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数媒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

2023-12-20蒋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2期
关键词:矢量图陶行知专业课程

[摘           要]  为了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的理念,以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措施和实践路径。矢量图设计与制作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平台课,在专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该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旨在为本专业的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关    键   词]  陶行知;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矢量图设计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2-0029-04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和重要文章后,我们认识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媒体专业是为社会培养从事数字媒体及相关领域产品设计、制作、开发等工作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具有文化创意、传播交流、价值引导的专业特色,因此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具有传播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现实意义。矢量图设计与制作是数字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平台课,培养学生从事平面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职业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连贯前后的作用。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能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的理念。本文以数字媒体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在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措施和实践路径。

二、课程思政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深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形式,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的目的,实现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方式。[2]但课程思政实施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出现思政内容过于泛化,浮于表面,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相互融合显得过于牵强等问题。

因此,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当下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专业内容都要盲目地加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要体现专业特点、贴近学生生活,不然便有了生硬、拼凑之嫌。

(二)“全方位育人”落实不到位

“全方位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覆盖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实现育人无处不在。但因“全方位育人”落实不到位,出现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仅仅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缺乏贯穿课程教育全程的深度与广度。

因此,为做好“课上—课后”衔接工作,一方面创新教学载体,积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制度;另一方面扩大覆盖范围,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丰富家庭教育资源、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突出效果。

(三)教育手段和方法不丰富

课程思政要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打破传统思政课程简单理论灌输的局限,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育模式单一化的问题,课程思政内涵不能有效传达,简单、传统、教条的教学方式使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因此,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教育。一方面,教学过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发展,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应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同时实现思想引领和素质提升。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课程思政创新措施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组成。解决上述课程思政存在的普遍问题,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课程思政进行创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生活即教育——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活即教育”意味着教育与生活不可分离。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无处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依靠生活来对学生展开教育。”[3]

教师从职校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知识体系、身心发展规律等,挖掘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丰富、有趣的思政元素,一方面让书本的知识充满生命力,塑造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思政内容对生活的指导作用,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课程在学习“图形的绘制和编辑”内容时,充分利用数字媒体专业在文化体验、传播、创意等方面的天然优势,以元宵节为主题,通过情境创设、交流分享,带领学生绘制汤圆、花灯等重要节日元素,设计元宵节传统节日海报,将传统文化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創新创造活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实现立德树人。

(二)社会即学校——完善一体化的教育格局

“社会即学校”打破了社会与学校的脱节现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自己教育自己的场所。”[4]所以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效。

教师要将整个社会看作是教育场所,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协同教育格局。不但要搭建“大平台”,连接社会现有资源丰富教学资源,探索“社会—学校”相融合的创新性实践活动,而且要善用“大课堂”,学校通过培养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做贡献,来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课程在学习“效果的使用”内容时,组织学生畅游于优秀App中,体验不同界面风格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结合校企合作“助力乡村”UI设计项目,从按钮、启动页、图标等方面带领学生接触UI界面设计师的工作领域,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了解UI界面设计的行业规范,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以数字媒体专业知识设计的新媒体作品作为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有效实现“学校—社会”推广普及的教育目标。

(三)教学做合一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法,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5]这就要求将教、学、做三者结合起来,并以做为中心。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形成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环节、以能力培养为关键环节、以素质养成为根本环节,节节贯通、齐头并进的人才培养链条。

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课程在学习“图表的编辑”内容时,以往都是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等传统手段进行教学,但数字媒体专业涵盖数字技术、媒体制作和传播技能学科领域,可借助大数据信息、新媒体新技术、多学科融合等优势进行课程思政,带领学生学习图表的创建、编辑与美化,体验矢量软件强大的图表处理功能。依托“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不仅丰富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手段,还创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四、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一)构建“大格局”,建设课程思政特色体系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打造课程思政特色体系。为形成类型丰富、层次递进且具有数媒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其首要任务就是学校从专业自身优势出发,进行顶层设计。依托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特点为支撑,从矢量图设计与制作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入手进行课程思政的项目设计。

