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3-12-20谢东娜
[摘 要] 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其中第五条提出要持续更新并推进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和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实训基地作为1+X 证书制度试点的基础性保障,在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设备更新项目》为例,从建设路线、建设内容等方面介绍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对1+X证书制度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2-0077-04
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類,是文科专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文科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为应对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正在强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019年,教育部连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配合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国家加大在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上的投入,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其中包括对各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教学已经不再是理工科的专属,文科专业同样需要实训教学来适应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现状探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建设是实训基地建设的软实力部分。实验员是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是实训基地的一线管理维护人员,同时也是实训基地主要的建设规划人员,需要储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近年来,由于高职扩招,为满足学生人数增长对实训教学场地的要求,各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实训室管理人员,而由于各实验室功能不一,对实验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由于教育部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对实验员的管理有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实验员普遍学历不高,实验员的学历一般是本科,与各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师资人才力量有较大差距,因为实验员除了负责实训基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与企业沟通软件环境等,这些都需要实验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知识。第二,实验员年龄段较为集中,师资培养年龄断层。有调查发现,31~40岁之间年龄段的实验员人数占被调查的50%,显然是不满足师资力量老中青人才储备发展趋势。第三,部分实验员并不是专职实验员,是由专业教师来兼任,因为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包括软硬件的管理与维护,需求专业的技能来支撑实验员的日常工作,专业教师在这方面缺少专业的技能和经验。
(二)设施设备更新或维护不到位
有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样本中,对实验实训基地检查和维修工作不满意率为43.5%,这表明,有将近一半的使用者对实训基地设备使用持不满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实训基地使用的频率和时长影响维修人员的固定检修安排。很多实训室周一到周五甚至周六日都排满课,一是机器使用频率高,会缩短它的寿命,或者容易诱发故障;二是实验室没有空余的时间来进行日常检修,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必须在没课的时间段进行,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第二,国家对固定资产报废时效的相关规定限制了设备更新的时长,从而导致实训室的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换。按照相关规定,电脑设备一般要7年才能报废,但是以目前科技发展的速度,7年的时间电脑已经更新了几个等级,所以高职院校的设备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的速度。
(三)企业参与度不足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财政支持,政府拨款。二是学校自筹。除此之外,也有学校+企业的筹建模式和企业自建模式。但有研究发现,在被抽样的研究目标中,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实验实训室的院校仅占样本的5.9%,数量非常少。在提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人才培养式下,企业的参与度明显不足。社会力量如果能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一是可以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二是可以让企业在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以目前行业的职业技能为标准,对接学校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能更确切地做好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实验实训教学要求的“实验实训课程大纲的制定”等,一般是学校专业教师制定,并不是企业的能工巧匠参与,与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背道而驰。而企业参与到实训基地建设过程能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二、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一)提高实训基地建设的专业属性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的主要场地,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学习和训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成果,从而使理论和技能水平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实训基地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场所,具有不同的专业属性。因此,在实训室建设规划时,要突出其专业属性,把实训室规划建设成具有职业特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场所。