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黄皮果资源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3-12-19罗丽丽陈嘉欣曾莹莹阮翠香刘赛兵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黄皮

罗丽丽,陈嘉欣,曾莹莹,阮翠香,刘赛兵

(南宁理工学院 广西,南宁 530100)

引言

黄皮果,属于芸香科黄皮属双子叶植物,性喜温暖湿润季候, 黄皮果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以广东、广西及云南栽培种类最多,现在印度、越南、尼泊尔、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培育[1],是一种开发前景良好的水果。目前,黄皮果主要种植在乡村地区,知名度不高,商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黄皮果主要以鲜果销售为主,由于黄皮果的果皮非常薄,保质期较短,通常只有4~5天,这正是黄皮果难以进入北方市场的主要原因。并且黄皮果在储存和运输方面非常有难度,即使运到了北方,途中烂掉的果子以及巨大的运输成本和最终的销售额相比损失较大。以上这些因素极大地制约了黄皮果产业的发展。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的本地黄皮果在全省各地的分布规模、产品品种、产业加工等进行调查,对黄皮果的生产及开发利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将着力调研黄皮果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以及产业现状和面临问题,为今后黄皮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 黄皮果简介

黄皮果,一种果色呈金黄色的水果,外表光洁而醒目,集色、香、味于一体,口感鲜香,酸甜可口。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皮果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水果,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元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热量非常低,每百克黄皮果仅含39大卡热量,不容易引起肥胖。并且,黄皮果中的黄酮类物质、生物碱和嵌类物质属于特殊成分,不仅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还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维持身体健康[2]。

2 现况介绍

2.1 种植规模

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政府和国家开始注重三农问题,带动当地的农产品的发展。一开始由于经验不足、缺乏技术,产量较低后来通过技术改革研发出的品种丰富起来,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产量也大有提高。

以钦州市浦北县为例:从浦北县2022年黄皮果产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县黄皮果种植面积9000多亩,产量超8万吨,预计产值6.4亿元。近年来,该县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黄皮果生产标志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项目扶持等方式扩大生产,力争形成一批上规模的黄皮果产业园,并推广良种良法,优化品种结构、优化品种布局,确保黄皮果产业良性发展。

2.2 主要产品开发现况

2.2.1 种类

黄皮果的种类:约有 23 个品种,我国约有11个品种,我国黄皮果也从刚开始只有一个品种扩大到鸡心黄皮(果核大甜度高)、无核黄皮、冰糖黄皮(果肉甜无酸味)、贵妃黄皮、紫肉黄皮(花青素含量最高的黄皮品种)、香蜜黄皮等多个品种,其中紫肉黄皮果是2020年研发出的新品种。

2.2.2 衍生产品

黄皮果的衍生产品:黄皮果干、山黄皮辣酱、黄皮果粉、黄皮果茶、黄皮果酒等。其中黄皮果干、黄皮果蜜饯、黄皮果豉和山黄皮辣酱很早在市场就出现了,主要是由于黄皮果果皮薄不易于保存,为了更好保存进行简单的加工;黄皮果粉的出现是由于现代技术的进步;黄皮果茶是2021年喜茶利用黄皮果小众水果和独特风味的特点,创新推出季节限定的多肉黄皮仙露一度成为“网红”;果酒是山乘酿造品牌2022年打造的黄皮自由革命衍生产品。

以南宁武鸣区九里村桥罗屯为例,全村黄皮果种植面积约700亩,为提高农民的收入桥罗合作社还与旅行社进行对接,组织外地游客到九里村体验采摘、品尝、制作黄皮果特色美食。目前黄皮果加工产品有:黄皮蜜饯、黄皮果脯、黄皮茶等;衍生的黄皮美食有:黄皮鸡、黄皮猪肘、黄皮排骨、黄皮鸭、黄皮面等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目前该村的旅游人数亦在逐年递增。

