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跨学科视野与整体性思维不可或缺
2023-12-18黄子昕
黄子昕
中国乡村自身的文化生态是一个包含着深厚历史、地域风貌以及不断变迁的社会关系的综合系統,是由人民自发、集体创造的,并在城镇化的转型中,不断地衍生迭代,生成新的交融形态,城市和农村开始更多地分享彼此的经验、故事。在这个过程之中,城乡话语结构不断经历着变革,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逐渐形成城乡共同体的理念,二者之间的边界愈加融合。乡村因而生长成为一个更加多层次的社会生态系统,这为高校艺术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学习环境与机遇,乡村不仅可以成为进行调研、实践的广袤田野,更是激发创新思维、塑造综合素养的媒介。
人民是推动乡村振兴变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美育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立足以人为本,重新调动人民创造的自发性,激发人民作为乡村文化生态的“生产者”,构建乡村建设生态。高校在介入乡村美育的过程中,应将其视作一场与乡村居民共同的协作研究,不仅需要倾听居民的声音,更要让他们成为项目的合作者,从而提高可持续性和适应性。注重大众的主动参与,高校师生应深度融入乡村社群进行田野调研,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乡村居民的文化、信仰、社会关系等多层次特征,了解他们对于乡村建设的期望、需求和看法。这不仅有助于高校师生更深入地理解乡村的文化生态,也能使居民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重视。同时,在规划和实施乡村美育的项目时,应积极邀请居民参与,让他们成为项目的共同创作者。这既能让居民的观点和经验被融入项目设计中,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协同创造,项目更能符合当地文化,也更容易被乡村居民所接受。此外,知识的传递和分享也至关重要,通过开展乡村美育的培训和工作坊等形式,使居民能自主掌握乡村建设的工具和方法。高校与乡村居民之间应当形成一种长期可持续的关系,共同参与决策、分享资源,真正构建起一个有机的乡村美育生态系统。
同时,在城镇化的转型中,高校可以扮演促进城乡融合与创新的关键角色。随着技术与理念的跨越式发展,城乡各要素之间的流动与互通频次不断提升,共建共享的态势使得城乡之间成为相互交织的共同体,乡村因此具有了更加丰富而多元的研究场景。在高校参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培养跨学科视野与整体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仅通过艺术研究视角无法全面洞察其本质,需要引导师生结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全面理解乡村的多层次面貌,才能真正提供有深度、有广度的洞察,使高校艺术教育在乡村研究中更具综合性和实践指导性。例如通过人类学的社区网络分析方法,了解乡村社群内的关系网络,推动社区内部的积极互动。例如应用数字技术和媒体艺术,将乡村的美丽风光、独特文化传递到城市,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乡村的发展。乡村除了具有关于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土壤,还提供了社会创新的研究平台。高校艺术教育可以通过重新整合乡村的产业结构、创业机会,激发学生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思维,使得艺术教育不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学科形成协同互动。
这一协同过程需要“校政企”作为联合体,整合高校、政府和企业的资源,共同促进文化传承、社区发展和乡村形象的提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为校政企融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励各方参与,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推进,并通过规划和引导,确保艺术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整体协调。企业的参与不仅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更能够注入创新力和管理经验。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运用文化生态资源。校政企融合参与乡村振兴艺术建设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模式,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互助,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和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乡村建设虽然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但中国的发展经验是独特不可取代的。乡村振兴是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作为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艺术教育不能只是技能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创新的能力,以项目实践、社会服务等方式,通过深度理解艺术的内涵、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以及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需求,激发他们的乡土自觉与国情自觉,成为富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作者系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