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党史故事
2023-12-21王锋
王锋
讲故事
1934年10月,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了,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红军八万多人退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长征。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之后,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的指挥之下,中央红军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通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云南、巧渡金沙等一系列经典战例,终于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接下来,中央红军又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充分发扬革命的斗争精神,通过飞夺泸定桥战斗,渡过了天险大渡河,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的大雪山,穿越了荒无人烟的毛儿盖大草地。最终,中央红军在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長征胜利结束。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创举,毛泽东以饱满的热情谱写了这首《七律·长征》诗篇,他以气贯长虹的气势艺术化地再现了茫茫的万里征途,以饱满的激情赞美了红军的英勇与伟大。
唱歌曲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创作的一部鸿篇巨制,它以党的奋斗发展历史为主线,以音乐和舞蹈紧密结合的形式,艺术性地再现了我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奋斗历程中真实的历史画面。这首《七律·长征》作为其中的第三场《万水千山》中的最后一个节目呈现,展现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最终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事迹,再现了历史,升华了精神,点明了艺术主题。作品以毛泽东的诗歌为文学蓝本,采取男声领唱与混声合唱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铺陈,整首歌曲依照文学构思进行完善,气势磅礴,充分歌颂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也是毛泽东反映历史现实的经典诗作之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作品的首联便道出红军在面临困难时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赞美了红军敢于藐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者把极其乐观豁达的革命精神融入真实的历史场景之中,以夸张和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充分润色和渲染。纵观整首歌曲,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给人以气壮山河之感!
促精神
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同敌人进行了60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翻越30余座高山险峰……我们党领导的红军,以非凡的勇气和大无畏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也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铸就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