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平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12-20

南方农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新平县面源污染

祝 升

(中共新平县委党校,云南玉溪 653400)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平县)辖区面积4 267.03 km2,2022 年,新平县粮食播种面积3.73 万hm2,粮食总产1.98 亿kg,实现农业增加值35.9 亿元,对全县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7%。如何更好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笔者对新平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行了调查和思考,并形成调研报告,希望能为县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1 主要做法

新平县的农业面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养殖业粪便、防治药物等。新平县结合县情实际,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减少全县农业面源污染,为建设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打好生态基础。

1.1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新平县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022 年,新平县粮食播种面积3.73万hm2,同比增长1.0%;甘蔗播种面积0.45万hm2,同比下降10.3%;烤烟播种面积0.53万hm2,同比增长1.1%;蔬菜播种面积1.36 万hm2,同比增长6.9%;油料播种面积515.87 hm2,同比下降24.0%;增加稻谷、豆类、油菜等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面积576.93 hm2。全县完成粮食、蔬菜、油料等农作物种植6.44万hm2,产值78 416.5万元,同比增长28.3%。

1.2 规范畜禽水产养殖

1)强化禁养管理工作。2020年2月,新平县人民政府印发《新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新政通〔2020〕1 号),在红河流域内划定禁养区面积268.8 km2,通过建立禁养区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有效减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1]。2)加大渔业监督检查力度。采取重大节假日必查、平时抽查的方式,对县内较大规模水产品养殖场所的养殖环节和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3)开展渔用物资打假活动,重点检查违禁药品和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建立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投喂饲料、疫病疫情、治病用药、水质、苗种等水产养殖记录台账,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保障市场水产品的消费安全。

1.3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按照《2022 年新平县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方案》的要求,加大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化肥减量方面,2022 年全县化肥施用量共15 184.24 t(折纯量),同比减少0.40%。农药减量方面,全县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2022 年全县农药销量948.5 t,同比减少0.69%。

1.4 整治农田尾水排放

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在农村供水水价改革方面,推行居民生活用水与非居民生活用水分类定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累计实施面积10 660 hm2。通过开展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和实施高效节水灌溉,2022 年全县建设高效节水农田740 hm2,有效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田尾水直排。

1.5 回收利用废弃物

开展主要农作物覆膜情况调查,组织实施全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2022 年,新平县农膜覆盖面积1.742 万hm2,其中地膜1.574 万hm2、棚膜0.168 万hm2。农膜使用总量3 760 t,回收3 193.75 t,回收利用率达84.94%。2022 年,新平县农药使用量(商品量)为948.5 t,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70.65 t,其中袋包装物10.65 t、瓶包装物60.00 t,焚烧处理65.65 t,填埋处理5.00 t。辖区内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219 个,做好回收和处置废弃物流向台账资料记录等工作。

2 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人力物力财力统筹支持不够

各级领导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不够,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职能、编制、经费落实不到位,且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农业部门在实施农业重大项目时,没有将化肥减量增效种植纳入项目建设内容和年度考核类目,项目支撑薄弱;县、乡财政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扶持不足,产业发展匹配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各项工作推进缓慢,甚至无法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涉及面大,“事多人少”现象十分严重,在实际工作中,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等方面的工作格局意识有待加强。

2.2 宣传不广泛,政府企业农户防治意识薄弱

主责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知识的宣传工作,导致政府、污染企业或生产者、治理第三方、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等多种主体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民施用农药、化肥的随意性大,废旧弃物乱扔、污水乱排等不良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政府部门没有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重点范围。大面积生产上宣传推广工作不到位,广大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依然十分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普遍存在。

2.3 结构不合理,种养结构调整管理循环不畅

1)在种植管理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三网”(田网、路网、水网)不配套、档次低。重栽轻管现象突出,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基地组织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结构调整难度大。水果、蔬菜等重点产业在绿色化、标准化生产上形式重于内容,安全优质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理念树立不牢,标准化生产推进难度大。2)农业产业链不长,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弱,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乏力,高优新特产业难以引进和落地,发展比较滞后。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普遍存在种养结合不紧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简单、粪污处理方式较为落后且达不到标准、畜禽粪肥还田难的问题,易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4)政策支持不足和科技支撑不到位、技术推广难。畜禽液体粪污处理成本高,种植业主不愿接受,还田未按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 36195—2018)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堆沤。

2.4 机构不健全,部门人员技术责任难落实

1)从体制上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涉及农业农村、环保、水利等多个部门,部门职能难免有所交叉或存在空白,责任意识不强,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能力上看,乡镇农业面源污染监管能力非常弱,各乡镇没有专业队伍管理,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出现无人管、无力管的现象。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不够,基层农技机构缺乏,技术服务力量严重不足,农民得不到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施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3)回收难度大。新平县多为山地,主要靠人工捡拾,难以推行机械回收作业模式。回收利用成本高、利润低的短板依然突出,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补助标准低。

2.5 监督不到位,随意排放丢弃现象严重

常态化监管不力,投诉举报渠道不畅、门路不清。种植户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长期只看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化肥农药没有科学合理使用,粪便、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后续缺乏项目资金支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涉及部门站所多,责任划分没有具体到站所一级,导致“事多人少”,相关工作无法统筹,工作滞后,监管不严。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站位认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农业发展的理论指南。农业面源污染存量大、涉及面广、治理任务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乡村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涉及政府、污染企业或生产者、治理第三方、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等多种主体。各主体都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调动各主责部门力量,合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扭转农业农村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要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思路,特别是新平县各级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确保农产品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2]。

3.2 定向精准宣传,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农业面源污染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在几年至十几年不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居民忽视其危害,因此,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非常必要。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海报、趣味环保问答等方式,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自媒体、宣传栏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农村居民充分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危害,提高广大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认知水平,提升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化学药品的能力,扭转农居对环境脏、乱、差现状漠不关心的态度,打造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绿色生态“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3.3 推进重点防治,分区分类采取治理措施

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分区分类采取治理措施,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库。1)在种植区域,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工程,深入实施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综合行动;通过持续推进以标准地膜应用、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农膜回收行动,完善试点农膜区域性绿色补偿制度,开展可降解农膜应用示范,健全回收网络体系的方式着力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2)在养殖区域,结合土地消纳粪污能力,合理确定养殖规模,推动种养循环,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改善土壤地力。

3.4 完善机制体系,建立健全制度标准模式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化肥农药生产经营管理和使用指导,推动精准施肥、科学用药,防止将废水、废液、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农田。1)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标准体系,加强养殖场户环境监督管理。2)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设施用电用地政策,落实有机肥产品生产销售、化肥农药减量、有机肥替代化肥等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探索开展“点源-面源”排污交易试点[3]。3)建立多元共治模式,推广“政府+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等模式。推动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订购农资、实施品牌认证等标准化生产,形成“政府-市场-农户”多元共管共治体系。

3.5 加强长效治理,发挥监测评估监督作用

地方政府应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评估范畴,明确年度任务与评估指标;实施信息公开,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开展农业污染源调查监测,评估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长期观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平台[4]。

4 结语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猜你喜欢

新平县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新平县总工会:医疗互助暖人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基于SWAT模型的漳河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研究
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思考
新平县山地鸡养殖发展的思考
新平县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