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文化”融入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2023-12-20王晓霞见平刘改红陈丽涵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2期
关键词:机电工匠轨道交通

王晓霞 见平 刘改红 陈丽涵

[摘           要]  工匠文化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改革的主旋律,对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大国工匠”中的建设要求,研究如何将工匠文化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工匠文化”建设现状,高职院校存在工匠文化施教主体和手段单一、工匠文化教育目标不明确、工匠文化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合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工匠文化建设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教材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融入工匠文化,探索工匠文化与专业建设协同育人实施路径。

[关    键   词]  工匠文化;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2-0013-04

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轨道交通运维行业的检修工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具备“会学习、能吃苦、敢创新”核心能力的检修工更是紧缺紧俏。高职院校是培养轨道交通车站设备检修人才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植入新的思想内涵作為育人成才的价值导向。因此,在智慧化、信息化背景下,工匠文化融入专业教育教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时代使命,工匠文化与人才培养如何耦合融入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创新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结合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对新时代“工匠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建设路径进行探索,将“工匠文化”建设贯彻落实于“三全育人”的根本任务中,充分发挥工匠文化的育人价值。

一、“工匠文化”建设底蕴与新时代行业要求

(一)“工匠文化”建设底蕴

工匠文化起源于我国古代传统手工业,在各思想学派中儒家、道家、墨家传世的艺术宝藏中均对工匠精神进行了解读,主要指的是工匠们德艺兼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是一种对技艺、工艺不懈追求的职业素养。工匠文化是在行业中提炼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综合表现,是从业者在工作中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等方面,这种文化早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并传承千年,工匠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二)“工匠文化”的新时代行业要求

轨道交通行业是新时代科技化信息化发展的新兴行业,随着轨道交通飞速发展,智慧车站的应用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新时代轨道交通行业“工匠文化”体现在轨道人要具备“会学习、能吃苦、敢创新”,对于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就是要培养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安全至上、恪尽职守、严谨细致、专注创新的工匠文化,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综合能力,掌握轨道交通专业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轨道交通设备维护与检修等行业,能够从事轨道交通设备安装与调试、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与维护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工匠文化”建设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改革、思政教育路径创新等方面成果越来越多,但在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育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实施路径方面创新力度不够、实现具体路径不明,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上缺乏改革创新

通过调研统计,当前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其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认同度,对自身将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缺少足够的信心。究其原因在于,当前交通大类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将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进行有效同步,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路径研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在课程建设上缺少整体规划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程思政体系中工匠文化融入的方式有待创新拓展,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大多数还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或实训中,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未形成。授课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企业案例教学少;以教学课堂为主,忽略第二课堂作用。

(三)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整合思政资源不力

企业有丰富的能工巧匠、先进劳模等人力资源,但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把企业优势资源整合进来,特别是职业院校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在思政教育方面除了完成规定的思想理论课程,没有有效地整合工匠人才、企业文化等优势资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创新机制体系,丰富课程思政体系,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效融入,没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匠文化育人、技术技能育人进行创新耦合。

(四)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运行机制不畅

在实际中校企双方各自价值追求不同,虽然多年来高职院校与企业一直努力探索校企协同育人途径,但还是存在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培养的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区别。现阶段,高职院校还存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参与度较低,专业建设过程中对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不够深入、不够实际等问题,导致企业当前所需要的人才与学校最终培养出的学生存在脱节。此外,产教融合过程中,职业院校未能将优秀企业文化进行有效提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形成体系融入,因此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创新。

当前,“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探索与实践可复制的融入工匠文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价值,对党和国家、高校、学生自身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工匠文化”融入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路径与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旨在培养熟悉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装备制造、运用、检修生产管理体系,熟练掌握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检测、监控、维修知识,具有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检修、运用、管理等综合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随着轨道交通科技的飞速发展,轨道交通企业对一线作业人员的要求,特别是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检修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养越来越高。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中融入“工匠文化”是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而提升学生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检修、运用、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技能技艺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思想信念上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这是新时代工匠精神对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检修岗位的践行。

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为例,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开展研究与探索,从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和轨道交通风水电检修工等岗位需求出发,将工匠文化和专业教育进行全方位融合,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建设路径。

(一)工匠文化与专业建设协同育人实施路径探索

1.掌握当前高职院校“工匠文化”教学实施的基本情况,从价值认知和实施效果等维度,获得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理解和实施现状及效果。

2.探索高职院校“工匠文化”教学模式与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基于相关理论、前人研究成果和抽样调研数据,借助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探索性研究高职院校“工匠文化”教学实施的基本模式与路径。

