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赴滇,无悔支边
2023-12-20张璐瑶高荣嫒艺
张璐瑶 高荣嫒艺
访谈张璐瑶 高荣嫒艺
整理高荣嫒艺 张璐瑶
一、我的家庭与教育经历
1. 重视教育的家庭氛围
1966年,我出生于重庆永川,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父亲是重庆江北县(今渝北区)人,读书读得很好,一直在机关工作。母亲是重庆江津人,她不愿匆匆嫁人,通过读书走出农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见过父母上学时的优秀证书,因为他们,我觉得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能够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
2. 我的教育经历(1972—1990年)
(1)基础教育阶段
1972年,我开始上学,在胜利小学读书。1977年,我升入永川东方红小学的戴帽中学(后改名十一中)读初中。初一时的班主任叫吴修让,他鼓励学生,也很包容学生。在他的影响之下,我的性格开始变得开朗,胆子变大,自信心更强。
也是初一那年,高考恢复了。我们很兴奋,想着赶紧长大,长大后就可以参加高考,可以上大学了。上大学是一代人的梦想,也是整个国家所有人的梦想。
1980年,我考入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永川中学,还进了尖子班。老师们都很优秀,数学老师要求每做一道题必须找出几种解法,地理老师讲四姑娘山、峨眉山、贡嘎山、九寨沟……滔滔不绝,令人向往。1983年我参加高考,以永川文科最高分519分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
(2)我的大学生活
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厚。进校以后,我读了大量人文类书籍,在阅读过程中个人思维方式逐渐形成。王策三、黄济、厉以贤、王炳照、赵敏成等老师都给我们上过课,师生关系很好。那时上课没有教材,也没有录音机,我们都是自己动手记笔记,老师上课每一句话都不重复,所以我们记笔记的水平特别高。
大三上学期,我们开始上朴永馨老师的特殊教育学选修课。朴老师经常带我们去北太平庄后面的一所聋校参观,我们还去过盲校、工读学校、前门的培智班、清河福利院。看到残疾儿童的样貌以及老师教学的艰辛,我觉得做特殊教育真是不容易。
大学时艺术活动特别丰富。中央歌剧院的指挥郑小瑛带着歌手和乐队,到学校里讲《卡门》序曲。到了周末,我们还会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启功、张维迎、杨炼、顾城等名人作过讲座。同学们还经常一起春游、秋游。夏天的晚上,大家就在天文楼后面的草地上围坐成一圈,弹琴唱歌。
1985年年底,我和我先生马林认识了。他在历史系,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会唱歌、会写诗,知识面广,思想也比较深刻。他对我很好,一直把我放在第一位。1987年,他本科毕业,回到了家乡云南,在昆明师专历史系工作,我留在北京读硕士。硕士三年,我一直都在思考:去云南还是不去云南?最终还是决定去云南,但我做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准备:我不是为了谁而去昆明的,无论如何都要选择一个城市生活,或者北京,或者重庆,或者昆明……只不过,昆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为自己做选择,不要觉得是因为谁而去,后面的路才好走一些。
1989年,我们领了结婚证。毕业前,我向学校申请去昆明。许多老师觉得很遗憾,但我的导师沈适涵老师说:“李里啊,你记住,你走到哪都记住,不要给母校丢脸。”我说:“好,我保证不给母校丢脸!”
