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3-12-19吉林银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分行
王 鑫 金 宇 吉林银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 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分行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我国经济逐渐实现了绿色化。信贷对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实施。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需要发挥经济的引导作用,积极为环保型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本文主要分析开展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和相关的优化措施。
一、绿色信贷及相关的理论概述
(一)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与绿色经济紧密联系的信贷业务形式,是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信贷业务创新。它以我国的经济转型战略和相关经济政策为起点,是商业银行为符合环境保护政策,从金融方面给予绿色经济项目的金融支持。绿色信贷主要用于节水、节能、生态修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并逐步地对高耗能项目进行信贷压缩,以实现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可以说绿色信贷有利于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不仅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且帮助商业银行找到了新的盈利增长点,有助于商业银行向着科学、可持续和创新的方向快速发展。
(二)银行盈利能力
盈利是商业银行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主要通过资本的经营管理来获得收益。目前,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一般将三年期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作为衡量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动力,只有当商业银行的收入大于成本时,商业银行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如果绿色信贷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且处于收益较低的境地,那么商业银行很难长期支持和发展绿色信贷。
(三)影响盈利能力相关理论
第一,环境风险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信贷、声誉、信息不对称风险等。如果商业银行信贷对象因违规经营、声誉受损或银行不了解企业重要信息变化,当企业出现经营不善等情况时,有可能使企业风险传导到商业银行。
第二,社会责任理论。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需要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商业银行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标,还要保证公民的基本权益,承担落实经济发展政策的责任以及保护环境的义务。实施绿色信贷保护了公众的权益,主动承担了银行的社会角色重任。
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短期成本的影响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盈利主要是通过企业进行生产成本控制来实现的。如果企业采用绿色节能生产技术,采用对环境有利的经营方式,就能通过节约资源来降低成本,并获得国家给予的税费优惠,使得项目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减少。相反,高能耗企业的利率水平会有所提升,往往限制了信贷资金在企业的使用。从实际绿色信贷业务的经验来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对企业提供利率的难度较大,开展绿色信贷在短期内会降低银行盈利能力,不利于银行盈利的增长。而且,绿色信贷属于新兴的业务,商业银行往往不能很好地识别项目的风险,不能做到准确预估风险,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重构风险评判系统,在短期内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因此,从短期的盈利情况看,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会增加银行内部成本,且在短期难以取得较好的回报。
(二)对银行信贷结构的影响
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经济的深度转型,绿色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信贷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以往,银行多集中投资于一些相对敏感的领域,如“两高一乘”企业,这些企业通常以重资产运营,如果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使得这些企业极易受到影响,有些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常受到地方政府的生产限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一再提高。商业银行调整信贷业务比例,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一些新兴的环保型企业,因此负债率相对走低,受到环境政策限制的风险减少,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银行的信贷结构。随着新时期金融政策的调整,商业银行信贷余额的增加,绿色信贷占比将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也会日益健全。而且,随着商业银行信贷严管机制的不断完善,会执行更严格的审批标准,提高环境友好企业信贷比例,可以从根本上减低不良贷款率。
(三)对商业银行声誉的影响
商业银行如果加大绿色信贷业务的比例,会帮助商业银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更好的社会声誉,有利于商业银行做大做强。现阶段,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的声誉,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国家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强调企业定时公布有关环境影响信息,随着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的增加,说明商业银行更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发挥了促进社会经济向高质量转型的积极作用,体现了商业银行维护环境的责任感。商业银行可以凭借绿色信贷业务在人民群众中获得良好的口碑,使投资者更关注商业银行的发展理念,投资者的意愿也将更强,社会金融资本也将更乐于与商业银行合作,从而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四)对中间业务的影响
从长远看,绿色信贷不仅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对中间业务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依靠大量中间业务来留住客户,并积极开发新的产品,构建具有个性特色的信贷产品体系。由于绿色信贷没有较高的风险,可以获得稳定的长期收益,再加上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具有低息特征的绿色信贷。如果商业银行能够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增加绿色信贷的比例,优化客户申请绿色信贷业务体验,同时开展相关的咨询服务,有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中间业务项目,不断增强对客户的黏性,使中间业务收入显著提高,从而快速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三、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现状分析
