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种植活动探索

2023-12-19刘爽

成长 2023年11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植物生长

刘爽

长春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1 引言

幼儿的种植教育给予了幼儿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让其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在以后的成长中能够意识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环保意识。优秀的种植活动应以自然性、生成性、整合性、情境性、劳动性等为基本特征,活动的价值在于扩展幼儿的多种经验,包括亲近自然的情感、科学探究、种植知识等。因此,如何在“自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幼儿种植活动,值得进行探究。

2 “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种植活动的教育意义

2.1 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大自然丰富的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就要学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要从幼儿抓起,从小就培养幼儿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通过幼儿种植活动构建幼儿同大自然的联系,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幼儿是活泼好动的群体,在种植活动过程中,幼儿会接触到一些自然界的小动物,包括蜜蜂、蚯蚓、蚂蚁、蝴蝶等,还会从事浇水、施肥、松土等实践活动,在种植的过程中了解到关于自然的知识,了解到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节奏,以及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丰富自己的自然体验。在种植过程中,幼儿还需操作真实的劳动工具,通过工具知道植物的收获时间与收获方式,学会基本的栽培知识,加深与大自然的互动,真切感悟自然的魅力,提高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2 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在幼儿的种植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感受探究知识的过程,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所谓科学探究能力,就是指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高层次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推测、制作、设计等。首先,种植活动就是一个探究过程,种植前幼儿可以提出假设,推测未来收获的初步设想,并为了实现这一设想,进行实验,即种植实践。其次,种植的过程就是实验的过程,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根据光照、土壤、水体等变化,找到最适合实验对象健康生长的生态条件,并以此为基准制作实验植物生长环境,以促进实验的成功进行。最后,植物的收获就是实验的最终成果,通过最终成果的展示让幼儿收获科学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幼儿的探究动力,满足幼儿的探究体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2.3 加深师幼及幼儿间情感建立

幼儿的种植活动不是单一的、个人的活动,是在教师及其他幼儿共同协作下完成的活动,是一项合作实践。幼儿在合作种植中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收获他人的帮助,并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锻炼自己团结协作能力。种植活动包括植物的搭架、施肥、浇水等,这些活动单凭幼儿自己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几名幼儿间进行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在合作期间幼儿之间就会学会任务的分配,了解自身任务的同时兼顾其他幼儿的劳动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合理的合作分配,共同完成种植活动。在合作中幼儿就会打破彼此之间的物理距离,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实现心灵上的靠近,有利于幼儿间情感的建立,促进幼儿间友谊的形成,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3 “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儿种植活动遵循的原则

3.1 自然原则

所谓自然教育中的自然就是指顺应天性,感悟自然真实。幼儿的种植活动也是如此,不要勉强刻意,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遵循幼儿自然的成长规律,尊重幼儿的天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种植活动,才能实现与自然教育的真正意义。首先,在种植活动的空间就要进行自然性选择,相比室内,户外种植园地、农园天地才是最佳选择,这里有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多年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肥沃土壤体系及自然的光合作用系统,俨然一副小型的大自然,幼儿在其中也能感受更多真实的自然认识,给予幼儿立体、直观的自然教育。其次,种植活动也是幼儿自然天性的释放,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作用,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满足幼儿的兴趣,热衷于观察的幼儿可以尽情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或者种植环境中其他自然体现,热衷于探索的幼儿可以尽情探究不同土壤、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大脑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创想,并自由的、自在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3.2 情境原则

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让幼儿更快地沉浸在课堂氛围中,吸引幼儿的注意,提高幼儿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幼儿的自然教育同样也要注重情境的构建,教师不能单凭书面植物知识的讲解进行自然教育,而是要借助更多真实自然情境,打造幼儿真实自然体验,通过种植活动,设置具体的栽培任务,给予幼儿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走进自然,真实感受自然教育,接触自然知识。在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速度时,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对植物进行正确的测量,通过日复一日测量记录的对比,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有具象的认识;在植物枝蔓开始生长时,教师可以进行有效协助,指导幼儿进行搭架活动,启发幼儿之间通过活动共同完成搭架任务。在这样真实的实践情境中,自然教育才会发挥作用,加深幼儿对自然的认识,丰富幼儿的自然体验。

3.3 劳动原则

自然教育不仅包含自然界的各种知识,还要求幼儿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丰富自己的劳动认知,通过劳动实践,收获更丰富的劳动体验,真实领悟辛勤劳动的魅力,培育幼儿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优秀习惯。因此,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种植活动时,就要遵循劳动原则,注重幼儿的劳动锻炼。幼儿要亲自参与植物的播种、浇水、除草、施肥、搭架、测量、收获等劳动环节,在参与时也要意识到自己并不只是在满足自身兴趣的需要,更是关系着果实的丰收,要在劳动过程中对植物进行精心呵护,用心栽培,确保植物的丰收。最后果实的收获会让幼儿真实感受到劳动成果,实际体会到大自然的馈赠,领悟劳动的真谛,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4 “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种植活动有效实践途径

4.1 加强自然知识渗透,做好种植前准备

教师在组织幼儿种植活动之前,首先自身就要具备一定的种植知识与种植经验,清楚种植工具的正确操作,了解种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幼儿种植活动的顺利开展,实施真正的自然教育。

