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青年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2023-12-21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刘洋
■ 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 刘洋
丝路青年论坛秘书长、丝路国际智库交流中心主任 杨东平
青年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力军、先锋队和主力军,自信、包容、诚实、进取的丝路青年,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青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绽放出一朵朵绚丽之花。同时,数字经济在各国催生了网络协同制造、在线办公、电子商务、数字文娱、互联网营销、网约配送等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丝路青年就业创业的“星辰大海”。数字经济就业创业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科技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适合青年群体广泛参与的显著特征。
丝路青年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多点开花
中国数字科技企业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为丝路青年创新创业搭建新平台。
十年来,中国数字科技企业积极布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中国不少“走出去”的数字科技企业创始人、高管团队、技术团队、市场团队多来自头部企业系、中国名校系、海归系、商帮同乡系等,使得中国数字科技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拓展中,形成了业务合作、相互投资、联合投资、交叉持股等合纵连横的抱团合作机制,促进了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要素资源融合集聚,创业创新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丝路电商成为丝路青年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的主赛道。
近年来,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成为稳外贸、促消费的重要抓手。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 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11 万亿元,五年增长近10 倍,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使一大批丝路青年创业者成长为新型贸易经营者。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达165 个,多个城市正发力打造丝路电商节点城市,企业自行建设、具有独立域名、用于开展电商业务的独立网站超过20 万个,海外仓布局超过2000 个,越来越多的中国创业者在亚马逊、抖音国际版、脸谱网等海外电商、社交平台开店和推广,丝路电商正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新渠道和新亮点。
据公开数据,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从2012年的1700 万人增长到2021 年的6530 万人,增长近3 倍,其中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达200 万人以上。据作者抽样调查,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高管团队中,30-40 岁占比58%,30 岁以下占比31%,二者合计89%;头部电商平台员工平均年龄多未超过35 岁,在电商平台开店的店主的平均年龄只有25 岁。从消费侧看,19 岁-40 岁的青年用户是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主力消费群体,占比高达82.9%。与中国类似,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同样是丝路青年创新创业的主赛道。
目前,丝路电商形成平台型、自营型和直播带货型三种模式。
平台型丝路电商是涵盖商家、用户的第三方交易平台,通过构筑服务买卖双方的中介撮合、线上店铺展示交易系统、智能营销系统、数字支付、跨境物流、网络借贷等生态体系,吸引更多共建国家商家和消费者在平台交易,形成用户流量、商品流通、资金融通等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场景优势、资本优势和生态优势,以及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平台型丝路电商基于全球市场布局,拓展丝路国家市场,输出在领导型市场的成熟经验,在共建国家设立分站或者收购当地知名电商平台,邀请商家入驻和当地用户注册使用,从而将共建国家纳入该平台的全球商品流、资金流和数据流,更好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效益。
自营型丝路电商主要面向目标客户群搭建自有的集中采购、仓储物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运营体系,依靠品牌、品种、品类、品质、价格等某些细分领域比较优势,吸引和聚合特定用户群,从而逐渐做大营收和利润。尽管成长速度和交易规模普遍不及平台型丝路电商,但是自营型丝路电商的生命力和利润率同样很高。自营型丝路电商基于自有产业链供应链利益更大化的需要,会选择一些与之在要素资源匹配的共建国家市场针对性拓展,从而延长其价值链。
直播带货具有全天候、零距离、少接触、体验好、价格优惠、供需精准匹配等优势。丝路直播电商主要在速卖通、抖音国际版、网易考拉、敦煌网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主播主要为共建国家在华留学生、外语和传媒相关专业的中国毕业生。
青年数字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字技术接入和应用的双重“鸿沟”严重制约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目前,不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仍处于数字化转型起步阶段。受资源禀赋、宗教文化、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部分共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数量少、质量差、互联网普及率处于较低水平,数字服务尚未普及,难以在软硬件层面形成有效的互联互通。
另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合作不少领域仍然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多为部分中国头部企业基于全球市场战略考量,对合作国家进行投资和布局,进入该国市场的时间不长。除了少数头部企业、上市公司能够实现较强盈利能力,不少共建国家初创数字科技企业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二是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风险加大。
由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网络空间治理、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的立法程度不一、权责不明,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水平良莠不齐,数据泄露风险较高,给建立数据互通互联带来“信任危机”。加之一些数字经济企业由青年技术专家创办,重视技术创新和商业价值变现,但往往忽视合法合规与商业伦理,不规范经营问题较为突出,甚至出现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三是数字经济领域丝路青年人才支撑不足。
不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三重约束”,尤其是精通数字经济规则、熟悉本地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例如,不少共建国家高校、职业院校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相关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本地电商市场,而有关跨境电商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技能培训则相对较少;麦肯锡一项研究预测,到2030 年,中东地区现有工作的45%可能会实现智能化,而现有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需求;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数字经济人才严重不足,当地青年缺乏基本的网络技能,亟须“数字扫盲”。
四是少数西方国家蓄意破坏抹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少数西方国家霸权思想根深蒂固,以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部分中国数字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加大对中国的数字技术打压和封锁,干扰中国数字科技企业的正常商业行为,遏制“数字丝绸之路”发展,导致“一带一路”和全球数字经济部分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断链脱钩,给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高质量推进青年数字经济合作
一是提升“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硬联通”“软联通”水平,优化丝路青年创新创业环境。
落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数字经济高级别论坛有关成果,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促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协同发展,支持数字创新创业中,惠及更多丝路青年。继续推进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对接,以包容性理念共同制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中小微企业遵循和落实的规则标准,推动共建国家数字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加快建设贯穿六大经济走廊、连接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港口的信息通道,提升共建国家的国际网络连接能力,进一步推动丝路青年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实现对数字基础设施项目的共建共享共用和可持续建设运行,将中国数字红利转化为“一带一路”区域红利。构建“一带一路”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增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风险管理能力,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提升数字治理水平,打造丝路青年广泛参与和受益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二是建设数字经济自贸区,扩大丝路青年就业创业载体平台。
探索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海外产业园区等建设数字经济自贸区,在共建国家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数字经济纳入自由贸易体系,复制中国改革经验,实施规则、规制、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构建监管沙盒、产业沙盒、创新加速器等包容性创新激励机制,实现全球化多赢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要素市场化配置,引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激发丝路青年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三是加快数字经济丝路青年人才培养。
推动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边、多边合作中进一步丰富数字经济合作内容,以培养数字经济的“中国通”和“海外通”为目标,增加相关领域青年人才培养项目。推动中国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数字经济企业等加大与共建国家有关机构合作,共建数字经济相关的学科专业、科研基地、产教融合基地、产学研转化平台,推广共建国家互认的职业技能证书,扩大青年人才培养规模。支持各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创业者来华短期工作、实习。利用华为开发者大会、华为“未来种子”计划、阿里巴巴互联网创业者计划、讯飞开放平台、小米MIUI 生态等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发起运营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培养更多丝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引导其广泛参与到中国企业的数字经济全球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