二、我的支边经历(1990年至今)
1. 进入教育学科教研室(1990—1999年)
(1)开展调研,了解基层教育情况
1990年我到了昆明师专,一进校就被分到教育学科教研室。教研室一共有10名教师,主要负责心理学、教育学和班主任工作技能课三门必修课的教学工作,教研科研风气很好,工作氛围也好。
同年,我参与了一项大型调查—昆明师专“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和“未来五年的教师需求调查”。我们去昆明所有初中学校和一线校长交流,了解教师的自然减员①情况、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调查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什么学科的教师。基于我们的调研报告,校长提出,昆明师专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农初师”—培养农村的初中教师。
(2)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991年7月,我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刚开始我一学期只上一门课,教育学或心理学。1996年起,学校开始重视心理学,要求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相关辅修课程。于是,授课量就比较大了,最多的时候我要上四门课,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还有中小学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我在上课、备课方面花的功夫比较多。我会提前到图书馆借阅资料,自己买书看,手写教案,听别的教师上课,还会主动跟着学生去中学听课,了解一线教学情况。我逐渐对好的课堂有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一,教学应该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论学习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教学实践则要回归理论基础。第二,需要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历史背景结合起来。第三,好的课堂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心胸,把做学生、做人、做事结合起来。
2. 参与云南省教师培训项目(1999—2011年)
1999年开始,我利用假期,参与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培训等教师培训任务。我见证了许多变化。首先,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和培训阶段的深入,省里会不断调整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如新课程改革开始了,就大规模地做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强调师德,就增加提高师德的培训内容。其次,教师培训的理念也在逐渐提升,从国家政策的介绍和推广,慢慢地到教师素质的拓展、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再到教師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学习观念上的变化,慢慢地他们能够接受新课改的理念,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参与培训的学习热情也日益提高。这对云南的教育有促进和提高作用。
3. 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2012年至今)
(1)建立并发展特殊教育专业(2012年至今)
云南省原本是没有特殊教育的。2011年,为了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学校领导决定开设特殊教育专业。2012年,我开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特殊教育专业终于建成,由我担任负责人。
经过反复咨询和论证,我们把特殊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身心素质,具备扎实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与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在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相关机构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特殊教育类课程由理论课程和康复类课程构成,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足鼎立”结构—底边是教师基本功,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需要具备教师的基本功,能够实施个别化教学,对应特殊教育理论课程;左右两边是言语康复和动作康复,对应康复类课程。此外,还开设了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师素养。
为了建立师资队伍,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重组,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再培养;二是引进,引进特殊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博士或硕士,同时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三是外聘,聘请优秀的一线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本专业技能方面的兼职教师;四是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高校同行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国内著名特教专家作为特聘教授,或邀请其来校开展讲座和教学。
除了要让本科生学习基础知识,还要让他们树立从事特殊教育的信念。第一年,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参观,请教师和校长作主题讲座。第二年见习,目的是了解特殊教育及特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课堂观摩。第三年为体验性实习,持续一学期,一周去一次或者两周去一次。学生分成四组—言语康复组、动作康复组、情绪组(心理疏导组)和孤独症组进入班级,模拟教学及康复活动。第四年是毕业实习,为期一学期,学生需完成“三个一”,即教学(不少于10节课)、班主任工作和一个学生的个训(含评估与个训方案)。经过这样的培养,我们的毕业生因工作认真踏实、热爱特殊教育而受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欢迎,许多学生成为骨干。
2013年,特殊教育专业获得学校设备费支持,2014年又获得了云南省教育厅和中央财政的支持。有了经费,我就带着队伍前往全国各高校进行沟通、交流、参观,了解特殊教育设施建设的情况,学习设备类型、技术参数等。
