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银碗制作技艺分析

2023-12-18江海玲包富荣吴日哲

艺术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银片蒙古族纹样

□江海玲 包富荣 吴日哲

蒙古族银碗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用品,是蒙古族人民历史、文化、信仰、习俗、情感理念和审美思想的积淀,是蒙古族银匠用勤劳的双手制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装饰纹样多样、造型独特的银碗。蒙古族银碗的制作技艺继承了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传统制作技艺,而且有了很大发展,不断美化和丰富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本文对蒙古族银碗进行简要概述,从制作工艺、色彩构成和装饰纹样三个方面对其制作技艺习俗进行分析。

我国北方草原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一直以来都是游牧民族活跃、驰骋的舞台。蒙古族银碗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用具,不仅具有杀菌、消毒、净化水质、消炎等功效,还有防腐保鲜的作用,非常适合游牧生活。

一、蒙古族银碗概述

(一)蒙古族银碗的材质选取

蒙古族人视银碗为珍宝,制作银碗的材料选取非常讲究。第一,银碗胚胎要选带瘤的红桦木根,这样的木根质地坚硬,图案优美,且没有固定的年轮纹路,一般不会坏。而一般的木头有固定的年轮纹路,在包上银片后,由于银质热胀冷缩,很容易裂开。有些银匠会纯手工制作胚胎,也有银匠用旋压床机器制作胚胎,这省时省力,且制作速度快。不论纯手工制作还是机器旋压而成的胚胎,都需要人工擦油、打磨、抛光、上漆,让胚胎表面变得光滑、透亮、美观,使胚胎上的自然图案清晰可见。第二,银必须是999 纯银。纯银质软,延展性强,化学性质稳定。银匠在制作银碗造型时,需用锤子慢慢锤打,直到与胚胎边缘严密贴合,如用不纯的银包裹胚胎,在锤敲的过程中很容易漏洞,还得重新制作,会浪费很多时间。此外,用纯银制作银碗,对身体有好处,还可收藏、储存,代代相传。

(二)蒙古族银碗的制作流程

银碗制作流程可分为化银、锻打、包边、錾花、焊接、打磨、抛光和清洗。第一,按客户需要的尺寸选定银量,然后开始高温化银,将银水注入模具中,待银成型后过水稍稍冷却,再用锤子由内向外层层锻打,几分钟后银块会冷却变硬,需重新加热、过水,继续锻打,直到锻打成为不足一毫米厚度的薄片,此过程需耗费一天的时间。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银匠们使用机器来压制银片,省下了很多体力和时间到别的制作流程,加快了银碗的制作过程。第二,将银片制成银条、银丝、圆形银片等零件。将银丝稍尖一头加热软化,穿进抽丝铁板中尺寸不一的圆孔上,用钳子夹住尖头,从圆孔中用力抽出,使其变得细长,获得大小不一的银丝。银匠需将银片制成圆形或长条银片,用尺子量好尺寸后裁剪,待零件都配齐后,将银片包裹在胚胎上,然后把银片放置碗口处,慢慢锤敲,直到银片与胚胎完全贴合,再裁掉不必要的部分。之后是錾花环节。银匠需将银片置于松香里,把设计好的图纸放到银片上,用锤子和錾子按照图纸上的纹样慢慢錾刻一遍,然后将图纸洗掉,在刚才錾刻的纹路上继续工作,按需求加深纹路的深浅程度,使装饰纹样变得细腻、美观、清晰;待錾刻完工后,将银片从松香里取出并清洗干净。如需制作镂空样式的银碗,要双面錾刻,将不需要的部分裁掉,形成镂空的样式。接下来是将银碗底座焊接好,待焊接完成后清洗干净,按顺序套到胚胎底座处,将其固定住。最后是打磨、抛光、清洗,使银碗的光泽度更高。

(三)蒙古族银碗分类

蒙古族银碗极具民族特色,按造型可分为全包银碗和半包银碗(如图1),按腹部深浅程度可分为深腹银碗和浅腹银碗(如图2),按装饰工艺可分为錾刻银碗、镂空银碗和景泰蓝银碗等(如图3)。

图1 全包银碗和半包银碗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2 深腹银碗和浅腹银碗 图片来源:呼格吉勒图师傅提供

图3 錾刻银碗 镂空银碗 景泰蓝银碗 图片来源:左图、中图来自

二、蒙古族银碗制作技艺分析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蒙古族金银器工艺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工艺。银碗主要有錾刻、包银、掐丝、熔焊、镶嵌、景泰蓝、模冲等制作工艺。

(一)制作工艺

1.錾刻工艺

錾刻工艺是将设计好的图纸放在器物上,按照特定的錾刻工艺流程和技法,用特制的工具,在金属表面加工出变化万千的浮雕状纹样。在錾刻银碗的装饰纹样时,需将银片贴附在松香里,把设计好的图纸放到银片上,用锤子和錾子按照特定的工艺流程和技法,在银片上錾刻出浮雕状纹样。

2.包银工艺

包银工艺是利用银的延展特性,在金属器物或非金属器物的外面包裹一层银片,使其具备保护和装饰的双重作用。银碗中的包银工艺是用银片将胚胎包裹起来,既起到隔热的作用,又具备美化功能。

3.掐丝工艺

掐丝工艺是将金属细丝按照图案上的花纹弯曲转折,掐成各种图案,焊接到器物上。银碗中的掐丝工艺是将柔韧的银丝裁剪好,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弯曲转折,掐成各种图案后焊接到银碗上,装饰效果强烈。

