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叙事式识谱,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2023-12-20王莉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实效性教学

王莉

【摘   要】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谱是发展学生音乐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的重要手段。叙事式识谱指的是根据音乐特点(节奏、节拍、乐句、旋律、速度、力度、曲式、和声等),将识谱教学的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完整事件。在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火车开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经历“叙事式拟声、叙事式听辨感知、叙事式旋律认唱、叙事式旋律创编”等过程,让学生学会识谱、唱谱、编谱。

【关键词】小学音乐;叙事式识谱;教学;实效性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在独唱与合作演唱实践中,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结合演唱认识音名、唱名、音符和常见音乐记号,了解常用音乐术语及其作用,识读简单乐谱……能正确识读或拍击简单节奏谱(含多声部节奏),跟随音乐模唱或用唱名视唱简单旋律。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谱是发展学生音乐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的识谱教学中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技术,导致识谱教学生硬刻板;部分教师完全忽视识谱教学,导致音乐教学目标难以落实。这两类极端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对识谱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以此培养学生识谱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谱的能力。叙事式识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指的是根据音乐特点(节奏、节拍、乐句、旋律、速度、力度、曲式、和声等),将识谱教学的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完整事件。这样,识谱的过程就是事件发展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亲身经历整个事件,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不同事件各具特色,学生一边想象不同的画面,一边将自己融入不同的情境,获得多样的学习体验。由此,识谱变得趣味十足。以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火车开啦》一课为例,教师创设了火车开动的情境,将识谱教学的过程渗透其中,使识谱活动形象化、具体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叙事式拟声,训练恒拍的稳定感和节奏感

拟声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使用律动拟声和节奏拟声两种方式,用熟悉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恒拍的稳定感和节奏感。

(一)律动拟声,让学生多感官参与

一年级是识谱教学的起始阶段,培养稳定的节拍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内心建立起恒拍感,学生才会对节奏、旋律有更深的认识。

师:今天,让我们跟着老师的鼓声,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

生随鼓声走进教室。

师:你们能边走边模仿鼓声吗?

生边走边念。

师:鼓声消失后,你们还能继续边走边念吗?

生继续边走边念。

师:小朋友们还可以加上打鼓的动作哦。

生边走边念边演示打鼓的动作。

学生先随着教师的鼓声走进教室,让自己的脚步与鼓声完全重合。当学生的速度基本稳定后,教师适时结束鼓声,让学生自己模拟鼓声并根据节奏迈出脚步,最后加入打鼓的动作。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打鼓时用手臂带动上半身,使动作幅度加大,增强身体的韵律感。

(二)节奏拟声,让学生多声部体验

识谱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地认唱音的长短,即节奏。叙事式节奏拟声训练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多声部体验,逐渐掌握节奏。

教师用课件播放老式火车开动的视频。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火车的声音。

师:没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蒸汽火车。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坐一坐这种老式火车。

师:小朋友们听到了哪几种声音?

生:kɑchɑ kɑchɑ kɑchɑ kɑchɑ。

师:这是火车跑动时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模仿这种欢快的、短促的声音。

学生加上动作模拟声音。

师:火车朝我们开来啦!

学生做渐强练习。

师:火车开走了。

学生做减弱练习。

师:火车开动前,要先鸣笛,谁会模仿响亮的鸣笛声呢?

学生模仿鸣笛声“wu- wu-”。

师:汽笛一响,轮子就开始滚动啦,发出了“honglong honglong”的声音。

学生尝试曲臂握拳,上下画圈,边摆动手臂边模拟声音。

师:小朋友们,火车站真热闹啊。让我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加上动作模拟三种声音。

学生模拟三种声音,合成三个声部。

当学生的节拍感得到训练后,教师立刻切入“火车”这一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设计,让学生模仿三种声音,掌握三种节奏,并把三种声音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效果。学生通过模拟火车声音,联想整个火车站的情境。因此,这些声音是具有画面感的,也是动感的。

二、叙事式听辨感知,建立音准概念和旋律感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在实践中,要注意分散教学,逐个突破学习难点,带领学生及时巩固,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一)小节听辨,识读音符

低段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挑战新任务。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让他们逐小节地听辨和认唱旋律。

师:小朋友们,我们到了火车站就能上车了吗?

生:得先买票。

师:是啊,我們得凭票入座。你们看,屏幕上的每个小朋友都拿好了火车票,那么他们该坐在哪节车厢呢?请你们听辨车厢上的音乐(课件呈现动画并播放音频),帮助他们找到相应的座位。

学生逐节听辨,教师拖动课件上的火车票。

教师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先听第四小节,听出“1 —”后再听第一小节“1131”,然后跳到“5565”,再下行到“432”(如图1)。学生每听一小节,便跟着音乐慢速跟唱一遍,巩固音符唱名。唱完四小节后,学生按顺序连起来唱,将四节车厢连成一列火车。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段旋律的欢快愉悦。

听辨认唱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以火车票和车厢等具体的事物展现乐谱,使识谱过程更具体、形象。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找“火车票”的游戏中识读乐谱,听辨旋律。教师是事件的推动者,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

(二)乐句对比,感知旋律

对比乐句能让学生发现不同,从而深入地了解旋律。

师:你们看,这里还有一列火车。边听边仔细观察,第二列火车和第一列火车是否相同?

