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问一答”还是“设问自答”?
—— 设置“情境任务”将文本“存疑”有效转化为课堂“活动”

2023-12-19王科威

中学语文 2023年31期
关键词:曾皙西华子路

王科威

从现代句读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而言,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结尾似乎有明显的“硬伤”,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明确提及这桩文学“公案”:曾皙的追问下(也有人认为曾皙只问了前两句,后面是孔子设问自答),孔子给出了解释。

课文以“师生言志”为内容,以“师问生答”为形式,基本上以“曰”为问答标志。自“三子者出,曾皙后”之后,故事情节从“师问生答”转变为“生问师答”,但结尾的“曰”字突然消失不见或有意弃用。从事理上而言,“师问”必然就有“生答”,而“生问”则会衍生出多种可能性。作为教师的孔子拥有话语权,很可能会主导对话的形式和走向。

文章结尾处到底是“一问一答”还是“设问自答”?在教学上,我们可以采取“存而不论”或者“疑而有答”的方式,但关键还是要看这处“存疑”具备的教学价值。

尽管“存而不论”并未根本改变教学的“航向”和“目标”,但“存疑”涉及文本的人物形象、课堂氛围与主旨解读,在相对滞涩的文言文教学中足以“掀起”课堂的“波澜”。如果要将文本中的“存疑”转化为教学的“内容”,一方面要依据“存疑”具备的价值,另一方面也需考虑其在文本或教学中的“位置”。鉴于“存疑”处于文本的末尾位置和课堂的总结阶段,笔者认为更适合将其设置为总括性、反思性和讨论性的教学活动,从而给课堂添上一个意外却精彩的“煞尾”。

以下是基于此处“存疑”加以设计的教学环节。

【情境任务】教材你来编

某学校自主开发了一门关于传统文化典籍的校本课程,需要自主编辑一本相关的校本教材,经典名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入选其中。然而此文有一处“存疑”,即文章末尾到底是曾皙的连续追问还是曾皙只问了前两句,后面是孔子的设问自答。经过校学术委员会的慎重考虑,为了确保校本教材的文本明确和恰切,建议此篇选定一个版本作为最终定稿。假如你们是责任编辑,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确定你们选择的版本,并通过比较等方式阐释选择的理由。

这个任务设置了一个具体的模拟情境,将文本“存疑”转化为编辑“争议”,要求学生基于课堂教学和文本理解确定最合理的版本,可当堂交流,也可留待课后完成。

在情境任务驱动下,各个小组在既有课堂教学和原有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对“存疑”展开了讨论。从结果来看,虽然依然是两种既定的版本,但学生对这两种版本的理解却更为具体和深刻,这正是将文本“存疑”转化为课堂“活动”所获得的成果和价值。

版本一:一问一答

曰:“唯求则非邦也与?”

子曰:“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曰:“唯赤则非邦也与?”

子曰:“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理由阐释: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既保持了上下文的连贯性,又符合全文的逻辑性。课后,曾皙心存疑问,主动留下并向孔子提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这个问题涵盖三人,过于笼统,所以孔子以“各言其志”应对。但曾皙还是不罢休,改变策略从个体角度提问:“夫子何哂由也?”孔子于是才直言:“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明确指出他“哂”子路的原因。照此逻辑,下文理应是曾皙追问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的看法,这样既照应了前面的“言志”情节及顺序,又保证了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从问题层面上看,孔子对子路的志向给予了“哂”的间接评价,这足以构成曾皙追问的缘由;孔子在冉有和公西华回答后未置一词,那么曾皙追问孔子为何“不哂”另外两人或者没有评价也是合乎逻辑的。

另外,针对“一问一答”版本,还需对译文进行适当的修改。

曾皙问:冉有讲的是不是国家的事情呢?

孔子答: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问:公西华讲的是不是国家的事情呢?

孔子答: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一个小司仪,那么谁能做大司仪呢?