3.获得高职院校“工匠文化”效果测评指标体系。在探索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工匠文化”实践数据对实施效果测评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

本文立足于工匠文化有效推进的动力主线,通过构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和课内外教学方案,并在实践基础上探索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以及课程思政内化机制及其对师生的影响效应。研究思路遵循“问题提出—理论基础—顶层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实践及实证研究—结论与对策”的路径展开。

(二)“工匠文化”融入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培养体系构建

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培养体系,深入地铁、铁路局等轨道交通企业,并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如AFC检修工、风水电检修工、电扶梯检修工等进行职业要求分析,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对接,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并建立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递进式“三进阶”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专业技能同步的职业素养成长体系,对铁道车辆岗位的通用素养、职业素养及工匠精神进行整理和分析,融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和“工匠文化”的建设工作保持高度一致。

(三)“工匠文化”融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

将“工匠文化”融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且将对应岗位如AFC检修工、消防设备实施员、风水电检修工等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写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再结合对应企业对应岗位人才的需求,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使之与岗位职业标准相对应,从而构建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成为指导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纲领性文件。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专业导学、工匠精神培育等课程,让学生明确专业教学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还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检修为例,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工学一体课程开发理念,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岗课赛证思”融通,选取AFC检修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对接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标准、“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1+X证书标准,特别是全面融入“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培训标准,遵循職业活动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传统检修到智慧运维的清晰序化逻辑,将专业核心课程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检修全面重构5个教学项目。其中,项目二设计了乘客指引、智能支付、车票处理、通行监控、智能控制5个任务,全过程融入思政主线及智慧票务、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四)“工匠精神”融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材及资源建设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样,在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中也应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以高校骨干教师和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作为主要编写成员,充分发挥企业人员技术优势和高校教师对接国家标准及时的特点,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融入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同时体现企业规范性、考核标准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充分将工匠文化、工匠技艺融入专业教材建设中。

专业教材的建设离不开对应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微课、企业案例等资源,借助行业思政资源,挖掘企业思政素材,提取专业思政元素,设计安全观、责任心、工匠魂的思政主线,形成安全至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三大元素九个要素的轨道交通行业特性思政元素,探索“融什么、融到哪、怎么融”的课程思政与课程实施的耦合路径,把轨道交通行业思政元素融入每个教学任务中,通过“情景融入、资源融入、活动融入、教师示范”等形式,将轨道交通行业中职业素养耦合于轨道交通机电专业知识和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体系过程中,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资源的有效融合。

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中的专业核心课程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检修中项目二为例,将技能比武中传感器检测、扇门拆装等项目竞赛视频作为思政教育专题。为了让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知识、技能、素质目标,需要将劳动精神、敬业精神、工匠文化融入课程资源建设中。因此,我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教学团队主持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开发了《AFC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与维护》《环控与给排水系统运行与维护》等配套的精品课程资源及相应的校企共编规划教材和实训校本教材,并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攻关,在资源库的建设中将轨道工匠作业视频、先进事迹作为重要思政教育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学习轨道工匠们安全至上、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四、结束语

工匠文化建设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在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将工匠文化的培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了将工匠文化融入轨道交通专业的培养体系,深入铁路局、地铁公司,并对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如AFC检修工、风水电检修工、电扶梯检修工等进行职业要求分析,做好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对接,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并建立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递进式“三进阶”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专业技能同步的职业素养成长体系,对轨道机电技术岗位的通用素养、职业素养及工匠精神进行整理和分析,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使专业教学和“工匠文化”的培养工作保持高度一致。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应将对应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如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素质培养目标写入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指导教育教学的实施。专业课则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载体,应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紧密结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项目化教学。本文依托本校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鲜明地提出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对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应用于我校轨道交通其他专业建设实践,培育德才兼备、技艺精湛的工匠型人才。在专业课程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建设中也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最后,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总之,工匠型人才的培育需要贯穿人才培养各個环节,高职院校应深刻挖掘新时代工匠精神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全方位促使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育人教育全面融合,切实提高大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培育德才兼备、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1-27(1).

[2]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N]中国社会报,2020-12-11.

[3]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2022-04-20)[2022-10-08].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jyfl/202204/120220421_620064.html.

[4]王靖.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J].中国高等教育,2019(5):60-62.

[5]张旭刚.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困囿与掘进[J].教育与职业,2017(21):65-72.

[6]谢武.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20.

[7]田靖.试论高职院校构建思政协同育人格局的必要性及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5):197-198,200.

[8]尹金萍.高校成果导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44-45.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市工匠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工匠文化’融入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ZC19)。

作者简介:王晓霞(198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装备制造与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机电工匠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工匠神形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工匠赞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