教师弹琴,学生听音乐。

生:两列火车是不同的。

师:哪里不同呢?

生:第一节车厢。

师:第一节车厢完全不同吗?

生:有两个音不同。

师:原来就两个音不同。请你们再仔细听一听,哪列火车行驶在下坡路上,得开得更小心一些?

生(边观察乐谱边听琴声):第二列火车的音从高到低,仿佛是在下坡路上。

师:没错,我们把音从高到低进行的状态叫作“下行”。第二列火车的第一小节让人感觉是在下坡路上。你们能把最高的音唱好吗?

学生先加入柯尔文手势唱高音“do”,再依次慢速唱出四个音,之后再连起来完整唱第二列火车呈现的乐谱。最后对两列火车呈现的乐谱进行对比演唱(如图2),感知不同旋律的特点。

乐谱由相对简单和相对较难的乐句构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接唱较为简单的乐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然后提炼较难的乐句,让学生通过比较区分二者的异同。最后用不同手势形象地表现旋律的不同走向,降低学生的学习困难。这样,学生既学会了乐谱,又理解了旋律的走向和特点,还了解了旋律塑造的音乐形象。

三、叙事式旋律认唱,激发歌唱情绪和表现力

乐谱是旋律的具体表现,每一种旋律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流露和个人智慧的展现。其中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因此,教学目标不能停留在“唱对了”或“会唱了”的层面,还应指向演唱教学的审美功能。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学生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想象的世界,用叙述事件的方式体会音乐的内涵。

(一)对比旋律,体验情绪

创作音乐的手法包括重复、变化、发展等,对比是最好的区分旋律的方法。教师要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叙事方式进行引导,让学习事半功倍。

师:两列火车坐不下我们班所有的小朋友。于是,老师安排了更多的火车。请你们听一听,老师共安排了几列火车。

学生完整听《火车开啦》。

生:共有四列火车(如图3)。

师:有旋律相同的火车吗?

生:一、二两列火车是相同的。

师:没错。一、二两列火车是相同的,一、二列和第四列是相似的。请你们再听一听,思考哪一列火车跑得更自豪。你们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第三列火车跑得更自豪,因为它的音高一些。

师:说得真好!第三列火车不仅音高一些,节奏也宽松一些:titi tɑ  tɑ ɑ。其余三列都是:titi titi titi titi,很紧密。你们能边画边唱这列火车行驶的路线吗?

学生边唱边画。

师:你们画的路线有上坡和下坡,分别对应旋律的上行和下行。你们能轻轻地唱一唱上坡和下坡的旋律吗?

学生跟琴唱第三句。

用数火车的方式听辨火车列数的目的是让学生分割乐句,感受欢快与自豪两种情绪,体验不同节奏、音高带来的不同情绪。画火车行驶路线其实就是画旋律线。用这样的方式感知和学习旋律符合低段学生的特点。

(二)变化速度,掌握技巧

识谱教学不仅是技术训练,还是艺术欣赏。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唱乐谱,逐渐掌握技巧,变得熟练。

师:小朋友们,四列小火车准备出发了,先用比较慢的速度行进。

学生跟琴慢速唱整首乐谱(第一遍)。

师:速度提升,还能开稳吗?

学生跟琴加速唱整首乐谱(第二遍)。

师:接下来挑战更快的速度,有信心吗?

学生跟琴快速唱整首乐谱(第三遍)。

用不同速度演唱能让乐谱变得形象化、直观化、拟人化、富有意境和美感,消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四、叙事式旋律创编,培养音乐理解力与和声感

创造力是音乐素养的表现之一。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和经验积累后,音乐创造就不再困难。

(一)运用经验,创编旋律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经验创编旋律,让音乐创造成为现实。当学生会唱歌曲后,教师可让学生看图编创自己喜欢的小火车,并向同学们介绍,具体如下。

生1(分享“1122|3322| 1- ||”): 我创造了既上坡又下坡的小火车。

生2(分享“1-  |1-  |1-  |1- ||”):我创造的是平稳行驶的小火车。

生3(分享“1313|1311 | 1- ||”):我创造的是快乐的小火车。

不难看出,学生不仅认识了音符,还能区分音的高低,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二)运用乐谱,编配和声

在编创乐谱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推进课堂,带领学生编配和声。

师:小朋友们,你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小火车,我们一起把小火车开起来!

一生唱自己创编的乐谱,教师加入《火车开啦》的旋律,进行合唱。其他学生依次参与(如图4)。

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编,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巧妙地用叙事的方式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一个个环节成了一个个事件,每个事件联系紧密。学生参与主动,获得了难忘的体验。整个过程从易到难、由浅至深、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实践证明,叙事式识谱教学能提升学生的音准能力、对音高的敏感度和对音符的熟悉程度。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还具有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音乐素养得到了初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漪.音乐教学新視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建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实效性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