理由阐释:曾皙问孔子为什么“哂”子路,确实是“有疑而问”;而曾皙问冉有、公西华的志向时,从课文注释来看,采用的却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分别是“唯求则非邦也与?”“为赤则非邦也与?”孔子的回答同样用了反问句,分别是“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般而言,学生在向教师请教问题时不会采用反问句的形式,此外,从孔子的回答来看,他几乎在重复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正常的师生问答中,学生心中有疑虑时,应该采用一般疑问句来表达;而教师可以采用陈述句或是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来回应学生。关于曾皙的两个问题,是否应该改为一般疑问句更为合适呢?显然,“唯求则非邦也与”“为赤则非邦也与”与后文的呼应构成了同质重复,无法构成一问一答的逻辑,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契合曾皙作为学生的身份和师生问答的情境。

版本点评:尽管从行文思路和逻辑上看,“一问一答”版本更为顺畅,也更容易为学生所认可,但版本与译文难以匹配,无法自圆其说,同时也需要对注释与译文进行适当修改。

版本二:设问自答

子曰:“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理由阐释:从表达形式来看,孔子自问自答更为合理。之所以引起不同的理解,主要缘于后面省去了“曰”,当然这里是省去还是本来就不需要,见仁见智,无法考证。就文本而言,这里没有“曰”,后面的话自然是归属于说最后一句话的孔子的。这是写作的章法,也是文理的常规。

从表达效果来看,整段侧重于连贯整体,而分成四段则体现了必要的停顿和强调。既然都是孔子的话,为何要分成四段而不选择放在一起?相较之下,此处孔子的分段表述更贴合教育的场景,也更具备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主张“启发式”教学的孔子而言,更需要适当的留白和空间来巧妙地展示其教学艺术。

从述说者角度来看,“设问自答”也有助于展现孔子的长者风范。针对曾皙“夫子何哂由也”的问题,孔子明确肯定子路的治国志向,只是“其言不让”,故而以“哂”来表示变相的批评。对于冉有和公西华的志向,孔子并未明确表态,既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与子路相比,冉有和公西华在“礼”的方面更胜一筹,甚至可以说表现得过于谦逊。考虑到曾皙可能以为冉有和公西华只停留在表面的礼节上,没有展现出治国志向,孔子采用“设问自答”的方式,向曾皙进一步说明两人的谦逊态度背后同样蕴含着为政的抱负。另外,我们还能从孔子的反问句表述中感受到他对两人过于谦逊的少许不满,只不过他点到为止,没有直接表达出来。

版本点评:“设问自答”更侧重于表现孔子教育学生时诲人不倦的态度,急生之所急,需生之所需,足以展现出其高山景行的师者风范。

除了两种通行版本,课堂讨论中有学生“脑洞大开”,又提出了另类版的“设问自答”:既然行文没有明确的标识,那么后面四句话到底出自谁人之口很难定论,从理论上看,也有可能是曾皙的“自问自答”。

版本三:另类版“设问自答”

曰:“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理由阐述:曾皙只问了孔子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夫子何哂由也?”他之前就已经将前三位的志向归为“为政”一类——“异乎三子者之撰”。当听到孔子评价子路“其言不让”后,曾皙明白了子路的欠缺和不足,自然也认识到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有礼。然而,孔子没有明确评价甚至表扬他们,这想必会引起曾皙的思考。他们的志向同样是为政,只是与子路相比过于谦虚,孔子的不予评价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评价。继而,曾皙以反问句的方式“设问自答”,指出冉有、公西华过于“谦逊”的问题。曾皙的 “设问自答”突出了曾皙的好问和善思,集中体现了孔子启发式教学中“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生动地诠释了孔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成功。

版本点评:这旁逸斜出的另类版“设问自答”相对欠缺逻辑和依据。孔子的“设问自答”侧重于教师角度;曾皙的“设问自答”则是侧重于学生的表现,从而直观展现了孔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成果。

三种版本孰优孰劣难以定论。其实,很多时候文本的解读并不一定存在优劣高下之分,而是各有侧重、各有所指、各有内涵。将文本“存疑”通过设置“情境任务”转化为课堂“活动”,并非只为了单纯开展活动,也不全然是为了解决“存疑”,而是为了将“存疑”有效巧妙地融入课堂的主体教学中,进而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拓展思考。

猜你喜欢

曾皙西华子路
西华大学成果展示
西华大学成果展示
解读《论语》
以本为本缘本溯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诚信
自身要端正
曾皙,我心目中的诗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