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沙画广告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2023-12-20袁晓芳何素丹

传媒 2023年23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沙画广告设计

袁晓芳 何素丹

摘要:作为广告设计的新手段,沙画逐渐形成一个与多媒介关联并能相互融合的新领域,也使广告设计展现出新的创作力和生命力。本文分析现代沙画的呈现形式,结合新媒体时代需求,从内容、画面、镜头等角度提出新的设计方法,并以新华社“二十四节气”沙画公益广告为例,从广告设计角度分析其手法、创意表达、传播等方面特性,进行学科展望。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沙画 广告设计 “二十四节气”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26亿,比2022年12月增长了1400万,占网民总数的比例达到95.2%,这一变化给广告设计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视频类广告以自身鲜明的特点为基础,凭借创意的画面构成、绚烂的声音效果在移动手机端、电视端等媒介广泛传播。而随着大众文化品味的提升和审美观念的改变,受众群体已不再满足于常规化的广告手段,对视觉呈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广告设计领域从其他新的艺术门类中吸取养分,推动了广告设计方法上的创新。

一、沙画的诞生与发展

沙画的创作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现代沙画以极强的推广性迅速得到广告行业的垂青。

1.沙画概述。沙画这种“以手为笔、以沙为墨”的创作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人类就会用手指在沙地上绘制创作、与天地沟通、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如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瓦努阿图沙画,其重要的作用就是面向大众“广而告之”。在中国,宋朝有“沙书改画”的形式,售卖者在地面圈定一块区域,在圈内用沙子一边绘制一边讲解推销,售卖的产品通常是药物类,而所画的内容不限,以此吸引顾客。20世纪后,沙画的表现更为丰富,艺术家将绘画、设计与表演、影视、材料等学科交叉融合,创作了沙画动画作品。这样的现代沙画艺术加入了声、光、电、数字技术,与表演相结合,经过录制、在大屏幕或是媒体平台进行数字化传播,达到更广泛的“广而告之”效用。

2.沙画技术和呈现手法的发展。伴随20世纪60年代各类风格动画影片的探索,现代沙画结合摄影、摄像等技术手段应运而生。加拿大动画导演卡洛琳·丽芙(Caroline Leaf)在1969年用玻璃分层技术,创作了首部现代沙画动画作品《彼得与狼》,这部作品用沙画的方式塑造了流动的动态画面,此后在此技术基础上她的创作更为娴熟而生动。匈牙利动画导演弗兰克·库科(Ferenc Cako)也在1973年以沙子、废纸等材料为主体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录制和剪辑,使一幕幕精彩的沙画可以留存和传播。21世纪初,现代沙画结合音乐和舞台美术设计,通过LED大屏幕的投放,给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如2003年首尔国际卡通动画影展“SICAF Seoul”中,弗兰克·库科首次以现场演绎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沙画,在特制的灯光台上,随着音乐的律动,加入手的舞蹈,通过一系列表演性的技法将男人、女人、狮子等形象一一带出,投放在舞台正中的大屏幕上,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在演出的最后一幕,他用手指在画面中心擦出主题“SICAF Seoul 2003”,这样的定制化宣传新颖且主题突出,让沙画动画很快风靡全球。

首尔国际卡通动画影展后,现代沙画以极强的推广性迅速得到广告行业的垂青。2008年,沙画师高赞民创作了沙画公益广告《奥运圣火让全世界团结起来》,用沙画讲述中国申办奥运会的过程,其构图根据电视屏幕比例制作,参照影视广告拍摄标准,一经上传便被CCTV、CNN、SBS等国内外媒体转发。2022年,沙画师何素丹在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当天受新华社邀请,在新华网、新华社直播间用沙画直播宣传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与观众互动进行传播,当日观看量达300万人次。现代沙画由于表现形式的独特性、表现内容的灵活性而迅速吸睛,其呈现也更融合化,更适宜进行传播,提供给人们更新的视觉形式,满足观众审美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现代沙画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沙画艺术的光影和手法的变化能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广告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其特点,传递出特定的情感,引发共鳴,提升广告的影响力。

1.内容提取精准化。在同质化广告泛滥的模式下,消费者随时被广告包围,过分强调产品商业属性的广告,通常会引起消费者的厌倦、排斥心理。沙画艺术作为新的设计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可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注入情感、引发共鸣,让受众消除排斥心理。在创意前期,内容信息的提取和传递不仅基于沙画语言,更应当满足受众的个性需求,同时融合受众普遍性的认知,在以上基础上进行艺术锤炼。如2010年奥迪汽车沙画广告,开篇的画面,沙子如雨般洒下,铺满屏幕。接下来沙画师的四个手指直接在画面中擦出奥迪汽车的流线型造型,结合广告词“未来正在昨天绽放”,利用沙子给人时间流逝的共性认知,崭新的奥迪汽车呼啸而出,洒落的沙子绘就出树林、沙漠、高原,沙粒的颜色显得苍茫,寓意经历种种困难但仍保持超越的精神,最后沙画塑造的城市中,奥迪汽车驶出隧道,满天星空,未来正在闪耀。这样的创意,既符合产品调性,也贴近用户个性化诉求,在无形中拉近了品牌与消费群体的情感距离。

