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3-12-19刘纪汝张继权邹兆华徐兴英

上海护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发文绩效评价文献

卿 伟,刘纪汝,张继权,邹兆华,徐兴英,熊 洪

(1.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2.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科研竞争力是医院综合实力排名的重要考核项目,医院的科研活动、成果及临床实践是代表医院进步的重要指标[1]。科学研究的评价重点与科研产出的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而人才的投入是关键指标,人才水平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决定着科研绩效[2]。2021 年人社部颁布的《科技部关于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指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按规定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给予的现金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 年重点工作任务》[4]再次强调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考核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医院科研竞争力提升和科研人才培养的进一步重视,科研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领域研究进行热点分析,梳理出该领域发展脉络,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办法、提升我国医院科研水平竞争力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限定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 年4 月20 日,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采用主题检索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词为“科研绩效”AND“医院”,语言限制为中文。排除会议、报纸、新闻和重复发表的论文。

1.2 文献资料提取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出现意见分歧时,由第3 名研究者介入并达成共识。采用Endnote X 9 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内容包括作者、研究机构、发表年份、期刊、关键词等。初步检出456 篇文献,其中中国知网222 篇、万方172 篇、维普62 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86篇文献。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纳入文献以Refworks 的格式导入CiteSpace 软件进行转换,设置时间跨度为1998年1 月至2023 年4 月,时间分区为1 年1 分区,对文献年发文量、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

2 结果

2.1 年发文量1998-2023 年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8-2011 年发文量较为平稳,共发文41篇(14.33%);2012-2016年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但中间仍有一定的起伏,5年间发文量达93篇(32.52%);2017-2019年持续上升,发文量达75 篇(26.22%),其中2019 年发文量最多,有37 篇(12.94%)。2020年后出现持续下降。见图1。

图1 1998-2023年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年发文量

2.2 期刊286篇文献分布在104本期刊上,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见表1,共发表文献114篇(39.86%);《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发文量排名第1;《中国医院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和《中国医院》均为核心期刊,发文量排名均在前5。

表1 1998-2023年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

2.3 作者发文作者共现网络图谱见图2。图谱共302个节点,34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7。说明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发文作者间合作交流较少,尽管部分作者之间研究存在连线,但仅形成了以孙瑞华为中心的研究作者群合作网络。见图2。

图2 1998-2023年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发文作者共现网络图谱

2.4 机构发文机构共现网络图谱见图3。图谱共226个节点,94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7。说明各研究机构较为分散,彼此间联系交流较少,未能形成较大的研究机构群。但就发文数量而言,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苏州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六家机构的发文量较大。由此可见,在该领域的研究上仍存在地域局限性,同一地域间的医院有些许联系,但并未出现跨地域合作。见图3。

图3 1998-2023年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发文机构共现网络图谱

2.5 研究热点分析

2.5.1 关键词共现分析排名前10 的关键词见表2。中介中心性≥0.1 的关键词共6 个,分别为科研绩效(0.44)、科研管理(0.33)、医院(0.31)、绩效评价(0.23)、绩效考核(0.18)和绩效评估(0.13)。

表2 1998-2023年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出现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

2.5.2 关键词聚类分析本研究基于CiteSpace 软件采用对数似然比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类模块性数值Q 值=0.5898>0.3 和聚类轮廓性指数S值=0.5942>0.5,表明该聚类具有合理性[5]。研究共形成9 个自然聚类,依次为#0 科研绩效、#1 科研经费、#2科研、#3 科研管理、#4 指标体系、#5 绩效考核、#6 科研产出、#7绩效评价、#8科技论文。

2.5.3 关键词突现分析本研究就CaiteSpace 软件进行突现性分析,得出20个关键突现词,见图4。“科研管理”最早作为突现词出现,在2000 年出现;近3 年出现的突现词主要为“科研经费”“临床医生”“公立医院”“科研能力”。其中“临床医生”“科研经费”的出现时间重叠2019-2022 年,表明临床医师科研经费为该阶段的研究重点;“公立医院”“科研能力”出现时间重叠2020-2022 年,表明公立医院的科研绩效评价为该阶段的研究重点。