2.3 生产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

生产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无核黄皮产业园总规划面积 454.7 km2;郁南县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十二岭酒业有限公司,年产黄皮果酒约 1000吨;县级农业龙头企业郁南县都城镇鸿润凉果厂,年生产蜜饯无核黄皮等系列凉果约1000吨;郁南县亲群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无核黄皮饼等系列水果饼约100吨;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无核黄皮饼、无核黄皮月饼约110吨[3]。近年来郁南县以果为媒,以点带面,撬动镇域经济发展,带动县域乡村振兴。2019年郁南县打造无核黄皮产业园成功入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县内产业总产值36亿元,带动2万农户经济增收,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在产业园的龙头引领作用下,郁南县除了有扩大种植面积外,产业涵盖加工、销售、餐饮等行业和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转变,带动无核黄皮果产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此外还与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创新种植和生产技术,生产NFC果汁果浆、含片、黄皮益生菌开胃消食和睡眠功能产品等黄皮果深加工产品使小金果摇身“七十二变”。

2.4 产品销售状况

2.4.1 黄皮果鲜果销售状况

(1)传统销售状况。根据果品品质及新鲜程度,在南方批发市场上收购的黄皮果普遍售价4~10元/斤,进行嫁接改良后的黄皮果亩产可高产达4000斤。2020年因小众水果奶茶“出圈”,使小众水果——黄皮果身价翻倍,黄皮果在广东的市场首次售价突破20元/斤。此外,很多有名的黄皮果产业基地“以节为媒,助推销售”在黄皮果采收季会在线下举办采摘节、黄皮产销集市等活动来吸引客商来收购、游客来采摘体验,游客和商客采摘的售价在12~18元/斤,这时农民在活动期间售卖的黄皮果价格比拿去批发市场卖得多,同时增加农民的收益。

以海南省大成镇南吉村为例,2022年大成镇南吉村举行黄皮乡村采摘游活动,在村里随处都能看到村民在家门口摆售黄皮果,现场还举办黄皮果特色农产品及特色美食展销、黄皮果美食烹饪大赛、黄皮果产业论坛暨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当天南吉村接待游客11000人,农庄餐饮营业额达7万余元,采摘的黄皮果售价13元/斤,黄皮果鲜果销售额达18万元。

(2)线上销售情况。近年来,随着直播和电商行业介入现代农业,结合黄皮果文化开展个性化电商销售。其中郁南县举办无核黄皮推介会暨百千网红直播周系列活动。2022年推介会期间,销售无核黄皮鲜果及加工产品267.2万单,销售额9.08亿元,全年无核黄皮鲜果累计销售总额20.47亿元,同比增长36.47%。以及充分利用跨境电商渠道,2017年使得郁南无核黄皮果开始向国外销售,2021年出口约3200吨,销售额达到8320万元,2022年出口约2765.2吨,销售额达9613万元,销售到国外的售价约60元/斤。另外改县创新营销模式在线上利用“郁农邦”小程序推出果树认养活动,推出黄皮果树全被领养价值达79.2亿元。

2.4.2 黄皮果茶饮销售状况

黄皮果靠着发达的奶茶业在北方谋得了一席之地,继奈雪的茶推出“霸气玉油柑”火爆之后,一时间让名不见经传的潮汕水果油柑被全国人民认识。2020年夏季,具有地域特色的小众水果“出圈”还在继续。继油柑之后,素有“果中之宝”美誉的黄皮果又被喜茶、乐乐茶、益禾堂等这些奶茶品牌看中。相比于其他水果,黄皮果、油柑这些小众水果的未知更能吸引到消费者的好奇心,对于冷门水果制成茶饮,是一种破圈层式的消费与传播。随着2020年小众的地方水果成为盛夏现制茶饮的创新趋势后,黄皮果只用短短的两周迅速走红,喜茶、茶力小怪兽、台盖、益禾堂、乐乐茶等奶茶店在内的10多个品牌陆续推出黄皮饮品,售价区间在14~33元。

以喜茶为例:黄皮果在2022年天猫“618”期间的销售额达到393720元,2021年销售额达到453764元;据《2021年中国新茶饮产品报告》显示,调查取样的21个茶饮品牌中,2020年上新水果茶的品牌达到了95.2%。另外,根据喜茶公布的数据来看,上线仅5天,店内三款黄皮果饮品的全国销售量超过34万杯,其中,仅多肉黄皮仙露就卖出了超23万杯。喜茶2020年开售的所有产品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前5名产品80%都与水果有关,其中黄皮仙露系列,在北上广深主力门店上线的黄皮仙露系列产品,开售仅3天,就售出近6万杯[4];在众多的社交平台如小红书、微博、豆瓣等也出现了众多关于黄皮果茶饮的文章和话题,百度指数显示,随着喜茶的“多肉黄皮仙露”在全国上新,与“黄皮”相关的搜索指数和咨询指数也有明显上升。可见黄皮果在未来的水果奶茶行业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3 黄皮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植产业分散,没有系统性的管理,难以形成规模种植

