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商单1967 的选育
2023-12-21卢广远郭书亚孙凤领
卢广远 张 艳 郭书亚 尚 赏 孙凤领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玉米是全世界适应性最广、年产量最高的作物,位居粮食作物之首[1-3],是我国“粮工饲”三位一体的第一大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保障作用[4-6]。玉米不仅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超过320万hm2,总产量超过220 亿kg[7-8]。河南省地处黄淮海中部,黄淮海夏玉米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高温高湿,蒸发量大,无霜期170~220d,降雨量充足,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经常发生春旱夏涝,阴雨寡照、高温等自然现象,而且常有风、雹、盐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发生[9]。近几年,国家级和省级玉米审定品种数量快速增加,大量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涌现,但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并不多[10],缺乏高产、抗病、抗倒伏、耐密植和生育期适中的优良杂交种。
选育适宜河南省玉米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一直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的玉米育种目标,因此,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SQ518为母本、商137为父本杂交选育成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单交种商单1967,并于2022 年7 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220056。
1 商单1967 选育过程
1.1母本SQ518的选育SQ518 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2009 年海南种植先玉335 二环系F0,自交单株10 株,F1在商丘种植300m2,优选株系,后代按6WC 性状选择单株,F2在海南种植,用稳定玉米自交系SQ208(血缘成分:6WC 占80%、PN78599 占7.5%、Mo17 占12.5%)杂交,后代再与SQ208 回交1 次。经过南繁北育大面积种植,多自交多淘汰,连续优选单株,于2015 年夏稳定,同时对株系进行测配。其中编号SQ518 配合力较好。
该自交系生育期98d 左右,株型紧凑,株高180~185cm,穗位高85cm,全株叶片数 18~19 片,穗上叶数 6~7 片,幼苗苗势强,叶深绿色、叶鞘绿色,雄穗分枝数2~3 个,雄穗、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穗长15cm,果穗筒形,穗行数14~16 行,行粒数29~31 粒,千粒重270~280g,出籽率85.6%。
1.2父本商137的选育商137 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优良玉米父本自交系。2009 年用商263(血缘成分:4CV 占90%、旅系占10%)与郑58 改良系(血缘成分:郑58 占50%,4CV 占45%、旅系占5%)杂交,后代按4CV 性状选择单株,F2再与商263 回交1 次,选育方法同母本一样,2014 年稳定,其中编号商137 一般配合力较高,2015 年夏用其作骨干父本与母本群进行测配。
该自交系生育期95d 左右,株型紧凑,株高135~145cm,苗势中,幼苗淡绿色、叶鞘浅紫,雄穗分枝数8~10 个,主枝长15~20cm,雄穗、颖壳浅紫,花药黄色,花丝浅红,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穗长12~14cm,果穗筒形,穗行数14 行,行粒数28~30 粒,千粒重240~250g,出籽率86.3%。
1.3商单1967的选育2015 年夏用商137 测配母本群;2016 年夏种植组合鉴定,与SQ518 特殊配合力突出;2017-2018 年在河南省进行多点鉴定试验,表现优异;2019 年参加河南省中原农科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比较试验(5000 株/667m2),命名为商单1967;2020-2021 年参加河南省中原农科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5000 株/667m2);2021 年同时参加河南省中原农科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生产试验(5000 株/667m2)。2022 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220056。
2 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商单1967 夏播生育期101d,与对照郑单958生育期相当。芽鞘紫色,叶片绿色,第1 叶圆到匙形;主茎叶片数21~22 片,株型紧凑,株高290.9cm,穗位高98.5cm;雄穗分枝少且较长,雄穗颖片浅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6.8cm,穗粗4.9cm,穗行数16.3 行,行粒数32.7 粒,秃尖长0.7cm;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12.4g,出籽率84.8%。平均田间倒折倒伏率1.6%,空秆率0.9%。
2020-2021 年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 年综合接种鉴定结果:高抗镰孢茎腐病,中抗小斑病、镰孢穗腐病,抗弯孢霉叶斑病,感南方锈病、瘤黑粉病。
2020 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容重756g/L,蛋白质含量11.60%,脂肪含量3.80%,淀粉含量73.98%,赖氨酸含量0.36%。2021 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容重732g/L,蛋白质含量9.87%,脂肪含量3.60%,淀粉含量75.46%,赖氨酸含量0.34%。
3 产量表现
3.1比较试验2019 年河南省中原农科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比较试验(5000 株/667m2),每667m2平均产量841.17kg,比对照郑单958(751.99kg)增产11.86%,11 个试点全部增产,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居第1 位;株高和穗位整齐适中,果穗均匀,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抗病性较好,抗穗腐病;生育期与对照郑单958 相当。
3.2区域试验2020 年参加河南省中原农科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5000 株/667m2),11 点汇总,8 点增产,增产点比率为72.73%,每667m2平均产量735.22kg,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8.46%,增产极显著;2021 年续试,11 点汇总,11 点增产,增产点比率为100%,平均产量571.41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63%,增产极显著。
3.3生产试验2021 年参加河南省中原农科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生产试验(5000 株/667m2),11 点汇总,11 点增产,增产点比率为100%,每667m2平均产量561.80kg,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9.90%。
4 栽培技术要点
4.1播期商单1967 株型紧凑,河南省夏播在 6月 15 日播种,“春争日、夏争时”越早播越好。播后及时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
4.2培育壮苗苗齐、苗匀、苗壮是商单1967 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成品种子已经进行了精选和包衣,播前晒种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4.3建立科学群体结构商单1967 适宜群体结构为67500~75000 株/hm2,高水肥地块群体结构大些,中等水肥及以下的地块适当小些。
4.4水肥管理种肥同播,种肥每 667m2施复合肥(N∶P∶K=15∶15∶15)50~60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15~20kg;苗期适时蹲苗,根据降水情况科学灌溉与排涝。
4.5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整地时用5%二嗪磷颗粒剂2.5~3.0kg 与肥料拌匀后撒施防治地下害虫。苗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 倍液,或甲维虫螨腈30mL/667m2兑水30~40kg 喷雾或15%茚虫威2000 倍液防治虫害。大喇叭口期采用飞防,喷施 10% 阿维菌素 +45% 联肼·乙螨唑悬浮剂防治红蜘蛛,用 10% 的甲维·茚虫威或康宽防治玉米螟。玉米抽雄散粉后采用飞机喷药,主要药品一是杀菌剂:90%多菌灵500 倍或80%的代森锰锌600 倍液等;二是杀虫剂:选用1.1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00 倍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0 倍(有效成分20 亿PIB/mL),其他农药也可以选用,如:氟氯氰菊酯等,蚜虫发生严重时考虑加入杀虫剂10%吡虫啉1000~1500 倍;三是叶面肥:46%尿素浓度1.0%~2.0%、98%磷酸二氢钾浓度0.5%~1.0%、农用硫酸锌浓度0.2%~0.4%、硼砂0.2%~0.4%。减轻病虫害,防止早衰。
4.6适时收获9 月下旬籽粒基部胚乳线消失、糊粉层出现后5~10d 即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