图4 1998-2023年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突现词图谱

3 讨论

3.1 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现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对检出文献的发文趋势及数量、研究主题脉络、关键词演进及文献热点等进行客观分析[6]。由图1可知,1998年王振德等[7]首次就医院科研绩效开展探讨,强调“高投入重奖科技成果,激发科研热情”,以奖励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潜能,以提升其科研水平。尽管我国对于科研绩效的探索早有深耕,但多集中于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中[8],医院中的科研管理也多是对科研项目的管理与科研成果的评估,在王振德等[7]之前,并未有学者明确探讨过科研绩效。自1998 年以来,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体发文情况可分为3个阶段:①1998-2011 年,我国对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年均发文量仅3 篇左右;②2012-2018 年,该领域研究开始发展,年发文量逐渐升高,研究者认识到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性;③2019-2022 年,该领域研究达到高峰,尤其是2019年年发文量就达到了37篇,19年以后可能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稍有下降趋势,但总体仍呈上升态势。这说明近年来随着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研究的发展,政府相继出台和医改、科研相关的各项政策,尤其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9]中明确强调加强对科研绩效的管理,故在此之后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急剧上升。但总体和年均发文量并不高,建议各大医疗机构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对院内科研绩效的科学管理,刺激科研人员的良性竞争,以提升医院的科研竞争力。图2 显示,医院科研管理相关文献的作者间的关联也不强,仅形成了以孙瑞华为中心的作者群。由图3 可知,研究机构之间更未打破地域间的壁垒,未能形成密切的科研交流与合作,且研究机构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医疗单位,部分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鲜见此类研究的进展。建议各大医疗机构研究者们加强地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研究的多元发展,鼓励研究先进单位和学者的带头作用,拓展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促进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的有效管理。

3.2 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热点突现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10]。由图4 可知,近3 年,国内对于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的热点集中于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两方面,其中研究内容包括科研绩效、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及绩效评价等,研究对象包括公立医院、医院科室及临床医师。研究内容上,科研绩效考核、科研能力和科研经费通常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最终指向有效的科研绩效管理。范宏伟等[11]发现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和规范科研考核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科研能力。郑富豪等[12]应用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在三级甲等医院科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调对不同等级科研人员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积极性;胥美美等[13]基于科技量值对三级甲等医院内部科研绩效进行科学考核,达到科学分配科研经费的目的;吴涛等[14]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科研绩效考核评估,促进医院科研管理的顶层设计和有效落实。尽管目前对科研绩效管理的研究多为方案构建,但均具有研究所在医疗单位的特异性,缺少基于循证的科学有效评价体系和科学管理方案的制订,不利于体系或方案推广应用。研究对象上也较为局限,多集中于顶层政策设计的公立医院和政策接受者临床医师,但实际对于我国医院科研绩效发展作出贡献的医疗机构上还包括私立医院、医药企业等;研究人员上也还包括医院医疗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等。故对于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多维度、多层次考虑不同的机构和人群的现实水平,因地制宜的制订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案,实现对于科研人员的激励和推动医疗机构的科研发展。

3.3 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的构成因素及启示研究领域关键词的提及频次越高,越能体现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关键词为科研绩效、科研管理、医院、绩效评价、绩效考核和绩效评估。其中绩效评价、绩效考核和绩效评估多作为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案的重要组成因素出现,故目前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的重点还是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和科研绩效管理方案的构建,而硕士、博士人数和科研经费往往是科研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15]。在评价体系方面,首先明确评价目标为促进学科发展还是激励科研人员,以确定评价内容是以成果为导向还是以投入-产出为导向的评价方向,分别匹配不同的评价对象,例如,对于学科和医院整体的发展建议以成果为导向;对于临床科研人员的评价则建议以投入-产出为导向[16]。评估体系建设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同时考虑地方医疗机构实际实力,激励而不是打击科研人员科研积极性[13]。在科研绩效管理方案上,参考国内学者们对于科研绩效管理的有效策略,张迪等[17]采用SWOT 分析医院的发展现状和内外部因素,制订符合医院发展的科研绩效管理目标和分配方案;柯冬雅[18]对采用平衡记分卡法、龄职积分法和科内积分法对科研绩效分配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张庆玲等[19]提出加强科研方法培训,采用科研绩效手段提升临床医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等。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医疗单位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经验参考。建议各医疗单位在吸收各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优秀策略的基础上,考虑本土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促进方案的有效落地。同时加强单位间的合作,开展多中心跨地域的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研究合作,打破地区间的研究壁垒,促进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的共同发展。

4 小结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软件对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综述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预测了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经验参考。但目前相关领域研究力量薄弱分散,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和管理方案的研究尚集中于理论层面,临床落实和成果转化的研究不足,研究深度、广度有待提升。尽管近年来国家发布各项政策重视我国科研绩效管理,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量依然较少,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初始阶段。故建议整合院际和地域科研力量,在国家顶层设计指导的基础上,连接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科研实力,制订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方案,推动其有效的临床落地,促进科研绩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激发医院科研人员的科研潜能,加强医院乃至国家的科研发展。

猜你喜欢

发文绩效评价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