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哈颜色词语义分析
——以“黑、白”为例

2023-12-19唐青青成世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7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哈萨克族含义

唐青青,成世勋

(伊犁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

颜色词除了基本义,还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意义。在不同语言中,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下,颜色词的含义具有相似性,但受到不同民族生活环境、民俗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颜色词的含义也具有差异。因此,学习带有颜色词的词汇时,不仅要弄清它的本义还要理解它的转义。

1 汉语“黑”与哈萨克语“qara”的语义分析

1.1 汉语“黑”的本义与转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黑”的注释: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

1.1.1 褒义色彩的语义分析:高贵、正义、庄重

汉朝时旗帜、朝服的颜色多以黑色为主,使“黑”具有“高贵”的联想义。“黑”色也代表无私正义,古代包拯肤色黝黑,但办案公正,人人都赞扬他铁面无私。京剧中也常用黑色脸谱来扮演正义的角色,例如李逵、张飞等。在重要的场合,人们一般会穿黑色礼服,这里的“黑”有庄重、严肃的含义。

1.1.2 贬义色彩的语义分析:昏暗无光、非法、狠毒

黑是昏暗无光夜晚的颜色,人们在昏暗密闭的场所进行的活动常常不是光明正大的,使其引申为“见不得光的、非法的”含义,例如,黑经(指暗中使歪念头或指暗中诅人的咒语)、黑腥事(为暗中干的残忍勾当)、黑名单、黑社会、黑道、黑话、黑车等。这些词汇中“黑”的贬义色彩特别明显,然后“黑”又有了狠毒反动的意思,例如黑色恐怖、黑爪、黑心肠等。

1.2 哈萨克语“qara”的本义与转义

“qara”意为“黑、黑色”。 “qara”在哈萨克族生活中是一种深不可测、充满神秘的颜色。本文以努尔别克主编的《哈汉词典》为主要依据,总结出“qara”具有以下几个义项。

1.2.1 褒义色彩的语义分析:辽阔的、高大的、美丽的、神圣的

“qara”在哈萨克语中被赋予了“辽阔的、高大的”等具有褒奖溢美的含义,例如“qara dʒon(喀拉峻)”“qara tɑw(大山、高山)”“qara dala(辽阔的平原)”“qara sw (大水)”“qara tuman (大雾、 浓雾)”“qara dʒer(大地)”等词汇。 qara 还有“美丽的、好看的”意思,例如 qara køz(好看的眼睛)。 “qara”还引申为“神圣的”,例如 qara dʒol(神圣的路)。

1.2.2 贬义色彩的语义分析:不吉利、歹毒的、非法的、破旧的、贫贱的

按照哈萨克族的传统,人死后,家属要穿黑色以示悼念,因此穿丧服称为 “qara kjw”。后来也认为qara是不吉利的,例如哈萨克族人民在订婚仪式上通常不宜宰黑羊[1]。由此“qara”常有不好、不吉利的附加意义,例如 “qara basw(倒霉的、不走运的)”“qara qaʁaz(离婚证)”。 在“qara køŋil(歹毒的、狠毒的)”“qara njet (别有用心的、 心地不良的)”[2]“qara toptar (黑帮)”“qara dʒyrek(黑心肠的)”[3]“qara qol(坏人,黑手党)”等词组中 “qara”还表示“狠毒的、坏的”。

哈萨克语中的“qara”和汉语中的“黑”一样,都可以引申为“不合法的、非法”。例如“qara sawda(非法交易)”“qara bazar (非法经营的超市)”“qara tabəs(非法收入、黑色收入)”。 “qara”还表示简陋的、一般的,例如“qara yj(简陋的毡房)”“qara məltəq(土枪)”。 “qara”还有“贫苦的、低下的”的意思,例如“qara syjek(出身贫苦的)”。

1.2.3 中性语义分析:对动物的称呼、影子、普通的,表示程度加深,对素食的称呼

哈萨克族人民将骆驼、马、牛统称为“qara mal”,即大牲畜。哈萨克语中“qara”还可以作名词,引申为影子、身影、背影的意思,例如:men bir adamn əŋ qarasə kurdim(我看见有个人影)。qara在哈萨克语中还有“普通的”的意思,例如“qara ʤuməs∫ə(普通工人)”“qara xaləq(平民、老百姓)”“qara søz(通俗地说)”等。 “qara”也可表示程度加深,例如“qara tynek(黑暗的、暗沉沉的)”“qara swəq(严寒、酷寒)”[4]。 对素食的称呼中也含有“qara”,例如“qara ∫aj(清茶)”“qara kodʒe(没肉的汤饭)”“qara astəq(粗粮)”。