相较于传统媒体环境,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拥有选择信息的主动权,并可以利用各种渠道传达自己的感受,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因此广告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更强。沙画广告创作者从消费者的情感化角度考虑作品,基于自身的感受和体验,结合产品特性,在内含的观念里提取出明确的概念,以使受众轻松愉快地获取信息,让用户更全面深刻地接受广告资讯,并获得深度的理解,用于指导消费。

2.视觉语言多样化。从广告设计的艺术造型角度进行分类,视觉语言可以分为具象和意象两种形态。沙画在广告设计中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其他手段进行融合。特别是沙子因颗粒大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组合,可形成丰富的视觉形态,设计师根据不同的创意可采用相应的表现方式。

沙材料的颗粒不同,产生的画面效果也不一样。如100—120目的沙子量感相对较大,画面形成中由于其重力的影响,视觉上给人以速度感;180—200目的沙材料结合“撒沙、捻沙”等手法,能够形成细腻顺滑的线条和块面,达到写实的画面效果,通常用来表现具象的产品;而结合彩沙的运用,基于“光影反衬”原理,在灯光的透度下,各种颗粒沙材料体现的形态也有了丰富的层次感。

3.镜头转换悬念化。与摄像、动画等艺术的镜头运动相比,沙画的画面展开用其独特的方式实现情节的延续和起承转合。除了在广告剧本情节中设置起伏,沙画镜头的转换中本身就含有悬念,不仅仅用一连串的画面交代叙事,也将不同景别以手的舞蹈、沙的技法的组合使叙事完整、清晰,情感表达准确,也可以形成虚实节奏,大大地增强了广告的可看性。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变化,从独有的角度进行切换,让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获得惊喜连连的视听享受,一步步把情绪推向高潮。

三、对“二十四节气”沙画公益广告设计的研究

广告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沙画“二十四节气”是2022年面向全球推出的宣传中华文化的公益广告,通过新华社、新华网等中国官方媒体发布。

1.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定位。作品通过沙画展现“二十四节气”的时空变化、农耕生产、民俗传统等节气传统文化元素,促进各国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品的视觉语言既通俗化,也兼具风格化、符号化、国家化、现代化的特征。在策划前期,根据对受众进行的调查,沙画采用清新亲切的叙事基调,提取节气文化中与沙材料含义相贴合的部分进行组合,如以沙子的柔和、纯净、旷达来表现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诗意。在内容选择上,着重展现衣食农事等民俗事象,并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轻巧雅致的手法呈现其历史积淀,让受众观后过目不忘,对中国式生活美学产生共鸣。如“桃始华”“萍始生”“温风至”等画面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信仰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也表现了现代的社会特征和时代精神,兼具了传统性和时代性。

2016年,“二十四节气”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世界的关注,并首次面向全球进行全媒体推广。“二十四节气”沙画公益广告浏览量也达到了1亿次,体现了观众对此沙画价值的肯定。

2.“二十四”节气的沙语言表达。《超越“科学”和“反科学”的设计哲理》提出,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创新的、具有艺术气息的行为,更是一种有机的、系统的、有规律的科学实践。沙画拥有材料、语言、画面、声音、文字形象、表演等多元表达手段,用沙画演绎“二十四节气”,既要遵循设计的基本规则,也需在新的材质和语言表达中寻求突破。作品在前期剧本信息提取阶段,设计师将“二十四节气”的潜在文化属性升华为社会公众所能感受到的具象元素,利用具有象征功能的沙纹理变化,传递中国的美学法则与文化意蕴。

在创意风格上,整部作品采用了水墨的语言模式,结合沙的流动性和肌理感进行轻写实或写意的转化,结合受众群体的语言传统习俗、教育、自然环境等差异问题,找到视觉和受众心理认知的契合点,并运用图形与图像的设计表现出来。在“雨水”节气的表达中,随着一把绿色沙砾的泼洒,一片叶子呼之欲出,用指腹轻轻一点,叶子上的水珠晶莹剔透跃然而出,随着画面的节奏一滴一滴呈现出来。水滴石穿的寓意带有中国文化的隐喻,接下来“撒沙”制造出的春暖花开的画面氛围,田野播种等符号化的意象,贴合所有观众的审美意象。