(一)绿色信贷业务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我国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方面的问题,基于绿色经济理念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随着党的二十大对绿色发展要求的进一步明确,以及绿色经济的贯彻实施,绿色信贷将在“十四五”阶段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绿色信贷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向符合环保政策的企业或项目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对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将给予必要的信贷限制,或者征收较高的利率,从而达到响应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绿色信贷理念在银行系统得到了深入贯彻,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信贷评估体系,重视对信贷客户进行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并将结果作为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随着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的执行,绿色信贷推广范围更广,统计制度也不断完善,并建立了更加全面的绿色信贷业务框架。
(二)绿色信贷产品不断创新
绿色信贷政策落地主要反映在绿色信贷产品上。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对高耗能产业项目投资的缩减,商业银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绿色信贷业务,积极进行了绿色信贷产品的研发,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要的各类绿色信贷产品。例如,招商银行推出的中法绿色中间信贷项目、工商银行推出的赛罕贝机械林场项目、中国银行的碳质押权融资贷款项目,农业银行的五水共治专项贷款、中信银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BOT投资项目等。这些信贷产品或者与国际组织合作,一同参与国际与国内商业银行的绿色投融资活动。或者开发符合中国国情和碳中和概念的信贷产品,还有的银行自主研发创新了一些绿色信贷产品等。具体指向了能源融资贷款、节能融资或碳排放权的融资等领域。这些信贷服务项目为我国绿色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充分支持,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绿色经济发展效果,从2013年至2022年,我国本外币绿色信贷投资额从5.2万亿元增长到22.03万亿元,高于各类贷款的增速达28.1个百分点。仅2022年投向碳减排的贷款就14.7万亿元,且构建了具有多层次特征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使得我国绿色信贷规模居全球首位,有力助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而且,绿色信贷的不良贷款率要远低于其它行业不良贷款率,绿色信贷的质量良好,极大降低了银行整体信贷风险,助推了银行信贷的稳步发展。
(三)绿色信贷发展中的阻碍
虽然近十年来绿色信贷取得了较大成就,推动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但是,绿色信贷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阻碍,尤其在疫情出现后,盈利能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采用的标准与评估体系不统一,银行业内缺少统一的实施细则,绿色信贷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关绿色信贷的流程、标准、风险判定等不够科学,各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有一定的随意性,相关制度规范需要进一步修订。激发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政策缺失,绿色信贷概念具有政策导向性,但是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因此限制了一些中小商业银行投入绿色信贷业务的热情。以往商业银行主要将贷款提供给制造业,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有些商业银行收紧了传统制造业的贷款余额,而大量投资一些创新型绿色项目,又会使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下降。目前,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还不够完善,绿色信贷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已经披露信息的质量不高,金融科技未能高度关注相关信息披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绿色信贷风险。而且,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缺乏有关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绿色信贷的发展速度缓慢。长期以来,绿色信贷依靠国家政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大多数银行有关绿色信贷的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缺少长期性信贷战略,信用文化、政策体系与管理流程都有待深度优化,加上技术人才方面的匮乏,影响了绿色信贷的高质量发展,不利于提高银行盈利能力,而且伴随较大的风险。
四、加强绿色信贷发展主要策略
(一)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稳步发展,构建完善的绿色信贷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绿色信贷的成本,还要在国家已出台的政策基础上,加强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指导,形成综合性的绿色信贷业务标准,实现技术层面的充分整合,这样不仅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而且可以增强商业银行拓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从而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要的个性化绿色信贷产品。
(二)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为了进一步汇总绿色信贷数据信息,加强绿色信贷评估,满足各方面获得绿色信贷需求,还要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构建符合信息透明需要的信息交流平台。例如,完善绿色信贷与企业绿色环境信息披露机制。要求商业银行公布有关绿色信贷业务的相关信息,包括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前申请绿色信贷的流程,产品产生的过程和影响等。商业银行还要与金融监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备配合完善监管。建立商业银行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完善相关信息的报送机制,从而为银行拓展绿色信贷业务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快绿色信贷产品研发
绿色信贷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是银行最重要的潜在盈利增长点。为此,商业银行应当加大绿色信贷产品的研发力度,在开展深度市场调研的基础,不断优化绿色信贷产品结构。例如,不仅要了解国家最新的经济政策,还要对比境内外绿色企业发展情况,充分评估已推出绿色信贷业务的风险与盈利情况。在商业银行进行绿色信贷产品设计时,应当积极与国际银行进行合作,经常进行相关业务交流,从而借鉴国际经验开发更符合我国的绿色信贷产品。绿色信贷产品开发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重视开发满足大众需求的绿色信贷产品,尤其重视增加绿色信贷与中间业务的联系,从而带动其它业务发展,扩展商业银行盈利的空间,以便于不断提高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绿色信贷的发展离不开专业金融人才的支持。为此,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引进具有绿色信贷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强调引进掌握大数据、绿色发展理论、绿色金融知识背景的人才,由专业人才开展相关业务评估,并优化绿色信贷的业务过程。商业银行还要对现有信贷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更好地评估绿色信贷项目风险。总之,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为商业银行选拔优质人才,以促进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
五、结语
商业银行加大绿色信贷业务的比例,对于提高盈利能力将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从自身情况出发,保证绿色信贷与金融创新能力相适应,积极利用好绿色金融政策,在保持银行内部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绿色信贷产品开发,适当调整信贷结构比例,从而不断提高绿色信贷的潜在收益。总之,商业银行应当发挥绿色信贷的协同效应,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正确认识绿色信贷业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绿色信贷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