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行动者
2023-12-20彭泳斌张楠
彭泳斌?张楠
【摘 要】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为扎实持续推进“新课改”提供了行动纲领。教师作为关键行动者要将政策育人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深化行动也从课程实施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评价素养、数字素养诸方面向教师提出要求。为此,学校、教研员、教师应通过培训、教研等路径提升教师应对深化行动的能力素养,为其专业发展赋能。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 深化行动 教师行动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既是一个探索实践了多年的“老话题”,又是一个亟须形成共识并全面深化的“新课题”。2023年5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安排“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从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牵引、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五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五年(2023—2027年)要持续推进的14项举措。从重要性看,深化行动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从复杂性看,深化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国家政策层面的规划引领,地方、学校层面的实践探索,还要有广大教师的创造生成,是行政推动、教师行动、专业带动“三位一体”的重大行动。为此,分析深化行动的实施背景及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对于为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培养新型教师至关重要。
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何需要深化行动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是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化,为了理解在已有改革基础上开展深化行动的原因,本文从政策体系、实践情况、战略目标三个层面对改革进行总结。
1. 现有政策体系缺乏逐级落地的行动指南
2001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启动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探索和发展。国家针对“新课改”出台了诸多政策,例如,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0年《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心工作,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从义务教育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多轮研制和修订,等等。这些政策从课程结构、内容与管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顶层制度设计,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入了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
然而,由于政策理论构想高于实践构想,缺乏具体明晰的行动策略,课程教学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各地在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时难以把握方向,抽象的育人理念在学校行动中难以得到落实[1]47,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等官方文件与操作形态的课程及教学分离的情况普遍存在[2]50。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既要有国家的顶层设计,还要有地方、学校的层级化落实方案,以循证化的教育教学决策和实践激发各地各校的改革活力。
2. 统一规范管理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缺乏活力
回顾改革实践,“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传统样态,在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变革上也涌现了不少典型。但总体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和“浅水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与改革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首先,课程体系构建参差不齐。我国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等规范体系[3],但各地各校发展不均衡、课改推进不平衡导致实施统一规范、保证教学质量存在难度,地方和校本课程也存在定位不明、缺乏管理等问题,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课程实施自主权有待进一步下放。其次,教学改革不够彻底。制定课程改革规划、编制新的课程标准、编写新的教材只是改革的前提基础,教学实践才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攻坚战[2]49,但不少地区和学校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育人方式落后、改革统筹指导力度不够等情况,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和知识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分数至上”单一评价方式等顽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仍然缺乏。最后,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能否将课程教学改革由宏大的政策理念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并推动改革深化,取决于教师是否支持、认同并内化新理念和予以创造性操作践行。但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跟随国家课改政策走,在具体教育教学情境中站在本校和自身角度探索落实课改的主动性较为欠缺;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使得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素养得不到发展;培训仅仅是向教师传播新理念、知识和方法,没有改变深层次的内隐的教学习性[1]48;教研服务课改的氛围不浓,不少学校的教研组“穿旧鞋、走新路”,试图在维护原有教学模式下学习先进理念[4]。
3. 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宏大目标作出了全面而系统的部署,其中重点任务包括发展素质教育,开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等等[5]。從关系来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首先,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基础教育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也是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话题,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正是需要据此确立主攻方向;最后,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因此,面对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新的形势、变化和挑战,有必要将科学教育、教育评价、教研体系、培训体系、教育数字化等相关任务要求融入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中,以此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教师实施课程和教学的能力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教育系统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优势。
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对教师提出怎样的新要求