4.熔焊工艺

熔焊时,热源将待焊接的两工件接口处快速加热至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着热源不断向前移动,冷却后可形成连续不断的焊缝,将两工件完美焊接在一起。银碗的上半部分由一整块银片包裹而成,下半部分是将裁剪好的银片和银条按顺序焊接好,然后套到胚胎底座处。银碗上的掐丝纹样也是按图纸掐成各种纹样后焊接到银碗上。

5.镶嵌工艺

镶嵌工艺是将天然形成的宝石或人工合成的宝石等固定在托架上的古老工艺之一。银碗的镶嵌工艺是将银块捶打成银片,剪成细丝,编织成纹样,接着焊接到器物的表面上,再将红宝石、绿松石等物体嵌到编织好的托架中。

6.景泰蓝工艺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胎模型上,用柔韧的扁铜丝按照设计图纸掐成各种纹样,焊接到铜胎上,再把珐琅釉料填充在纹样内,放入高温火炉中烧制而成的器物。景泰蓝银碗是将珐琅釉料填充在掐好的纹样或錾刻好的纹样内,填满后用火高温烧制,直到将沙砾状的固体釉料融化为液体,让其自然冷却、凝固,绚丽的珐琅釉料色彩便可完美展现出来。

7.模冲工艺

模冲工艺是在金银器物表面上,以事先预制好的模具冲压出凸起的花纹图案,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模冲工艺制作银碗,可减少银量,降低成本,适合既想购买留作纪念而又不想花大价钱的人。

(二)色彩构成

蒙古族崇尚的色彩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集体审美观念,银碗中运用了他们一直喜爱的传统色彩来装饰,基本颜色有白色、蓝色、黄色和红色。

1.白色

蒙古族人喜爱白色,《蒙古秘史》中就有记载。《马可·波罗游记》中也记载了元朝时期蒙古族人的敬白习俗之事:新年,大汗和他所有臣民皆穿白衣。元旦,在大汗统治的领土范围内,拥有或掌握领地管辖权的官员们,要向大汗进贡金、银、宝石等贵重礼品,需配上白布。贵族、王子及各阶层的人,他们互送白色礼品。居住的白色蒙古包、吃的白色奶食品和敬献白色的哈达等表明了蒙古族人把白色视为吉祥的象征、好兆头和新的开始。银为白色,具有验毒、驱毒、保鲜等功效,深受蒙古族人的喜爱。他们在招待客人时,会将斟满美酒的银碗放在白色的哈达上,双手托起敬献给尊贵的客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友好之情。

2.蓝色

蓝色(青色),蒙古语中称为“呼和”。呼和浩特市别名为青城,蒙古语为青色之城。1204 年成吉思汗基本统一了诸部落;1206 年建立大蒙古国,将国家称为蓝色的蒙古,将帝王使用的宫帐称为青帐,将国家史册称为青册。这体现了蒙古族人对蓝色的无比崇尚之情,说明蒙古族人自古以来就将蓝色视为本民族的颜色。因青色、绿色也是接近天空蓝的一种颜色,所以蓝色、绿色、青色常作为装饰色彩出现在银碗中。

3.黄色

蒙古族崇尚黄色,但崇尚黄色的习俗并未在民间流行,除男子腰带与哈达用黄色以外,普通老百姓家里很少有黄颜色装饰物。但银碗上喜用黄色的景泰蓝填充装饰,让人感到愉快,充满希望和活力。

4.红色

蒙古族崇拜火神,认为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他们对红色的热爱与崇拜火神的传统习俗不可分割。《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去行军打仗要选择红色吉日;蒙古族姑娘头上系红色头巾是青春亮丽的象征;红色在蒙古语中称为“乌兰”,红色英雄是乌兰巴特尔,红色霞光是乌兰图雅,红色鲜花是乌兰其其格等。这表明了蒙古族人对红色的热爱。蒙古族银碗常用红宝石、红釉料来装饰,凸显其高贵、优雅的气质。

(三)装饰纹样

蒙古族银碗装饰艺术是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一,它承载着蒙古族人民“朴实而宝贵”的古老文化,继承了蒙古族人民代代相传的吉祥纹样,是一种为向往并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的艺术形式,充满吉祥的寓意。银碗中常见的装饰纹样有龙纹、蝙蝠纹、四灵纹、卷草纹、八宝纹、盘肠纹和回纹等。

龙纹是北方游牧民族永恒的图腾,龙是瑞兽,象征祥瑞,寓意多福多寿、吉祥、尊贵与守护。蝙蝠纹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欢,寓意人生幸福、吉祥、如意。四灵纹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蒙古族民间十分重视“四方神”之观念,每当大年初一,大家都会向四面八方神灵祈祷,保佑新的一年无病无灾,财路亨通。卷草纹有曲折、优美、连续不断的线条,常与盘肠纹、哈木尔纹、方胜纹等穿插卷曲,有生生不息、万代绵长、千古不绝之意。八宝纹是由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肠八种纹样组合而成,寓意吉祥,也称八吉祥。盘肠纹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无休无止,被称为“吉祥结”,凡是用来表示财源广进、寿康永续、福禄承袭等永续不断之意,都可用盘肠纹。回纹是由连续的回旋线条组合而成的几何纹样,有深远、绵长等吉祥寓意,象征坚强。

蒙古族银碗是游牧民族经历了漫长的游牧生活形成的文化传统,历经岁月沧桑传承至今;是蒙古族人民历史文化、思想感情、审美意识的积淀,拥有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蒙古族人民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它的造型、制作技艺、颜色、装饰纹样,既继承了先民的传统技艺又加以创新,散发出强烈、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银片蒙古族纹样
硫酸盐还原菌对喷气燃料银片腐蚀机理研究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故事里的智力考验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