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中外衣着之美,探寻服装多元属性
——评《中外服装史》
2023-12-21张丽华
作 者:孙 丽 王 欣 李俊蓉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服装是人类文明生活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服装与人类亲密无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与多元的文化;从古至今,不同民族与种族的服装文化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交融。
由孙丽和王欣、李俊蓉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23年5月出版的“十四五”职业教育部委级规划教材《中外服装史》一书,全景式系统地呈现了中西服装文化发展的进程。全书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立足本土,全面记录、介绍服装在中国的发展,始自夏商周,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元、明、清、民国时期,落笔于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前10章内容带领读者徜徉于“礼仪之邦”的服饰文化发展史长廊之中。第2部分走进国际,着眼于服装文化发展丰富多彩的西方国家与地区,涵盖远古、中世纪、近世纪、19世纪及近现代服饰;第11章至第15章以时间为脉络,跟随文明迁移,跨越亚、非、欧,游走于西欧诸国,娓娓道来西方服装从“宽衣”到“窄衣”的演变。第3部分泛海拾贝,讲述25位中外时尚大师的鲜活故事,以其设计态度和智慧启迪读者。该书内容和编排兼顾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详实的代表性案例与多模态手段(如大量图片、视频的使用),向读者立体地呈现了中外服装发展史。
一、服装的文化属性
郭沫若曾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文明拉开了序幕,在《人类的由来》中,达尔文对人类衣服、飞禽羽毛、走兽皮毛一视同仁;在《衣服论》中,弗里克·吉尔提出与禽兽毛皮不同,人的服装可脱可换,是人类文化与审美形态的表征。该书第1章“古代服饰起源”提及的诸多考古发现,如骨针、河姆渡的苎麻织物残片、河南的陶制“纺轮”、吴兴的家蚕丝带等均是东方的证据;古埃及的邱尼卡、鲜提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裙、披肩等则同步诉说着服装文化在西方的起源与发展。
服装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衣冠之于人,除遮身暖体外,还具美化意义。服装从最初就与人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复合存在,构建其精神文明内核。物质文化是服装文化属性的基础,精神文化是其升华。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文化与经济、科技、社会等同频发展,其文化意义愈加突出。服装在展示个体外在形象的同时,反映穿衣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彰显国家文化、民族文化等。
二、服装的历史属性
服装是人类历史浓墨重彩的组成部分,服装是人类智能活动产物,映射人类社会发展。服装的色彩、纹样、款式、风格、材料等伴随社会生产方式演进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社会发展初期,服饰强调国族认同感与意识形态,体现统治阶级的执政思想。第1章的“夏商周服饰概述”与“冕服之制”提到,周朝实行分封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和以各诸侯王自治的地方政府;周朝统治者以冠服制度彰显尊贵与威严,同时维护“礼制”“伦纲”,周朝严格的冕服之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民族融合,在第8章中,清朝建立后,满族统治者“剃发易服”,废除传统汉族服饰,推广满族八旗服饰。第9章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山装的问世。大量史实足以证明周朝、清朝、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中服饰政治属性特征较为明显的3个历史时期。
当社会进入繁荣时期,财富积累促进消费,服装的消费属性得以凸显,反映该时期的审美、生活方式、文化追求等。第4章中的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对外贸易发达,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东西交流频繁,印度、波斯等其他民族风格的服饰传入当时的中国,极大地影响了该时代的审美,唐朝服饰因而更加华丽、大胆。在讲述西方远古服饰时,第11章提到古罗马贵族的服装面料考究,采用轻盈的棉纺织品和鲜艳色彩的桑蚕丝织品,服装豪华、高贵、图案、纹样繁多,集中体现了古罗马文明的富裕与奢华。
