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药师参与1例左氧氟沙星致超敏反应的药学监护及文献分析Δ

2023-12-19殷欢莉黄跃洲张臣宇唐文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成都610041

中国药房 2023年22期
关键词:滴耳液氧氟沙星皮疹

殷欢莉,黄跃洲,罗 敏,张臣宇,秦 舟,唐文言,于 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成都 610041)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容积大、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价格低廉等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该药的普及,其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逐渐被报道,主要包括癫痫发作、肌腱病、关节病、超敏反应等[1]。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为超敏反应中较为常见的类型[2],其潜伏期较长,相关皮肤症状一般于用药后2~6周出现,且皮疹出现前常伴有瘙痒和发热(体温>38 ℃)。DIHS 早期皮损多为泛发的麻疹样斑疹或斑丘疹、湿疹样或荨麻疹样,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脓疱和紫癜等,严重者可致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3]。有研究发现,DIHS常累及患者淋巴结、血液系统、肝脏和心脏,其发病率不详,致死率高达10%[2]。本文报道了临床药师参与1 例左氧氟沙星致超敏反应患者的治疗过程,并检索相关文献,以探讨左氧氟沙星致超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个案分析

1.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7 岁,身高178 cm,体重87 kg,于2020年9月9日因“双耳道瘙痒13 d,皮疹9 d,发热1周”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治疗。入院13 d 前(8月26日),患者因双耳道瘙痒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并口服甲钴胺片和三七通舒胶囊,病情好转;8月29日,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脸部及大腿两侧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就诊,停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予以硼酸冰片滴耳液、氯雷他定片等治疗后好转,同时仍间断服用甲钴胺片和三七通舒胶囊;9月2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 ℃,伴寒战、出大汗,于当地医院就诊,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后,患者发热停止;9月7日,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出现膝关节痛,伴四肢肌肉酸痛,脖颈、胸前和背部出现皮疹;9月8日,患者更换为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后,关节疼痛加重,躯干出现大量皮疹。

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8.6 ℃,心率104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75/111 mmHg(1 mmHg=0.133 kPa);咳嗽有痰,双肺叩诊呈清音,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就诊时伴有胸剑突周围酸痛,持续无缓解,与进食无关,与呼吸有可疑关系。9月9日,患者辅助检查示心电图V3~V6 ST 抬高0.2 mV,入科心电图V3~V6 ST 抬高0.1~0.2 mV,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 12.88 ng/mL,肌钙蛋白T 656.7 ng/L,尿钠素2 208 ng/L,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201.00 IU/mL,白细胞计数12.52×109L-1,淋巴细胞计数0.81×109L-1。

入院诊断如下:(1)心肌炎;(2)发热待查。

1.2 主要治疗过程

9月9日,患者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每天1 次抗感染。临床药师针对患者发热、全身皮疹等症状,建议排查其既往用药史、过敏史,排除可能致敏的药物。临床医师采纳建议。经风湿免疫科和皮肤科会诊,排除免疫性疾病,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分析,考虑药物性荨麻疹可能。

9月11日,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查示肌酸激酶同工酶MB 1.40 ng/mL,肌钙蛋白T 1 209.0 ng/L,白细胞计数6.67×109L-1,淋巴细胞计数1.11×109L-1。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参考《欧洲皮肤不良反应标准量表》[4],判断其可能为DIHS。临床医师根据临床药师的判断,考虑到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超敏反应的交叉反应性较低,该患者可能已处于脱敏状态,故继续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抗感染、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祛痰,必要时予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

9月12日,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查示肌酸激酶同工酶MB 1.13 ng/mL,肌钙蛋白T 677.3 ng/L,尿钠素433 ng/L,总IgE 299.00 IU/mL,白细胞计数6.28×109L-1,淋巴细胞计数1.28×109L-1。患者24 h 尿量较少,临床药师建议增加呋塞米片20 mg,每天1次+螺内酯片20 mg,每天1次利尿,其他用药方案不变。临床医师采纳建议。

9月14日,患者咳嗽未见好转,临床药师建议给予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0 mL,每天3次止咳,其他用药方案不变。临床医师采纳建议。

9月16日,患者前脑性尿钠肽示阴性,肌钙蛋白T 14.6 ng/L,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等未见异常。临床药师建议停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新增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每天3次改善预后。临床医师采纳建议。患者未再新发皮疹,原有皮疹、关节疼痛及肌肉酸痛均有缓解。