中国黄皮果种植主要在南方地区,最初的栽培地都是处于山区,种植面积都不大,规模化栽培的历史并不长。迄今为止黄皮果产业现状是分布不集中,无规模,管理上尚未形成固定的系统。在广西省钦州市浦北县、南宁市武鸣区,广东省郁南县、茂名市、云浮市等地都有黄皮果种植基地,但总体上种植规模小,各地的种植技术不同,标准化生产不高,大部分种植户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加之大多数种植户基础设备的不完善,种植户的灌溉方式多为粗放式的人工灌溉,小部分为滴灌、喷灌,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黄皮果的质量,进而降低了黄皮果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黄皮果的种植面积分散,难以形成集中管理[5]。

通过网络和期刊的搜索,发现国外对于黄皮果的研究几乎空白,北美洲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等地区有较少的分布,国内有关黄皮果记载的书籍文献也仅有少数。目前国内较好、具有模范作用的黄皮果产业基地为广东省的云浮市郁南县无核黄皮果产业园,该基地具有一定规模,但产业链并不完善,在无核黄皮果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的进展,且郁南县已经编写出版了无核黄皮果栽培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虽然仅是无核类的黄皮果,但对于如何规范黄皮果种植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2 黄皮果衍生产品研究力度不足,附加值不高,尚未形成系统的黄皮果产业链

黄皮果营养丰富,果肉含有机酸,果皮富含果胶、植物化学物等物质,将黄皮果加工成各类型的产品,不但能提高其风味和附加值,也能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6]。目前,国内黄皮果在功能活性营养成分的研究中取得不错的进展,但在黄皮果黄酮、多酚以及一些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功能并未深入的研究,在结构分析、提纯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成果较少[7],因而限制了黄皮果在加工领域的应用范围。

在创新食品领域上黄皮果的研究上越来越多,但总体上形式单一,附加值低。目前黄皮果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果酒酿造方面,即便如此,黄皮果果酒在中国市场上仍是稀缺的,黄皮果果酒出现的身影微乎其微,尚未形成系统的黄皮果果酒产业链。且大部分黄皮果加工企业也只能对黄皮果进行粗加工,无法满足黄皮果精加工要求,极其缺乏养生、保健、药用等类型的黄皮果深加工产品,市面上主要出现的黄皮果加工产品有果酒、果脯、果酱等,但数量甚微,黄皮果加工从业者也是少之又少[8]。即使市面上含黄皮果加工产品,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也并不高,使得黄皮果产品的经济效益低下,黄皮果的功能效用以及加工产品等的研究不够深入。国内销售最好的无核黄皮果的销售区域局限在了珠三角和本地,国内市场并未打开,很多北方居民对黄皮果的认知是零,销售渠道不通畅,品牌的特色、知识等方面并未宣传到位,且认知度、联想程度、美名度等并不高,并未充分发挥“果中之宝”的美誉,在产品的附加值上依然有巨大的发挥空间。海南黄皮果种植是儋州和海口为主,而海口地区的黄皮果品种引自儋州,但海口的黄皮果比儋州更为名声在外,其营销和品牌都比儋州好,这主要在于富含黄皮果一个附加值。