特殊教育专业对特殊儿童的分类很细致,很难按照障碍类型分别建设实验室,于是我将思路转化到特殊儿童的共性问题上:无论是哪种障别的孩子都可能会有语言问题、动作问题、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搭建起由言语康复评估与训练、动作康复与训练、心理康复与训练和教师教学技能四个板块共同组成的综合实验平台,每个板块都包括多个实验室。这样的综合实验平台既能包含各种障别,又能把学前教育和心理实验室资源整合起来,同时未来可在此基础上扩展更多板块,也可以在现有架构内下设更有针对性的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的特殊教育实验室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校做康复治疗。我们会给孩子建档评估,由言语康复和动作康复专业的教师带着学生,分组陪伴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游戏和教学活动。这个公益活动已经开展了六七年,我们的特殊教育专业因此在社会上很有名气,口碑很好。
(2)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015年)
2015年3月,云南省打算建设一个集管理、服务、科研支持、教研支持等职能于一体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面向高校招标。因为当时我们的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且提出的设想比较丰富,能够充分考虑到政府、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使用需求,所以成功争取到了机会,设立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我们学校的是省级资源中心,下设培智、孤独症、职业、聋盲、学前和融合教育六个分中心。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150多个资源中心,每个市(州)、每个县的资源中心的建设都在有序推进中。
(3)推动融合教育发展(2016—2019年)
2015年,我受救助儿童会云南办事处的邀请,作为顾问专家参与项目推进,前往开展随班就读的学校,深入班级和课堂,观察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学。救助儿童会十分信任我,把云南的政策推进调研项目交给我做。这个项目在云南开展了两期,第一期从2016年到2018年,在巍山和景东;第二期从2017年到2019年,在五华区。
项目期间,我每年向教育局、民政局、残联和卫计局就项目调研情况和政策推进情况进行一次汇报,督促部门间加强合作,做到信息共享。项目还包括教师培训工作。2017年,我帮助五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团队开展针对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培训,也称为“种子培训”,目的是建设一支能开展融合教育的一线教师培训者队伍。经过三年的系统培训,我们在第一批种子教师中筛选优秀教师,由他们继续为五华区和昭通等五六个县区的普通小学教师开展培训,为云南培养一支能开展融合教育的种子教师团队。
三、回看支边生涯
概括我的支边经历,我觉得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选一个人,就接受一座城。”我选择了我的爱情,离开了家乡重庆和承载青春岁月的北京,来到昆明。我见证了昆明的变化,认同感也越来越强,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值得的。
第二句话是:“不给母校丢脸。”这个信念一直鼓励着我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既然到了这里,我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尽力,不能给母校丢脸。
第三句话就是:“本着良心工作,愿意为特殊人群奉献。” “做特殊教育的老师要有慈悲之心。”这是朴永馨老师1986年在特殊教育课上曾经对我们说的一句话。特殊教育在许多地方还未被纳入主流教育,但特殊儿童的数量并不少,孩子们等不得,这项工作需要有人去推动。我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从事特殊教育,我觉得为这样的人群做多少工作都是值得的,我愿意为他们多奉献一点。
访谈后记
与男性偏向宏大叙事、以名利和荣誉为主线的叙述方式不同,女性的叙述,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色彩和气息。李里老师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她的叙述不停留于粗略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基本事件,而是充满了温暖清晰的细节—有穿着未干的衣服跑去上学、用读书抵抗嫁人命运的母亲;有对学生无限包容,在家访时明确地表达喜爱和认可的初中班主任;有爱人写的信、唱的歌、在看电影时望过来的带笑的眼神;有春游时和同学们在郊外看过的一夜晚星;有读书期间各位恩师的句句教诲;有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里摇摇欲坠的教室、土的操场、学生自己做饭用的小小的灶……正是这些生动具体的细微之处,带领着我们跨越经年,轻而易举地抵达老师记忆中从未蒙尘的闪光岁月,让我们一度潸然泪下,一时又笑作一团。
从李里老师身上,我们能感受到爱的魅力。她爱自己的爱人,在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爱情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她爱教育事业,在校内,她认真钻研教学科研,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综合实验平台,投身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事业;在校外,她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促进政府间多部门合作,开展种子教师培训,为云南省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对特殊儿童与特教事业的情怀与责任感,让她敢于从零开始,一路耕耘,直至今日硕果累累,桃李满蹊。
在李里老师身上,我们能看到女性力量的传递。至今难忘,李里老师提起母亲时柔软而自豪的神情。不愿初中毕业就嫁人而拼命抗争的母亲,勤奋学习、依靠读书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母亲,是她一生的榜样。因为母亲的成长经历,她觉得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母亲的养育方式,她事事独立自主,不依靠任何人,在工作中努力进取。在李里老师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女性力量,这种力量,由她的母亲传递给她,又由她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尤其振奋,深受鼓舞。
感谢李里老师,这段访谈经历对我们而言十分珍贵,而访谈过程又十分幸福。感谢导师胡艳教授,让我们有机会向一位优秀的支边教师、一位闪光的女性前辈学习,也感谢导师在访谈和整理过程中给予耐心点拨和指导。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胡玉敏
李里
1966年出生,漢族,重庆永川人。198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昆明师范专科学校(现昆明学院,以下简称“昆明师专”)工作至今。曾任昆明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云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云南省心理学会理事,云南省残联兼职副理事长。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昆明学院教学名师称号,主编教材《班主任工作技能》获2014年云南省精品教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