2 汉语“白”与哈萨克语“aq”的语义分析

2.1 汉语“白”本义与转义

汉语中的“白”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西方色也。即指颜色“白”,代表西天的颜色。《中华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白”的注释:像雪、乳汁一样的颜色(与黑相对)。

2.1.1 褒义色彩的语义分析:纯洁、清楚、清白、光明、正义、透明

“白”在汉语中最初是用来形容雪、霜、乳、玉纯洁无无瑕的,由此参与构成了无瑕白玉、阳春白雪。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白”又可以代表人们的清白、高尚、圣洁的道德品质。所以“白”引申出“纯洁、清白”的意义。例如:千古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白”也指日光的颜色,由此引申出光明、明亮的语义,又如:《现代汉语词典》白昼、东方发白等,还有名句“雄鸡一声天下白”。此外“白”还引申为“正义”的意义,如在“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中,引用“白”来形容当时的忠臣。成语“黑白分明”“混淆黑白”中则运用了“白”所表示的“正大光明、光明磊落”的含义。随着时代发展,结合现代气氛,又出现了如“白色收入、白道、白市”等新词,这里“白”具有“公开的、透明的、合法的”的含义。

2.1.2 贬义色彩的语义分析:死亡、一无所有、徒劳、反动

颜色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5]。“白”在汉族的认知中被定义为忌讳色,因此“白”参与构成的贬义色彩词汇数量较多。在汉族人民的认知中“白”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死亡、凶兆。例如:从古至今家有丧事都称“白事”,出丧时穿白衣,在家要设置白色灵堂,出殡时还要打白幡。后来“白”又被用于形容学识不深、阅历不深、缺乏文化涵养、没有功名的人,如“白丁”“白身”等。

“白”还可以用于比喻做的事是无意义的、徒然的、费力不讨好的,例如人们经常用的“白搭、白白、白跑、白来、白去”等。“白”也可以用来比喻享用后没有给予报偿,例如白吃白喝、白嫖、白食等。同时,“白”的引申义还有空白、虚无、一无所有,例如白手起家,一穷二白、白卷等。在空白、虚无的含义的基础上,“白”又表示看不起人或不满意,如白眼。“白”还有一些贬义色彩特别浓厚的意义,带着明显的侮辱色彩,如白痴,用来形容愚笨、能力差的人。

“白”还有奸邪、狡诈的含义,在京剧文化中,戴白色脸谱的一般饰演奸诈多疑、手段狠毒的角色,如赵高、秦桧等反面角色。现代汉语中应用了传统的戏剧文化中的意义,由此“唱白脸、小白脸”都被认为是贬义词。白色的反动意义则是源于外来文化,经过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现已完全融入中华文明体系,如白旗、白匪、白军、白色恐怖等。

2.1.3 中性的语义分析

“白”在“浮一大白”中,解释为罚酒用的酒杯。在戏曲或歌剧中只说不唱的语句为独白;“白”还有清楚之义,例如真相大白、不明不白、一清二白。

2.2 哈萨克语“aq”的本义与转义

“aq”作为哈萨克语中纯颜色词之一,使用频率极高[6]。“白色”又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崇尚的颜色,因此,哈萨克族人民除了把“aq”用作颜色词,更多是褒义色彩的转义。

2.2.1 褒义色彩的词义分析:纯洁、清白、正直、忠诚、善良、平安、尊贵

“aq”被哈萨克族人民认为是最纯洁的,以此构成“aq ∫aŋqan(纯洁的、洁白的)”。 由“纯洁的”引申为清白的,例如:onəŋ aq ekendiginde ∫yba dʒoq(毫无疑问,他是清白的)。哈萨克语中“aq”还可以表示靠正当手段获取,例如:aq mal(靠正当手段获得牲畜);还有“善良的”的意思,例如:aq køŋil(善良的、善心的);还构成了“aq dʒyrek(忠诚的、赤诚的)”“aq dʒarqən(和蔼的、光明磊落的)”“aq dʒeleŋ(开朗的、直爽的)”“aq njet(真心实意地)”。 哈萨克族人民认为白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因此还用“aq”来表示良好的祝愿和衷心的祝福,例如aq bata和aq tilek(祝福语),还有aq dʒol bolsin(愿你一路平安)。aq还被用来构成aq syjek(贵族)。

