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区域韧性?

2023-12-19丁依霞董幼鸿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韧性组态韧性

丁依霞 董幼鸿

数字化转型通过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探究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实现逻辑,尝试从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理论框架。基于我国31个省份数据的定性比较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不同区域的韧性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地区间在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等方面存在差距;没有单一要素能必然带来高韧性,但提高经济数字化转型效益具有更普适作用;高韧性存在多条行之有效的组态路径,关键是发挥好异质性数字化要素的协同效应;数字化要素之间还存在替代效应,弥合区域差距需因地制宜地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运用组态配置思想探究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多元路径,能够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数字化转型;区域韧性;协同效应;替代效应;组态配置

一、问题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充满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乌卡世界”中,如何提升韧性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成为事关区域发展大局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方式,数字化转型通过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成为各地应对危机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对此,《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数字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可见,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成为突破治理困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革命性力量。

那么,区域能否通过数字化转型而变得更有韧性呢?定性证据表明,数字化支撑了风险情境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公共服务:云办公、直播购物、无接触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有效支持了疫情期间的经济发展;健康码、行程码等数字化抗疫工具加速了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等[1]。案例研究指出,数字化平台通过发挥信息交流、资源配置、社会整合和学习创新四大优势,从物质技术、组织制度、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增强区域韧性[2]。定量分析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显著提升城市韧性水平,且这种改善效应会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增大而增大[3]。区域作为由生态、经济、社会等自然和人文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韧性生成是多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而这些因素的数字化转型,也必然会对韧性产生深刻影响。质言之,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区域韧性的重要抓手。

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覆盖经济产业、社会生活、政府治理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4],哪些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区域韧性而言更加关键?不同数字化要素如何配置才能更有效地提升韧性?此外,鉴于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区域差异,不同地方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发展之道?这些既是亟待研究的重要学术问题,也是需要回应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本研究拟运用组态配置思想构建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分析框架,并结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案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实现路径。可能的贡献如下:一是运用权威数据测度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的韧性水平,为客观把握整体情况提供靶向;二是诠释数字化轉型提升区域韧性的组态逻辑,为回答不同数字化要素及要素组合如何影响区域韧性提供系统性分析工具,弥补现有研究的缺憾;三是实证探究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多元路径,为更好释放数字化转型潜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具有中等普适价值的实践参考。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一)文献综述

1.区域韧性的内涵及其评估

区域韧性(Regional Resilience)是指由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自然和人文系统构成的高度复杂耦合系统在应对各类干扰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适应、恢复、学习等能力[5]。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有城市韧性(Urban/City Resilience)和社区韧性(Community Resilience)。这些概念涉及的空间尺度不同,但本质上描述的都是特定地理空间在与不确定性共存中通过各要素调整体现出的一种“调试有度”的发展能力,代表着新的风险治理思路和地区发展路径。

从现有研究看,关于区域韧性的评估方式主要有四类,即基于区域构成要素的评估、基于韧性特征的评估、基于韧性过程的评估和基于韧性状态的评估。(1)基于区域构成要素的评估通过分析韧性与区域系统之间的联系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是目前运用最多的评估方法。韧性联盟早在2007年就提出区域韧性包含城市设施环境、代谢流、管治网络、社会层面4个领域[6]。随后,Jha等将其分为基础设施、经济、社会与制度4个维度[7],Joerin等从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机构、自然5个维度进行衡量[8],张明斗和冯晓青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由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4个系统15项指标组成的韧性指标体系[9],等等。(2)基于韧性特征的评估属于导向型框架,有助于区域朝符合韧性特征的方向发展。该方法通过对韧性理论内涵的深入分析提取相关特征。如李彤玥认为,弹性城市规划框架应包括多元化与创新、自学习、自组织、冗余性等特征[10],又如石龙宇等指出,区域韧性的功能特征包括敏感性、抗扰性、适应性、包容性、效率性、创新性和连结性,结构特征包括多样性、冗余性、坚固性和模块化[11]。(3)基于韧性过程的评估以外界干扰发生前后的时间为线索,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评价。与前两种综合评估方式不同,此方法更多针对特定领域。如Bruneau等用基础设施机能的时间变化曲线表示地震后城市社区的韧性状态[12],Ouyang等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灾害防御-灾害吸收-系统恢复”三阶段计算模型。(4)基于韧性状态的评估则是一种静态的思维方法,关注区域系统遭受冲击后恢复需要的阈值。如Contreras等通过每两年一次的采样形成空间韧性指数的可视化地图,进而对地震后的重建情况进行评估[13]。

