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蜂产业优化升级思路

2023-12-20曾汤仁

中国蜂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环带武夷山蜂产品

曾汤仁│文

福建南平市畜牧站,南平 353000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地球上同一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著名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简称“环带”)是南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范围内外划定的4252km2“缓冲区”,涉及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4 个县市,人口50 余万。旨在通过圈层管控,实施更全面、更完整、更系统保护,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带动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环带内地形复杂,生态独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蜜种资源,是主要蜂类采蜜授粉的理想生存之地。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在环带内大力发展“甜蜜的事业”,以此带动全市蜂产品系列开发,最终推动南平特色“空中甜蜜产业”发展。

一、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蜂产业发展现状

养蜂业是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内的传统产业,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发展迅速。据环带内养蜂协会统计,环带内四个县(市、区)2022 年末有蜜蜂12.4 万箱,产量1035 吨,产值1.48 亿元。养殖蜂种以“中华蜜蜂”为主,占养殖总量的95%以上。有加工企业4 家,主要产品有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蜜酒等9 类蜂产品。

1.优势

(1)良好的资源家底,是抢占市场高地的基础条件

武夷山脉是我国东南部主要山体之一。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山体北段,位于福建省建阳、武夷山、光泽、邵武4 县市结合部,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总面积5.6 万hm2,其中原始森林2.9 万hm2,森林覆盖率达96.3%。经调查统计,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蜜源植物61 科149 属338 种,其中野生蜜源植物以乔木居多,占55%,灌木占33%,藤本占12%,并且在不同的海拔段均有分布,这对不同海拔位置的蜜蜂繁衍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环带内可用于生产药用特种蜜和花粉的植物有柃木(秋柃、冬柃、春柃)、八叶五加(鸭脚木)、野橄榄、山桐子(水冬瓜)、黄杞、山枇杷、野板栗、山苍子、五倍子(盐肤木)、树参等上百种,都是十分珍贵的蜜粉源植物,非常适合中蜂的生长和繁衍。

(2)成熟的养殖队伍,为蜜蜂产业汇聚人才、积聚人气

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内四个县市,有养蜂专业合作社68 家,建立了养蜂乡土人才库,2017~2018 年实施标准化养蜂场创建项目,共创建标准化示范场5 家。

(3)组织化的行业协会,创新引领带动蜂蜜产业发展

协会组织有利于提供相近的团队、平台服务,汇集资源和人才、凝聚力量实现科技和创新的突破。环带内四个县市均成立养蜂协会并积极开展工作,协会会长均是各地长期从事蜂产业的能人、大户,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能组织协会开展生产及病虫害防治指导,对稳定蜂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短板

(1)产业化程度低

一是养殖规模普遍偏小。环带内养蜂生产以一家一户饲养为主,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低,老龄化程度高,饲养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下。据不完全统计,82%的蜂场蜜蜂饲养规模在51~200 群,32%的蜂场蜜蜂饲养规模在101~200 群。二是龙头企业不够强。蜂产业龙头企业缺失较为明显,大部分蜂蜜以原蜜形式出售。蜂产业发展仍是各自为阵,养殖与加工生产联系不够紧密,生产企业也主要以小养殖场、小加工厂为主,现有的4 家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形不成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

(2)养殖技术水平不均衡

环带内少部分地区蜂农养殖水平较高,具有生产优质蜂产品,打造名优品牌的意识,大多数偏远地区蜂农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多数是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他们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饲养技术落后,蜂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品牌意识差,产业效益低。有的蜂农生产方式依然是原始土法饲养,取蜜采用“杀鸡取卵”的土方法,直接破坏蜂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一群蜂年产蜜量仅有5kg 左右,产品质量和卫生都难以达到食品安全要求。

(3)品牌建设滞后

目前环带内多数养殖户还是依靠“朋友圈”进行销售,蜂蜜没有经过深加工,生产及销售模式仍采用手工瓶装、自产自销,无商标、无品牌,零售价格在120~200 元/kg;一些不合格蜂蜜时有扰乱市场,造成蜂农尤其是部分100 箱以上的养殖大户的销售受到冲击。而大型超市进货门槛、上架费用较高,生产与流通中间环节多,互相脱节问题比较严重。由于产品生产仍然停留在产业的初级阶段,以获取蜂产品为主要目的,生产方式落后。

(4)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

目前,环带内部分蜂农和蜂产品企业存在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没有严格按照蜂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导致市场上的蜂产品品质良莠不齐,主要表现为采收未成熟蜜、卫生不达标等情况。农作物、经济林农药使用未得到有效控制,蜂群用药不规范,加工企业总体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二、推动环带蜜蜂产业优化升级的几点思考

