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音乐课堂 提升审美素养
——指向审美素养培育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2023-12-19王娇云

成长 2023年11期
关键词:美学意识素养

王娇云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162)

素质教育理念作用下,各级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其中美育过程具有一定特殊性,一般借助美术教学、音乐教学等活动,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升审美意识水平,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提升,证明学生对于“美”的认识水平提升,其能够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积累美学知识,善于发现美的同时,也能够站在审视的角度,对“美”进行深入研究,而这一研究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得到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审美能力、审美素养的培养,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小学生思维、思想深化,促使其逐步提升思想品质。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既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过程。将音乐教学与美育相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逐步树立起较高水平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其今后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教师需要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美育影响性,将美学教育理念渗透在音乐教学的每一环节,如音乐的词曲创编过程,演唱、表演过程等,都可以体现美育内容,创编过程对于音乐的旋律、歌词的优美程度以及演唱表演中,演唱者音色的美感、表演精确度、投入程度等,都可以渗透美学内容,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步受到美学引导,保证其审美意识提升,美学接受能力提升,为其今后思想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审美素养基础。

1 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对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及思维、思想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以下内容就是从审美素养培养对小学生思维品质、辩证能力以及美学意识等角度出发进行的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期能够为后续相应建议的提出,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1.1 促进小学生思想品质提升

美育与智育之间具有一定联系性,美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助于进一步促使学生的美学意识提升,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逐步提升思想品质。

如在教学“再见吧,冬天 小小雨点”歌曲内容时,教师既可以引导幼儿从音乐的节奏中,感受歌曲创作者的思想情绪,同时也能够在学习音乐内容过程中,了解“冬天”与“雨”之间的关系,继而将其延伸至气候变化、地区温差等方面内容,促使学生更多了解音乐相关内容,感受四季变化以及大自然的奥妙所在,促使自身对音乐、对美学的了解更加深入,理解音乐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思维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促使其看待事物时,不只从表面进行,可以抛开表面,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

1.2 促进小学生辩证能力提升

之所以说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审美素养能够促使学生辩证能力提升,是因其在接受教师有意识的教育引导时,对事物的观察、判断以及解读会更加深入,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事物进行“解剖”,继而了解事物的本质。与此同时能够借助了解事物本质的过程,将其与其他相似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继而形成更为深刻的事物印象,对其思维、思想发展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如在“小伞花 共同拥有一个家”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音乐冥想,感受雨点打在伞上面时的感觉,同时将雨点想象成小伙伴,将其“拟人化”,想象其从天空中落下来时的心情等,继而能够对大自然有一个更为“人性”的认识。不仅如此,借助该意识形态的改变,教师再引导学生感受歌词讲述的故事,将自然界的雨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自然给人类带来过很多伤痛,但同样人类也给自然造成了莫大的伤害,引导其思考:自然界与我们的关系,人应该征服自然,还是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促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以此促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事物的利弊,提升思维水平。

1.3 促使小学生形成美学意识

美学意识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因为“美”本身就是抽象的化身。至今人们对“美”的定义都没有统一,每个人对美学的认识不同,与其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思维品质以及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均有直接关系。当前偏主流的美学定义一般都较为积极,相对更具有正能量性质,培养学生美学意识,也是为培养其积极的心态,促使其能够在学习及生活中,更多以积极思想应对,能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其学习成长。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就是为了培养其积极审美意识,促使其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有效解读,从而帮助其树立积极思想意识。如上述两项内容中无论是学习“再见吧,冬天 小小雨点”还是“小伞花 共同拥有一个家”,都会引导学生从更加积极的方向上,了解自然界的规律,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等。而这个过程也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判断意识”,对待事物时,会下意识对其进行评判,逐步形成主观性更强的美学、审美意识。

2 指向审美素养培育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形态相对薄弱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继而形成不良的心理等。此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能够促使其逐步树立其健康且积极的思想意识,对其个体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本文强调的以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使其能够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逐步树立起积极的思想态度,是一个相对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是更容易产生效果的方式方法。下面就该方法的具体落实策略予以充分说明,便于对其进行更好地运用。

2.1 落实以人为本原则,以小学生审美基础为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促使其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跟随教师的脚步,逐步树立起积极的思想,主动提升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放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来说,就是要求以学生的审美基础为准,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达到审美素养有效培养的目的。

在教学“嘀哩嘀哩 郊外去”一课内容时,教师应该考虑到部分学生并未真正去过“郊外”,未真正参加过郊游、野游活动。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郊外去”时,部分学生可能很难感受到其中的乐趣,难以想象出真正的郊外活动“长什么样子”,由此便会降低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郊游活动的感受力,自然很难从中感受到“美好”。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安排此次音乐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结合该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真正的郊游视频或者借助数字资源,为学生设计与音乐内容相应的视频课件,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观看视频,从中感受音乐的律动以及“郊游”的快乐,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美学意识,促进其对美的感受力提升。