以上不同评估方式及相应指标体系为理解区域韧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思路。可以看出,区域韧性不仅与生态、经济、社会等区域子系统息息相关,还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就本研究关注的数字化转型而言,属于第一种研究范式,即区域构成要素变化对区域韧性的影响。数字技术给经济产业、治理结构、社会生态等带来广泛而深刻影响,并曾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都印证了数字化转型对区域韧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2.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逻辑

根据对数字化转型的不同理解,学者们提出了关于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不同思路。一种思路将数字化转型化约于数字化,强调数字技术的“赋能”与“赋权”作用[14],认为在技术驱动的理想状态下,城市基层会相应地发生变革,进而释放韧性治理能力[15]。具体来说,借助技术手段可以增强预防、抵抗、恢复、适应等能力[16],实现有效危机管理,维护地区安全。另一种思路将数字化转型理解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强调包括技术、组织、社会等在内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对区域韧性的塑造[17]。从组织角度看,数字化转型改变了组织的价值创造路径,催生了新的组织结构形态[18],能更好实现跨组织资源整合和多主体参与协作,提升组织的整体性、敏捷性和灵活性[19]。从治理角度看,数字化转型能够在治理技术上实现风险治理的数字化系统性赋能,在治理流程上建构风险防控的数字化治理闭环,在治理体系上构建数字化条件下的基层治理共同体[20],进而改变以往模糊性、粗放式和低效的治理形态,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21]。

第一种思路侧重强调技术逻辑,将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手段视为提升区域韧性的效率工具[22]。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主导的思路,遵循着“技术应用-体系改变-韧性生成”的逻辑。第二种思路则体现出技术的社会建构逻辑,认为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过程并不是单纯按照技术逻辑进行,而是具有社会建设构性,即技术只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需要和社会物质安排结合才能增强其有效性[23]。尽管第一种思路有其独特价值,但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在于转型而不是数字化[24],特别是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全面布局和深入推进,需要以更加宏观、更加全面的视角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区域韧性的影响。

从现实情况看,数字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实际上发挥了强化区域韧性的作用。已有研究肯定了数字化转型对区域韧性的积极影响,并尝试运用技术治理、社会建构等视角揭示其中逻辑,但基于多案例甚至大样本的系统性实证检验还比较缺乏。因此,探索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理论逻辑及实现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在构建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分析框架时需特别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充分理解数字化转型内涵,在此基础上运用组态配置思想将数字化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过程机制联系起来,构建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二是充分考察现实情况,运用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案例开展探索性研究;三是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提高研究的效度。

(二)分析框架

区域韧性代表着特定地区在常态和非常态情境下“调试有度”的发展能力,是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数字化转型作为由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驱动的实体变革,覆盖经济、社会、治理等诸多要素,而各要素的数字化及其相互作用会对区域韧性生成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将数字化转型分解为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三个维度,并根据组态配置思想构建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分析框架(见图1)。

其中,经济数字化体现着以数字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的新型经济形态[25],具有低成本、非实体化、高效益化、普惠多元等特点。经济韧性对区域韧性起基础性作用,而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增强经济韧性。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更成功的组织能显著减少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26]。根据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原则,以电子商务和创新产业为代表对经济数字化进行操作化。其中,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结晶,是数字经济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领域;创新产业作为增强区域数字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

社会数字化呈现出数字基建全面布局、数字素养全面提升、数字消费全面升级、数字生活全面发展的趋势,能够在全方位夯实区域发展基础,进而提高区域发展的稳定性和包容性。以数字素养和数字基建为代表对社会数字化进行表示。其中,数字素养是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与能力的集合。数字素养越高,越能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数字基建指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公共性等特点。作为社会数字化的物质条件和信息系统运行的底层支撑,数字基建越完善,越能发挥基础支撑、链接枢纽、资源链接等作用,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

治理数字化意味着通过数字治理工具和数字治理方式的应用来克服传统治理模式的弊端,从而在常态情境下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区域治理效能,在非常态情境下提高区域应急响应能力,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数字服务和数据开放对治理数字化进行具体考量。其中,数字服务代表着地方在利企便民、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现阶段数字治理的重要形式;数据开放旨在通过数据的开放共享,使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数据的多重价值,实现数据驱动的数字治理。