“二十四节气”沙画公益广告的画面形成过程中,每一幅静帧的画面必须遵循一定的视觉原则。设计师会把文本信息、重点内容组织起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结构,并使用类比、隐喻等方法,进行具象化和关联化,为整篇沙画提供视觉元素和画面参考。各节气的表现方式和风格不仅在内容方面作出变化,在沙画手法上也有丰富的演绎。如在“大暑”节气中,开篇用绿色的150目彩砂从中间往四个方向泼洒,沙子在台面厚薄随机的肌理瞬间形成了一片夏季荷叶海洋,接下来双手的“划沙”,雨滴打落在荷叶上,用200目细腻的粉色沙晕染荷花的花瓣,画面上虚实结合,灵动洒脱,酣畅淋漓。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的节气中加入了真人表演,采用多机位的表达,先展现沙画创作时的状态,让观众了解沙画艺术中每一个画面创作的过程,从一粒沙中将时光缓缓开启。

3.画面转换设计。“二十四节气”沙画公益广告由一组作品组成,每个作品对应一个节气,时长不超过2分钟,画面的转换推进是一个挑战。作品在具象性信息的提取和表达中考虑到每个画面的视觉中心,大量镜头转换间需要展现疏密对比、对称与均衡。比如,对各个节气的重要特征需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元素的分析,进行浪漫的渲染和夸张的表现,让观众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有一种茅塞顿开的顿悟之感。设计沙画的静帧画面时,根据画面左半部分的流动感、右半部分的稳定感,上部的漂浮感、下部的沉重感进行布局。

手法的转换是沙画的灵魂,在手起沙落中展现节奏与韵律,在进行动态沙画变化时,自左向右的手法给人快速的动感,而自右向左的动作给人以违和感。从一片月夜的大远景利用简单的“擦沙”,带入人物设计将画面引入室内的场景,一个大写意的“甩沙”迅速进行实景别的切换,用“漏沙”细绘“从鹰乃祭鸟”到“天地始肃”、再到“禾乃登”处暑时节的特征,再从其中的禾苗细节中抹开一片新的天地,画面的转换中感受新秋的凉意、生命的大美。在画面与画面的切换中,考虑到以点带面或以面聚点,正负形互换的手法,利用沙的增减进行变化。

基于多感官表达的主导,除了视觉感知的呈现,在“二十四节气”沙画公益广告中,聽觉感知也做了大量补充。转换中结合音乐起伏变化也使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变得更加饱满,在“谷雨”节气的后期制作中,将手部每一个律动的节点与鼓声的节奏相结合,随后手指零落点缀出飘飘洒洒的雨水,提高了沙画的整体层次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4.影像宣发。“二十四节气”沙画公益广告在宣发上采用不同的媒体渠道相互配合补充,协调运作,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投放在高流量的官方媒体,如新华社、新华网、学习强国,同时选择针对性强的媒体如二十四节气官网、驻各国大使馆官方媒体平台等进行发布。再通过时效差结合的方式,选择短时效媒体在热点宣发的同时,结合长时效媒体传播,进而扩大信息的扩散面,提高受众覆盖率。沙画广告在节气当天推出,结合设置专栏进行传播,方式灵活,效果持久,互动性强并可以分类检索。利用固定的周期,实现高频率传播,避免网络媒体的干扰性,弥补了网络传播瞬间性的缺点。除了网站传播,移动客户端平台的投放让用户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观看,还可以通过互动的量化跟踪和统计进行评估,并根据反馈进行适时的调节,在“芒种”节气后就加重了人物的描绘,增多了“三候”的画面,在影像的最后宣发阶段,通过开通二维码,插入移动互联网入口,来进行视频播放,通过时间交替的形式将信息传达得更全面、更完整。

五、结语

随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和内涵日益丰富,现代沙画的出现,与艺术学、传播学等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本研究通过对新华网“二十四节气”沙画的解析,梳理了沙画的制作特征和流程,也对广告传播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延伸。在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需要更加多元化、艺术化及软性的表达,加强传统形式与科技的融合,以新手法、新技术承载内容才能产生更广泛的自然流量。

作者袁晓芳系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通讯作者何素丹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二级美术师

参考文献

[1]龚莉.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2005.

[2]袁晓芳,何素丹.现代沙画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刍议[J].当代美术家,2022(03).

[3][俄]阿利奥娜·瓦依诺娃.沙画艺术入门[M].王玲,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9.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沙画广告设计
“沙画仙子”何素丹
贺春丽沙画作品
基于视觉传达艺术的地铁站广告设计
浅谈沙画在中国的现状
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设计
趣闻
装置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