2.2.2 贬义色彩的语义分析:反动、不劳而获的

受其他语言的影响,“aq”也有反动的意思,例如:aq armja(白军)[7]、aq rajon(白区);还构成了 aq alaqan(游手好闲、不劳而获)。

2.2.3 中性词义分析:空白,表加强语气,对奶制品和粮食的称呼

“aq dʒer”指没有种庄稼的土地或没有树木房屋的土地;“aq”在哈萨克语中也做语气词,“aq”与体词和带有向格、位格、从格、助格的体词,或者与副动词结合,表示限制和加强的语气,例如“sen-aq(你就是)”“durəs-aq(很对)”。 哈萨克语中奶、乳、食品也用“aq”来表示,例如“aq∫aj(奶茶)”“aqərəm∫ək(奶酪)”“aq malta(经磨碎后的酸奶疙瘩)”“aq astəq(细粮)”,还有对酒的称呼“aqaraq(白酒)”。

3 汉语“黑、白”和哈萨克语“qara、aq”的异同点

3.1 相同点

汉语和哈萨克语中人们对颜色词“黑、白”的认知具有相似性,“黑”和“qara”在汉哈语中都有“不光明、非法的、狠毒的”的意思。“白”和“aq”在汉哈语中都有“清白、纯洁、正直”的意思。

3.2 不同点

一方面,与汉语 “黑”的语义相比,哈萨克语“qara”的语义更加广泛。哈萨克语中“qara”有“影子、硕大的、辽阔的、美丽的、破旧的、普通的”之意,与其他词组合还可以表示程度的加深。而汉语中的“黑”没有这些意义。另一方面,由于“aq”受到哈萨克族人民的偏爱,哈萨克语中“aq”可以用来表示奶及奶制品,并且具有善良、忠诚的语义。

4 影响汉哈颜色词语义发展的因素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人们首先在社会实践中接触色彩,然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出表示颜色的词,但是受生产生活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文化观、价值观有所不同,每个人对颜色的认知也具有差异性。下文通过日常生产生活和神话传说来浅析影响汉哈颜色词语义发展的因素。

4.1 日常生产生活

白色在汉族人民生活中常常被认为是禁忌色,这与汉族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五行学说”中白色与金、西方、秋天、商相对应。“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许多植物由盛转衰,古代的犯人都会在“秋后”问斩;西方又是太阳落下的地方,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因此对应的“白”也不受汉族人们的偏爱。从古代开始,在汉族家中若有人离世,去世者的亲属都会办白事,渐渐在汉族的认知中,充满着对“白”的畏惧与厌恶。而世代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族人民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生活在冰封雪飘之间,放眼望去白雪皑皑;到了春天,雪水又滋润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草原,并且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人民以畜牧为主要生存活动;白色的奶制品则是他们最基本最重要的食物,这样一个以白色为主导色彩的环境激发了人们对白色的喜爱和崇拜。

哈萨克族先民曾经信奉过萨满教和摩尼教,宗教对哈萨克族人民的色彩观有着深远的影响[8]。在那时候人们认为白色是善的象征,而黑色则是恶的象征,所以萨满巫师被分为白萨满和黑萨满,白萨满为善神,能给人们带来幸福,而黑萨满为恶神,给人们带来厄运。

4.2 神话传说

哈萨克族人民生活中曾流传着一个传说,曾有一位名叫卡勒恰哈德尔的首领备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后因战败,首领身负重伤,独自困在炎热、荒凉的戈壁滩上,最后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倒在了戈壁滩上。这时从天空中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它把卡勒恰哈德尔带到了湖边。首领卡勒恰哈德尔喝到水后,伤病就完全消失了。后来白色雌天鹅突然变成一位美丽的姑娘,两人结为夫妇,婚后生下一个男孩,给小男孩取名叫哈萨克,意即“白天鹅”。自此哈萨克族人民认为白色是纯洁、美好、爱情、青春的象征[9-10]。

5 结束语

一个民族的颜色词和颜色观是全面了解、熟知这个民族本质文化属性的最佳视角。通过学习不同语言中的颜色词的语义,可以了解不同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明晰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风土人情,以便建立更加完整的中华文明体系。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哈萨克族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虚荣的真正含义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哈萨克语附加成分-A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哈萨克语比喻及其文化特征
“v+n+n”结构的哈萨克语短语歧义分析与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