这一分析框架展现了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组态逻辑,指出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及其相互配置是区域韧性生成的内在逻辑。考虑到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绩效提升必然离不开经济、社会、治理等异质性要素的相互作用,即提升区域韧性需要发挥数字化转型的“1+1>2”的协同效应。理想状态下,提高区域韧性是各要素都实现高水平发展。但现实情况中,不同区域由于区位条件、发展水平、技术资源、社会基础等存在差异,很难实现亦步亦趋的高水平发展。因此,提升区域韧性除了要发挥好不同要素的协同效应,也要善于把握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从组态配置角度看,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高韧性发展路径。所以现实且可行的方案是,各地基于自身的经济、社会、治理等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区域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因地制宜地统筹发展和安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该方法被认为整合了传统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势,即在案例编码与运算环节涉及定量研究,在案例比较分析环节涉及定性研究[27],是一种混合取向的方法技术。作为一种面向案例的解释性比较分析[28],它将每个案例都视为一系列属性构成的复杂组合,通过对这些组合的对比分析,找到不同条件或条件组合对案例的解释程度[29],能够有效地回答“条件的哪些组态可以导致期望结果出现”“哪些组态导致结果不出现”等问题[30],从而揭示出因果机制的复杂性和有限多样性,发现特定现象背后的不同前因条件组合及作用路径。

影响区域韧性的前因条件很多,且这些条件之间存在交叠效应。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组态模型指出,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路径不止一种且存在多种可能的组态配置,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不仅能系统分析韧性背后的多个前因条件,还能够解释不同条件及条件组合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多元因果关系,识别出高韧性的关键路径,进而为提高整体韧性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

运用我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的公开数据进行实证探究。相关数据主要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1年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2020下半年)》等。结果变量和条件变量的赋值方式和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

结果变量为区域韧性。本研究认为区域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子系统构成,其韧性生成源于各子系统都实现高水平发展,故采用基于构成要素的评估方法进行测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多将区域韧性拆分为4-5个维度进行评估,而考虑到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越来越多的研究从生态、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这4个方面进行衡量。本研究也采用这4个常用维度。(1)生态韧性指区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载体,其改善有助于提高区域对人为或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抵抗能力。指标选择上,采用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4个指标。(2)经济韧性指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能力。不论是常态下的区域规划和城乡建设,还是非常态中的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高韧性要求高水平经济发展与之匹配。指标选择上,采用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3个指标。(3)社会韧性指区域社会系统的承载能力。完备且高度发展的社会系统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充分的劳动力支持、智力支持和社会保障支持等,进而提升韧性水平。指标选择上,采用就业人员比重、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社会组织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个指标。(4)基础设施韧性指区域公共设施系统的保障能力。包括交通、电力、通信等在内的基础设施作为区域的“发展线”和“生命线”,不仅关系着日常状态下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也影响着危急时刻的保障能力和应急速度。指标选择上,采用人均公路里程、人均用电量、电话普及率、人均互联网宽带接入4个指标。确定指标体系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Yaaph12.0软件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和计算,并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得到区域韧性总体指数,以及生态韧性指数、经济韧性指数、社会韧性指数和基础设施韧性指数。

图2展现了区域韧性指数的对比情况。总体而言,我国区域韧性呈现出不平衡现象,七大地理区域在生态、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其韧性水平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华东>华北>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华中。分开看,华东、华北、华南等东部地区的韧性水平属于全国前列,表明这些区域依靠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社会优势等显示出强大的发展韧性。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韧性水平处于中等,而东北和华中地区处于末尾,这是可能因为西部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饶,在生态韧性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而东北地区受限于经济韧性,中部地区受限于生态韧性、社会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现阶段的韧性水平相对不足。

条件变量分为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1)经济数字化包括电子商务和创新产业2個指标:前者用电子商务销售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表示;后者则用软件业务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衡量,尽管创新产业的形态非常丰富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包括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业、数字创业产业等类型,但软件业务一直是创新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31]。(2)社会数字化包括数字素养和数字基建2个指标:数字素养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进行测量,一般来说,互联网接入程度越高,其数字经验和数字技能也越高;域名作为衡量互联网基础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某地的数字基建情况。(3)治理数字化包括数字服务和数据开放2个指标:数字服务用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进行测量,报告显示,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为现阶段数字政府建设的典型特征[32];数据开放用《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中的数据开放指数进行衡量。

