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乱世的序幕
2023-12-21小明
小明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引得众诸侯对他心生不满,后来周幽王在骊山被杀,西周灭亡;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上位后迁都洛邑,史称平王东迁,正式宣告了东周的开始。东周又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郑庄公的诸侯,他治理下的郑国,在列国中最早崭露头角。
郑伯克段
郑国位于黄河中下游,领土临近东周王室。周平王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国迎来了新的国君——郑庄公。继位不久,郑庄公就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对付自己的弟弟段。
这个难题,还要从郑庄公的出生说起。郑庄公出生的时候不顺利,使他的母亲武姜受到了惊吓;后来武姜生次子段的时候一切平安,没受什么罪。因为这个关系,武姜心里偏爱段,对郑庄公十分厌恶。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武姜依然没有改变态度,她甚至希望段能继承国君之位。可最后,郑国还是按照长幼顺序,由郑庄公继位。
郑庄公继位后,武姜心疼小儿子段,三番五次找到郑庄公,请他把富庶的领地分给弟弟。郑庄公拗不过母亲,最后把一个叫作京的城池分给弟弟。段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不满足居于哥哥之下,一边扩建城池,一边招兵买马,肆无忌惮地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郑国的臣子们看出段怀有不臣之心,都提醒郑庄公不能放任不管,可郑庄公推脱要照顾母亲的感受,不便干涉弟弟的行为。就这样,郑庄公对段的种种小动作一而再再而三地纵容。而另一边的段因为他的行为没有被制止,野心进一步膨胀,他认定哥哥昏庸无台旨,悄悄联络母亲做内应,准备发动叛乱,取代哥哥的国君地位。
当段定好日期,正要行动的时候,郑庄公的大军却出现在京的城外。原来郑庄公表面装作不关心,其实一直暗中监视,关注着弟弟的一举一动。当段真造反了,他便果断出击,将弟弟打了个措手不及,京的百姓也纷纷选择支持郑庄公,段不得不转战其他地区,最后逃出郑国。
黄泉相见
段胆敢造反,离不开母亲武姜的偏袒,郑庄公为此十分生气。他发下毒誓:不到黄泉,决不与母亲再见。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只有自己死后,才肯原諒母亲。
在之后的几年里,武姜渐渐悔悟,由于自己犯下的过错,害得一个儿子流落他乡,一个儿子与自己反目成仇。另一方面,郑庄公虽然埋怨母亲偏心,但心中还是敬爱自己的母亲,看见别人能够孝顺母亲,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也后悔不应该发下那么决绝的誓言。
古人非常迷信,发过的誓不敢轻易违背。这时候一个非常聪明的大臣出了一个主意,命人挖出一条地道,这个地道非常深,可以看到混着黄土的地下水。这正好符合“黄泉”的字面意思,郑庄公和母亲在此相见,就不算违背誓言。通过这个小把戏,郑庄公与母亲相见,冰释前嫌。
平定弟弟段的叛乱,又与母亲武姜和解,这为郑庄公博得孝顺的美名。在郑庄公的带领下,郑国的实力稳步提升,迅速成为诸侯中的强国。
北制之战与北戎之战
由于文献的局限和缺失,有关春秋之前战争的记载、描述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戏剧性,比如黄帝打败蚩尤靠的竟然是神仙和法宝帮助,武王伐纣成功除了一大堆神仙的助力,还有赖于敌人临阵倒戈。但是从春秋时的郑国开始,文献记载的战争出现了灵活的战争策略,展现了不一样的军事面貌。
郑庄公领导的北制之战以及与北戎的两次交战,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北制之战是郑军与燕军之间的一场战争。郑庄公一方面列好主力军队,与燕军正面对峙,一方面派出一支军队迂回包抄,绕到燕军阵地的背后。燕军把注意力都放在正面的郑军主力上,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奇袭部队,结果在郑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大败而归。在现存的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这是最早的一场迂回夹击战。
还有一年,北戎部族南下入侵郑国。面对北戎行动灵活的部队,郑庄公担心郑国的战车难以应对,这时候他的一个将军帮他分析了敌人的特点:北戎军队贪得无厌又缺乏军纪,遇到胜利喜欢争功,遇到危险就慌忙逃命。根据这些特点,他设计了一套伏击的策略。
郑军先在北戎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好多处伏兵。等到与北戎交锋,郑军的先头部队假装败给北戎。北戎军看见郑军败退,争先恐后地追击,结果一步步进入了郑军包围圈。当北戎还陶醉在刚刚的“胜利”时,四周忽然战鼓喧天,埋伏好的郑国士兵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北戎军被突然的变化吓了一跳,纷纷抱头鼠窜,郑庄公又取得一场胜利。
繻葛之战
郑国的国力蒸蒸日上,郑庄公虽然不是天子,却总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处理其他诸侯纷争,这让当时的周天子,也就是周平王对郑庄公越来越不满。
周平王想削弱郑庄公的地位,反被郑庄公将了一军,结果以郑国与天子互相交换人质收场。公子忽被送到周王室当人质,王子狐被送到郑国当人质。在古代战争中,互相交换儿子作为人质,是同盟之间常见的做法,表示相互信任,永不背叛。可是周平王这么做,无异于自降身份,矛盾只是被掩盖,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
后来周平王去世,他的孙子继位成为新的天子,也就是周桓王。这位新天子年轻气盛,毫不客气地公然削弱郑庄公的地位。野心勃勃的郑庄公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没多久便派兵到周王室的直辖领地,割走了一大片成熟的麦子。这下可好,周王室和郑国的矛盾算是摆到了明面上,双方在边境上不断发生小冲突。
等到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周桓王带领支持自己的陈、蔡、卫多国联军,打算好好教训一下不听话的郑国,这便是繻葛之战。
周桓王的联军来势汹汹,根据当时的传统,按照左中右三军布阵。左军的陈国军队和右军的蔡国、卫国联军,分别由两位周王室重臣统帅;实力最强的中军,由周桓王亲自指挥。
郑国那边,也是按照左中右三军布阵。开战前,郑军军营中紧张地讨论如何应对。郑国的一个将军提议:虽然对方人多势众,但是左军的陈国,刚刚发生内乱,士兵肯定士气不高;右军的蔡国和卫国,本来战斗力就不强,所以我们可以先全力进攻左右两翼,等到击溃两边,再让三军合力进攻周王室的中军主力。
同时,还有一位将军根据郑国军队特点,想出一种叫作“鱼丽”的阵法,让战车与步兵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战争打响后,周联军与摆开鱼丽阵的郑军交锋,一切果然像郑军计划的一样:联军的左右两军因为实力较弱,很快就被郑军打垮;联军的中军虽然实力最强,但是强拳难敌四手,面对郑国的三军围攻也难以招架。混乱之中,郑国的一位将军甚至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联军不得不鸣金收兵。
战胜的郑国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派出使者,慰问战败的周桓王。虽然看上去一团和气,但是天子败给了一方诸侯,可谓丢尽颜面。
郑军的箭矢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也射落了周王室的权威。既然周天子不堪一击,天下诸侯又何必总是对周王室唯命是从呢?郑庄公去世后,虽然郑国也跟着迅速衰落,但是诸侯们都希望像郑庄公一样称霸一方,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