在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走进了“量化”阶段,将大数据运用到企业的考勤、薪酬、绩效指标以及离职率等相关人力资源工作内容的计算上,从而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更多更重要的参考,相比传统的人力资源手工统计,将会使结果更准确,更加可视化和智能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单一的知识结构难以应对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复杂性,随着科技创新进度的日益加快,人才资源管理者除需具备人力资源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操作要求,以丰富自身职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服务[2]。职业技能是个体胜任某职业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标准是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出来的,对个体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综合性规定[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等级证书进入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的“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中。人力资源數字化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等级证书的主要方向是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和共享服务模式,是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云服务计算技术和AI等计算机前沿技术运用到人力资源专业管理实际业务中,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数据化和智能化。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面向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岗位基础工作,通过认证的人员应掌握公司行政组织搭建、招聘管理、员工管理、假期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员工自助服务、管理者分析、移动应用等知识与技能,具备中小企业基础人事管理、招聘管理、考勤管理、薪酬核算的能力。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有网络化操作业务能力,采取网络+平台的模式,实现人才盘点、员工出勤、招聘、培训、能力评价等业务操作的网络化实施,做到实训与工作岗位的一致性。
(二)人力资源专业实训基地规划要有前瞻性
人力资源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考虑有效推进人力资源专业的发展和“1+X”证书制度试点与人才质量提升、课程建设、教师科研建设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计算机类实训室资源使用率大幅度攀升,计算机的使用率增加后会给实训管理增添很大难度,故障率增高问题突出,实训室在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实训基地建设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进行长远规划。满足“1+X”证书考证需求,既是实现“1+X”考证认证场地的需求,也是满足考证培训和课程的需求。除此之外,实训基地还应为未来多种认证及培训工作提供实训场所[4]。人力资源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更换。高等职业院校往往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学校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换代,且部分院校的设备年久失修。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类实训室是重灾区之一,计算机作为当代社会更新和淘汰速度最快的设备之一,当计算机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后,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1+X”证书考评环境对软件设备的要求[5]。“1+X”证书对办公软件要求是2016以上版本,如果配置过低的电脑,可能会影响办公软件的操作速度,从而影响学生培训和考证的操作要求,特别是在正式考试时,如果学生的计算机出现问题,因为考试服务器的时间是统一设置的,考试时间结束,服务器考试系统自动收卷,计算机故障的考生的数据有可能无法上传到服务器。因此,要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立项经费用在提高计算机的参数配置上面。其次,是网络的因素。实训基地无论购买的计算机配置多高,应用软件功能多强大,如果实训室的网络架构不清晰、网络规划不完整,这些高配置和功能强大的软件无法发挥出它们本身的功能。因为“1+X”证书培训和考证过程,都需要联网登录服务器完成,因此,还需要对网络配置进行提速。作为实训基地项目的负责人及实训室实验员,要知道如何对网络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运维管理。实训基地作为一个小规模的局域网,在前期规划设计都是按照层次结构模型设计网络整体的架构。层次架构模型可以将复杂的网络按照设备不同的功能需求分为几个层次,以确保数据流在网络中快速而准确地传输到终端。网络层结构模型的拓扑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我校目前大部分的实训室都已连接1000M光纤,因此只需提高实训室内的网络设备和网线规格以满足“1+X”证书培训和考证过程网络需求。
三、人力资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
(一)实训基地立项情况
人力资源专业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设备更新项目从2022年3月开始进行初步设计,紧接着开展相关调研工作,调研主要沿着人力资源专业未来发展需求展开,针对近年人才培养需求在硬件配套方面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项目组成员到相关学院参观了计算机类实训,对实训室的硬件建设、使用、效能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为满足人力资源专业“1+X”证书、课程实训以及社会服务环境要求,确定了硬件采购设备的参数,历时一年时间的充分准备,项目终于在2023年7月立项。人力资源实训基地位于实训室309,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该次立项是在“1+X”证书考试环境要求配置的参数上进行采购计划,以满足人力资源专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软硬件环境要求