数据校准上,采用直接校准法进行校准。将大于95%的样本设定为完全隶属,小于5%的样本设定为完全不隶属,样本均值设定为交叉点,相应的校准阈值如表2所示。

四、结果分析

(一)必要条件分析

单个条件变量对区域韧性的必要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高韧性情境中,不存在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表明没有单一条件能够必然带来高韧性;从一致性看,6个条件变量对高韧性的解释力排序为数字服务、数字素养、创新产业、电子商务、数据开放、数字基建;从覆盖率看,所有变量的覆盖率都超过了0.6,表明这些条件都是比较重要的。在低韧性情境中,电子商务和创新产业逻辑非值对应的一致性超出了0.9,构成必要条件,表明不成功的经济数字化转型必然会造成低韧性。

(二)条件组态分析

单个条件变量的必要性分析完成后,进一步运用条件组态分析探究不同数字化要素组合对区域韧性的影响。运算过程中,将原始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8,案例频数阈值设定为1,PRI一致性设定为0.7。以中间方案为主进行组态分析,结合简化方案和必要性分析识别核心条件,得到的组态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1.区域高韧性的条件组态分析

高韧性的条件组态分析结果是理想的:总一致性超过0.9,表明该解的条件组合对结果变量具有很强解释力;总覆盖率接近0.55,表明生成的4条高绩效路径覆盖了约55%的案例;4条组态路径都超过0.9,构成必要条件组态。分开看,A2是最重要的一条路径,其覆盖率和一致性都是最大的,表明在数字服务、数据开放、电子商务、创新产业和数字基建都表现良好,且数字素养无短板的情况下,就能实现高韧性,代表省份有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这也说明越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越能提升区域韧性。A1、A3、A4路径都存在一定的短板,表明某区域即使在某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表现不好,仍有可能实现高韧性。对比A3和A4发现,数字服务和数据开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这启示某地如果在某方面确有不足,可通过寻求替代条件的方式来提高韧性。

进一步地,结合代表省份对4条高韧性组态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A1和A2的核心条件为高数字服务和高创新产业,故将其命名为“服务-产业”驱动型。鉴于数字服务和创新产业对区域韧性而言属供给侧的驱动力量,所以这类路径在本质上是推力主导的。这些区域往往通过改进政务服务绩效、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发挥创新产业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开拓创新等促进数字化转型供给侧全要素的有效配置。此类路径的代表省份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四川。以上海为例,数据测算显示,除了生态韧性指数表现一般以外,其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均排名靠前,韧性总体指数更是位居全国第一。这和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分不开的:经济方面,积极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一方面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等硬核技术,加快培育新生代互聯网领军企业、千亿级电商平台等在线新经济,另一方面实施“工赋上海”行动,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从“线性迭代”向“跨界融合”转变;社会方面,不仅全面升级数字设施,重点推进“云数网安链智”六大支撑平台,率先建成“双千兆宽带第一城”,还创新人才引育,积聚全球数字化人才,并通过培训教育、社区宣教、保留线下渠道等弥合人群间的“数字鸿沟”,持续构筑共建共享共治的数字社会;治理方面,2012年率先试点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价值,2018年起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以数字治理新范式探索超大城市发展新路子。

A3的核心条件有高数字服务、高创新产业、高数字素养和低数字基建,将其命名为“服务-产业-素养”驱动型。这一路径既有供给侧的高数字服务和高创新产业,也有需求侧的高数字素养,所以它是“推-拉”均衡的。这种路径除了注重提高政务服务绩效和创新产业效益外,还特别重视发挥用户需求的驱动作用,从而弥补数字化发展基础不足,力求实现供需平衡的数字化转型。例如,重庆市凭借在生态韧性、社会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方面的相对优势,韧性总体指数位列西部地区首位。重庆市虽然在数据开放和数字基础设施上欠佳,但在其他方面有不错表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更好发挥创新产业的“赋能、赋值、赋智”作用;启动“宽带提速降费专项行动”降低上网门槛,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公众数字素养和技能;依托“渝快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深化“全渝通办”,促进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综办”协同融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A4的核心条件有高数据开放、高创新产业、高数字素养、低数字基建,将其命名为“数据-产业-素养”驱动型。这一路径虽然在数字化转型的某方面存在短板,但非常注重释放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潜能,发挥创新产业的技术赋能作用和用户需求的驱动作用,努力实现供需平衡的数字化转型。代表省份是天津。虽然该地的数字服务和数字基建表现一般,但其在数据开放、创新产业、数字素养等方面具有发展优势。首先,天津于2019年上线省级数据开放平台,发布《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天津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数据共享开放评价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促进数据“增值”。再者,天津具有较为完备的“硬件+数据库+系统+安全”自主品牌高端产业链,形成了天津开发区、滨海高新区、中新生态城三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聚集区,其创新产业同比增长快、收入规模排名全国前列。此外,天津互联网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十,互联网普及率远超全国互联网平均水平。