根据《行动方案》中提出的指导思想、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具有两层内涵。首先是聚焦在“深化”,深刻阐释以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痛点难点的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方向明晰且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其次是凸显了“行动”,而不是开启另一项改革,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持续推进已有改革精神、理念及方案落地的保障性行动,也是提升地方、学校及教师改革意愿及能力的现实行动。行动要有行动者,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教研员,以及学校的校长、教师都是深化行动的行动者,各负其责形成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的合力,但说到底教师才是推进课改、实施《行动方案》的关键要素和主体力量[6]。课改与教师相互需要,一方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质上不仅指教育教学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还意味着要让教师满意。多年来的课改不仅强调对学生的“育人”主旨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地方和学校也一直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其赋权增能。另一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课改实践的积极投身[7]、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全面提高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成为有办法、有智慧、会研究的行动者。《行动方案》对教师也尤为关注,从课程方案落地、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评价牵引、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等多个维度对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对应的能力和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课程实施能力,处理好三级课程间的关系
课程实施能力,是教师解读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教材进行教学化处理,从而将课程理念、文本转化为课程实践的能力,是在课程场域中教师能力的核心,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8]。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从文件形态到操作形态、从国家到学校的每一层转化都伴随着创新,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实施能力。《行动方案》指出要努力将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地方的、学校的课程实施规划,充分赋予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自主权,把育人“蓝图”细化为“施工图”。为此,教师首先需要深刻理解、认同不断更新修订的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新制定的区域课程实施规划、办法和指导意见,以及本校新制定的课程实施规划,内化其中的课改理念、育人逻辑、总体要求和关键问题,尽可能参与本校规划的制定,成为课程的执行者。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资源优势,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点,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高标准建设校本课程,从而将抽象的课程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规划及课堂行动,成为课程的建设者。
2. 提升教学创新能力,自下而上解决教学改革重难点问题
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利用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能力,它要求教师批判性思考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寻求突破路径、革新教学资源、勇于挑战教学现状[9]。首先,“新课改”以颁布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其中的教学建议较为笼统,缺乏教学指南,给教学实践造成了障碍和困难[10]。《行动方案》指出,目前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仍待攻坚,应以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方式来深化教学方式变革。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持有更高的批判、反思的科研精神,对上述重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并形成创新性认识,积极参与各级精品课的建构和遴选、优课展示交流活动,努力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优秀教学成果,为教学方式变革作出更多实质性贡献。其次,除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的变革,学生的重要作用在课改政策实施过程中被普遍忽视,制约着教师将课改理念向教学行动的有效转化。《行动方案》指出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克服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教知识学知识等现象。为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观念由学生被动“上课”转变为主动“求学”,探索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形态,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把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3. 提升评价素养,聚焦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评价素养,是教师依据促进学习的评价理念开展学生评价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伦理品格[11],其发展受学业评价政策的影响[12]。《行动方案》指出要提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改进和完善学生评价。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评价中坚持“新课改”一直强调的核心素养立意,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克服“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突出问题;作为学生评价最重要的实施者和利益相关者,教师需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及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学业评价政策中关于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的相关要求,对标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研制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达到的程度要求;除了掌握传统的考试命题等终结性评价方法和技能外,还要注重提高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综合素质评价等过程性、实践性、发展性评价的能力水平。
4. 强化数字素养,围绕教育教学情境常态化应用数字技术
数字素养,是教师批判性地使用数字化设备、技术、软件重组学习环境,加工和创造数字资源,将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课堂教学成效,进行知识创新的综合能力[13]。教育部《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制定的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包括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5个方面。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战略部署,随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将“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作为2023年工作要点,可见教师是教育数字化戰略落地的核心与关键,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4],在变革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动方案》指出要推进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主动使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资源的意识;掌握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智能阅卷系统、题库系统、测评系统、多媒体等数字化设备、软件、平台的知识与技能;并应用这些数字化工具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业评价,如生成教学辅助材料、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个性化指导、批改作业和反馈,从而帮助教师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准开展教学评价。
三、如何让教师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推动者
在《行动方案》强有力的指导下,深化行动的“最后一公里”在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新课程新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新方案,从课程实施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评价素养、数字素养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挑战并推动其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将构成新课程新教学实施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既是受益者也是被赋予较高期望的行动者[15],学校、教研員、教师等相关主体应从如下方面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1. 贴近改革第一线开展教师培训
