方求证的过程。
一、好选题必须和主题密切相关
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具体到《不朽的流传》一集,它的主题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我们想到了中国文脉中成果辉煌的唐诗。据查《全唐诗》2200 多位诗人,有450 位经浙东运河游历浙江,留下1000多首诗作。唐诗之路,浙东运河高度重合,这是何其壮观的一个历史片段。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国大运河南来北往,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诗人留下佳作。
唐代皮日休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客观评价。
最为百姓耳熟能详的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通过对苏州城外大运河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羁旅之思,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虑,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
北宋诗人苏东坡写过一首关于大运河的诗《自河北放舟归江南》:“晓来铜雀东风起,春风凌乱漳河水。郎官惊起解归舟,一日风帆可千里。侵晨鼓舵发临清,薄暮乘流下济宁。南宫先生先我去,花时想达瓜洲步。寻君何处典春衫,杏花烟雨大江南。”
毋庸置疑,大运河不仅是经济的河,政治的河,更是一条文化的河。我们选择了运河诗词这个选题,就是选择了大运河的文化瑰宝。
二、好选题要有故事悬念
唐代陆龟蒙曾在其诗作《秘色越器》中描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诗题中“秘色”曾经是一个千古传说的谜团。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们惊奇地发现,秘色瓷居然诞生于浙东运河之畔慈溪上林湖。这里曾经是鼎盛一时的越窑青瓷中心产地,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之一。
秘色瓷指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的精品。秘色瓷也被广泛认为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从晚唐到北宋初年(9世纪—10世纪)的近两百年里,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一直都是专供皇家的珍宝。秘色瓷在五代时达到顶峰,通过浙东运河的流转,由西向北到达中原皇庭,向东出海又可以传遍世界各地。
我们选择从“秘色瓷”的悬念起篇。但我们的真正用意,是通过悬念介绍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瓷器文化。
中国瓷器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秘色瓷流传至今不仅是物质上的“不朽”,更是中国先民创新精神的“不朽”,这两个“不朽”应该是本篇章的点睛之笔。秘色瓷经历了十几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如今它们的碎片静静地躺在上林湖清澈的水底,作为“世界文明的碎片”它们的价值无与伦比。
三、好选题可以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拍摄
创作者面对人文纪录片或历史纪录片的拍摄时,大多会有找不到画面的困惑。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的故事已很难恢复原貌。所以,我们在确定选题时,要考虑到摄影机记录画面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尽量避免无画面可拍的状况。但是,当我们在选题上绕不开具象画面出现的时候,那就要采用影视艺术的手法来弥补缺陷。比如:“情景再现”。
我们把“情景再现”运用在有关文脉叙述的片段中。
明清时期,章回体小说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四大名著”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的又一个高峰,与大运河也息息相关。
南宋时,杭州有了固定的娱乐场所,人们称之为“勾栏瓦舍”。其实“勾栏瓦舍”是从北宋汴京跟随宋王朝沿大运河南渡而来。“勾栏瓦舍”是中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东京梦华录》中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在这样的娱乐场所中,出现了“说书人”的身影,他们把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通过自己的演绎,形成了一个个绘声绘色的口头故事。元朝大运河全线贯通后,南方的人口和财富迅速聚集,产生了新兴的城镇,也引发了娱乐业的繁荣。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就是在杭州的勾栏瓦舍里听故事,搜集素材,潜心创作,终成《三国演义》。有关梁山起义军的评书故事,也在勾栏瓦舍里反复被演绎,作者施耐庵荟萃了民间的各种流传、话本后,创作成了著名的《水浒传》。
可以想见,在这个篇章中,画面必须出现古代大街小巷、车水马龙的大场景,同时还有“勾栏瓦舍”的喧闹,说书人、听书人的各种神态。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情景再现”拍摄。需要说明的是,纪录片“情景再现”和影视剧的拍摄有所不同,主要区分是:“情景再现”是模拟真实,影视剧是假戏真演。
四、好选题要有好的画面表现
围绕大运河文化遗产,我们发现从古至今,从南到北的园林建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发现给我们增添了一个具象审美的好选题。
作为中华文明载体,园林建筑折射出中国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传递出对自然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大运河两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是:皇家园林、西湖园林、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等。
皇家园林,若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建“灵囿”开始算,到清末颐和园的建造,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西湖园林是在真实山水湖景中建造而成,它承载了历朝历代各阶层人士的各种审美需求,并在文化丰富、历史悠久的人文背景中,拥有了精神栖居的功能;苏州园林借助叠山理水,园内配置亭台楼阁,使用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扬州园林传承了南北园林的特色,有“南秀北雄”的美誉。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是颐和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
大运河文化是中国漕运历史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上4个片段,它们都具备物质的“流传性”和精神的“不朽性”的双重属性,我们选择它们作为《不朽的流传》中的选题,或许是恰如其分的。
纪录片《大运河》第六集“不朽的流传”于2023年5 月8 日在浙江卫视播出,观众好评如潮。我想这就是“好选题”的传播效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