2.区域低韧性的条件组态分析

如表4所示,低韧性的条件组态分析结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其总一致性超过0.85,总覆盖率超过0.7。共存在3条低韧性组态路径。其中,A5路径表明,在数字服务、创新产业、数字素养为核心条件缺乏,电子商务为边缘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即使数字基建为边缘条件存在,也无法实现高韧性。A6路径表明,如果电子商务、创新产业、数字基础三个条件表现不好,单纯依靠数字服务和数据开放无法实现高韧性。A7路径表明,在数字化转型各要素均表现不好的情况下,区域韧性水平一定是不高的。

(三)稳健性检验

改变测量方法、调整一致性水平门槛、观察正反结果对应的条件或条件组合是否具有不对称性等是定性比较分析常用的几种稳健性检验方式[33]。本研究运用观察正反结果条件或条件组合是否具有不对称性的思路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中,低韧性的必要条件分析结果显示,任何一个条件变量及其逻辑非值对应的一致性和覆盖率数值与高韧性情境的数值均不相同,表明其正反面结果具有不对称性(见表3)。低韧性的条件组态分析共生成3条组合路径,且这些路径的构成条件与高韧性路径完全不同(见表4)。综上,数据分析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发展时期,数字化转型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各地突破发展困境、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革命性力量。就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区域韧性而言,本研究基于实践观察和文献回顾认为,关键是通过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及其相互之间的组态配置,实现异质性数字化要素的协同效应。根据这一设想,构建出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组态模型,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对我国31个省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现阶段我国区域韧性存在不平衡现象,七大地理区域在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方面存在差距;(2)没有单一条件能必然带来高韧性,但提高经济数字化效益具有更普适的作用;(3)高韧性存在多条行之有效的组态路径,包括“服务-产业”驱动型、“服务-产业-素养”驱动型、“数据-产业-素养”驱动型三种类型;(4)在一定条件下,数字服务和数据开放可以相互替代。

(二)研究启示

第一,本研究构建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组态模型指出,异质性数字化要素及其组合是区域韧性生成的基本路径,统筹发展与安全需要实现治理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的协同效应。该组态模型一方面在理论层面揭示了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内在逻辑,打开数字化转型对区域韧性作用机制的“黑箱”,能够弥补先前研究多聚焦于单一数字化要素与区域韧性之间关系探讨的缺憾。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启示地方决策者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系统观念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变革提升区域韧性水平。

第二,必要条件分析发现,单一数字化要素并非是高韧性的必要条件,但提高经济数字化效益具有更普适的作用。这表明经济实力作为象征区域发展的硬指标,对高韧性水平而言至关重要。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还是数字治理工具应用、社会数字素养提升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各地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業数字化,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研究还发现,作为软实力的治理数字化具有引领作用,且治理要素相较经济要素而言更加主观可控,故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或许可以通过加强数据治理、完善在线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实现“换道超车”。与经济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相比,生活数字化对韧性的提升作用较弱,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社会数字化转型,筑牢区域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条件组态分析发现,高韧性存在多条行之有效的组态路径,关键是发挥好异质性数字化要素的协同效应。这些组态路径作为高韧性的“多重前因配方”,对弥合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总体韧性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地方决策者在学习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做法时,需要认真比较自身与榜样在发展禀赋、区位条件、资源基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寻找最合适的参考范本。此外,对比高韧性路径构成条件发现,数字化要素之间还存在替代效应。这就要求在提高区域韧性时,除了发挥异质性要素的协同效应,还要善于发现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特别是对于确有发展短板的地区来说,可通过寻求替代条件的方式来提升韧性。

(三)研究展望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值得未来作进一步研究。首先,作为一次探索性研究,本研究在面上探究了经济、社会、治理数字化及其组态配置对区域韧性的影响,未来可聚焦某一领域。如运用面板数据发掘经济数字化与区域韧性之间的因果机制,又如,运用案例深描揭示治理数字化与区域韧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受限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局限、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本研究揭示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韧性的多元路径是静态的,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以及统计数据的扩充,未来可引入时间序列分析进一步揭示数字化转型变化情况对区域韧性的动态影响,更好探究不同区域韧性生成的速度差异。最后,运用定性比较分析得到的结论虽然能够做到中等程度的普适,但数据分析得到的高韧性组态路径对其他层级区域(如地市级、县乡级)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R].北京: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2(7):7.