3.3 黄皮果优良品种普及率较低,运输保鲜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黄皮果种植产业种类繁多,但普遍品种单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不合理,优良品种的普及程度极其有限,影响着黄皮果的生产率,无法促进增收。目前市面上的黄皮果种类大多为黑黄皮果,紫金黄皮果,贵妃黄皮果,白黄皮果,无核黄皮果等,在国内黄皮果种植产业中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所种植的黄皮果属于难得的优良品种,该县种植的无核黄皮果具有肉厚果大的特点,在多年的发展下,郁南无核黄皮果产业为国内的黄皮果种植提供了参考价值。广东省和广西省作为黄皮果生产的主要产地在黄皮果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即便如此,在黄皮果的生产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黄皮果的产量提升,为了使其达到一个丰产的状态并保持下去,则需要不断的选育优良的黄皮果品种,以促进黄皮果产业化程度的提升;其次,黄皮果不耐储存,运输保鲜成为了一个艰难攻克的大关,严重影响了黄皮果的发展,许多黄皮果的种植者都因为保鲜问题产生黄皮果滞销进而浪费掉,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黄皮果产业的采后保险技术对黄皮果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这些都需要广大的研究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4 未来黄皮果产业发展对策

4.1 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据调查,部分地方政府对于黄皮果产业种植的补贴过低,没有按照“三农”政策的要求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的具体方法,一些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和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的扶持。今后政府方面应将支持农资金优先投入农业结构建设,提升使用效率,为果农提供种苗补贴与资金扶持;整顿农业市场,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对种植户的补贴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补贴机制,对农民实行种植补贴,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减少农民负担[9]。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品牌宣传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计划,升级改造村中道路、管网、水利设施,美化亮化村社村容村貌,为黄皮种植、采摘、运输和销售提供保障,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品尝黄皮果,助推村民增收[10]。举办黄皮果文化节,促进黄皮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展会展示、线上线下营销,拍摄宣传片等,大力开展“金果果”品牌宣传,对营养和健康进行强调,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黄皮品牌[11]。

4.3 借鉴新西兰奇异果发展模式优化黄皮果产业

1904年,新西兰从中国引进猕猴桃并将其命名为“奇异果”,根据FAO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猕猴桃种植面积约为28万公顷,借鉴佳沛新西兰奇异果采用ZESPRI质量监控严格控制质量,让消费者购买的优质的奇异果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对品牌的忠诚度,新西兰奇异果在果园的选择、果农认证、采收标准等生产流程上实行严格管控,通过建立特殊的冷冻库延长保质期和包装奇异果的硬度和甜度,让消费者吃到美味的奇异果[12]。以上做法值得黄皮果产业借鉴学习,新西兰奇异果产业和品牌的建设为各地水果产业发展树立了发展模本。

4.4 加强种植加工各方面的标准制定

通过调查,村民认为黄皮种植园分散,标准化程度低;还有果树修剪不得当,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灾后处理措施不到位,使黄皮果及有关产品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果农缺少相应的种植技术培养,在线上能够出台相应的种植技术课程供果农随时学习以及有相应的农科所为果农进行栽培指导[13]。定期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邀请农技专家现场开展日常指导和培训讲座,为农户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栽培修枝、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支招,不断改良和提升黄皮品质。

4.5 联合高校加强黄皮果保鲜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针对对黄皮果进行采前、采收、采后特定系统工程的处理和配合,采用低温、热处理、涂膜、自发气调包装以及化学保鲜保鲜剂等多种保鲜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黄皮果的保鲜技术[14];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技术、设备联合研发更多黄皮果衍生产品,充分整合人才、技术、资金,推进黄皮果产业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5 结论

目前对于黄皮果的储存时间、种植规模、黄皮果衍生产品的研发等问题还有待改进。黄皮果产业今后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一是通过打造品牌效应,提升黄皮果的知名度,愿意成为黄皮果的忠实消费者。二是不断创新生产技术,打造黄皮果加工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有效调动果农的积极性。三是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农村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黄皮果种植基地,推进黄皮果大规模种植与规模优化,有力促进农村黄皮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四是建立集中供销平台,保证供销双方的有效对接,让市场和需求有效对接,保证供求关系的相对稳定。最后,强化党建引领,推进黄皮果深加工产业,创新黄皮果大规模种植商业化,促进黄皮果经济化模式,形成一套黄皮果经济化管理模式,让黄皮果在未来发展越来越快,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黄皮
广东:郁南县大力发展黄皮
夏日黄皮
家乡的黄皮果
黄皮,被低估的“实力派 ”
微醺七重奏,用黄皮泡酒吧!
我爱家乡的黄皮果
岭南奇果无核黄皮
黄皮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黄皮酰胺及其衍生物合成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