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衡村:农家书屋变身田间文化“黄金屋”
2023-12-21代成玉
代成玉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农家书屋逐渐成为部分市民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在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与乡村振兴论坛上发布了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光荣榜”,四川省彭州市昌衡村农家书屋——昌衡书院名列其中。
“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到书屋看书‘充电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每天都自发过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了解致富信息,学知识、长见识。”近日,在九尺镇昌衡村,说起农家书屋对乡村文化环境的改善,村民们纷纷称赞农家书屋已然成为了大家的“精神粮仓”。
“下沉式”美学设计
营造群众文化“书”适圈
昌衡书院是成都市首家下沉式农家书屋,位于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3组尹昌衡故居片区内,面积近700平方米,内有藏书18566册,文化底蕴深厚,周边环境优美。书院依托四川都督尹昌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影响力,坚持与四川大学尹昌衡研究所紧密合作,深入挖掘天府文化、历史人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室外整合川西林盘、泉水绿道、灯光球场、田园风景等周边资源,室内采用“下沉式+阶梯式+开放式”设计,旨在用更宽广的视野,突出以“尹昌衡事迹”为核心的爱国教育主题。
从彭州市区出发,驾车不足半小时即可抵达昌衡书院。书院周边交通便利,距成绵复线高速路出口仅1.5公里,处于成都1小时经济圈内,可辐射彭州乃至3000万“车轮上的成德绵人”。从田野间的小道向书院走去,立体三角玻璃房的设计映入眼帘,别有一番韵味。书院毗邻灯光球场,“一静一动”的理念融合,静谧与热情碰撞出独属于昌衡村的文化特色。
一走进书院,现代艺术感和传统红色基因的完美融合,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独特的下沉式设计,在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又打破了传统布局,形成视觉上的凹凸感,与常规的图书馆相比,含而不露的“空间加减”创意,更平添了视觉上的美感。
书院内醒目的大灯箱上,印刻着尹昌衡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时刻激励着前来阅读的村民和游客,成为了延绵不绝的“精神力量”。入口处的阶梯式阅读区,水泥灰辅以少量原木色,干净又高级。同时,为了更好地保存图书,采用了松木制作的书架,防水防潮,淡黄色的装点让整体空间显得更加温馨。
再往里走,以静谧环境为互补的书香阅读区、以文化体验为中心的村民活动区、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昌衡文献区、以书院文化为主题的文创展示区一一呈现,“文化体验+休闲阅读+文创展示”为一体的风格得到充分诠释。杜邦纸袋、笔筒、活页本、便笺纸、笔记本、单肩包……品类多样的昌衡文创系列产品,不仅融入了昌衡书院的文化内涵,也为每一位参观者带来了新鲜的体验感受。
昌衡书院还通过开展书院小小“守护者”、志愿者招募、昌衡积分兑换活动,招募志愿者60余人,对书院进行日常维护,并建立了图书专项借阅制度、专员管理制度和“5+2”开放制度,书架上共有书籍报刊18566册,分类编号摆放整齐,方便查找借阅。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深受村民的喜爱。
培训+研学
“文化粮仓”沁润心灵
昌衡书院是一个以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游学空间,以尹昌衡家规家训启迪、教育、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由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和尹昌衡研究所提供相关学术支持和师资力量。
近年来,这里举办了天府文化研讨会、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年会等多次学术研讨会,舒大刚教授开展家风教育讲座以及“书香成都·阅行村社”系列主题读书活动,年均开展特色阅读和全民阅读活动30次以上,年均参与群众4000余人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宣讲教育活动40余次,参与党员干部群众25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国学夏令营等青少年传统文化课堂,组织青少年连环画、国学书法、钢琴、少儿语言等艺术培训活动30余次,培训总人次3000余人。
昌衡书院还具有“多重身份”,它不仅是尹昌衡故居的游客接待中心、会议中心,更是四川省彭州史志阅览室、成都市社区阅读空间、成都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彭州市儿童友好研学基地……这个下沉式的“公共文化美空间”,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成为了文创阅读新地标。
未来,昌衡书院将继续与四川大学尹昌衡研究所紧密合作,注重保护人文底蕴并传承彭州文脉,持续推出研究尹昌衡的成果,充分挖掘其中的天府文化、牡丹文化、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通过开展家风教育讲座,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
农家“小书屋”
汇聚乡村振兴“大能量”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加油站”,昌衡书院通过集体经济组织链接四川大学、四川工商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等资源,打造以书院文化为主题的昌衡文创作坊,推出昌衡系列相关文具、书籍、衍生品等生态绿色环保的文创产品200余件,推出“文武粽”“昌衡月”等区域爆款美食产品,引入“媒体引流+优质直播”品牌运营模式,吸纳困难人员、待业妇女等就业50余人,年接待游客7500余人次,年集体经济收益达200余万元,推动了文农旅融合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出“昌衡文化+”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除昌衡書院,为深化农家书屋改革创新,当好乡村振兴“文化粮仓”,彭州精准定位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农家书屋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建设管理、丰富发展模式、提升服务效能,有效盘活现有资源,打造了致和城南邻里书屋、宝山涵舍、云居村等15个特色示范农家书屋,构建了布局更加合理的农家书屋服务体系,充实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书屋“小阵地”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大能量”。
在打造过程中,针对乡镇分布特点,彭州以产业、专业和人口结构为依据,将农家书屋分为城郊区、湔江河谷旅游区、其他区三大类,对政经、文化、科技等6大类书籍进行差异化、特点化供给。目前,彭州的农家书屋藏书约为26万册,2019—2022年根据群众需求补充更新书籍38580册,推动农家书屋发挥实质作用。同时,针对群众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和资源共享,以“人在哪里,书屋就建在哪里”为导向,主动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推动农家书屋融入景区景点,并建立休闲阅读空间。目前,彭州已在小鱼洞鱼凫湿地公园等热门景点设置流动书屋,营造文化旅游深层次阅读空间,有效提高了书屋的利用率。
农家书屋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美好生活的“精神粮仓”,在拉近和群众之间距离的同时,使他们学习到了更多知识、开阔了思想境界、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下一步,彭州将进一步促进多元化发展,推动农家书屋成为美丽乡村的“文化窗口”,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