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也是监管重点方向

2023-12-19李颖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3年6期
关键词:儿童用品市场监管总局

李颖

2019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玩具、文具、校服等产品,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解决了一批重点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清理了一批违规生产销售的问题产品,查办了一批违法经营的大案要案。

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事关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始终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方向。

加强儿童用品召回监督

近日,在第十四届“守护儿童安全 远离产品伤害——儿童用品安全行”主题宣传暨长三角消费品召回协作活动中,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儿童用品召回最新情况。本次活动是市场监管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实践,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部署《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消费品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召回是国际通行的产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召回管理,有利于督促企业消除已售出产品的安全隐患。截至目前,我国共实施缺陷消费品召回4366次,涉及数量约为9738万件,其中,儿童用品召回1771次,占消费品召回总次数的41%,涉及产品数量1612万件,占消费品召回总数量的17%。产品范围涉及儿童玩具、儿童玩具、儿童家具、儿童服装、童车等主要缺陷,包括小零件导致的儿童窒息、锐利边缘造成割伤、划伤、童车、家具等结构不稳定,导致跌落、摔伤的机械伤害,以及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化学伤害。

通过召回监督,有效消除了产品安全隐患,降低了儿童受到产品伤害的几率,切实保护儿童健康和安全,同时促使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大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建设,加强产品安全风险研判,探索电商平台消费品召回监督与安全共治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

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加强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 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士介绍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的相关措施和成效。

据介绍,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完成儿童和学生用品监督抽查494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295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6.0%;共检查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企业和销售户3.57万家(次),下架问题产品约7600批次,发现并整改质量问题经营户783家,签署质量承诺书2400余份;共查处儿童用品质量案件756件,涉案货值230.37万元,实施缺陷儿童和学生用品召回活动100次,涉及数量636.1万件。

2022年以來,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儿童和学生用品领域质量违法案件4371件,涉案货值1978.20万元,罚没金额2193.09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件。其中,查处儿童玩具类案件1952件,涉案货值368.72万元,罚没金额779.46万元;查处儿童和学生服装类案件997件,涉案货值318.06万元,罚没金额405.33万元;查处儿童家具类案件157件,涉案货值361.67万元,罚没金额167.86万元,有力促进了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提升。

加强专项行动和质量认证

在持续强化监管的同时,市场监管总局还开展了国家标准“护苗”专项行动,为保护广大儿童和学生健康安全做好标准护航。据了解,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发布《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中小学生校服》《玩具安全》等儿童和学生用品相关国家标准130余项,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安全座椅、纺织服装、家具、童车、饮用器具、学生用品等领域,有力推动了儿童和学生用品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在今年守护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聚焦解压玩具、磁性玩具、弹射玩具、指尖陀螺、臭包、炸包、假水玩具、厨房烹饪套装玩具、盲盒玩具、圆珠笔刀、儿童纺织产品、婴儿床、多功能儿童推车等重点产品,突出“网红”玩具的化学、物理、可燃性危害以及危险文具标识不规范、儿童纺织产品绳带和pH值等安全性指标不合格、婴童用品有毒有害物质和结构不符合标准等问题,综合运用质量监管、执法稽查、信用监管、标准认证、缺陷产品召回、网络交易监管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撑牢了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伞”。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保安全底线”、自愿性产品认证“拉质量高线”的作用,严格产品准入,强化认证管理,有效保障儿童切身利益,儿童玩具合格率由不足40%上升到96%。同时,积极开展自愿性认证,推动儿童用品质量提升,如在CCC认证基础上以重金属、增塑剂、甲醛等为主要控制对象的玩具材料洁净等级认证;对软体填充玩具、竹木玩具、纸及纸板玩具、室外活动玩具、造型黏土玩具、指画颜料玩具等CCC认证范围之外的玩具产品开展安全自愿性认证;对3~14岁儿童使用的家具开展环保产品认证;对婴幼儿服装、中小学生校服开展纺织品及服装类环保产品认证等。

此外,产业集聚区市场监管部门还围绕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突出问题开展区域治理,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原材料进货验收、产品出厂检验和标识标注等各项制度,加强产品生产质量过程管控。通过对玩具、童车类产品、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3种儿童用品实施强制性认证,加强证后监督,有效保障儿童切身利益,让监管更有持续性。目前,我国共有指定儿童用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5家,实验室63家,颁发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19150张。

为了把今年的守护行动做得更实,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还将重点关注新兴“网红”玩具、危险文具、儿童纺织产品、婴童用品,聚焦这些产品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质量监管、执法稽查、信用监管、标准认证、缺陷产品召回、网络交易监管等多种手段,加强儿童和学生用品监督抽查和隐患排查。

市场监管部门还将组织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你点我查”活动,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等设立投票通道或专栏,公开征集消费者最关心的儿童和学生用品品种、检验项目和生产经营场所,对“投票率”靠前的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共治局面。

监管部门分门别类抓好质量安全

我国儿童玩具市场庞大,孕婴童用品产业前景广阔。据《2023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市场玩具零售总额为883.1亿元,同比增长3.3%。

丰富多彩的儿童玩具为孩子们的童年带来快乐,但一些玩具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引起关注。比如,“百变磁力笔”在中小学生中颇为流行,数十个磁力珠吸在一起组成笔身,不仅能写字还可以随意组装,甚至还会发光旋转,但一些地方发生的磁力珠被儿童误吞或吸入的事故也给家长敲响了警钟;“指尖陀螺”很受孩子欢迎,用拇指和中指捏住中央轴承处能让其在指尖飞速旋转,然而有些陀螺存在空隙狭小手指可能被卡住、叶片过于锋利可能割傷手指、零部件脱落可能被误食等风险;“迷你厨房”玩具颇受孩子青睐,食材“真切真吃”,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虽然能让“过家家”更有趣,但也发生过玩具刀划伤手指等事件……

“针对风险较大的磁性文具、指尖陀螺、厨房烹饪套装玩具等儿童和学生用品,将分门别类抓好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聚焦儿童和学生用品主产区,校园周边、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和电商平台等,密切关注与儿童身体健康紧密相关的物理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等安全性指标,加强对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销售企业监督抽查和隐患排查,强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另一方面,综合运用质量监管、执法稽查、信用监管、标准认证、缺陷产品召回等多种手段,严格玩具、童车、学生台灯、儿童安全座椅等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管,督促电商平台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完善儿童和学生用品相关标准体系,对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销售企业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形成监管合力。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儿童用品安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要求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实施儿童和学生用品等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强化产品益智性、舒适性、安全性。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儿童缺陷产品召回力度,并促使行业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儿童用品市场监管总局
海关总署公布前5月进口儿童用品不合格情况:涉及乐高等品牌
铁手咖啡制造总局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河北市场监管周年回望
我国将加快制修订儿童用品、玩具等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和油的消费提示
质检总局公布7家企业召回893 321辆碟刹自行车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领取国家总局药品注册批件的通知(20160612)
基于控制超调量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
论土地市场监管机构的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