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担使命协同创新育新人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3-12-19石家庄市第二中学王爱平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二十大思政理论

○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王爱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学思政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务。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时代价值与使命所系,树立“大思政”意识,带头研究好、阐释好、传播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走深走实。

一、学深悟透,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思政教育关键在教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思政教师必须率先学深悟透、精修细研、融会贯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此,石家庄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石家庄二中”)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河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修班。教师们聆听专家讲座,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领悟党的新思想新论断和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通过学习,从政治、思想、理论和情感等方面增进认同,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2022 年11 月,笔者录制的微课《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被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收入教学资源库。新学期伊始,石家庄二中党总支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党员教师研究探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引导学生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这也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具体举措。

二、多元共进,一体化视角下的集体备课

2023 年3 月12 日,由河北省教育厅主办,河北工业大学、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等联合承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集体备课会在雄安新区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山东等地高校的专家辅导兼具高度与深度。一线教师与教研员提出教学设计思路,分享实践经验,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创新方式融入课堂的教学路径,给广大教师带来更多启迪和思考。

石家庄二中发挥学校师资优势,组织60 多位思政课教师利用微信群就专家辅导的内容进行集中研讨,并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线上备课会、专题研修等活动;在此基础上,扩大交流范围,联学联讲,携手并进,推进理论交流和资源共享。

学校年级备课组组织常态化教研与交流,将时政素材与教材进行整合,把理论转化为鲜活的课堂语言,为课堂教学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成为历次备课的研讨重点。教师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讲重点、解难点、析热点,掀起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旨的研学热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党的创新理论与现行教材相融合,打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的“最后一公里”。高一年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相融合,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二年级依托《文化生活》教材,把“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党的精神谱系等内容相融合,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故事,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认识现实,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高三年级结合高考命题热点和高频考点,将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内容相融合,政府和党的相关知识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等内容相融合,着重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观点、重要论断、重要思想进行深入阐释,帮助学生精准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髓要义。

三、挺膺担当,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

基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具体学情,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在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

讲深,主要针对教学的理论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要找准着力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把所学知识、方法和原理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抵达其本质。

讲透,主要针对教学的逻辑性。我们带领学生分析不同情境,动态地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教学情境放到更大的时代和国际视野中,真正把问题讲透讲清楚。

讲活,主要针对教学的实践性。高中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快。课堂教学应主动适应高中生的群体特征,持续推进内容创新、话语创新、形式创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将理论知识与新时代的鲜活实践联系起来,发现和分析真问题,把思政课上在中国大地上,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在真实、鲜活的思政课上,师生分享、讨论、互动积极热烈,学生心中澎湃着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有血性更有理性。

四、学科协同,“大思政课”提质增效

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的教育实效,需要各学科、各年级推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石家庄二中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通过公开课和“每周一课”研课、听课、评课,充分发挥学科协同育人优势,形成“大思政课”的最大育人合力。

班会课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平台。我们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进行班会展示活动,班主任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比如,我们结合思政课开展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春游研学等课外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历史老师在《人民解放战争》一课的教学中,将党史的政治性与学理性有机融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找准融入的着力点、落脚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既促使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又在课堂内外实现了师生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二十大思政理论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