2001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积极配合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几点意见》,200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起实施的“国培计划”也围绕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可见,加强和改进培训工作作为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环节,是让教师积极配合和推动深化行动的重要途径。
第一,各校要组建包括学科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在内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培训者队伍,灵活运用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等培训方式,如组织教师走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示范校,将培训变为一线教师的现场实践,在真实教学情境中提升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和实施能力;又如,在开设少数精品课样例的基础上分阶段、滚动式开展培训,以部分优秀教师带动引导其他教师。
第二,教师培训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问需于师。各校要在立体式开展持续性、动态性的教师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参训教师在新课程新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点和疑难点,结合有关案例,设置科学教育、评价素养、数字素养等方面的专项培训。
第三,各校要加强与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机构、教研科研部门等专业研究人员和教师培训者的合作,深入一线对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新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学什么、如何做、遇到怎样的困惑难题等开展深入专业的调查研究,平等对话、相互研讨,寻求理论和实践的互惠,共同解决课程教学改革新问题。
2. 强化教研对教师的专业引领
如何发挥教研对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支撑作用,是当前摆在各地各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第一,各校要围绕深化行动开展系列教师研修活动,由教研员以学习沙龙、讲座等形式指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动态走向、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如深入解读国家层面发布的课程方案,以及区域和学校层面制定的课程实施规划,深刻理解从国家课程方案到区域、学校课程规划的三级转化。
第二,各校要基于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目标确定教研内容,将教研重心落到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上,由教研组或备课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各学科课程标准及其实施建议,重点学习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要求,引导教师将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等任务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学的胜任力、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三,各校要创新教研方式,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及其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线上教学名师工作室、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联合教研这一深度教研范式,如依托课程教学改革成立教研基地,加强对区域和学校课程的系统规划与设计;提倡跨学段联合教研,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进阶,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更好地衔接;提倡跨学科联合教研,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和主题教学活动;鼓励优秀教师到教研机构轮换交流任职。
3. 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设立实验区、实验校后,课程教学改革的攻坚克难任务和实验工作都将由教师来完成,为此,必须发挥教师作为深化行动中最具能动性的行动者的主体作用。
第一,各校要组织教研组特别是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在有效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实际、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积极参与本校课程实施规划“一校一策”的制定,从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延展课程、跨学科主题课程等多个方面进行课程规划,进一步制定各学科的课程实施纲要。
第二,各校要围绕学校特色优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技术赋能等内容明确精品课的内涵及主题,通过开展征集申报、听课评课、交流示范等方式,持续面向教师遴选精品课、优秀课程案例、优秀教学成果并向校内外推广应用,真正把体现规律的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形成典范,形成良好的课程教学改革文化。
第三,教师要以研究的视角将“课改”变成“改课”,围绕新课程新教学实施中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作业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价工具的开发与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加大反思和研究力度,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以此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项贤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基于我国70年中小学课程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0):41-51.
[2] 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6):49-53.
[3] 崔允漷,雷浩.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70年历程——从规范为先的教学体系到育人为本的课程制度[J].人民教育,2019(22):50-52.
[4] 徐贵亮,朱成东,王伟.课程改革视域下的联合教研:背景、路径及实践方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9):108-115.
[5] 怀进鹏.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N].人民日报,2022-12-21(9).
[6] 李臣之,纪海吉.新中国综合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科学,2020,3(3):35-47.
[7] 赵宏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1):39-42.
[8] 王春姣,王秀红.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结构模型构建[J].社会科学战线,2022(1):269-274.
[9] 蔡永红,王迪,雷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与创新表现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2):40-44.
[1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2(9):5-12+17.
[11] 郑东辉.新时期教师到底需要怎样的评价素养[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4):46-51.
[12] 郑东辉.发展教师评价素养:学业评价政策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3(2):67-70.
[13] 孔令帅,王楠楠.如何发展教师数字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路径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6):56-63.
[14] 李树培.教育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N].中国教育报,2023-02-09(3).
[15]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5.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