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主创新“冲顶珠穆朗玛”
2023-12-21刘艳
刘艳
本周最重大的科技新闻,可能是华为Mate 60的发布。这款国产手机销售势头火爆,受到全国消费者热烈欢迎,甚至卖到断货;多家相关产业链的个股持续走高。这不仅是华为的輝煌战绩,也是国产智能手机高端化发展多年的一个里程碑。
即使是浸润信通行业多年的媒体人,也讶于Mate 60的横空出世。我们相信华为迟早要回归5G手机的舞台,却没有料到这么早。华为不声不响在“厨房”忙活,最后端出了一桌“大菜”。
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曾说过一句话:“通往山顶的路有很多条,我们选择最难、也是最有价值的那一条。”
如果把信通产业的自主创新比喻为攀登高山,那么研发一款划时代的明星手机,好比冲顶珠穆朗玛,最艰难的攀爬是静悄悄的。人们看到了创新成功后的光鲜,但其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自主创新不仅要依靠技术和人才,更关键的是创新者要承担试错的成本和风险。自主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纵观中国核电、高铁、4G技术的自主创新,莫不如此。国产手机的自主创新艰难历程,再次有力印证了这一点。
智能手机涉及的技术广、难度高,是集当代制造业之大成的复杂产品,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是制造业升级的加速器;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和技术水平,也是带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产业。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渴望实现手机的自主创新。回望二十年前我国的通信技术水平和一路坎坷,今天华为取得的成绩实属难能可贵。
一款手机成功的背后,是新材料、先进制造、自动控制、算力供应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源于诸多基础学科的重大进展。
自主设计、自主完成系统集成、技术指标出众……Mate 60从研制成功到商业成功,离不开华为多年以来坚持自主创新,掌握了手机的研制规律、研制方法和关键技术,得益于众多行业精英十年磨一剑的创新积淀。
虽然Mate 60初鸣惊人,前方依然充满艰难险阻。一两个产品的成功,难以奠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稳定技术能力,增长创新能力,需要不懈坚持。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9-06,有删改)
链接一|华为迎来新一轮反击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延续至今,战线越拉越长,相关的话题热度不减,但同时,国内企业在出海浪潮中想要抢占美国市场的期望也从未退却。
面对美方在技术上的制裁,中企似乎已“轻舟已过万重山”,以近日低调售卖Mate60的华为来说,其出海美国屡被制裁。但华为“见招拆招”,先后上新Mate30系列、5G SOC麒麟9000和Harmony OS鸿蒙操作系统。这次带着新机Mate60迎来了新一轮的反击。
针对新机Mate60,彭博社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拆机,于9月4日发布关于芯片的结果——该新机所使用的新型麒麟9000s芯片,来自中国芯片制造商。此前因为芯片问题被制裁的华为在这次交出新的答卷,但白宫坚持:在没有更多关于芯片特征和构成的确切消息外,不会针对芯片发表任何评论,同时再一次强调了“美国应继续实施‘小院高墙技术限制措施”。
(来源:PayInOne 2023-09-08)
链接二|“精英们”别光忙着拆手机
⊙ 环球时报评论员
尽管一些美国主流媒体和美国政府保持着“矜持”式的缄默,华为最新旗舰手机Mate 60 Pro在美国舆论场引发的震动仍在持续。彭博社委托了专业机构对新机进行拆解,寻找中国技术走到哪一步的蛛丝马迹,也有一些人干脆宣称这一进展对美国来说是“一记耳光”。
华为作为一家企业发布了什么手机,采用了哪些技术,原本与美国没什么关系,也不应该引起这样的关注。拆机本是科技界人士了解新产品的常规动作,更多是个人行为,而美国媒体大张旗鼓地委托机构去拆机,就此大做文章,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试想一下,如果在中国有媒体带着“搜查”的心态去对苹果手机拆机,拿出显微镜去分析它到底搞出了哪些新技术,显然会被认为是怪异之举。而且坦率地说,中国社会整体上是乐见美国产品的技术迭代的,几乎不会有人认为那些技术进步意味着中国的失败,更不会有人觉得被“扇耳光”。
一些美国精英之所以感到吃惊,说到底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目前靠自己造不出来高端芯片,“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玩意”。按照哈佛大学科技政策研究员凯文·克莱曼的说法,美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举措,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起了“外科手术式打击”,竭尽全力破坏中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他还说,有些力度“超出了任何人最疯狂的梦”。然而,就是处于这么疯狂的打压下,在美国认为最有把握也是最关键的领域,突然出现了超出“掌控”的事情。对于华盛顿的一些对华心态极度扭曲的政客而言,这足以让他们“破防”了。
这些年来,在美国极限打压下取得进展的何止华为一家,可以说,在航天、能源等每一个美国试图将中国“踢出局”的领域,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突破,而且为世界带来了更多技术红利,也因此与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可以说,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就像很多中国网友说的,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来源:《环球时报》2023-09-06,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