9月18日,患者出院,院外继续服用复方甘草口服液、螺内酯片和盐酸曲美他嗪片。临床药师嘱患者定期复查心肌标志物、肝功能、血脂、电解质,并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若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1.3 左氧氟沙星致超敏反应的关联性评价

临床药师根据《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五项原则》和Naranjo 法[5]进行关联性分析:(1)患者在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第4天出现皮疹伴瘙痒、发热;在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当天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第2天出现关节疼痛加重,躯干部位大面积皮疹伴瘙痒、皮肤潮红等症状。(2)超敏反应为左氧氟沙星的已知不良反应,以皮疹较多见。(3)停药后给予抗过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4)患者同时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甲钴胺片、三七通舒胶囊,不能完全排除甲钴胺片和三七通舒胶囊致超敏反应的可能;患者住院期间一直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症状逐步缓解,可排除莫西沙星所致的超敏反应,且免疫、病毒等相关检查未见异常,可排除免疫性疾病,考虑为药物性荨麻疹可能。Naranjo评分为4~5分,提示左氧氟沙星与超敏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为“可能”或“很可能”。

2 文献分析

2.1 文献检索方法与资料提取

临床药师以“左氧氟沙星”“超敏反应”“不良反应”“皮肤反应”“levofloxacin”“hypersensitivity”“adverse reaction”“skin reactions”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Embase,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相关文献,提取患者性别、年龄、用法用量、过敏史、不良反应症状、干预与转归等信息。

2.2 纳入患者基本信息

最终纳入相关文献30 篇[6―35],含本文患者在内共计31例。纳入患者的主要信息见表1。

2.3 左氧氟沙星致超敏反应的特点

2.3.1 患者基本信息

31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20~87岁,其中50岁及以上18例;有7例患者既往有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过敏史;除2 例(序号12、23)为手术预防性给药外,其余均为抗感染治疗。

2.3.2 用药情况

31例患者中,24例患者描述了左氧氟沙星的用法用量(1 例患者仅描述了用法),静脉给药的有14 例,口服给药的有9例,剂量均为0.1~0.6 g,给药频次为每天1~3 次,均在药品说明书规定范围内;2例患者为滴耳或滴眼。这表明左氧氟沙星致超敏反应与药物剂型、剂量无关,由此推测,该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或者非剂量依赖性的,按药理作用关系分型为B 型,即质变型异常[1]。

2.3.3 潜伏期

31 例患者中,3 例患者的潜伏期不详,28 例患者的潜伏期为用药后10 min~9 周,其中4 例患者为用药后30 min 及以内,20 例患者为用药后2.5 h~4 d,4 例患者为用药后6 d及以上。

2.3.4 不良反应类型

31 例患者中,7 例为固定性药疹,5 例为DIHS,5 例为多形性红斑,5例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3例为超敏反应,2 例为荨麻疹,2 例为大疱性皮疹,2 例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

2.3.5 干预与转归

31 例患者中,3 例患者停药后好转,20 例患者停药并给予糖皮质激素(不含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好转,8 例患者停药并给予抗组胺类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转。5例患者为首次出现不良反应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好转后,再次使用又出现类似不良反应,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后又好转。

3 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超敏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该类药物引起的超敏反应是由肥大细胞通过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X2介导的[6]。本研究患者入院总IgE为201.00 IU/mL,提示IgE的升高可能与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为局部用药,全身吸收少,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小,加之该患者同时使用了甲钴胺片和三七通舒胶囊,故无法完全排除甲钴胺片和三七通舒胶囊所致超敏反应的可能。临床药师对该患者使用的药物再次溯源后判断,其超敏反应可能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所致:该患者在首次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后出现了发热,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后好转,再次静脉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明显,这与超敏反应的特点相一致。根据《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五项原则》和Naranjo 法,临床药师判断左氧氟沙星与超敏反应的关联性为“可能”或“很可能”。

笔者在前期筛选文献时发现,1 项队列研究的干预药物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但由于无法获取患者的具体信息,故未进行文献分析。本文献分析结果显示,31例患者中,男性23例,50岁及以上18例,用药后4 d及以内发生超敏反应24例,主要表现为DIHS、固定性药疹、多形性红斑等。

综上所述,超敏反应为左氧氟沙星较罕见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2.5 h~4 d,且以中老年男性患者的发生风险较高。临床使用左氧氟沙星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当其出现无明显诱因发热、皮疹时,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滴耳液氧氟沙星皮疹
清除多余的耳垢选择滴耳液需看病情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小小滴耳液 也有大讲究
非那沙星混悬滴耳液
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