社会动荡时期,军事意识往往被强化,对抗意识取代审美意识,彰显服饰的军事属性。在讨论近现代服饰时,第15章特别独立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2个特殊时期。可可·香奈儿在一战前后敏锐地捕捉到正在发生的变化,战争死伤惨重,饱受磨难的法国女性已习惯黑色礼服并发现、欣赏黑色独特的优雅与神秘魅力,同时黑色礼服没有年代感,可部分化解物资紧缺、价格上涨带来的窘迫,因此香奈儿顺势而为,将女性服装男性化,获得巨大成功。时移世易,作为载体,服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政治属性、消费属性、军事属性及历史、时代赋予的其他特征。
三、服装的美学属性
服装是靓丽人间的艺术,美学自然不能缺席。服装美学既属于普通的美学范畴,又遵循服装艺术与审美的特殊规律。服装美学体现文化教育。孔子把服饰作为文明教化的重要议题,将服饰视作人格上的投影,在《礼·劝学》中提到“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该书在第4章介绍唐代男子服饰时,提及隋唐时代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文武百官的规定服饰,文人雅士重新以裹巾为雅,如苏东坡所戴的巾“桶高檐短”,因其给人以端庄肃穆之感,被纷纷效仿,伴有程子巾、山谷巾、高士巾等名目繁多的裹巾。服装美学的艺术实践使美学基础理论更具有实际意义,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立体。第7章的明代女子服饰特别提及明代女装中的“水田衣”,其以各色丝绵面料裁剪成长方形、菱形等形状后拼合缝制,打破了唐代僧侣袈裟工整的拼布形式,不同材质与色彩的面料更是搭配出水田交错般的美感。
服装美学对服装艺术创作的影响极大,可产生强大的创造力与互惠作用。第16章梳理了中外设计师,其中贝尔·德·纪梵希受教于1837年的巴黎世博会,年轻的纪梵希满腔赤诚,最终成长为时尚大师,并形成删繁就简的大气风格,纪梵希与时俱进,推出成衣线,并于后来出售时装部,专注设计。伟大设计师的成长与发展是诸多元素如审美、时代、事件、教育、文化、个性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服装之美包括个性美、流行美、内在美、外在美,体现出服装与人、环境等元素融合的综合美感效果。作为人的“第二层皮肤”,服装将人体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服装的实用属性
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为适应自然环境、应对自身生理现象,人类对服饰产生实际需求。
服饰的实用性也是适用性,是人着装的主要目的之一。服装的功能原则是毋庸置疑的,实用性是其存在的基础。服装的实用功能主要指在不同环境中满足人体生理需要和活动要求,源于人类生存保护之需要。正如该书开篇所述,人类进入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从直立人向智人进化,开始利用大自然,使用树叶、兽皮、羽毛等来蔽体;第11章古埃及服饰提到由于天气炎热,古埃及人通常穿着亚麻质地的轻薄服装。
人是社会动物,人际交往中,服装可用来保持礼节、展示风度、端正仪表、表达敬意、显示身份地位、表明社会角色等,实现其社会礼仪功能。第11章古埃及服饰提到,古埃及人最初穿衣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随着时间推移,服饰逐渐成为区分、显示穿着者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的象征。
现代人要求服装需适合人的身体活动,即舒适感,服装的舒适性要求其方便生活、便利身体活动。第8章清代民众日常服饰中提到的清代马褂又称短褂,多套穿在长袍或长衫外面,因穿着活动方便,清初时流行于侍卫、扈从、营兵之间,后则更广。第15章近现代服饰提到二战后,腈纶等新材料的轻薄保暖、牢固、易于保养等特性应用于服装,既改变了服装的外观、质量,又大量减少了清洁、蒸烫工作。
服装文化始终遵循人本主义精神。伴随科技发展,与服装相关的健康与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该书结尾处提及,中国设计师马可于2006年世界地球日创立“无用”工作室,表达对地球的无限敬重,其服装的选料均百分之百纯天然,以避免对地球造成任何污染;三宅一生的“1325.”系列则采用改良的可回收聚酯织物,将“再生与再造”的理念与技术完美融合。
自文明发轫以来,服装对人类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从最初的蔽体、御寒到彰显身份地位、生活方式,再到呈现民族、国家的风土人情,服装伴随着人类发展,深刻记录着一段段独特的历史风貌。随着时间推移和文化艺术、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的情感与审美观念持续更新升级,服装语言也日益丰富、深化,服装体现时代脉搏,满足审美需要。开卷有益,了解中外服装史,有助于形成对本土历史文化和世界历史文化的立体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