首先,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植物的属性特点,综合考虑之下选取种植作物。不同种植物对种植条件、种植技能有不一样的要求,幼儿年龄尚小,种植经验较少,种植技能也比较薄弱,因此种植作物不能选取难度过大的,要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符合幼儿的实践技能。相对而言,在种植初阶段可以让幼儿种植低矮类植物,比如生菜、菠菜等,此类植物生长周期短,形态变化小,种植简单,种植经验要求低,符合前期幼儿的种植活动;在种植中等阶段,可以选取黄瓜、西红柿等藤蔓类植物,此类植物生长周期长,变化形态大,成长过程涉及多种劳动活动与生命现象;在种植的成熟阶段,幼儿已经具备基本的种植知识与种植经验,就可以加大种植难度,如,黄豆、四季豆等,生长周期长,对经验要求较高。这样难度递增的种植作物选择可以逐渐培养幼儿的种植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加深幼儿的自然教育,最终实现幼儿对自然知识的深入了解。

其次,教师要熟悉植物特性,按照植物的生长轨迹设置种植活动的任务。在进行种植活动之前,教师要对种植作物有着专业的了解,包括植物的生长规律、生长习性、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等,并根据此要求规划种植活动大概的目标、内容、工具等,在有规划性的活动中幼儿才能学习到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的自然知识,也促进幼儿养成科学的探究意识。如,教师结合土豆的生长规律,就可以设置以“土豆的秘密”为主题的种植活动,土豆的种植时间是在春季的4 月中下旬到五月初期间,种植的目标就是土豆的成功栽培,种植内容包括薯种处理、生长过程管理与果实收获三个阶段,种植所需工具是铲子、水桶及铁锹。在薯种处理阶段,教师首先要对薯种进行具体地讲解,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形状特点,并进行正确的处理操作;在生长过程管理阶段,教师要协助幼儿正确应用铁锹等工具进行播种,对土壤的挖掘深度有所把握,并在完成挖掘后,进行浇水,并在实践中对浇水的量逐渐形成具体认知,提高幼儿对浇水量把控。日常的生长管理中还包括土豆的施肥、除蕾、中耕培土、水肥管理等工作,教师要对所有过程都有专业的认知;最后的收获阶段,幼儿就可以享受丰收的喜悦,并成功完成活动目标,完成土豆秘密的探索。

4.2 完善硬件装备,保障种植活动顺利进行

种植活动的启动与良好进展离不开种植场地的建设与维护,肥沃、自然、宽阔的种植场地可以提高种植活动的成功率,提高幼儿的种植兴趣,促进自然教育的有效开展,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幼儿种植活动开展前要选择适宜的种植场地,完善种植活动相关的硬件设施,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农村幼儿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地理条件的优势,扩大种植面积,开垦户外种植园地。农村幼儿园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以在园区内自行开垦户外种植园地,建设,准备好种植工具与种植材料,为幼儿的种植活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准备。城市幼儿园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有限,且多为硬化地面,无法进行种植活动,因此,城市幼儿园可以园区内空闲的地面上分布多个种植花盆,让幼儿在花盆中进行作物的种植,或者幼儿园可以与城郊的种植园建立合作,教师在作物种植实践内带领幼儿前去合作种植园进行种植活动,作物生长期间,教师也要带领幼儿时常进行生长维护,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除了保障具备种植活动的硬件设施外,还要确保种植园地的维护与种植活动的现场支持。幼儿园要聘请专业的、有丰富经验的种植人员进行种植管理工作,职责包括非种植活动期间的场地管理,为日后种植活动的开展做好场地准备,减少教师的压力;还要提供专业的现场支持,种植管理人员也要参见到幼儿种植活动中,回答有关种植方面的专业问题,解答一些植物知识,并现场为幼儿进行规范的种植操作,确保种植过程的专业性与安全性。

4.3 构建科学种植评估,促进幼儿多维反思

教学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而调节幼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但在幼儿的种植活动教学评价中存在诸多弊端,包括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不灵活、评价标准缺失、评价指标狭隘等,尚不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在幼儿种植活动进行中要优化评价体系,科学设立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教育评价系统,促进幼儿多维反思。

首先,要健全种植活动评估机制,结合具体实践,避免空谈,流于形式。幼儿园要将幼儿的户外种植活动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来,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如,幼儿种植过程中的能力表现、种植态度、自然知识的获取等,再制定《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评价量表》具体细化标准,健全评价体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评价的合理度与完善度,避免出现机械式、片面化的评价,要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幼儿一般性发展指标与户外种植活动教学目标三方面的联系,既要考核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完成情况,还要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体现、性格表达、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情感培养、良好品质等有所考量,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促进幼儿进行多维反思。

其次,要完善种植活动评价的类型,避免造成评价的失衡。种植活动的评价包括整个种植过程,包括幼儿在种植前对植物知识的理解,不能只关注种植最后的结果,教师要全程注意观察幼儿的种植表现,并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评价,督促幼儿不断前进,促进种植活动的顺利进行。种植活动完成后,教师要通过组织种植班会等形式,进行种植活动的评价性总结,幼儿可以在班会中展现自己的种植成果,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教师要结合整体的种植情况结合预测性结果及过程性评价内容开展种植活动的反思,如,小明动手能力很强,可以轻松完成搭架工作;小丽具有很强的合作意识,经常帮助其他小朋友完成种植工作等。此类评价加深了幼儿种植活动的意义,升华了自然教育的内涵,让幼儿学会在种植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 结束语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让幼儿真切感受到了自然教育,丰富的自然认知,加深了自然体验,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顺应了幼儿的个性特点,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自然知识,给予幼儿专业科学的自然知识讲解,幼儿园要完善硬件设施,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还要搭建科学的种植评价体系,促进幼儿进行反思,激励幼儿不断前进,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植物生长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生长在春天》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