1.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特点

矢量图设计与制作是数字媒体专业的一门专業核心平台课程,是在学习素描、构成基础、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后,具备基本造型能力、色彩基础知识及一定的审美能力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矢量图形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技巧,能够熟练使用矢量图形软件制作一些基本的设计案例,具有数字视觉设计、数字界面交互设计等能力。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用户界面设计、数字音视频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夯实基础,在专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矢量图形软件的各种命令;掌握矢量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技巧;熟悉效果图制作的整个流程。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基本图形工具绘制各种图形;能运用路径工具绘制出需要的自由曲线及图形;能利用颜色填充和描边功能绘制出漂亮的图形效果;能熟练进行图层的相关操作,能完成蒙版的创建和编辑;能运用文本编辑制作出绚丽多彩的文本效果,实现图文混排功能;能实现图表创建、编辑和美化的功能;能使用混合命令产生颜色和形状的混合;能灵活运用效果命令丰富图形图像效果;能综合运用所学进行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等。

(3)素养目标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好强平面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3.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课程思政的项目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内在品德和素养,要在数字媒体课程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把育人理念贯穿于学科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隐性育人的功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任务分解,把数字媒体专业思政课程教育的课程标准撰写到教学设计中,对数字媒体专业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具体举措进行探索。[6]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理论学习+综合实践”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在矢量图设计与创作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依据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课程明确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版权意识等课程思政要求,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将思政目标融入各个教学项目中,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思政目标的达成。该课程共设置了十个教学项目,根据层层递进的原则设置各项目难度的梯度,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逐级递增,以实际应用为线索,将矢量图设计与制作知识与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内容融入相应教学项目,具体课程项目与思政设计如下表所示。

(二)建好“大师资”,汇集优势携手合力共育

“以情动人,以行带人;以智教人,以德育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重任,还履行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职责。因此,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的关键还在于教师。一方面所有教师要恪守师德师风,强化立德育人意识,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学校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和学习,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另一方面,学校建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团队,实施思政教师传、帮、带工作,推动专业课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有声有色、走深走实,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马列学院思政课教师与系部专业课教师结对共建,思政课教师需尽快熟悉结对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参与到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交流研讨中,做到针对性地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最终形成全面覆盖、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体系。

(三)借助“新媒体”,打造“专业+思政”课堂

思想价值引领应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环节,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贯穿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从专业特色入手,选取生活化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依托多媒体技术,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专业+思政”评价,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持续改进。

1.生活化案例“引进来”

为了提升课程思政的生命力,将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入校园、生动的社会案例引入课堂,在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启发学生聚焦社会热点,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体悟、成长。

网上铺天盖地的卡通形象设计、公益海报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是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这门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选取社会热点,将这些任务案例引入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快速俘获学生的心。

2.新媒体技术“融进去”

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数媒专业的教师,顺应技术发展趋势,依托大数据、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创建真实、开放、交互、合作的教学环境,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和思政教育质量。同时注重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

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这门课选用主流矢量图形软件Adobe Illustrator,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该软件中的创新应用,可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个性化矢量图绘制,为创意设计提供更多丰富的灵感来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

3.让教学成果“活起来”

课程思政带来变化的不仅是课堂,更是学生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果。数媒专业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学生可运用专业所学到的技术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制作出形式丰富的艺术作品。

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作品的呈现形式主要是静态的矢量图,结合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技能强国等,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艺术创作实践,凸显社会正能量传播,创造出具有美育意义的作品。

4.综合性评价“建起来”

建立过程多元化、评价多主体性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倡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并适当引入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学生的考核评价,形成“专业技能+思想品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矢量图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操作性强,考核以平时课堂表现、课后训练、基于过程的考核为主。考核中既对作品的思想价值、创新意识、人文素养、艺术表现、行业规范等环节作评价,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探究能力、团队协作等进行考核。另外,利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对课程思政实践作品进行投票、点赞、点评等方式的评阅,轻松实现成果共享,促进更多佳作不断呈现。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持续且意义深远的教育,本质是立德树人。因此,在每次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有准备、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净化学生的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与实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课程思政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相融合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接下来,将进一步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何彦虎,王荣扬.基于“三核心”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施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1(2):185-188.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3.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下[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664.

[5]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285.

[6]林泉伶.“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9.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扬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文化自信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P/139)项目成果;2022年度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项目“基于‘一核四化’的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专业为例”(编号:YZGZX/2022/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婧(1984—),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和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矢量图陶行知专业课程
Analysis of the line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considering inverter-interfaced generation st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利用矢量图对小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运动探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