[2]邱栋,陈明礼.数字平台生态系统驱动区域韧性发展的机理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10):37-41.

[3]武永超.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升城市韧性吗?——一项准自然实验[J].公共行政评论,2021,14(4):25-44.

[4]郑磊.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内容、路径与方向[J].探索与争鸣,2021(4):147-152.

[5]VALE L J.The politics of resilient cities:whose resilience and whose city?[J].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2014,42(2):191-201.

[6]RESILIENCE ALLIANCE.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prospectus[M].Canberra:CSIRO,2007.

[7]JHA A K, MINER T W, STANTON-GEDDES Z. Building urban resilience:principles,tools,and practice [M]. Washington D C: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13.

[8]JOERIN J,SHAWR,TAKEUCHI Y,et al.Action-oriented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communities in Chennai,India[J].Environmental hazards,2012,11(3) :226-241

[9]張明斗,冯晓青.中国城市韧性度综合评价 [J].城市问题,2018(10):27-36.

[10]李彤玥.基于弹性理念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7(9):8-17.

[11]石龙宇,郑巧雅,杨萌,等.城市韧性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评估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42(14):6016-6029.

[12]BRUNEAU M,CHANG E S,EGUCHI T R,et al.A framework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nd enhance the seismic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J].Earthquake spectra,2003,19(4):733-752.

[13]CONTRERAS D,BLASCHKE T,TIEDE D,et al.Monitoring recoveryafter earthquak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GIS,and ground observations:the case of L'Aquila(Italy)[J].American cartographer,2016,43(2):115-133.

[14]孟天广.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素、机制与路径——兼论“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的双向驱动[J].治理研究,2021,37(1):5-14.

[15]梁正.数字双赋打通韧性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Z1):26-34.

[16]董幼鸿,周彦如.技术赋能城市韧性治理的系统思考[J].东南学术,2022(6):85-97.

[17]WILKINSON C.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insights and issues for planning theory[J].Planning theory,2012(11):148-169.

[18]HESS T,MATT C,BENLIAN A,et al.Options for formulating a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y[J].MIS quarterly executive,2016,15(2):123-139.

[19]UNITED NATIONS.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 2008:from e-government toconnected governance[R].New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2008:166-172.

[20]彭勃.基层韧性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策略[J].国家治理,2021(41):9-14.

[21]陈水生.迈向数字时代的城市智慧治理:内在理路与转型路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5):48-57.

[22]关婷,薛澜,赵静.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基于中国环境领域的实践案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9(4):58-65.

[23]MORA L,KUMMITHA R K R,ESPOSITO G.Not everything is as it seems:digital technology affordance,pandemic control,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omaterial arrangement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21,38(4):101599.

[24]郑磊.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内容、路径与方向[J].探索与争鸣,2021(4):147-152.

[25]北京大数据研究院.2021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报告[R].北京:北京大数据研究院,2021(10):2.

[26]ABIDI N,SAKHA S,HERRADI M E.Digitalization and resilience:firm-level evidenc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IMF working papers,2022(2):1-42.

[27]邓胜利,付少雄.定性比较分析(QCA)在图书情报学中的应用——以网络社区健康信息搜寻影响因素研究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12):23-28.

[28]刘浩然.社会科学比较研究方法:发展、类型与争论[J].国外社会科学,2018(1):122-133.

[29]里豪克斯,拉金.QCA 设计原理与应用——超越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新方法[M].杜运周,李永发,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0]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6):155-167.

[31]郭蕾,黄郑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1(6):64-75.

[3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22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R].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2(9):13.

[33]BELL R G,FILATOTCHEV I,AGUILERA R V.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vestors’ perceptions of foreign IPO value: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57(1):301-320.

How Do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hance Regional Resilience?

Evidence from 31 Provinces in China

Ding Yixia / Dong Youho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logic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o improve regional resilience,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regional resilience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governance digitization,economic digitization and social digitization.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it is found that the resilience level of different regions was unbalanced at present.No single factor could necessarily bring high resilience,but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economic digitization had a more universal effect.There were several configuration paths for high resilience,whil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digital elements was the key.There were substitution effects of digitalization factors,so bridging the differences among regions need to explore ways tha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This paper used the thought of configuration to explore the diversified paths,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suring both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Digital Transformation;Regional Resilience;Synergistic Effect;Substitution Effect;QCA

周 巍

猜你喜欢

高韧性组态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44mm厚高韧性抗HIC管线钢板X52MS的研制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高韧性高强度5A06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PLC组态控制在水箱控制系统的应用
铸造行业三维组态软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