协同创新中心在参照多个主流电脑公司硬件设备参数的基础上,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行了合理的采购安排。软件方面,安装的是人力资源行业较为常用的一些软件,以人力资源“1+X”证书为核心,融合人力资源专业所有课程,改革新型实训模式。由于实训室电脑数量太多,需要安装新软件的时候,并不会逐一去安装,否则将会给实验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现时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类实训室都会安装电脑同传软件,包括清华同方和联想公司都有专门的针对教育类计算机实训室管理软件,使用这些软件时,只需要安装一台学生机,就可以把这台电脑的所有参数和数据发送到所有的学生机,从而高效完成实训室环境准备工作。这种管理软件的好处除安装软件时体现出它的优势外,在平时的维护上也有极大的优势,还具有系统还原功能。因为实训室使用人员较为复杂,除平时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开展社会服务,组织一些校外人员培训,且“1+X”证书未来有面向社会人员考证的趋势,计算机使用人员一批批进入实训室后,由于人员数量较多,管理人员较少,使用人员行为的不可控性因素导致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例如,虽然教师与实训室管理制度上强调不可随意安装应用软件,不可以浏览非法网站,但是还是有少部分使用人员不遵守规定,最终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如果使用这些管理软件,电脑在重启后就会还原系统,不会影响下一批人员的使用。新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使用现时较为前端的联想智能云教室软件,打开该软件“家校协作”界面中进行登录,进入教室管理界面,实训基地所有的电脑都会绑到教室下,以便统一管理电脑资源和课堂控制。使用该软件也可以实现课堂控制,假设教师在操作电脑时,不想学生或其他使用学生机人员操控学生电脑,可以使用教师端控制所有的学生电脑,包括远程关机、重启、锁定、监控、上网白名单等功能。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电脑屏幕分享给所有学生或指定的学生。除了软件原有功能外,联想智能云教室的优势是无论是教师机还是学生机要安装软件,都可以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完成,不用分开教师机和学生机两端来安装软件。但是要使用该功能,前提是利用联想智能云教室软件,必须确保所有的电脑均联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中,并且所有电脑都安装该软件。所以对硬件和网络环境有很高的标准。
(三)实训基地建设成果及设想
协同创新中心设备更新后,学院依托“1+X”证书考试标准,在实训过程中布置实际人力资源案例任务,从而推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及专业体系建设,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验收投入使用后,设备情况稳定,故障率低,维护情况良好。将会是专业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心,也会是学生实训、技能竞赛、考试考核和社会服务培训的合适场所。
四、“1+X”证书制度背景下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
(一)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训基地设备评估体系
“1+X”证书人才培养方式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各职业院校应重点保障该制度的顺利运行,特别在设备设施方面,应制定一套完善的评估标准来评估设备是否能继续使用。“1+X”证书专用实训室的设备不应该应用与办公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来进行资产报废,应灵活有效提高设备的更新渠道,同时也不能造成设备的浪费,以确保国家的财产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二)以产教融合原则来推动实训基地建设
产教融合是指校企双方以实习实训为目的,根据所设专业,满足学生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职教二十条”提出把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试点方案”也提出要求吸引社会投资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因此,“1+X”证书制度下实训基地建设必须遵循产教融合原则,如我校人力资源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综合考虑实训资源配置,能否与企业进行更深度的合作,让企业提供设备、软件或技术专家,而校方提供场所满足企业的开发新设备或新软件的测试环境,共同改进行业企业标准。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高端产业精准对接,与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共同探讨实训基地建设新标准、新模式。
(三)提升实训室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用实训室,实训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和统筹关系到整个专业实训教学能否顺利进行,该实训室的实训管理人员,除需具备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基础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领域最新的技术资讯,同时也要具備一定的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能向专业主任及时反馈专业实训室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对软硬件需求的准确预判。因此,学院应该为这些实验员提供更多专业或技能培训的机会,重视实验员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实训基地的重要性与存在的不足,在准确把握政策扶持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建设思路,不断探索和改进有效建设途径,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借助院校自身的优势和科教资源,解决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滞后等基地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更好地满足“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政、校、企三方合作,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全方位统筹优化,从建设机制到运行保障,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软硬兼施,各高职院校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职业院校要推进实验员的学历和专业水平,这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实验员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实训基地的设备更新后要会用,要用好。职业院校应秉承统筹建设、开放共享的原则,优化校内外资源利用,减少“1+X”证书制度实训基地的成本投入。
参考文献:
[1]倪丽娟,陈辉.从文科与理工科实验教学差异的视角谈文科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48-150.
[2]陈小云.1+X证书视阈下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以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内江科技,2022,43(10):130-132.
[3]张大伟.1+X证书制度下现代学徒制融合发展的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17-19.
[4]黄兆康,付希尧,孙义刚,等.校企深度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2019(39):181-183.
[5]盛宏友.云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建设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4):282-283.
①基金项目: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级教改项目“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编号:JG202214;主持人:谢东娜)。
作者简介:谢东娜(1982—),女,汉族,广东阳春人,硕士,实验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