1.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1)把绿色做优

产业上,坚持低碳环保原则,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尤其是健康价值、绿色环保价值。在产业链中,在产品定位和宣传中都能体现绿色价值和绿色理念,借助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品牌和武夷山水品牌,打造生态蜜蜂产品名副其实的绿色价值。

(2)把品质做优

发展蜜蜂授粉既是高质量生态农业的需要,也是蜂产业特色发展的关键,是养蜂业能否在国家发展中找到位置并获得重视的关键。在自然界昆虫数量锐减以及专业化种植和设施种植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蜜蜂授粉的需求将会持续攀升。如光泽县做了试验对比,光泽县升元农业有限公司原有的哈密瓜人工授粉每亩需要人工360 元,药物120 元,合计480 元,人工授粉技术含量高,成功率85%~90%,中华蜂授粉一亩用蜂费用预计在80 元,授粉座果率达95%,生态哈密瓜市场价格多10%,预算收入每亩可以增收1000 元。且中华蜂授粉后的哈密瓜,更生态,更有风味,也降低了病虫害防治的费用。

2.优化衍生乡村生态蜜蜂产业链

(1)生产环节

一是加强对蜂农的培训。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 版)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蜂蜜的定义,已对蜂蜜生产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引导市场生产无浓缩过程的优质蜜,即成熟蜜,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过去蜂农生产的蜂蜜大多数为“浓缩蜂蜜”,已不符合市场的主流,国际蜂联已有意将“蜂蜜浓缩”归为欺诈行为。面对这样的形势,在生产调整的全新起跑线上,蜂农蜂企都要尽快转变生产方式,并通过合格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因此,对蜂农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二是以科技为支撑,开发特色蜜产品。有特色才有市场,环带内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生产特色蜜的重要基础。开展环带内蜜粉源植物分布及蜂蜜质量安全控制的考察调研,摸清蜜粉源植物分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等进行战略合作,制定特色药食两用蜂蜜质量标准,对其功能因子成分进行分析,形成特有的品质评价体系。

(2)加工环节

一是促合作,加强内外联动。做大做强本地蜂企,引进科研机构对蜂蜜进行质量等级分类,推出“食”字号与“健”字号高端产品,研发利用蜂蜜产品加工新产品,利用本地瓜果产品加工杨梅干、枇杷干等即食产品。加强与本地有关企业的合作,创新开发新的食品与保健品。二是引进来,推动内部转型升级。引进国内蜂业龙头企业落地南平,将蜂产品加工企业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内容。实施招大引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蜂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养蜂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提升蜂产品生产、销售、开发利用的能力。

(3)销售环节

一是做精产品质量,打造武夷山国家公园蜂产业品牌。利用好“国家公园”这一金字招牌,依托生态优势和优良的养殖基础,制定武夷山国家公园蜂蜜标准。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统一包装标识,做到防伪和可追溯,明确生态产品的属性和价值。二是创新开发产品,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根据蜂产品功能特性,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开发不同功能产品。目前已有树参蜜等多个样本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蜜品质评价研究报告,山仓子、五倍子、飞龙斩雪等单花蜜也在进一步开发中。三是拓宽营销渠道,促进产品多元营销推广。启动了“探蜜武夷”——集文化宣传、科学研究、生产加工、展示销售、办公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蜂产业的生态发展与蜂文化的挖掘,拓展养蜂业的休闲旅游文化功能。让人们亲近蜜蜂,品尝蜂蜜,体验采蜜,感受蜂文化的熏陶。利用好互联网渠道,开辟蜂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培养直播电商人才,提供达人带货等渠道。

三、健全蜜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机制

1.设立政策和资金支持

出台环带加快蜂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将蜂业列入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建议:一是对饲养农机具普惠性政策支持,给予一定的补贴,如每个蜂箱20~30 元,扩大饲养面,做足“量”的文章。二是对示范养殖区、良种场等大户重点扶持,每年每次补助10 万元,做足“质”的文章。三是利用科技特派员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对有市场前景的蜂企投资,缓解蜂企资金、技术方面的困难与压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蜂农参与”的政策性保险体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病害的能力,降低养殖风险。保费由财政负担90%,蜂农自费10%。

2.开展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蜂业发展不仅要打好蜜粉源基础,还需要优质种蜂做保障。划定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为中蜂保护区,开展资源调查与蜂种保护。以市农业农村局为项目实施单位,制定完善的保护技术方案、管理制度等,严禁外来蜂种入侵。通过扶持建设5 个以上标准化中蜂良种繁育场,在实现中蜂种质资源有效保护的同时,还能为蜂农提供优质种王、基础蜂群,有效保障中蜂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延伸中蜂产业链。

猜你喜欢

环带武夷山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CFRP环带拉索静力拉伸试验及数值模拟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大美武夷山
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我国蜂产品制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天王星的光环系统(二)
基于同构传感器网络的能量空洞避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