2.2 落实教学引导原则,引导强化审美情趣提升

在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促使其主动参与到“审美行动”中,主动提升审美情趣,且这一过程能够促使学生更多感受到审美的乐趣,促使其逐渐形成自主审美意识,对待人、事、物能够自主从“审美”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判断、理解,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提升。

在教学“五月的夜晚 我们的田野”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学唱该音乐时,可以从歌词和旋律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美学引导,促使其在了解歌词内容及大意、音乐旋律的优美性基础上,逐步树立起相应的思想意识,对其产生更为有效的教学影响。尤其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旋律时,可以边欣赏,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歌曲旋律的感受、印象,使教师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达能力,且在整个过程中,还可以对其表达的准确性予以合理评价,如某位学生可能说“我感受到了安宁”,此时教师可以就“安宁”与“安静”两个词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判断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最终选择哪一个词作为表达的最终结果,过程既能够提升音乐感受力,又能够促使其对词汇表达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学习,助力提升其表达能力。

2.3 落实德育为先原则,以德育平衡美学意识性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引导,促使其认识到拥有良好品行的重要性以及哪些行为属于良好品行的,是保证其能够逐步提升思想品质以及审美素养的关键。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渗透部分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美学意识培养时,还应强化其美学意识的积极性,用以有效平衡美学思想,促使学生真正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

以“动:采集与分享”部分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律动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身体律动带来的精神愉悦,同时能够在律动过程中感受到与小伙伴进行肢体交流的乐趣,喜欢上律动的感觉,同时能够借助音乐律动逐步提升身体协调性,促使其身心均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律动、合作律动的过程中,引导其关注“合作”的重要性,结合“采集分享”中的“分享”,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引导,促使其懂得与同伴分享,能够从分享中获得快乐体验。如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曾经与人分享过什么,当时自己是什么感受,分享的事物对被分享的人产生了哪些影响等,以此促使其逐步深化“分享”意识,愿意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辅助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

2.4 落实创新实践原则,强调审美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创新是保证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素养培养时,应该注重从创新角度,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创新培养,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同时更容易从引导中形成自主意识与审美意识,逐步提升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以“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甜甜的秘密”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时,出可以从解读歌词、感受音乐律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思维引导外,同样可以借助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一边模拟某些动作,一边唱歌感受歌曲的情绪表达,由此同样可以促使学生的思想、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如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妈妈洗手做羹汤”的情境,并邀请学生扮演妈妈,边做家务边唱歌,边感受“洗手作羹汤”过程中妈妈的心境,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换位思考”意识,提升音乐感受能力的同时,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学方式创新工作,以此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下,更容易走进教师营造的氛围空间,与教师及其他小伙伴一起感受音乐中的美好与自然,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关系。

2.5 落实教评一体原则,注重评价指导审美教学

教学与评价相统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指导,能够促使其逐步认识到自己审美方面的优势、劣势问题,继而能够形成一定的自主“改善”意识,促使学生的思维及思想受到更多启发。

以“手拉手,地球村 唱着跳着走近你”音乐教学为例,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评价,以引导其认识自身的理解问题,方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纠正一些错误思想,逐步深化思想意识。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歌曲内容发表言论,就“手拉手”“地球村”等词语、短语等进行理解,分析歌词想表达的思想情绪。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分组讨论、分享的方式进行,引导不同组学生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并引导其他组对其观点进行评价,促使学生了解自己想法“是否存在偏激的情况”等。促使其逐步树立起更为积极的思想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适当给予学生在分组讨论、整体观点表达以及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的评价,促使学生形成全方位发展意识,促进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其特殊性体现在面对的学习主体略有不同的,音乐教学承担的责任略有不同。如主体方面,小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解读往往停留于表面,对其深层次、内在逻辑性方面的认识不足,由此容易产生片面、偏激的理解。此时若不能够接收到正确的思想引导,促使其走出思想误区,则可能导致其形成一定偏激性格,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考虑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引导,除借助道德法治教育课程进行外,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进行,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效用,借助对音乐元素的解读,深化其美育效果等,深入挖掘其体现出的“美好”一面,促使小学生能够逐步产生更为积极的思想意识,对人、事、物都能够从相对更为积极的层面进行理解,能够促使其逐步形成健康且健全的人格,助力小学生学习、成长。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如上述内容所述,对学生予以更多有效的关注、引导,促使其自主进行思维、思想的强化、净化,提升个体成长、进步水平。

猜你喜欢

美学意识素养
仝仺美学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盘中的意式美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纯白美学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